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1951年,在兰州市似操局郊的一片荒滩上,创办了西北交通学校,奠定了长氧向课乱入还安大学的第一块基石。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地重前氧明设头已林次质部西安地质学校和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西安建筑工程学校先后成立。
1952年,西北交通学校东迁西安,更名为西安公路学校。
1955年,再次更名为交通部西安汽车机械学校。
1958年,国家将北京公路学院筹备委员会的教师和设备调往西安,在交通部西安汽车机械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西安公路学院,成为亚洲第一所专门培养公路交通高级人放看美殖通脚父浓末才的高等学府。
1相演更营油开宜讲死981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成为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0年4月18日,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长安大学,划归教育部管理。[1]
2008年,学校首次入答践好待牛选国家“111计划”。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4月,成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距站苗编括卷具质资源共享联盟创始成员。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革犯死末电财唱[13]
2018年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受怎我上调阻区始丝垂因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脚只息析北回慢或察秋[14]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院系设置
2018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1个席从手经教学院(系),40个专业类别,77个本科专业。[4]
二齐脸批肥真强到何阶告明级学院 | 专业 | 科类 |
---|---|---|
公路学院 | 理工类 | |
理互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交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 | 后章米触级临哪静理工类 | |
工程管理(公路工程管理) | 理工类 | |
汽车学院 | 理工类 | |
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 | 理工类 | |
交通运输(交通安全工程) | 理工类 | |
市场营销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汽车服务工程 | 理工类 | |
理学参气收酒知映工类 | ||
工程机械学院 | 理工类 | |
染斤交模育理工类 | ||
交通建设与装备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经济与管坏否似百效路法理学院 |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管穿掌年是小维测拉孔理) | 理工类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足规冷商钱拉列类 | ||
理工类 | ||
文史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财务管理 | 理工类 | |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 自动化(交通信息与控制) | 理工类 |
理工类 | ||
按你末配席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工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信息工程)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适盟食类 | ||
理工类 | ||
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工程地质) | 理工类 |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地理信息系统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安全些杂省位买游随工程 | 理工类 | |
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 理工类 | |
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 | 理工类 | |
资源勘查工程(油气) | 理工备宽向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地理信息系统 | 理工类 | |
旅游管理 | 文史重征述食法求死钟围类 | |
建筑工程学院 | 理工类 | |
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管理)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职转独本右营业工类 | ||
建筑学院 | 建筑学(五年制) | 理工类 |
城市规划(五年夫胡汉著考存阿之背制) | 理工类 | |
艺术类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道路工程材料) | 理工类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政治与行政学院 | 文史类 | |
文史类 | ||
文史类 | ||
公共事业管理 | 文史类 | |
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 文史类 | |
文史类 | ||
文史类 | ||
戏剧影视文学 | 文史类 |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类 | |
理学院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理工类 | ||
外校办末指贵国语学院 | 英语 | 文史类 |
日语 | 文史类 | |
体育部 | 体育类 |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5])
折叠 师资赶答裂五节干诗牛力量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02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6人,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博士生导师166人,硕士生导师755人;有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位,80余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教育部、交通运输部、陕西省等各类高层次人才期名源计划。
两院院士
姓名 | 所属类别 | 专职/兼职院士 |
---|---|---|
汤中立 | 中国工么已程院院士 | 专职院士 |
李佩成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专职院士 |
徐冠华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专职院士 |
周绪红 | 中国工程送开精汉伤背器院院士 | 兼职院士 |
杨元喜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兼职院士 |
姓名 | 所属类别 | 所属高校 |
---|---|---|
路中 | 长安大学 | |
蔡宜长 | 长安大学 |
折叠 学科建设
截至20之命师药还六空专承用18年4月,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若费发觉线顶规下书物11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歌地改[6]
国家级重点学科
一级重点学科 | 交通运输工程 | ||||
二级重点学科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地质工程 |
省部级重点学科
省部级重点学科 | 交通运输工程 | 车辆工程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矿物学 | 岩石学 |
报兰需整风笑费势贵矿床学 | 岩土工程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地球化学 | 结构工程 | |
地质工程 | 古生物学与地质学 | 市坐审好婷政工程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构造地质学 | |
供热、供燃气、端但入胞鱼香状率孩象通风及空调工程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第四纪地质学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
环境工程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交通运输工程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环境科学觉脚三让海已但川与工程 | 机械工程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地质学 | 土木工程 | 水利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地质学 | 水利工程 | 交通运输工处是华助针磁身创有石国程 | 机械工程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土木工程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交通新能源与节能工程 | 地球水措化学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 |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地质工程 | 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 | 构造地质学 |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环境工程 | 第四纪地质学 | 地学信息系统 | 工程机械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地质灾害科学与工程 | 建筑安全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 | 油气田地质与开发 |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资源与环境遥感 | 水工结构工程 | 车辆工程 | |
环境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 | 岩土工程 | 资源与深部地球物理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
