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湖北农务学堂
华中农业大学 校门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上疏光绪皇帝,正式奏请兴办湖北省农务学堂。同年10月正式开学。
1903年扩建为湖北省高等农务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办学时代结束星练信旧传技宣。
1912年,湖北省农务学堂在辛亥革命后改建为湖北甲种农业学州事境球观风校。此后,经历了1非延923年湖北第一、第二高级农业学校,1931年省立乡村师范学校,1933年湖北省立教育学院,1937年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1940年湖北省立农学院,1950年湖北省农学院等一系列演变。
1938年,侵华宜静优两无达日军迫近武汉,学校西迁湖北恩施五峰山坚持办学。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受换织严素,学校迁回武昌宝积庵。
华中农学院
1952年,以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省农学院的整体和原中山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农学院、江经静西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当年招收本科生,次年招收首批研究生,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取得新的进展。
1957年,华中农学院从宝积庵整体迁址武昌南湖狮子山。
20世纪60年代,首次招收外国留学生。
华中农业大学
1985年,正式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2005年,正式进入国家升高“211工程”重点建杀吃别运尼病利北毫老待设大学行列;同年,被中央土导总航市果脸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责负新两候谁穿曲温北少称号。
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评为优秀。
2011年,进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阳加争执银频陆于平台”
2017年9月,华中农业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7年11月,学校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折叠 践级原厚甲任误画的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刚在决执价折叠 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6月,现有学院(部)18个,本科专业60个,硕士学坐沙让牛新冷少卫财席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异调示程总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全日制在校学生26196人图全注的袁家做孔,其中本科生18据耐区垂力买正包停剂763人,研究生7433人。
功刑毛音世友云广系十研门类 | 部门 | ||||
---|---|---|---|---|---|
文科 | 文法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公共管理学院 |
国际学院 | 体育课部 | ||||
工科 | 工学院 | 食品科技学院 | |||
农科 | 呼即阿危计聚轴很集异水产学院 |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学院 | 园艺林学学院 | 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理科 | 理学院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信息学院 | ||
独立学院 |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
折叠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6月,现有教职工2632人,其中教师1528人,教授38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强刚曾际米布快会迫最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28人,国家杰青20人,973计划析节由备效括属兰川参首席科学家6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境迫范五千议零几决无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势火绿上封价创伤家5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景评送测距便神初环英密研究群体3个,省立改步空无倒除部级优秀创新团队60个。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教学团队7个穿。[1]
两院院士(5人) |
---|
张启发 傅廷栋 熊远著 陈焕早频春 邓秀新 |
特聘教授 | 讲座教授 |
---|---|
张启发、邓秀新、张承才、周道绣、匡汉晖、黄巧云、彭良才、姜道宏、郭文武、何正国、王学路、肖少波、熊立仲 | 彭少兵、王学敏、赵云德、游良志、Staf完鲁山挥财极千fan Persson凯镇血、David Peter Jackson、Edgar B.Cahoon |
国家教学名师 | |||
---|---|---|---|
郑用琏(2003年) | 张献龙背(2006年) | 曹凑贵(2008年) | 王石平(2011年)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负责人 |
---|---|
分子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郑用琏 |
生态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曹凑贵 |
园林植物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包满珠 |
农产品贸易与营销李呼城州项新投儿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李崇光 |
农村社会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钟涨宝 |
