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建制沿革
建设背景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重要讲话。[1]
1992年9月,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率团访问中国,积极呼应邓小平同志讲话,表达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业园区、并以该园区为载体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意向。此后,中新双方围绕合作开发事宜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选址苏州。[1]
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4〕9号),同意江苏省苏州市同新加坡有关方面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1]
1994年2月26日,中新双方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书》、《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公共管理经验的协议书》和《关于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总协议书》三个重要文件。[1]
1994年3月1日,由苏州市政府承担的苏州工业园区"六通到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展开。[1]
1994年4月20日,苏州工业园区首批借鉴培训团(规划建设)赴新加坡培训。借鉴新加坡经验正式开始。
1994年4月21日,首批中、新联合招商团赴欧洲招商。[1]
1994年4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娄葑乡和跨塘镇、斜塘镇、唯亭镇、胜浦镇一乡四镇成建制划归苏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筹)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园区行政区域基本形成。[1]
奠定基础阶段
1994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建设正式启动。[1]
1994年9月2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若干问题的通知》。[1]
1994年9月14日,中新联合招商首批14个项目举行签字仪式。韩国三星、美国BD、新加坡康福、日本百佳等入驻园区。[1]
1994年11月18日,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详细规划评审通过。[1]
1995年1月10日,苏州工业园区开发主体-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典礼。[1]
1995年2月21日,中共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和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1]
1997年底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8平方公里基本开发完成。[1]
1999年6月28日,中新双方签署《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有关事宜的谅解备忘录》,确定从2001年1月1日起,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实施股比调整,中方财团股比由35%调整为65%,中方承担公司的大股东责任。[1]
加速发展阶段
2001年3月23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苏州工业园区加快开发建设动员大会,二、三期的开发正式启动,园区进入了大动迁、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阶段。[1]
2001年6月8日,苏州工业园区举行成立七周年庆祝大会。会议宣布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完成股比调整。[1]
2003年底,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在连续三年实现赢利的基础上,消除了历年累积亏损。[1]
2003年 苏州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达到苏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当于十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1]
2004年6月10日 苏州工业园区举行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1]
转型提升阶段
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相继启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和科技跨越计划。在后续数年中,又先后提出生态优化、金鸡湖双百人才、金融翻番、纳米产业双倍增、文化繁荣、幸福社区共"九大行动计划"。[1]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新合作区规划面积扩大10平方公里,为苏州工业园区推进自主创新和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1]
2009年5月26日,苏州工业园区举行开发建设十五周年庆祝大会。[1]
2012年12月26日,经江苏省政府批准,苏州工业园区撤销娄葑镇分设娄葑街道和斜塘街道,撤销唯亭镇设唯亭街道,撤销胜浦镇设胜浦街道。[1]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折叠 区划沿革
1994年5月12日,将苏州市郊区的娄葑乡,吴县的跨塘、斜塘、唯亭、胜浦四个镇划归苏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由苏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2002年7月,将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东环路以西3个居委会划归平江区,东环路以西2个居委会划归沧浪区,2003年,将跨塘镇临湖村划归娄葑镇管辖。
2004年9月30日,将吴中区甪直镇车坊居委会和朝前、横港、李家、大仓、金园、鄂田、旺浜、华云、车渔9个村划归苏州市娄葑镇管辖。
2012年末,撤销娄葑镇,以星湾等36个居委会区域设立娄葑街道,以斜塘等38个居委会区域设立斜塘街道;撤销唯亭镇,设立唯亭街道;撤销胜浦镇,设立胜浦街道。[2] 园区管委会驻娄葑街道。[3]
折叠 区划现况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折叠 地形地貌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之东,属太湖低洼平原,地势平缓,由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南部群力村一带地势较低,高程仅2.5米。[5]
折叠 地质
苏州工业园区属冲积湖平原地质区及基岩山丘工程地质区,除表层土层经人类活动而堆积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沉积层,坡度平缓,一般呈水平成层、交互层或夹层,较有规律。地质特点表现为:地势平整,地质较硬,地耐力较强。区内土地承载力为每平方米20吨以上,土质以粘土为主。[7]
折叠 气候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截至2014年10月27日,苏州工业园区共有131种鸟儿;570种栽培植物、199种野生植物散落各处;328种水生生物畅游湖底。[19]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2013年末,苏州工业园区拥有户籍人口41.3万(常住人口102.8万),流动人口575623人。民族以汉族为主。[8]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概述
折叠 综述
合并图册 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全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7.2亿元,税收占比达93.6%,各类税收总收入超670亿元;进出口总额796亿美元,下降0.9%(按人民币计为4945亿元,增长0.3%);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612亿元;R&D投入占GDP比重达3.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6万元。[11]
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0.3亿元,增长11.3%;实际利用外资19.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802.8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22]
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吸引外资项目超5200个,实际利用外资267亿美元,其中9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50个项目;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39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2014年计实现新兴产业产值23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5%,万元GDP能耗为0.272吨标准煤。[22]
至2011年,苏州工业园区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7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8万个,城镇职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3万元和1.3万元。[12]
2010年,苏州工业园区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次,2011年,仅1-6月份,就已经超过了250万人次。[21]
折叠 工业
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19亿元、新兴产业产值2330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4.3个和2.4个百分点,达到了68.5%和58.7%。[22]
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三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83亿元、200亿元和192.8亿元,分别增长23%、48%和31.3%,在自主品牌方面,园区50家重点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均超亿元、销售总收入增长15%,新增上市企业3家,累计达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13]
折叠 服务业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科技
截至2015年12月,苏州工业园区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38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20多个,国际科技园、创意产业园、中新生态科技城、苏州纳米城等创新集群基本形成,增科技项目约500个,拥有各类研发机构356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4家;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等国家级创新工程,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全国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136件;上市公司总数达13家。[22]
折叠 教育
