登录
2018-08-26 17:09:14

南吴 - 中国历史政权·南吴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图书
图书
编辑分类

吴国(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政权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

919年(唐天佑十六年),独立建国,改元建制,但统治者并未称帝,仅称吴王。927年(吴顺义七年),杨溥称帝。937年(吴天祚三年),吴帝杨溥禅位于徐知诰,吴国灭亡,历4主,立国35年。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吴国

  • 英文名称

    South Wu Sate

  • 简称

  • 所属洲

    亚洲

  • 首都

    东都江都府、西都金陵府

  • 主要城市

    庐州寿州濠州舒州、海州、光州、楚州、泗州、润州、滁州

  • 货币

    通宝

  •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政体

来自折叠 编辑本段 国号

南吴国历代国君南吴国历代国君 唐朝末年,政局动荡不安。唐景福元年(8360百科92年),杨行密割据根析消段仍底显内系江淮,被拜为淮南节度使。天复二年(902年),唐声层族蒸却东伤非开都朝封杨行密为吴王,此时吴国政权初具雏形,国号"吴"由于此。

为区别于前春秋战国之际的诸侯国吴国,以及三国时期义神待围讨关孙权建立的吴国,史学界一少吗胞土亮武求特别款密般在前面加上统治者的姓氏称之为吴;从地理上看,由于其居于南方,而有之称;又因吴国统治者改元建制前曾为唐朝的淮南节度格油标使和弘农王,所以又称其为"淮南"政权或"弘农"政权。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

折叠 发迹庐州

乾符年间(874年―879年),江淮群起而反,杨行密因参加造反被抓获,刺史郑棨以其相貌奇特,解绑稳永为花仅延加般放走。后来杨行密被庐州府募为州兵,在和秦宗权的战斗中经常立功,很快就被升为叫游失联室类极保防队长,不久又被派区戍守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一年后期满回到庐州,都将因为不喜欢他要他再次出跑考给介丝区车们村戍。杨行密杀都将,统率州兵,自号八营都知兵马使。庐州刺史郎幼复逃去,他占据庐州。唐中和三年(883年),杨行密被唐廷招抚,被封为庐州刺使。

折叠 淮南争霸

唐光启三年(887年)四月,淮南都将毕师铎在扬州发动兵变,囚禁淮南节度使高骈,并召宣州秦彦进入扬简全群米家州(今属江苏),杨行密欲救高骈却不能进入扬州,屯军于蜀冈客包院便。毕师铎率兵数万攻打杨行密,毕师铎大败,单骑逃回扬州城,并杀死光危高骈。杨行密进攻西门,秦彦及毕师铎逃奔到东塘,杨行密于是进入扬州。秦彦及毕师铎还苏五预非足错师东塘,与秦宗衡联合,杨行密闭城不敢出。不久秦宗衡被偏将孙儒所杀规呢项犯用,孙儒攻破高邮,并杀死秦彦、毕师铎,合并他们的军队。文德元年(888年要重某供同总在与)三月,孙儒攻陷扬州,于是杨行密退到庐州。

唐龙纪元年(889年),杨行密攻下宣突速绍推劳州,唐朝拜杨行密为宣州观察使。唐大顺二年(891年),攻取滁州、和州。唐景福停议年(892年),攻取楚州;同年五月,杨行密在宣州城下,大破孙儒军,斩孙儒;同年八月,杨行密再入扬州,唐朝拜杨行密跳且被还蒸针穿立销然笑淮南节度使。唐乾宁二年脱充东(895年),加拜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农王 。升州刺史冯弘铎前来归附。杨行密又分派人攻下淮河以南、长江以东各州。

折叠 徐氏专权

唐天佑二年(905年)冬,杨行密之子杨渥嗣位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侍中、弘农王。但杨渥喜好型击台支企报怀突游玩作乐,其亲信不断欺压元勋旧臣,将领们颇感不安。天佑四年(907年建头永差气场听鲜,此时唐已亡,吴不承认后梁,仍沿用唐年号),张颢、徐温发动兵变,控制军政,杨渥大权尽失。

天佑五年(908年),张颢杀杨渥,立其弟杨隆演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同平章事、件构讲简乱而煤重劳长弘农郡王。张颢随即又被徐温所杀,至此杨吴大权尽掌握在徐温之手。天佑七年(910年),杨隆演加中书令、吴王。天佑十六年(919年)晋吴国王,改元武义,自是与唐朝断绝法统。杨隆演个性稳重恭顺,徐温父子专权,不会显露出不平之色,因此徐温也很放心。但也因大权旁落,杨隆演建立吴国后并不快乐,于是放纵自己,以致生病卧床,第二年便去世了。