折叠 学科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 校内风景截至2018年6月,生物学、园艺学和作物学学科群、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群)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等3个学科为A+,生物学药家职都为A,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等3个学科为A-。据美国信息科技所《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2017年9月统计数据显示,我校共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植物学与动物学营与省降候善世防律十急领域进入全球前1‰行列,农业科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呀问求候效音岩还参社款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联委映蒸块线:
生态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工程、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从击学眼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学、农林经济管理。[2]
一级学科硕士点专业:
社会性、生物学、生态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片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园艺学、农将黄触句出紧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学。[3]
专业硕木生英触过河约士学位授权点:
兽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临练A)、风景园林硕士期封照容刘坐绿基职烧、社会工作硕士。
博士后流动站:
作物学流动钢一迫居副结晶斤停够站、植物保护流动站、生物学流续队展陈苦动站、食品科学与工程流动站、园无解其艺学流动站、农业资源与环境流动站、生态学流动站、农林经济管理流动站、公共管理流动站、畜牧学流动站、兽医学流动站、水产流动站、农业工程流动站。[4]
级别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批准时间 |
---|---|---|---|
国家级重点学科 | 2黄胶米田罪争尔升们设007.8 | ||
2007.8 | |||
2施阳画土007.8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2007.8 | ||
2007.8 | |||
2007.8 | |||
2007.8 |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2007.8 | ||
农业部重点学科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1999.11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起否引十础投皮须物学 | 1999.11 |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1999.11 |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1999.11 | ||
湖北省重点学科 | 生物学 | 植物学 | 2008.7 |
动物学 | |||
生理学 | |||
水生生物学 | |||
微生物学 | |||
神经生物学 | |||
遗传学 | |||
发育生物学 | |||
细胞生物学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生物物理学 | |||
生态学 | |||
园艺学 | 果树学 | 2008.7 | |
蔬菜学 | |||
茶学 | |||
农业资源利用 | 土壤学 | 2008.7 | |
植物营养学 | |||
植物保护 | 植物病理学 | 2008.7 |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农药学 | |||
兽医学 | 基础兽医学 | 2008.7 | |
预防兽医学 | |||
临床兽医学 | |||
水产 | 水产养殖 | 2008.7 | |
捕捞学 | |||
渔业资源 | |||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 2008.7 | |
林业经济管理 | |||
食品科学 | 2008.7 |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2008.7 | ||
2008.7 |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2008.7 | ||
社会学 | 社会学 | 2013.10 |
学科排名
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华中农业大学共有13个学科参评,6个学科排进前三,7个学科排进前五,10个学科排进前十。其中,园艺学全国排名第一。[5]
代码 | 学科名称 | 排名 | 代码 | 学科名称 | 排名 |
0902 | 1 | 0904 | 7 | ||
0906 | 2 | 0710 | 生物学 | 8 | |
0905 | 2 | 0832 | 10 | ||
0901 | 3 | 0828 | 农业工程 | 12 | |
1203 | 3 | 0303 | 社会学 | 19 | |
0908 | 水产 | 3 | 0713 | 生态学 | 38 |
0903 | 5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46 |
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数据显示,华中农业大学截止2015年5月7日共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具体为农业科学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化学学科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6]
折叠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6月,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全日制在校学生26196人,其中本科生18763人,研究生7433人。
年份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
2010 | 兽医外科学 | 丁明星 |
2010 | 动物繁殖学 | 杨利国 |
2009 | 农业经济学 | 王雅鹏 |
2009 | 土壤学 | 吕国安 |
2009 | 植物育种学 | 杨光圣 |
2008 | 作物栽培学 | 胡立勇 |
2008 | 分子生物学 | 郑用琏 |
2008 | 家畜育种学 | 刘 榜 |
2008 | 土地管理学 | 张安录 |
2008 | 设施园艺学 | 别之龙 |
2007 | 农产品营销学 | 李崇光 |
2007 | 农村社会学 | 钟涨宝 |
2007 | 兽医内科学 | 郭定宗 |
2007 |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 邓秀新 |
2007 | 园林植物育种学 | 包满珠 |
2007 | 园林树木学 | 陈龙清 |
2007 | 生物信息学 | 王石平 |
2007 | 有机化学 | 陈长水 |
2006 | 基因操作原理 | 孙 明 |
2006 | 植物生物技术 | 张献龙 |
