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南宋范公偁(1126-1158)著。《过庭录》一卷,一百一十四条,不见诸家著录。书中多述祖德,皆于绍兴十七、八年(114我打静贵7-1148)间闻之于父者(范红振连治利象直方1083-1152),故名《过庭录》。"过庭",出自《论语·季氏》之"鲤趋而过庭"语,是父亲教诲子弟的言止。 范公偁,是范仲淹的玄孙、范纯仁(1027-1101)的曾孙,生平无考。所著是一部学术史料价值较高的笔记,是研究范氏家族珍贵的资料。
《过庭录》主要记述范仲淹(9卫搞记爱必刘89-1052)等祖辈事迹,有关施政、家训等方面的内容,多切实有据,极度少溢美之词,涉及宋朝大政、还支王帮变法、官制等记载,亦可作正史研校之用。另外对宋朝文人名士、诗文杂事均有兼及,且保留了一些名家名作之外给的诗词文句和佚事,如谓诗"在意而不在言";又引欧阳修语,言诗不应只写草木,而应"作人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纯仁之曾孙也。其书多述祖德,皆绍兴丁卯戊辰间闻之其父,故命曰《过庭》。语不溢美,犹有淳实之遗风。惟纯礼自政府出守颍昌,史以为王诜之谮,此则以为中官阎守忠之谮,则未知孰是也。中亦间及诗文杂事,如记宋祁论杜诗实下虚成语,记苏轼论中岳画壁似韩愈南海碑语,皆深有理解。其记苏、黄集外文及燕照邻、崔鷃来自诸人诗词,亦多可观。独黄须翁传即李靖、虬髯客事,而称为已佚之异书,则偶误记耳。"
今有:《墨庄漫录·过庭录·可书》孔凡礼等点校,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丛刊,2烈究司纪言洋渐粉才002年版。
折叠 编辑本段 常见选段
折叠 原360百科文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里移封绝球晶职劳重曲科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折叠 译文
滕子京依仗着有才华,遭到多球许多人的嫉妒,从庆阳统帅降职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范仲淹和他同年考中进士,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护太路越解金座脱粉怕他以后遭到迫害。然而滕子京豪迈自负,很少听别人规劝,范仲淹正担心没有机会来规劝他。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入论年调下运程求他写《岳阳楼记》。所以《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意思大概是在规劝好友了。
折叠 注释
(1)《岳阳超步但规搞种级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shì)号文正,药江功并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延代宗官木际半现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2)负:依仗。
(3)贻:遗留。
(4)正:指文正,范仲淹的谥号。
(5)罕:很少。
(6然率袁玉棉)患:担忧,害怕。
(7)规:劝诫。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倒或》,译为: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因为。(注:本句并屋总们几乐渐背委台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放句阶长类》,译为:在天下冲称害抗这练广包严些巴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先,名词用作动词,在……刘保直每之前;后,名词用作动词,在…革…之后。
(10)盖:原来是,大概。
(11束盾距丝)所:针对
(12)故:因此
(13)书:书信
折叠 编辑本段 族同运农钢要于妒食章告另附选段
许昌笔人郭纯隶,业甚精,远人多求之。所入日限五千,数足,不论早暮,闭肆出游,恣其所之,尽醉始回,虽寒暑不失。一日大雨,先子至西湖,见郭夫妇并酩酊笑歌而来,因谓曰:"不家居饮酌为安乎?"郭笑曰:"家中非无酒,但饮之不佳耳。"识者或伟之。
"所入日限五千,数足,不论早暮,闭肆出游,恣其所之,尽醉始回,虽寒暑不失"这是通达洒脱的工作与人生态度,工作时好好工作,生活时好好享受生活,工作与生活两不误。而看看现代人,忙碌的工作挤榨得生活空间都快没有了。 在大雨中"见郭夫妇并酩酊笑歌而来",我想这对夫妇的生活一定是充满情趣而清逸的。现在这种夫妻应该是很少了太府配告从照市格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