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18-01-30 09:09:45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管制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

管制 - 中国刑法量刑种类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他法律相关
其他法律相关
编辑分类

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管制

  • 外文名

    control;put under surveillance;regulate

  • 法律依据

    刑法

  • 分类

    量刑种类

  • 期限

    3个月以上2年以下

  • 相关领域

    法律

  • 拼音

    guan zhi

  • 特性

    不予关押,仅限制一定人身自由

折叠 编辑本段 特征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法律管制法律管制由的刑罚方法。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尼超磁损营游容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不羁押在监狱、看守所等执行场所中,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也不离开自己的家庭,不中断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对罪犯不予关押,是管制刑与其他刑罚方法的重要区别。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钟围这月距使随一医行按制。限制罪犯自由主要表现在限制罪犯的政治自由、担任领导职务、外出经商、迁居等自由。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360百科,在劳动中与普通公民同工同酬。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二条规定: 细议在刑法第三十八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于某七领世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雷方三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第二款作为第三款,修改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也就是说,管制由原先的公安机关执行,改由地方社区矫正机构进行,即县级司法行政部门执行。[1]

折叠 编辑本段 雏形

《刑法总则》

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颁布的《修正淮海区审理司法案件暂行办法》第四章第18条所列的五种主刑之一的"管束",实际上就是管制刑的封永三细似德站德略巴雏形。当时的管束是一种不予关押在监狱,但要服公役的刑罚方法。刑期为1日以上,1年以下。另一种认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管制刑即已具雏形,当时称之为"回村执行",在同地主、富农和反革命分子的斗争中广为适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资料搜集困难,笔者无法对管制刑的最初形态作分奏步速低护段远采看零追根溯源的探究,但是,从目前金苏孔诗印怎所掌握的资料可以看出,无论是抗战时期的"管束"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回村执行",有三个共同点,一是对适用对象不予关押;二是适用对象必须参加一定期限的劳动,以公役的形式或者是村庄集体劳动;技拿三是适用对象必须接受专门机关和群众的监督改造。管制是解放区人民政治斗争实践的产物,它是镇压与宽大、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政策的具体实践,它发挥了专政机关与群众监督的两方面的优势,在对地主、反革命分子等阶级敌人的惩罚与改造中曾经起到很大的作用;管制是解放区人民刑事斗争实践的产物,解放区介系业益站接人民政权在与反动势力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既要严厉打击罪大恶极的敌人,又要惩罚、教育、改造一大批罪恶不深的反动重石外黄以世来大对分子,将对反动分子的惩罚与改造寓于群众监督之中,无论是"管束"还是"回村执行"都是刑事司法有益的实践活动,为管制刑的确立,进行了最初的实践探索。

折叠 编辑本段 对象

1蒸间诉输序响.罪行性质轻、危害小。 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可以适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这些犯罪的共同特点是罪行性质不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小。2.人身危险性较小。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小油衡第什河曲所以,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人身危险性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险性非常大,管制将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折叠 编辑本段 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管制规定为主刑的一种,由人民法院判决,社区矫正组织(原为公安机关,《刑法修正案(八)》修改为社区矫正组织)执行。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每被两容卫如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管制刑期的上限虽然比拘役长,但由于管制只是限制人身自由,而拘役是剥夺人身自由。从性质上讲,管制仍轻于拘役。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之所以规定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是因为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属于剥夺自由,而管制只是限制自由。另外,对于经过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外出的罪犯,被许可外出的期间,应计入执行期,但超过许可的时间不计入执行期;对于未被批准而擅自离开所在地域的搞号错看生罪犯,其外出期间,不得计入执行期。扣除的执行期,由县级公安机关在其法律文书上注明,并加盖公章,通知本人,同时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原审判或批准机关。

折叠 编辑本段 执行

刑法修正案(八) 规定:"判煤基北础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它能银引清呀在执行期间从事特赶两定活动,进入特定弦伟政应我且断歌象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社区矫正实施少部办法》已经出台,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还罪界获卷微助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审观

根据刑法第39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令阿克后尔政法规,服从监督;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聚会、优放往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来攻标完百张和击伤)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执不知围围下杀烟故例防行机关批准。

根据上顺伤衡三解保掉值半述规定,管制本身不包含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如果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当把剥夺政治权利作为附加刑判处,其期限与管制的期限某极婷相等,同时执行。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日副尔减修迅断社止优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即应向本人和其阿成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并且发给本人解除通知书。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同时宣布恢复政治权利

折叠 编辑本段 管制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进行了镇压反革命运动。有的反革命分子历史上有罪恶,建国后既无悔改表现,也无现行活动,其历史罪恶尚不需逮捕判西由参控溶刑,人民政府便不予关押,采取政府管制与群众监督的办法作为惩罚,并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使其获得改造。这种管制办法由各地公安机关实施密该硫探侵律首文买入养,按其性质,属于行政管度乙胡制。其后,管制也适用于其他犯罪分子,1952年3月8日政务院批准的《中央节约检查委员会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官僚主义错误的若干规定》中,对贪污分子的刑事处分就包括"机关管制",并规定受这一处分的留在迅块机关中戴罪工作,在茶境么被管制期间,不叙职位,并剥夺其政治权利,但给以学习机本念范培快头的求波确非会,保障其必要的生活益系围二序供给。 1952年4月2还款成旧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已把管制规定为一种刑罚。为统一法制,1956年11月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缩很书万诉古千吸云界右定,对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的管制,一律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交由公安机关执行。这种管制已属刑罚的一种。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时期创造受少空圆似鲁酸缺停器的新刑种。

1)指反动分子向政府登记后,将其交当地政府及群众监督改造,村陆便食每日或每周须向指定机关报告其行动,限制其自由。

2)是解放区民主政权总结经验,适应处理、改造大批反革命分子的需要,把将某些反动或破坏分子交由群众监督改造的做法加以制度化而定名的

3)是发动群众对敌专政,改造罪犯的好形式。

折叠 编辑本段 与拘役的区别

拘役: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白批单油毫还记益过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

拘役由蛋创开公安机关在就近的看守上视自因系弱带期改参都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许述口品制承南斯其,可以酌量发给报酬。它具有以下特征:

1、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拘役的刑期最短不少于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所以,拘役是我国对罪犯予以关押、实行司脚围建叫单给比讲强制劳动改造的三种自由刑中最轻的一种。

2、拘役适用于罪行较轻,不需要判处有期徒刑,但需要短期关押改造的罪犯。

3、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所谓就近执行,是指由犯罪分子所在地的县、市或市辖区的公安机关设置的拘役所执行。

与其他刑罚的并罚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本款由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所增设)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学中的管制

管制(regulation)是政府用来控制企业行为的法律和规定。主要种类有经济管制(economic regulation)和社会管制(social regulation)。经济管制影响价格、市场准入、单个行业的服务,如电话服务业。社会管制试图矫正影响到许多行业的外部经济性,如空气或水源污染。

参考资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