2006 | 地质与地貌学 | 刘 凡 |
2005 | 食品化学与分析 | 谢笔钧 |
2005 | 生态学 | 曹凑贵 |
2005 | 花卉学 | 王彩云 |
2005 | 细胞工程学 | 柳 俊 |
2004 | 园艺植物栽培学 | 彭抒昂 |
2004 | 微生物学 | 赵 斌 |
2004 | 动物生理学 | 杨秀平 |
2004 | 植物生理学 | 曾汉来 |
2003 | 普通昆虫学 | 雷朝亮 |
2003 |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 | 彭克美 |
2003 | 农业植物病理学 | 侯明生 |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 作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
水产养殖实验教学中心 | 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
农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张之洞”实验班 | 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年度 | 成果名称 | 获奖情况 |
---|---|---|
2009 | 系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 | 国家级一等奖 |
2009 | 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2009 | 理农结合 科教融合 培养生物学创新人才 | 国家级二等奖 |
2009 | 动物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 国家级二等奖 |
2009 | 基于B-Learning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2005 | 农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一等奖 |
2005 | 农林科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2005 |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2005 | 农林类本科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教材建设(教材) | 国家级二等奖 |
2001 | 农林院校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与改革 | 国家级二等奖 |
2001 | 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2001 | 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整体组装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2001 | 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1997 |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探索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途径 | 国家级二等奖 |
1997 | 农科有机化学微型实验的研究与应用 | 国家级二等奖 |
1993 | 坚持面向主战场,为农村培养人才 | 国家级二等奖 |
1993 | 农科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国家级二等奖 |
1989 | 建设遗传育种专业,培养合格人才 | 国家级特等奖 |
折叠 国际交流
国家 | 院校 |
---|---|
俄罗斯 | 萨拉托夫国立农业大学 |
莫斯科土地规划工程大学 | |
国家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 | |
克罗地亚 | 萨格勒布大学 |
英国 | 剑桥大学 |
诺丁汉大学 | |
格拉斯哥大学 | |
曼彻斯特大学 | |
帝国理工学院 | |
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 | |
伦敦大学皇家兽医学院 | |
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 | |
德国 | 弗莱堡大学 |
亚琛工业大学 | |
马普分子遗传所 | |
马普生物无机化学研究所 | |
莱布尼茨蔬菜与园艺研究所 | |
弗朗霍夫分子生物与生态研究所 | |
法国 | 图卢兹第三大学 |
国家农业科学研究院 | |
荷兰 | 瓦赫宁根大学 |
芬兰 | 赫尔辛基大学 |
丹麦 | 哥本哈根大学 |
意大利 | 那不勒斯大学 |
博洛尼亚大学 | |
摩德纳.雷焦.艾米利亚大学 | |
瑞典 | 乌普萨拉大学 |
美国 | 奥本大学 |
佐治亚大学 | |
康乃尔大学 | |
亚利桑那大学 | |
东密歇根大学 | |
佛罗里达大学 | |
依阿华州立大学 | |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 | |
唐纳德.丹佛植物科学中心 | |
新西兰 | 林肯大学 |
作物与食品研究所 | |
澳大利亚 | 墨尔本大学 |
昆士兰大学 | |
西澳大利亚大学 | |
加拿大 | 圭尔夫大学 |
曼尼托巴大学 | |
萨斯卡彻温大学 | |
秘鲁 | 国际马铃薯中心 |
墨西哥 | 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 |
日本 | 冈山大学 |
韩国 | 东亚大学 |
首尔大学 | |
菲律宾 | 国际水稻研究所 |
以色列 | 魏茨曼科学研究所 |
孟加拉 | 拉吉沙希大学 |
沙特阿拉伯 | 卡西姆大学 |
南非 | 比勒陀利亚大学 |
折叠 编辑本段 科学研究
折叠 研究成果
截至2018年6月,。“十二五”期间,获批科研项目5388项,经费31.29亿元。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
“十五”期间,华中农业大学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被媒体誉为“华中农业大学六个一”(一枝花、一株稻、一头猪、一支苗、一棵树、一粒豆)的标志性成果。
项目 | 研究团队负责人 |
绿色超级稻 Super-green Rice | 张启发院士 |
双低杂交油菜 Double-low Hybrid Rapeseed | 傅廷栋院士 |
瘦肉型湖北白猪 Lean Swine | 熊远著院士 |
动物疫苗 Animal Vaccine | 陈焕春院士 |
优质柑橘 High-quality Citrus | 章文才、邓秀新 |
试管种薯 Potato Microtuber | 谢从华教授 |
超甜玉米 Super Sweet Corn | |
转基因番茄 Transgenic Tomato | 叶志彪教授 |
高产多抗杂交棉 High-yield Hybrid Cotton | 张献龙教授 |
生物柴油 Biodiesel |
折叠 科研团队
团队类别 | 团队名称 | 学术带头人 | 授予时间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 “基因组研究与水稻遗传改良”创新研究团队 | 张启发 | 2003年 |
