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07-07 14:52:04

奥洛穆茨之战 来自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360百科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带序节宽离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空须某企法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词条暂无分类
编辑分类

奥洛穆茨之战,是1253年匈牙利与波西米亚王国在摩拉维亚的奥洛穆茨展开的城邑攻防战。最终匈牙利军无功而返。但在后世被误写为波西米亚人击败了蒙古人,更因为捷克民族塑造民族自信心的需要而被大肆宣传,几乎以假乱真。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奥洛穆茨之战

  • 发生地点

    摩拉维亚的奥洛穆茨

  • 发生时间

    1253年

  • 主要人员

    匈牙利与波西米亚王国

折叠 编辑本段 匈牙利军来

库曼人的西迁与蒙古西征承斤延他远米有关,他们是欧亚大陆的草原民族,在蒙古人于13世纪30年代末冬天征服了大部分库曼土地后逃离故土来到了匈牙利。在1241年初蒙古人入侵匈牙利王国时期,库曼首领忽滩成了愤怒的匈牙利人的牺牲品,其他库曼矿四布灯困曲查食根势通人离开了匈牙利,在蒙古人撤退后再次回国,大约有七八万人重新被安置在被遗弃的乡村。库曼人经常在匈牙散断言利军中担任轻骑兵,这就是他们1253年进入摩拉维亚的原因。

1246年,奥地利的腓特烈二世去世后,巴本堡家族绝嗣,经过消烟标超装多次曲折,奥地利贵族在1251年底接受瓦茨拉夫一世之子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作为他们的公爵。这与贝拉四世的野心背道而驰,他的亲戚留里克王公罗曼·达尼洛维奇(Roman Danylovich)也声称继承了巴本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匈牙利国王组建了一个反对奥托卡二世父子的联盟,该联盟于1253年从多个方向发动了全面进攻:奥地利被巴伐利亚草八夜亚端计名判公爵奥托二世和他的两个儿子入侵;奥帕瓦被加利西亚的丹尼尔(罗曼·达尼洛维奇之父)和波兰的波列斯瓦夫五世和奥波莱的瓦迪斯瓦夫包围,最后,贝拉任工守职四世率其军队入侵并围攻了摩拉维亚最重要的城市奥洛穆。这次入侵最终失败,1253年11月底奥托二世死后,他的儿子们终止了军事行动。丹尼尔以及他的波兰盟友也未能攻破奥帕瓦的木制城墙,返苏记供杂见于结被回家乡。贝拉四世北江案盾继的出征一开始是成功的,他击败了在普雷洛夫的拿应没她摩拉维亚军队,包围了奥洛穆茨,并在6月25日击败区终了另一支试图突破匈牙利围攻的军队。但由于他的盟友未能在奥洛穆茨附近与他会合,再加上瓦茨拉夫一世和奥托卡二世的威胁,贝拉被迫撤回匈牙利。

这场战争在后世的流传中,逐渐被讹传成了蒙古军于1241年6月24日在奥洛穆茨被击败,并经由《多桑蒙古史》[1]​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在西方,这个说法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被证实为谣言。

折叠 编辑本段 蒙古军在摩拉维亚

1241年4月9日的里格尼茨之战后,蒙古军进入摩拉维亚肆意焚杀,到达了波西米亚、奥地利边境与板半世少话对整低改镇。统领两地的波西米亚王瓦茨拉夫一世因为恐惧而躲进了波西米亚群山之中。蒙古军因受命进攻匈牙利,所以无暇围反攻能苗攻沿途城市,仅分作数队攻掠村庄,在一两个星期中全数通过其境,4月底即抵达匈牙利北境的特伦钦

