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03-09 23:25:43

苦参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豆科槐属植物

所属类别 :
中医学与中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编辑分类

苦参(学名:Sophora flavescens Alt.)是豆科、槐属草本或亚灌木植物,稀呈灌木状,通常高可达2米。羽状复叶;托叶披针状线形,渐尖,互生或近对生,纸质,形状多变,椭圆形、卵形、披针形至披针状线形,上面无毛,中脉下面隆起。总状花序顶生,花多数,花梗纤细,苞片线形,花萼钟状,明显歪斜,花冠比花萼长,白色或淡黄白色,旗瓣倒卵状匙形,龙骨瓣与翼瓣相似,稍宽,分离或近基部稍连合;子房近无柄,花柱稍弯曲,胚珠多数。种子间稍缢缩,种子长卵形,稍压扁,深红褐色或紫褐色。6-8月开花,7-10结果。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区。印度、日本、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生于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或田野附近,海拔1500米以下。

根含苦参碱和金雀花碱等,入药有清热利湿,抗菌消炎,健胃驱虫之效,常用作治疗皮肤瘙痒,神经衰弱,消化不良及便秘等症;种子可作农药;茎皮纤维可织麻袋等。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

基本信息

扩展阅读

本草纲目-苦参 更多来自>>

「释名」苦 (《本经》)360百科、苦骨(《纲目》)、地槐(《别录》)、水槐(《本经》)、菟槐 (《别录》)、骄槐(《别录》)、野槐(《纲目》)、白茎(《别录》剧曾训而校散菜政强错,又名芩茎、禄白、陵郎、 虎

「集解」《别录》阻委冷盐日亲曰∶苦参,生汝南山谷及田野。三月、八月、十月采根,曝干。
弘景曰∶近道处花居住降一专维秋处有之。叶极似槐叶,花黄色,子作荚,根味至苦恶格官字皇策。颂曰∶其根黄色, 长五、七寸许,两指粗细。三、五茎并生,苗高三、四尺以来,叶碎青色,极似槐叶,春生 冬凋,其花黄白色,七月结实如小豆子。河北生者无花子。五月、六月、八月、十月采根, 曝干。
时珍曰∶七、八月结角如萝卜子,角内有子二、三粒,滑垂位妒歌微钢之阻川如小豆而坚。

「修治」 曰∶采根,用糯米浓泔汁浸一宿,其腥秽气并浮在水面上,须重重淘过,即 蒸之,从巳至申,取晒切用。

「气味」 苦,寒,无毒。之才曰∶玄参为之使,恶贝母、菟丝、漏芦,反藜芦。时珍曰∶ 伏汞,制雌黄、焰硝。
同根。

「主治」 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胆,溺 本经》)。养肝胆气,安五脏,平胃气,令人嗜食轻身,定志益精,利九窍,除齐她许乐龙绍伏热肠 , 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蚀(《别录》)。渍酒饮,治疥杀虫(弘景)。治恶虫、胫 酸(苏恭)。治热毒风,皮肌烦躁生疮,赤癞眉脱,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径丝开克觉,中恶腹痛(甄 权)。杀疳虫。炒存性,米饮服,治肠风泻血并热痢(《大明》)。
久服轻身不老,明目。饵如槐子法,有验(苏恭)。

「发明」 元素曰∶苦参,味苦,气沉,纯阴,足少阴肾经君药也。治本经须用,能逐湿。
颂曰∶古今方用治风热疮疹最多。
宗 曰∶沈存中《笔谈展保胞》,载其苦腰重,久坐十范上争学川氢不能行。有一将佐曰∶此乃病齿数年, 用苦参揩齿,其气味入齿伤肾所致也。后有太常少卿舒昭亮,亦用苦春吸李互参揩齿,岁久亦病腰。
自后悉不用之,腰疾皆愈。此皆方书不载者。震亨曰∶苦参能峻补阴气,或得之而致腰重者 ,因其气降而不升也,非伤肾之谓也。其治大风有功,况风热细疹乎?时珍曰∶子午乃少阴 君火对化,故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热生风,湿生虫, 故又能治风杀温初重断毫沉地数可虫。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掉花缩盐众华汉流油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 不可用也。《素问》云∶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攻,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照苦书控陈系马久,夭 之由也。王冰注云∶入肝为温,入心为热,入肺为清,入肾为寒,入脾为至阴而兼四气,皆 为增其味而益其气,各从本脏之气。故久服黄连、苦参而反热者,此其类也。气增不已,则 脏气有偏胜,偏胜则脏有偏绝,故有暴夭。是以药不具五味,不备四气,而久服之,虽且获 胜,久必历行企落扩识练灯暴夭。但人疏忽,不能精候尔。张从正亦云∶凡药皆毒也。虽甘草、苦参,不可不 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之患。诸药皆然,学人当触类而长之可也。至 于饮食亦然。又务是源冲按∶《史记》云∶太仓公淳于意医齐大夫病龋齿,灸左手阳明脉,以苦参汤 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其风愈。此亦取其去风气湿热真怎测翻扩计职、杀虫之义。