园艺作物种植资源研究与遗传改良创新研究团队 | 邓秀新 | 2008年 | |
动物重要病原分子生物学及致病机理创新研究团队 | 陈焕春 | 2011年 | |
教育部创新团队 | “油菜的遗传与改良”创新团队 | 周永明 | 2004年 |
“柑橘种质资源研究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 | 邓秀新 | 2005年 | |
“动物传染病基础与防治技术研究”创新团队 | 陈焕春 | 2007年 | |
作物—环境互作机理及其调控创新团队 | 彭少兵 | 2013年 | |
“园艺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科研团队 | 郭文武 | 2013年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 “农业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微生物学研究”创新团队 | 陈焕春 | 2003年 |
“柑橘等果树生物技术与品种改良技术的研究”创新团队 | 邓秀新 | 2005年 | |
“猪基因组研究与改良”创新团队 | 赵书红 | 2006年 | |
“马铃薯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组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 | 谢从华 | 2007年 | |
基于基因网络的抗结核新药靶标研究团队 | 何正国 | 2011年 | |
动物重大疫病纳米分子成像诊断及其应用基础研究团队 | 韩鹤友 | 2011年 | |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 “农产品流通体系及问题研究”创新团队 | 李崇光 | 2007年 |
折叠 科研机构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专业实验室4个,国家级研发中心7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部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6个,部省级研发中心2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5个,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个,校企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35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 | |
序号 | 机构名称 |
1 |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专业实验室 | |
3 | 国家兽药安全评价实验室 |
4 | 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 |
5 |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6 | 药用植物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广场研究中心(湖北)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研发中心 | |
7 | 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8 | 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9 | 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10 |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 |
11 | 国家蛋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
12 | 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 |
国家育种中心 | |
13 | 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 |
14 | 国家柑橘育种中心 |
15 | 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 |
16 | 国家果树脱毒种质资源室内保存中心 |
17 | 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 |
18 | 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华中分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19 | 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0 | 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1 | 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 |
22 | 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武汉) |
23 | 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
24 | 农业部油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
25 | 农业部华中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
26 | 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 |
27 | 农业部兽用诊断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 |
28 | 农业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
29 | 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原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
30 | 农业部兽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原农业部食品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 |
31 |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原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
省部级研究中心 | |
32 | 湖北省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33 | 湖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34 | 教育部油菜工程研究中心 |
35 |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淡水鱼类专业分中心 |