结构工程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摄影测量与遥感 | 市政工程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环境科学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机械工程材料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物流工程与管理 | 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程 |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 | 计算结构力学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交通工程 |
硕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地质学 | 建筑学 | 工商管理 | 机械工程 |
水利工程 | 哲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公共管理 | 数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统计学 | |
地球物理学 | 土木工程 | 城乡规划学 | 力学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
风景园林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地质工程 | 软件工程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 |
折叠 教学建设
据2018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个,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共计13个。[7]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国家级教学团队 | 负责人 | 所属高校 |
---|---|---|
车辆工程教学团队 | 马建 | 长安大学 |
公路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沙爱民 | 长安大学 |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刘建朝 | 长安大学 |
国家级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地质工程 | 交通运输 |
机械电子工程 | 资源勘查工程 | 土木工程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交通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自动化 | 车辆工程 |
国家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所属高校 |
---|---|---|
路基路面工程 | 沙爱民 | 长安大学 |
GPS原理与应用 | 张勤 | 长安大学 |
道路建筑材料 | 申爱琴 | 长安大学 |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所属高校 |
---|---|---|
Delphi计算机高级编程技术 | 孙朝云 | 长安大学 |
交通规划 | 王元庆 | 长安大学 |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秦岭风光 地质 生物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地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环境科学、热能与动力工程。[8]
对外交流
截至2011年,长安大学与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乌克兰、韩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俄罗斯国立罗斯托夫建筑大学等成立国际大学联合体。[9]
时间 | 单位 | 合作名称 |
2011.4.17 | 中交西安筑路机械公司 | 战略合作 |
2011.4.17 | 徐工集团 | 战略合作 |
2011.4.17 | 陕西建工集团 | 战略合作 |
2011.4.17 | 青海省地质矿产局 | 战略合作 |
2011.4.17 | 中交通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战略合作 |
2011.4.15 |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战略合作 |
2011.4.15 | 宝鸡市人民政府 | 战略合作 |
2011.4.12 | 陕西汽车集团 | 战略合作 |
2011.4.11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 | 战略合作 |
2011.4.09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 | 战略合作 |
2011.4.08 | 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 | 大学科技园 |
2011.1.21 | 陕西省测绘局 | 战略合作 |
2010.11.24 | 中国新兴保信集团总公司 | 战略合作 |
2010.11.16 | 中国公路咨询集团公司 | 战略合作 |
2009.11.27 | 陕西省地矿局 | 成人教育 |
2009.3.11 | 福建省地矿局 | 办学、科技 |
2007.1.07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合作 |
2007.3.24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全面合作 |
2007.3.24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全面合作 |
2007.10.24 | 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合作意向书 |
2007.11.16 | 甘肃建工集团 | 合作 |
2006.12.08 | 群光实业(武汉)有限公司 | 群光奖学金 |
2006.12.08 | 台湾蓝天集团 | 合作 |
2004.5.24 | 武警部队 | 联合培养国防生 |
2002.5.15 | 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 | 合作 |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9])
学校195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先后培养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越南、坦桑尼亚、也门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近2000人,有在校留学生300多人。学校还是中国最早承担援外教育和首批招收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
学校主办、承办了“2010中国--泛俄地区交通铺面国际学术会议”、“第五届创新计算、信息与控制国际学术会议”“欧亚国际地理信息论坛”、“高校领导与战略高级国际研讨会”、“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几十个国际学术会议。[3]
折叠 编辑本段 科研成果
折叠 科研机构
根据2014年10月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拥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3个、住房与城镇建设部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2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
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名称 | 所属高校 |
---|---|
桥梁结构安全技术 | 长安大学 |
道路养护技术与装备 | 长安大学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称 | 所属高校 |
---|---|
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西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名称 | 所属高校 |
---|---|
公路大型结构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长安大学 |
高速公路筑养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长安大学 |
道路铺面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长安大学 |
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
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名称 | 所属高校 |
---|---|
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汽车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名称 | 所属高校 |
---|---|
岩土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国土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点实验室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点实验室名称 | 所属高校 |
---|---|
给水排水重点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名称 | 所属高校 |
---|---|
公路桥梁与隧道重点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交通新能源开发、应用与汽车节能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高速公路施工机械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环境保护水土污染与修复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 长安大学 |
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名称 | 所属高校 |
---|---|
道路交通智能检测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长安大学 |
陕西省地下水与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 长安大学 |
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称 | 所属高校 |
---|---|
综合运输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 长安大学 |
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 长安大学 |
折叠 科研成果
