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简介
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影响
折叠 编辑本段 绘画特色
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评价
倪瓒:临池学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宗炳)。王侯元 王蒙-溪山风雨图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
王世贞: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公望)、黄鹤(王蒙)又一变也。(《艺苑卮言》)
董其昌:其画皆摹唐宋高品,若董巨、李(成)范(宽)、王维,备能似之。若于刻画之工,元季当为第一。(《画禅室随笔》)
石涛:大痴、云林(倪瓒)、黄鹤山樵一变,直破古人千丘万壑,如蚕食叶,偶而成文,谁当着眼。(《跋汪秋涧摹黄大痴江山无尽图卷》)
高木森:在元四大家中,王蒙的画代表由元 王蒙-溪山风雨图元入明的启蒙画派,他的新观念表现在笔墨和布局,以其密集的牛毛皴相对于赵孟頫以来的清逸简淡,以其繁密高叠的山石相对于倪瓒的一河两岸,在中国绘画史上,王蒙的地位就像荆浩、李唐、赵孟頫一样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性。(《王蒙的空间幻象》)
折叠 编辑本段 代表作品
倪瓒曾在他的作品《岩居高士图》中题词:"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传世的代表作《青卞隐居图》、《春山读书图》,上海博物馆藏;《葛稚川移居图》《夏日山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秋山草堂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代表作品还有《湘江烟雨图》《深林叠嶂图》等。诗文、史学亦精。今存诗集《草堂雅集》。
《青卞隐居图》,1366年作,纸本青卞隐居图 局部,水墨,纵141厘米、横42.2厘米,董其昌誉为"天下第一"。该画层峦叠嶂,自下而上布满整个画面,用笔随意,用色典雅,林木山石的局部感觉极佳,整体效果则显得零碎,山峰造形也稍嫌奇特,适合近看而不适合远观。
名作《层峦萧寺图》为墨笔纸本,尺寸为129×353cm,此轴为清宫旧藏,后经伪满洲国内务大臣沈瑞麟之手流入海外。清高宗乾隆赏玩此画之余层作诗一首并御提于画右面上方:"峦叠枯荷叶,寺栖老衲寮。烟霞为世界,松竹伴混朝。户迹绝双足,钟声批七条。林关客未止,未许易相招。"从画幅上部鉴藏玺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乾隆鉴赏(白文)等,可以窥见此轴为历朝珍重者收藏流传大致经纬过程。王蒙在此轴中用"高远"结合"深远"法。图写层峦茂树,溪流幽谷的江南山景,在组织结构上将其画面茂林山寺处理在中景状态,把松林作近景布置,布局屈伸变换,穿插映带,蜿蜒曲折,虽繁复而见单纯,予人以深邃意境,的郁茂气势,引导观者进入奇特的精神享受,可谓匠心独运。《层峦萧寺图》在绘画技法上融合了董源、巨然、郭熙、赵孟頫的技法之长,灵动多变,云头、牛毛、解索等皴法交互运用,以充分展示江南山峦植被葱茏茂密的景象。
折叠 编辑本段 作品欣赏
《夏山高隐图》
元 王蒙 绢本设色 纵149厘米 横63.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以深远和高远兼用的布局手法描绘了深山。远景为一群峰涌动的险峻高山,一条细瀑从前川直挂而下,融入山下轻雾之中,并沿着画面下半部低峰深壑向近处蜿蜒流淌。山溪在碎石间跌荡,似能听到悦耳的回响。两岸山石层叠,林木葱郁,屋宇掩映。近处林荫蔽日夏山高隐图,凉气袭人,隐士、书童、仕女、樵夫在屋中、房前、溪边、道上品茗、谈天、汲水、行走,各行其是。整个画面景物繁密,造型谨严,境界深邃而又开阔,有炎夏清凉之意。画家以其最常用的解索皴画山石,笔法沉着稳健,墨色层次丰富,设色清淡,色墨互融,为其中年力作之一。
折叠 编辑本段 成交情况
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在2011年6月4日晚北京保利2011春拍夜场中,以4.02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当年春季拍卖市场上成交价最高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这个价位仅次于2010年黄庭坚《砥柱铭》4.368亿的价格,为迄今为止拍卖市场上第二高稚川移居图价的古代书画作品。
由于该拍品备受关注,在当晚古代书画夜场前,拍卖师宣布,竞投王蒙《稚川移居图》需要办理8000号以上的特殊竞投牌。截止晚7点半,已有17位藏家办理了特殊竞投。
在拍卖师报出1亿1千万元的开槌价后,最终经过19次叫价,该拍品被持8086号竞投牌的藏家以3.5亿元竞得。再加佣金,最后成交价达4.025亿元,成为当年春季最"贵"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