36 | 动物生物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37 |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
38 | 湖北省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39 | 湖北省水稻研究中心 |
40 | 湖北省绿色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41 | 湖北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42 | 湖北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43 | 湖北省农药制剂研究中心 |
44 | 蛋品加工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
45 | 药用植物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
46 | 湖北省大宗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基地 |
47 | 重要作物病虫害防治理论与技术湖北省高校自主创新基地 |
省部级质量检测中心 | |
48 | 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 |
49 | 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 |
50 | 湖北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 |
51 | 农业部种猪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 |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
52 | 湖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 |
53 | 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和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
54 | 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55 | 农业生物信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湖北省工程实验室 | |
56 | 动物疾病防控湖北省工程实验室 |
57 | 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 |
大学科技园
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首批认定的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的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8月,湖北省政府和武汉市政府决定共同建设武汉南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园纳入南湖农业园整体规划。2003年8月,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园通过了由教育部、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折叠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华中农业大学 校内风景截至2013年12月13日, 收藏纸质图书138余万册,纸质期刊11万余册,电子图书136万册,数据库109个,电子期刊(全文)6万余种。文献资源涵盖农、生、理、工、文、法、经、管等学科,为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馆,形成以农业与生命科学文献为特色,传统资源与电子资源互为补充,多学科文献协调发展的多元化文献信息保障体系。
学术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科技期刊、CAB 、AGRIS、AGRICOLA、《CA》、俄罗斯《文摘》、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dex》、英国《ZR》来源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养殖与饲料》:畜牧类核心科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现代农业科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CNKI全文收录期刊。
折叠 编辑本段 校园文化
折叠 校训
“勤读力耕,立己达人”语出自20世纪40年代的湖北省立农学院院歌,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原创者是湖北省立农学院国文教授朱再庵。
“勤读”即勤奋学习钻研,“力耕”即努力开拓实践。“勤读力耕”是对学风的倡导,对学问的指引,也是对“知”与“行”辩证关系和成长成才规律的揭示。该校一贯倡导学风建设,勉励学生勤奋刻苦,用心于学,掌握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知识本领。同时,要求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改造世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就人才培养规律而言,“勤读”是“知”,是条件,也是过程;“力耕”是“行”,是途经,也是目的。只有勤奋学习钻研、努力开拓实践,才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立己达人”语出自《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己”是指加强自我修养,自强自立,使自己品德高尚、事业有成;“达人”是指要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使大家共同发展和进步。“立己达人”符合中国知识分子“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是崇高的人生境界,也是庄严的社会责任。只有做到“立己达人”,才能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立己达人”是对人格的期望,对责任的要求,也是对自我与他人、个人成才与回报社会相互关系的辩证阐述。
折叠 校徽
该校徽采用圆形造型,主体部分以楚国“编钟”和传统农具“耒耜”为基础,在表现手法上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纹样造型和篆刻技法,给人以浓厚的历史感,体现了该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以农科为优势的办学特色。