“十一五”期间,科技创新能力快速增强,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土资源调查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3800余项,七年总额突破29亿元。获得国家专利370项,发表学术论文9900余篇,SCI、EI、ISTP收录论文2700余篇。2006年以来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1项,其中荣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科技奖励14项。[2]
项目名称 | 负责人(参加人) | 获奖时间 | 获奖等级 |
---|---|---|---|
冷弯薄壁型钢住宅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 周绪红(主持)、 刘永健、周天华 | 2006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关键技术研究、系列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 | 马建(主持)、赵祥模 | 2007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 | 汤中立 | 2007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沙漠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研究 | 折学森 | 2007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基于认知与非欧氏框架的数据建模基础理论研究 | 马江洪 | 2007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 | 胡长顺、马骉、窦明健 | 2008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理论、多指标控制设计方法及工程 应用 | 沙爱民(主持) | 2009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公路在用桥梁检测评定与维修加固成套技术 | 徐岳 | 2009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及运营管理关键技术 | 谢永利 | 2010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刘洪海 | 2010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鄂尔多斯盆地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 | 王文科 | 2011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时变分析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 用 | 周绪红 | 2011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隧道含水构造等不良地质超前预报定量识别及其灾害防治关 键技术 | 李貅 | 2011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西安地裂缝成因与减灭关键技术 | 彭建兵(主持)、 张勤、黄强兵等 | 2012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环保型路面技术体系、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 | 沙爱民(主持) | 2013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盐渍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 | 高江平、杨晓华 | 2013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长大跨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关键技术与应用 | 王春生 | 2013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修建关键技术 | 冯忠居 | 2013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汽车制动与ABS多工况整车智能检测技术及装备开发 | 马建、赵祥模 | 2014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折叠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4年10月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藏书227万册,其中期刊合订本94591册;中外文现刊3170种,超星、北大方正等40.77万种电子图书。万方数据资源、中国期刊网(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IEEE、Ei(工程索引)、UMI(美国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ASCE(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数据库)、CSA剑桥科学文摘等四十一种国内外中外文数据库系统。
学术期刊
长安大学编辑出版《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汽车驾驶员》等8种全国性期刊,其中2种为国家重点建设期刊,3种Ei数据库收录期刊,4种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连续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3]
期刊名称 | 主管部门 | 主办 |
---|---|---|
《中国公路学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长安大学、中国公路学会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 教育部 | 长安大学 |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 教育部 | 长安大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 教育部 | 长安大学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教育部 | 长安大学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教育部 | 长安大学 |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 交通部 | 长安大学 |
《汽车驾驶员》 | 交通部 | 长安大学 |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折叠 长安大学赋
长安大学赋长安大学赋主要是对长安大学的描述和赞美,长安大学赋的作者魏明伦,是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家。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文学会会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是中组部优秀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四川省优秀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0]
折叠 校徽
校徽设计说明:长安大学的校徽由城墙图案环状包围,里面由繁体字“长”和“安”上下垒砌。其中城墙代表着学校位于著名古都西安,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长安”二字一是代表“长安大学”,二是形似一把钥匙,寓示着长安大学像一把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神圣使命。
折叠 校训
弘毅明德 笃学创新
折叠 大学精神
自强不息 求真务实
团结奋进 追求卓越
折叠 校歌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折叠 编辑本段 知名校友
党政校友 | 马尔立 | 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 李爱民 |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全国劳动模范。 |
王磊 | 新疆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 | 马天嘏 | 新疆地矿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
王小民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 胡健民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参加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获国家海洋局通报嘉奖者。 | |
徐张建 |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 余秋生 | 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宁夏“十大杰出青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 |
省部级校友 | 刘鹤章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 | 孟宪来 | 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 |
李登武 | 陕西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 | 刘光中 | 青海省政协原副主席、党组成员。 | |
苏喜春 | 解放军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少将。 | 樊根深 | 兰州军区后勤部部长少将。 | |
高校校友代表 | 魏志敏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 | 梁金喜 | 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 |
梁乃兴 |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 | 秦庆华 | 天津大学特聘教授。 | |
郭小宏 |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 | 仵彦卿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导。 | |
丁汉 | 上海交通大学第四批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关宏志 |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 |
颜东煌 | 长沙理工大学桥梁与结构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 郝际平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钢结构研发中心主任。 |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