实际上,蒙古状灯活军的仓促行动是极少数可以利用资料来源支持的事实之一:奥拉迪亚教士罗杰(Master R衣响好交降oger)曾被蒙古人俘虏并关押了几个月,他的一些信件是关于蒙古人在匈牙利所作所为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有一处记载:在打败了一位波兰公爵(亨利二世)并摧毁了弗罗茨瓦夫之后,“国王”别塔(Péta)和他的军队迅速穿过摩拉维亚,朝着与匈牙利接壤的关口(可能是赫罗泽科夫山口)“匈牙利之门”前进,途中用一惯的残忍手紧孩帝米级段摧毁了摩拉维亚的乡村。这一点还得到了编撰于蒙古入侵时期的《圣潘塔罗尼斯科隆尼斯年鉴(Annales sancti Panthaleonis Coloniensis)》的支持,其中提到蒙古军队惊人的速度(据推测,他们只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穿过了摩拉维亚),也讲到他们破坏了这片土地上除了开降感假感北城堡等防御工事外的一切。

13世纪中期的编年史、书信和其他文件中的其他信息都很简短,对这段历史几乎没有任何补充,而亚洲的消息来源也几乎没有任何关于摩拉维亚蒙古人的信息。后世的史学家借助史料的匮乏创造了一些谣言,其致丰中之一就是《多桑研随树会击信明她精还判蒙古史》所载的波希米亚名将雅厚扬费张造角评渐吧市势罗斯拉夫·思泰伦贝尔在摩拉维亚的斡勒木志之战(奥洛穆茨之战)中奇袭杀死蒙古卫书兵快我干之工必件西征的北路军统帅拜答尔,使得波希米亚免受蒙古军的摧残。[2]

折叠 编辑本段 谣言流传的过程

据《多桑蒙古史》的注释,奥洛穆茨之战的史料来源是1677年的《Mars Moravicus》,里面还说瓦茨拉夫一世奖赏思泰伦贝尔的功绩,让他主掌摩拉维亚的事务并准许在其徽章中加公爵之冠,赐地于奥洛穆茨附近,建堡一所,而受思泰伦贝尔之名。

而对此事的梳理改善省唱异核应头致,有助于对这一谣言流笔续余更工吗执特传过程的理解:

14世纪末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批准发行,由普卡瓦(Příbík Pulkava)所著的编年史,现存于1364至1374年间的只深燃几个版本中。它的第一个察延一版本没有记载1241年蒙古入侵的情况,但是提供了一些新的关于匈牙民穿状致念大毫原群饭终利王率领库曼人入侵的细节(不过被错误地放到1254年)。大致内容是:鞑靼人掠夺匈牙利数年,他们袭击并摧毁了摩拉维亚,并在奥洛穆茨附近制造了一场大屠杀,但当时的城市首领——来自思泰仑贝尔家族的贵族闯入敌人的防线,给鞑靼领袖造成致命伤,鞑靼人随后退回匈牙利,该贵族后来得到了奥洛穆茨附近的一些土地,并在那里建立了一座以家族为名的新城堡。而编年史的最后一个版本纠正了以前的错误,正确地描述毫架连下轴怎复逐运了1241年和1老阻吧但持段乡值则根253年的事件,但非常简短,在该版本中,鞑靼人与库曼人是正确区分的,但是它缺少任何关于思泰仑贝尔家族贵族娘静的信息。

第一个版本首次叙述了思泰仑贝尔家族的英雄,而以它为名的这座城堡是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最古老、最重要的贵族住宅之一,在蒙古人和库曼人入侵的时候,它的主真说牛六与人是兹德斯拉夫·思泰仑贝力点热扩云尔(Zdeslav of Sternberg)。然而,13世纪中期的史料从未提及他与任何入侵者有过关系,可以确信他不是1253年奥洛穆茨的领袖。不过他在摩拉维亚建立了城堡和新思泰仑贝尔小提溶苦镇(首次提及在1269年),倒上伤论给化顾北又在围攻结束几天后的1253年8月5日成为奥托卡二世的随从。为什么编年史的第映低结备帝止冷弦随院一个版本提到了这个贵族家族的一个无名成员尼由京喜,现在还不清楚。也许他真的帮助了奥洛继盐计律负除误段要穆茨,也许作者只是想奉承该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Albrecht),他是皇帝最亲密的官置快率笑板别给镇蒸苦顾问之一。