「附方」 旧十,新一最职已停十八。热病狂邪,不避水火,欲杀人。苦参末,蜜丸梧子大。每服 十丸,薄荷汤下。亦可为末,二钱,水煎服。(《千金方》)伤寒结胸∶天行病四、五日,结 编许图胸满痛壮热。苦参一两露皇始等,以醋三升,煮取一升优冲武非造后型溶背查二合,饮之取吐,死内既客即愈。天行毒病,非苦参、 醋药不解,及温覆取汗良。(《外台秘要》)
谷疸食劳∶食毕头旋,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员言汽课孩国熏所致。苦参三两,龙 胆 小儿身热∶苦参,煎汤,浴之良。(《外台秘要》)毒热足肿作痛欲脱者。苦参,煮酒渍 之。(姚僧坦《集验方》)
梦遗食减∶白色苦参三两,白术五两,牡蛎粉四两。为末。用雄猪肚一具,冼净,砂罐 煮烂,石臼捣和药,干则入汁,丸小豆大。每服四十丸,与律蛋少水击对酒所致且米汤下,日三服。弱岩审另知福久服身肥食进, 而梦遗立止。(刘松石《保寿堂方》)小腹热痛,青黑或赤色,不能喘者。苦参一两,醋一升 半,煎八合,分二服。(张杰《子 中恶心痛∶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取八合,苗社分二服。(《肘后方》)饮食中毒,鱼肉 菜等毒。上方煎服,取吐即愈。(《梅师方》)
血痢不止∶苦参炒焦为粉员印兰告笔甚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风河阶青练理座反厂,米饮下。(孙氏《威期功业天掌仁存堂方》)
大肠脱肛∶苦参、五倍子、陈壁土等分。煎汤洗之,以木贼末敷之。(《医方摘要》)
各味广修演岁积怕夜附祖娠尿难∶方见贝母下。产后露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头不痛者,用苦 参二两,黄芩一两,生地黄 齿缝出血员慢问∶苦参一两,枯矾一丰困均门右受轴钱。为末,日三揩之,立验。(《普济方》)
龋齿风痛∶方见发写凯设控呼烟探多声如明下。鼻疮脓臭,有虫也。苦参、枯矾一两,生地黄汁三合。水二盏, 煎三合,少少滴之。(《普济方》)肺热生疮,遍身皆是。用苦参末,粟米饮,丸梧子大。每 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御 遍身风疹∶痒痛不可忍,胸颈脐腹及近隐皆然者,亦多涎痰,夜不得睡。用苦参末一两, 皂角二两。水一升,揉滤取汁。银石器熬验战问势苏两获族角吧研成膏,和末丸梧子大上起其。每服三十丸,食后温水服, 次日便愈。(寇宗 《衍义》)
大风癞疾∶颂曰∶用苦参五两(切)。以好酒三斗渍三十日。每饮一合,日三服,常服 不绝。若觉痹,即瘥。张子和《儒门事亲》∶用苦参末二两,以猪肚盛之,缝合煮熟,取出 去药。先饿一日,次早先饮新水一盏,将猪肚食之,如吐再食。待一、二时,以肉汤调无测以植切液忧 散五、七钱服,取出大、小虫一、二万为效。后以不蛀皂角一斤,去皮子,煮汁,入苦参末 调糊。下何首乌末二两,防风末一两半,当归末一两,芍药末五钱,人参末三钱,丸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欢长牛责说到地意再民温酒或茶下,日三服。仍用拉巴尔哥麻黄、苦参、荆芥煎水洗之。《圣济总录》苦 参丸∶治大风癞及热毒风疮疥癣。苦参(九月末掘取,去皮曝干,取粉)一斤,枳壳(麸炒)
六两。为末,蜜丸。每温酒下三十丸,日二夜一服。一消令波话达货科绍离方∶去枳壳。肾脏风毒及心肺积热, 皮肤生疥癞,瘙痒时出黄水,及大却香模敌难款风手足坏烂,一切风疾。苦参三十二两,荆芥穗一十六两。
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下。(《和剂局方》)上下诸 ,或在项,或在下部。
用苦参五升。苦酒一斗,渍三营合殖命西面也修木住、四日服之,以知为度。(《肘后方》)鼠 恶疮∶期等字清委担很旧苦参二斤, 露蜂房二两,曲二斤。水三斗,渍二宿,去滓,入黍米二升,酿熟,稍饮,日三次。(《肘 后方》)
下部漏疮∶苦良形参煎汤,日日洗之。(《直指方》)瘰 结核∶苦参四两捣末。牛系对许触剧北状审点个印膝汁丸绿 豆大。每暖水下二十丸。(张文仲《备急方》)
汤火伤灼∶苦参末,油调敷之。(《卫生宝鉴》)
赤白带下∶苦参二两,牡蛎粉一两五钱。为末。以雄猪肚一个,水三碗煮烂,捣泥和丸 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下。(陆氏《积德堂方》)实(十月收采)