独墅湖高教区建筑实景 截至2015年11月,苏州工业园区共有幼儿园70所、小学11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纯高中3所,完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社区教育中心4所、新加坡国际学校和特殊教育(博爱学校)各1所,中小学(含幼儿园)共有教职工2828人,在校学生33202人。2004年,园区通过了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市级评估。[16]
截至2014年10月27日,苏州工业园区拥有大市学科带头人及其以上的在职中小学教师238名,其中全国优秀、模范教师10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4名,省特级教师30名,姑苏教育人才7名,市名教师名校长27名,大市级学科学术带头人160名。[19]独墅湖科教创新区25所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入驻,在校学生规模超7.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近2万人,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工程成功评选七届,共评选出606个领军项目;119人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计划",138人入选"姑苏创新创业领军工程",均居苏州首位。在园区就业的外籍人才近6000名,累计引进外国专家1000多名,4000名海外归国人才创办了400多家企业,大专以上人才总量列国家级开发区第一位。[22]
高中
初中
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 苏州工业园区第五中学 | 苏州工业园区第六中学 |
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 | 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 [17] |
九年一贯制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 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 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 |
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 [17] |
小学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
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 |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
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 | [17] |
幼儿园
苏州工业园区新馨花园幼儿园 | ||
苏州工业园区三之三金湖湾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三之三加城幼儿园 |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第二中心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莲花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星慧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宇祺朝阳澜溪苑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昂立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天虹水墨花园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未来城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新纽上郡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佳艺御湖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宇祺朝阳亿城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天虹都市花园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大湖城邦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康佳青剑湖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贝尔亭苑实验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马荣教育橄榄湾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为明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祺嘉高尔夫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岚谷欧洲城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三之三唯亭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湖左岸国际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新纽顿玲珑湾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富华苑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泾园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金光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怡邻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跨塘中心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东亭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星湖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车坊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斜塘实验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夏园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东港实验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葑谊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苏安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尚城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 |
苏州工业园区天域幼儿园 | [17] |
其他
折叠 文化
园区风采 截至2015年11月,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创博会已经连续举办三届,三届创博会累计吸引国内外1000余家企业参展、33万人次参观、交易总额超过42亿元。[18]
2015年3月28日,"书香中国万里行"活动在苏州凤凰广场启动。全国40多家媒体在这座拥有华东地区最大书城的文化综合体里聚焦"文化苏州"。[18]
2014年,苏州凤凰广场举办名家讲座、作品分享会、人文沙龙等文化活动77场,吸引了2.5万人次参与。[18] 9月中旬,2014苏州金鸡湖艺术节重装登场。开幕大戏是以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为基地的苏州芭蕾舞团精心打造的现代芭蕾舞剧《卡门》首演。重元寺、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中国奥斯卡"金鸡奖"的评奖基地,苏州金鸡湖美术馆、苏州画院、巴塞当代美术馆、中国基金博物馆、苏州雨村美术馆、汉璞艺术中心、关锦鹏电影工作室等各类文化艺术场所,吸引了包括张辛稼、姚建萍、李莹、蔡云娣等在内的一大批文人艺术家们前来栖息创作,而以金鸡湖、独墅湖和阳澄湖为代表,园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中西融合的人文环境也成为激发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6-7月间,中国首个国际性的声乐艺术节"iSING!Suzhou-2014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在园区举办,吸引了40位中外青年艺术家为苏州、为园区而歌,前卫艺术家们采用"快闪音乐秀"等国际流行的艺术形式零距离与苏州人民交流。[19]
折叠 医院
截至2016年10月,苏州工业园区有九龙医院、娄葑医院、娄葑医院斜塘分院、娄葑医院车坊分院、跨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唯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胜浦卫生院。
折叠 体育
2014第二届文体节就涵盖了第二届金鸡湖双年展、第五届苏州环金鸡湖国际马拉松赛、第四届全民阅读季、中新青少年弦乐大赛、体育运动会、2014金鸡湖端午龙舟赛、首届广场舞比赛、第三届金鸡湖合唱艺术节等10多项文体系列活动,累计吸引10万余人参与。[19]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苏州工业园区草鞋山遗址文化堆积层出土的炭化稻谷和炭化纺织物表明,早在6000年以前,园区唯亭境域就有人类从事水稻种植和纺织品生产。另有考古发掘表明,约5000年以前,园区娄葑境域也已经有人类从事农耕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娄葑境域出现过大片的冶炼工场,并聚集了干将、莫耶、欧冶等一批当时中国最杰出的工匠。直到明清时期,葑门塘和娄江两岸仍遍布冶坊。数千年来,园区境域的经济都以农业为主,辅以手工业。园区境域的农业主要是水稻种植。稻农在稻种选择和种植技术方面十分讲究。[20]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
折叠 编辑本段 荣誉成就
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获批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园区已成为全国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和省商贸金融集聚示范区,并成功获批开展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贸易多元化试点,入选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成为全国首个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区、全省首个两化融合示范区,[22]
利用外资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开发区第一[23]
商务部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第二[23]
中国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3]
中国首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3]
中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23]
中国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3]
中国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试点区域[23]
中国唯一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23]
中国唯一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23]
中国唯一纳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基地[23]
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名第一[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