所有这些编年史都只历报效而良映育算检目业有手稿作为载体,这极大地限制了读者的数量。

关于波希米亚王国直到19世纪上半叶历厂级观脱盟史的最重要和最广泛的论述是瓦茨拉夫·哈杰克(Vaclav Hajek)于1541年在捷克出版的《波希米亚编年史》。尽管他使用了大量资料来源,但在一些地方补充了许多自己的错误想法并被当成事实流传了几个世纪。他以应训毫兴造几解动将蒙古军的兵力夸大成尔坚西尼50万人,在波兰肆绝效究命力温善久速收组虐到1243年瓦茨拉夫一世决定帮助波兰为止。害怕瓦茨拉夫一世的侵略者迅速穿过摩拉维亚来到匈牙利与大部队会合。哈杰克又在1253年处写道,匈牙利王率领一支库曼人和鞑靼人的军队掠夺了摩拉维亚所有不设防的地方,并最终决定攻下奥洛穆茨。该城城主是思泰仑贝尔家族的雅罗斯拉夫,他突袭敌人并砍下敌方首领贝尔扎特(Belzait)的手,敌人随后撤退,贝尔扎特在途中因伤死亡。战后瓦茨拉夫一世将奥洛穆茨附近的一些土地给了雅罗斯拉夫,后者在那里建立了新思泰仑贝尔,并作为整个摩拉维亚的首领直到去世。

哈杰克的叙述非常重要,因为他加上了这位贵族的名字。由于这本书的重要性,雅罗斯拉夫很快就成了该家族的英雄祖先乃至民族英雄。事实是,雅罗斯拉夫这个名字很可能和奥洛穆茨的胜利一样是虚构的(摩拉维亚和波希米亚军队实际上在那里被打败了)。虽然兹德斯拉夫的确有一个叫雅罗斯拉夫的儿子,但他的年纪不太可能在那场冲突中统领军队,而且其祖是波希米亚人而不是摩拉维亚人。目前尚不清楚是这些事件是哈杰克自己虚构还是道听途说,但早在1550年就有书面证据表明,雅罗斯拉夫被视为英雄,1252年(原文如此)从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带来的异教徒鞑靼人手中拯救了奥洛穆茨。

综上所述,蒙古人的入侵常常与库曼的入侵相混淆,奥洛穆茨附近的失败被逐渐谣传成雅罗斯拉夫·思泰仑贝尔获得了胜利。也就是说,雅罗斯拉夫成为英雄的原因不是1253年在奥洛穆茨打败了库曼人,而是1241年打败了蒙古人。

1552年奥洛穆茨主教约翰内斯·杜布拉维乌斯(Johannes Dubravius)出版了他的拉丁文史书《波西米亚王国的历史(Historiae Regni Boiemiae)》,他在书中描绘了1241年蒙古入侵摩拉维亚的情景。蒙古首领别塔在奥洛穆茨被思泰仑贝尔家族首领击败,这位无名的英雄后来被国王封赏,成为整个摩拉维亚的首领。尽管这里的主人公依然无名,但其家族被强调数次。结合哈杰克的信息,1241年在奥洛穆茨击败蒙古的英雄雅罗斯拉夫·思泰仑贝尔诞生了。

然后就到了一开始所说的那本《Mars Moravicus》,这本书毫不怀疑地声称1241年从被围困的奥洛穆茨进攻蒙古军的首领是雅罗斯拉夫·思泰仑贝尔,他亲自砍掉了他们首领别塔的手臂,从而击退了蒙古人。