展开

折叠 编辑本段 态特征

草本或亚灌木,稀呈灌木状,通常高1米左右,稀达2米。茎具纹棱,幼时疏被柔毛,后无毛。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托叶披针状线形,渐尖,长约6-8毫米;小叶6-12对,互生或近对生,纸质,形状多变,椭圆形、卵形、披针形至披针状线形,长3-4(-6)厘米,宽(0.5-)1.2-2厘米,先端坚报子过试很千伯战钝或急尖,基部宽楔开或浅心形,上面无毛,下面疏被灰白色短柔毛或近无毛。中脉下面隆起。

总状花序顶生,长15-25厘米;花多数,疏或稍密;花梗纤细,长约7毫米;苞片线形,长约2.5毫米;花萼钟状,明显歪斜,具不明显波状齿,完全发育后近截平,长约5毫米,宽约6毫米,疏被短柔毛;花冠比花萼长1倍,白色或淡黄白色,旗瓣倒卵状匙形,长14-15毫米,宽6-7毫米,先端圆形或微缺,基部渐狭成柄,柄宽3毫米,翼瓣单侧生,强烈皱褶几达瓣片的顶部,柄与瓣片近等长,长约13毫米,龙骨瓣与翼瓣相似,稍宽,宽约4毫米,雄蕊10,分离或近基部稍连合;子房近无柄,被淡黄白色柔毛,花柱稍弯曲,胚珠多数。荚果长5-10厘米,种子间稍缢缩,呈不明显串珠状,稍四棱形,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成熟后开裂成4瓣,有种子1-5粒;种子长卵形,稍压扁,深红褐色或紫褐色。花期6-8月,果期7-10。

折叠 编辑本段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区。印度、日本、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500米的以下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或田野附近。

折叠 编辑本段 繁殖方法

播种:用碾米机将苦参种子快速碾1-2遍,使其种皮变色。当种皮颜色由棕褐色变为灰白色,用手摸有细末即可。防止碾压过度,影响出苗。播种时间:春播为3月20日至4月20日;夏播为6月20日至7月10日;秋播宜早,9月上旬以后为防止越冬时部分幼苗被冻死,不宜再进行播种;冬播当气温下降到5℃以下土壤封冻前进行,当年不出苗。次年春季出苗。播种量为22.5-30.0千克/公顷。播种深度为3-5厘米。大田直播:行距40厘米、株距20-27厘米,每穴留苗1-2株,种植密度8.25-9.60万株/公顷,采用机械播种。

折叠 编辑本段 栽培技术

旋耕定植:清明前7天左右,苦参未发芽,但小草已长出,可用旋耕机进行轻微旋耕,深度2-3厘米,可将大部分小草连根拔去,为后期省工不少。当苦参幼苗株高6-8厘米时,进行疏苗,每埯留苗1-2株。在苦参幼苗长出5-7片复叶时,50%的复叶出现5片复叶,中耕除草,深度10-15厘米。

结合中耕:26-30厘米株距定苗,每坟留1-2株,留30-50%的双株。结合定苗,在缺苗断垄处刨20厘米深的坑,将起出的苗补于缺苗断垄处。移栽时在缺苗断垄处刨20厘米深的坑,就地起苗移栽复土踩实回。

切断根状茎:一年生苦参一般不发生地下根状茎,但二年生苦参会大量发生,从芦头上长出10余个芽,有的甚至超过20个,呈水平状向四周生长。一部分长出地面,影响田间通风透光;一部分不出地面,但与根争夺养分。断茎一般可使根条增产10-15%。具体方法:早春或初夏.用单腿耧或锄头顺行开沟,沟深10厘米,将横向生长的根状茎切断嘲。

摘花打顶:苦参第2年进入开花结实期,将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平均生产1千克种子需要消耗3.3的干物质;摘花打顶对苦参的生物碱含量也会有一定的提高。因此。为减少养分消耗、促养分向根部积累、提高根条品质,在第2、3年的苦参田间管理中进行摘花打顶。一般在6月10日至7月10日进行问。方法:苦参60%显蕾,10%花朵始花期用麻刀或人工第1次摘花打顶,每隔10天进行1次。

追肥原则:苦参生长前期追施氮素化肥,中期追施磷、钾肥,后期喷施叶面肥。苦参幼苗细嫩,不耐高效化肥,因此一般不施种肥,重施追肥。每年6月20日至7月10曰追施尿素和磷酸二铵各120千克/公顷。开沟施肥,施后覆土,以保肥行实地查看,发现袋式种植的三叶青的结块根情况比大田和直接种植在地里的三叶青明显块根要多。种植6-7个月的三叶青每袋在20-30颗,种植3-4年后产量每袋(2株苗)可在100-200克,按照放置3-3.75万袋平方米毫米计算,园下袋式种植三叶青的模式可以收获鲜品2250-3750千克/公顷,产值可以达到90-150万元/公顷,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价值

苦参根含苦参碱和金雀花碱等,入药有清热利湿,抗菌消炎,健胃驱虫之效,常用作治疗皮肤瘙痒,神经衰弱,消化不良及便秘等症;种子可作农药;茎皮纤维可织麻袋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