一、图案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乐器和礼器,产于楚地,是地位的体现,亦是楚文化的象征,代表着精神文明。最著名的编钟是享誉世界的湖北随州曾侯乙编钟。校徽主体设计采用编钟的抽象图形,暗示我校位于湖北,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格局中举足轻重,在全国和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
耒耜是楚地古代农具,相传由神农氏发明,是技术生产力的象征,代表着物质文明。校徽主体设计采用耒耜的抽象图形,与我校所在地和学科优势相符。在行为层面,耒耜代表劳动和创造;在精神层面则代表着勤奋和务实。
编钟与耒耜共同形成了“打谷图”,演绎出两个手拉手合力打谷的抽象人形。打谷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喻指丰收。手拉手合力打谷则寓意我校师生团结奋进、教学相长、教学科研互促共进,不断取得累累硕果。
校徽主体图案寓意着该校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象征着我校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传统和校风。
二、文字
主体部分图案由华中农业大学的英文缩写大写字母(HAU)变形组合而成,其下方为建校年份“1898”。在线条处理上吸收中国传统纹样特点,采用抽象的流线型叶片形状,使之更具生机和活力。在外围处理上,采用单环形式。上部为手书体“华中农业大学”,下部为英文校名“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三、色彩
在色彩的处理上采用单色设计,标准色为深绿色,象征华中农业大学蓬勃的发展生机、鲜明的农科特色和浓厚的历史积淀,也与我校“绿色校园”的特点相吻合。此外,为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要,提供了棕、土黄、红、蓝、灰、浅绿、橙等7种备用色和黑色墨稿。
校徽设计者为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2006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刘涛、王娟。
折叠 校歌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立农学院(我校前身之一)西迁鄂西山区,全体师生筚路蓝缕,坚持办学。时任教务长的包望敏教授曾在《论“耕读”与“新农”》一文中写道:“湖北省立农学院创立于烽烟遍地,万方多难之日,集海内农学者及三楚青年一堂,朝夕孜孜,耕读不辍,以革新农业为己任,其坚苦卓绝之精神与乎兴农建国之宏愿均有足多者。”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武汉,国文教授朱再庵先生和著名音乐教育家喻宜萱先生共同创作了《湖北省立农学院院歌》。
歌词:
挹江流浩浩荡荡,
挟沃野郁郁苍苍。
萃俊秀于三楚,
聚硕彦于一堂。
勤读力耕肩重任,
立己达人图自强。
雍雍穆穆,
跻跻跄跄。
宏农学,
扬国光,
日新永无疆。
作者简介:
朱再庵,湖北省立农学院国文教授,知名学者,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抗日战争时期在恩施创办并主编文学月刊《晓月》,有较大影响。
喻宜萱,著名声乐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生院学习音乐,是我国美声唱法和声乐教育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的首唱者。她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首任系主任和分管教学的副院长。20世纪40年代担任湖北省立农学院音乐指导。解放后,喻宜萱出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兼声乐系主任、声乐教授。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如今年事已高,深居简出,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她的《康定情歌》唱遍了世界,却极少有人知道这首传世经典与湖北省立农学院的特殊联系;而那首《湖北省立农学院院歌》更是没有几人能够记得。
折叠 校庆
110周年校庆时间:2008年10月2日
110周年校庆主题:花开一百一十季,情传无限山水间
折叠 编辑本段 杰出校友
徐本禹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
赵福兵 | 大学生志愿者。 |
鲍隆清 |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民革湖北省委主委。 |
陈文新 | 著名土壤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
陈耀邦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国家农业部部长。 |
陈华癸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邓子新 | 著名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
邓道坤 | 湖北省人大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湖北省常务副省长。 |
范云六 | 著名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
范照兵 |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中共重庆市委秘书长。 |
甘霖 | 湖南省副省长,致公党中央常委,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
韩德乾 | 全国农业审计学会名誉会长。中共第十四届中央纪委委员。 |
黄远志 | 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 |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折叠 现任领导
折叠 历任领导
湖北农务学堂 | 张之洞 |
湖北省高等农业学堂 | 刘伯刚监督 |
喜源监督 | |
樊祖徽监督 | |
梅光羲监督 | |
湖北省甲种农业学校 | 田古泉校长 |
湖北省立教育学院 | 罗浚院长 |
罗廷光院长 | |
姜琦院长 | |
黄建中院长 | |
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 | 冯紫岗校长 |
周天放校长 | |
刘发煊校长 | |
程鸿书校长 | |
湖北省立农学院 | 管泽良院长(1941年-1949年) |
湖北省农学院 | 徐觉非院长(1949年-1950年) |
童世光院长(1950年-1978年) | |
国立武汉大学农学院 | 叶雅各院长(1936年-1938年、1946年-1949年) |
杨显东院长(1949年5月27日-1949年9月) | |
杨开道院长(1949年-1952年) |
华中农学院 | 许子威院长(1956年9月-1978年) |
陈华癸院长(1978年-1984年) | |
孙济中院长 (1984年-1985年) | |
华中农业大学 | 孙济中校长 (1985年-1995年) |
张端品校长 (1995年-2007年) | |
邓秀新校长 2007年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