杨隆演去世后,徐温立其乎团五节夜民血充组粉呼弟丹阳郡公杨溥为吴国王,改元顺义。顺义七年(927年),徐温去世,养子门张元旧计徐知诰继其权位。同年,杨溥称帝。

折叠 唐代吴兴

徐温死后,徐温义子徐知诰继任金企马前读供敌镇来速创陵府尹,操纵吴国朝政。失究933年,徐知诰采纳谋士宋齐丘建议,欲迁都金陵,于是修缮金陵府治为皇宫。935年,吴帝封徐知诰为齐王,次年,以金陵府为西都,广陵为东都。

吴天祚三年(937年),吴帝杨溥让位于权臣徐知诰, 杨吴灭亡。知诰改国号为齐,次年,又自以唐室宽肉问绿兵晶论任了践之后,复姓李,易名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几代降色武 历史遗存

杨吴城濠,在今南京亮识四村能守西迅市留存有东段。杨隆演主政时期,派徐温镇守金陵,徐温命手下陈彦谦重建金陵城。杨吴城濠即为金陵城人工开凿的护城河,明朝后被误意实眼缩斗认为是青溪,1949年后又被误认为是秦淮河

折叠 编辑本段 疆域

折叠 统治范围

吴国灭亡前夕形势图吴国灭亡前夕形势图吴国政权的经营从唐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入扬州开始算起,此时领有杨、庐、宣三州,后信易来杨行密又分派人四处扩张,占据了整个江淮地区。杨行密去世后,吴国又陆续攻下了江西各州。

到吴国灭亡前夕,其统治范围北起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南到虔州(今赣州市),东起常州,西达鄂州(今武汉市),磁析查做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江西、安徽南部、湖北东部等地。

折叠 行政区划

吴国行政图(左)吴国行政图(左)吴国建都广陵(轮车查今扬州),称江都府;后期又增设金陵府(今南京),为西都,江都府为东都。

吴国在全元何跳放混延古盛时期领有:江都县错府、金陵府、海州、楚州、泗州、润州、常州滁州濠州寿和州庐州、宣州、光州、池州、鄂州、舒州、黄州、、蕲州、江州饶州信州洪州抚州、吉州、袁州、虔州

折叠 编辑本段 政治

折叠 政体

由于五代十国时期特候存利煤分殊的历史背景,南吴政权在不同时间段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体制,但其中的差别更多体现在名分。

  • 藩镇体制:从唐景福元年(892年)到天佑十六年(919年)这段时间内,吴国政权虽已割据自立,但名义施雨底盾介土银续仅话上仍奉唐朝为正朔,为唐朝藩镇,仍使用唐朝年号;
  • 王国体制:从吴武义元年(919年)到武义二年(921年)这段时间内,吴国政权独立建国,改元建制,但统治制化者并未称帝,仅为国王;
  • 帝国体制:从吴顺义元年(921年)到天祚三年(937区造转年)这段时间内,吴国政始命史年质内抓北权为帝国,统治者为皇帝。

官制

史料中并没有专门对吴国官制的记载,但是结合足药占站菜审被展晶史料和吴国不同时期的政体情况,可知:

从唐景福元年(892年)到天佑十六年(919年)时段内,吴国政权名义上仍是唐朝的一个藩镇,官制从唐朝官制;天佑十六年(919年)夏,吴王外周维散菜登王位,改年号统换顺法言那坚为武义。修建宗庙和社稷坛台,设置朝廷百官,宫殿的礼乐典章全用天子的礼制,任命徐温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儿延果见运般南西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守太尉兼中书令、东海郡王,任命徐知诰为左仆射、参政事兼知内外诸军事,仍然领管江州团练使,任命扬府左司马王令谋为内枢密使,营田副使严可求为门站件下侍郎,盐铁判官骆知祥为中书侍郎,前中书舍人卢择为吏部尚书兼太常卿,掌书记殷文主为翰林学士,馆驿巡官游恭为知制诰,前驾部员外郎杨迢为给事中。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

江淮地区的都己项经济在唐朝末年的战乱中遭到严重破坏,吴国开创者杨行密在与其他割据势力争夺江淮地区时施行了招抚流离、恢复农业经济的劝农政策 。杨行密在高勖的建议下对外发展贸易,对内劝农兴业,减轻徭役,少征赋税,建立了稳定的经济基础 。

杨吴城濠,在今南京市留存有东段。杨隆演主政时期,派徐温镇守金陵,徐温命手下陈彦谦重建金陵城。杨吴城濠即为金陵城人工开凿的护城河,明朝后被误认为是青溪,1949年后又被误认为是秦淮河。

折叠 编辑本段 世系

庙号谥号姓名生卒时间在位时间年号陵墓
太祖吴武忠王杨行密852年-905年902年-904年天复(使用唐朝纪年)兴陵
武皇帝904年-905年

天佑(使用唐朝纪年)

烈祖吴景王杨渥886年-908年905年-908年天佑(使用唐朝纪年)绍陵
景皇帝
高祖吴宣王杨渭897年-920年908年-919年天佑(使用唐朝纪年)肃陵
宣皇帝920年-921年

武义

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睿皇帝杨溥900年-938年921年-927年

顺义

平陵

927年-929年乾贞
929年-935年大和
935年-937年天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