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06-30 14:16:53

赵铭彝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词条暂无分类
编辑分类

赵铭彝(1907-1999),四川省江津(今属重庆市)人,话剧、电影评论家;1923年就读于江津中学;1926年到上海,先后攻读于大夏大学和上海大学;1927年,入南国艺术学院,开展戏剧运动;1932年,任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书记,同时,参与建立左翼电影、音乐组织;1935年被捕,次年获释,参与"重庆救国会",任《新蜀报》编辑;抗战爆发后,参与导演话剧《保卫芦沟桥》,影响了重庆大批青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他当选为中华戏剧界抗敌协会理事。各地救亡话剧团来到大后方,他积极接待和宣传,使所在的《新蜀报》成为抗战时期宣传话剧的最有成绩的媒体。

1942年,在中国话剧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戏剧月报》在重庆创刊,他担任编委。同年,中国艺术剧社成立,他担任艺术委员。解放后,他曾担任重庆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后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赵铭彝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1907年

  • 逝世日期

    1999年

  • 毕业院校

    大夏大学、上海大学

  • 职业

    中国戏剧家、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 出生地

    四川江津(今重庆市江津区)

  • 代表作品

    译剧《在黑暗中》、译述《苏联的戏剧》等

来自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简360百科

赵铭彝(1907年-1999),教授,中国现代戏剧活动家、话剧和电影评论家;四川江津人,上海大学肄业。

细士叶染1926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后转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1928年进南国艺术学院,并参加南国坐失。1929年创立摩登社空营条英生,深入大中学校发动学生演剧,为后来的左翼戏剧活动开辟了阵地。

1929年冬,赵铭彝加入上海反帝大同盟,任闸北区盟秘书灯乐育为总本响临食案;1930年以原上草铁愿海戏剧运动联合会为基础,发起成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剧团联维架兴固价汉评判技盟(后改名中国左境黄飞仅位效乎翼戏剧家联盟),任组织、宣传干部;1932年起任书记,主编机关刊物《艺术新闻》,并参与领导了各地剧联分支组织的建设,苗度争五修块什以及剧团的中心剧团大道剧社动,还深入工厂建立工人蓝衫剧团。同时,参加了建立左翼电影和音乐组织;1934年成为剧联影评小组成员,写过大量战斗性的评论文章;1935年,赵铭彝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翌年出好营紧占狱后回四川重庆。

抗战爆发后,参加筹建怒吼剧兰声事湖左够社,公演了《芦沟桥》一剧。1938年,被选为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深值球令织千讨何祖达抗理事。1943年和领价乐材最要玉法参金山、于伶宋之的等发起成立国艺术剧社,任艺术委员。

抗战胜利后,于1装阻其94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民主报》副总编辑和成都《民众时报》、《华西晚报》总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庆常困乡行,受聘于上海戏剧学院,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长期从事戏剧教宪提感育和中国话剧史的研究工作,历任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浓国修去初解口足达快面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三届理事等职。

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著作

赵铭彝主要著作有译剧《在黑暗中》、译述《稳树但调机镇书语乎段刑苏联的戏剧》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