这个生造出来的英雄雅罗斯拉夫的故事很快成为思泰仑贝家族祖先神话的一部分,其事迹到了18世纪仍被用于其家族的盾徽上。

折叠 编辑本段 荒谬的手稿

1817年,语言学家、诗人和布拉格国家博物馆的创始人之一瓦茨拉夫·汉卡(Václav Hanka)在一座教堂里“发现”了一段手稿的碎片,造成轰动。这份手稿被称为Königinhofer手稿,由捷克语写成,据说起源于13世纪,将成为现存最古老的捷克语文献。这一事实增强了捷克民族复兴的自信心。这些片段的关键部分是诗歌《雅罗斯拉夫》,据它所言,里格尼茨战役后,蒙古军前往摩拉维亚,欧洲诸国的联盟在蒙古军离开后解体,捷克人必须独自抵抗敌人。蒙古军破坏了加纳(Haná)地区,但没有占领奥洛穆茨、布尔诺和诺夫梅斯托——因为由雅罗斯拉夫·思泰仑贝尔和6000名士兵守卫着奥洛穆茨。在一次突袭中,“Kublai”(这个名字来源于中世纪的捷克语版本《马可波罗游记》,显然是指忽必烈)可汗的儿子被杀。三天后,蒙古人停止了围攻,前往匈牙利。

这部分手稿其实是汉卡精心制作的赝品,然而这一事实却直到19世纪末才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到确凿的证明。汉卡虚构奥洛穆茨战役作为捷克民族复兴的一种手段——捷克人在没有其他民族的帮助下独自击败了蒙古-鞑靼人,阻止了他们继续向欧洲进军。与汉卡的惯例一样,这里添加了一个反德国的细节——与雅罗斯拉夫战斗的鞑靼人是在德国人的纵容下才入侵的捷克。

在骗局中还有一个非常具体,不太可能是偶然的细节:传说中的雅罗斯拉夫·思泰仑贝尔是布拉格国家博物馆的赞助人之一——思泰仑贝尔伯爵的祖先。

在手稿还被视为权威的时代,雅罗斯拉夫与蒙古人的战斗被认为是民族史上的一件大事,在1841年(此时汉卡还活着),爱国者曾在奥洛穆茨隆重举行了600周年纪念。

折叠 编辑本段 蒙古军中的英国人

但是,即使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澄清手稿是伪造的,仍有不少历史学家和小说家采用了里面的记载。比如前苏联的列夫·古米廖夫在于1970年出版的《发现虚构的王国》中就采取了里面的说法。甚至还有传说英国的圣殿骑士加入了蒙古军,这个传说的来源可能是对后来几个历史事实的混合描述。

蒙古人在从东欧撤军时派出一支为数100人左右的小分队对奥地利进行掩护用的袭击(没有多少迹象表明蒙古人真的计划入侵奥地利),这支部队中有八人被俘虏,其中有一位名叫彼得的英国翻译。而他就是日后被讹传成“贝尔扎特”乃至“拜答尔”的人物原型。在1989年出版的《古俄罗斯和大草原》给这个英国人彼得添加了其他引人注目的细节:“在奥洛穆茨被捷克人俘虏的鞑靼首领是一位名叫彼得的英国圣殿骑士。”

西方人弄混蒙古将领的名字并非偶然,当时另一路蒙古军的领袖合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西方史学家误会为窝阔台之孙海都。实际上出生于1235年的海都当时才六岁,如果一个六岁孩子能率领蒙古军击败欧洲骑士,没有任何史料会不强调这一点。

如今西方史学界认为,所谓的1241年“奥洛穆茨之战”,其实只是基于1253年匈牙利与库曼人之间的一次冲突的谣言。 [3]

参考资料
  • 1. [瑞典]多桑 - 多桑蒙古史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4 . 272.
  • 2. [瑞典]多桑 - 多桑蒙古史:上册 - 中华书局 , 1962 . 218.
  • 3. James Chambers - The Devil's Horsemen / New York - Atheneum , 1979 . 10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