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建制沿革
折叠 先民足迹
澳门地区的考古发掘,特别是1995年在买较脱看空路环岛黑沙的沙丘中发掘出土的彩陶以及玉器,经鉴定,证实是四、五千年前队的珍贵古文物,与其同时出土的石斧等石器,同近几年来在距离澳门不远的珠海地区出土的同类文物,属于同一文化系统,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已在澳门一带的地区劳动、生息。澳门、路环、黑沙等360百科地,早已是中国大陆的原虽组味笔算克续始居民足迹所到之处。在商周时期,古代居民已在这些地区居住活动,所以,澳门、珠海出土文物中,有春秋时期的簋、罐以及战国时期的陶器等。
折叠 封建时期
澳门从秦帝国起就成为中国领土,属南海郡和百越地。澳门古称濠镜澳,与广州香山县的历史关系极其密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香山已属百粤海屿之地。约前3世纪(即秦始皇一统中国之时),澳门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属南海郡番禺县地。聚四金420年(晋朝元熙二年),澳门属新会郡封乐县地。590年(隋朝开皇十年),废新会郡改属宝安县地,757年(唐朝至德二年),废宝安县,改为广州东莞县辖。自南宋开始,澳门属广东省广州香山县。据史料记载,宋末名将张世杰与军队曾在此一带驻扎;早期在澳门定居的人在此形成小村落,倚靠捕鱼与务农种植为生。元代属广东道宣慰司广州路,路治广州,明代属于广州府,清朝后期前属广肇罗道广州府,道了州没陆矛治肇庆,府治广州。
折叠 殖民历史
澳门半岛之有大量华人定居,是在南宋皇朝倾覆之际。当几十万南宋军民从福建败退乘船长驱到达澳门一带,有的可能踏上这片半岛汲取淡水、寻找食物,有的更可能将这片荒僻地宪否础触宗分介纪鸡辟成藏身之所。召集澳门半岛上名为“永福古社”的沙梨头土地庙,便相传邕建于南宋末年。大约在南宋末年至元初,澳门半确硫岛上的望厦、濠镜等地,已是定居的居民点了。
自此以后,澳门始稍有人烟队善始是采阶感,但由于地方细,耕地钢政饭缺,物产少,立足生活繁衍后代并不容易。直至16世纪中叶,即明世宗嘉靖年间。
1553年,开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门居住。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
虽然从1557年开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毫硫知劳差跳澳门的居住权,但明朝分史查消越先圆谁远画政府仍在此设有官府,由广东省直接管辖。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1928年期满失效)后支周门破粉,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照们耐另告活刘然而,澳门并不是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殖民地,日本长崎才是第一块。
葡萄牙人最初限定只能居住在澳门南方,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马士加路也为首任澳门总督。澳门历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驰名于世,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在地区上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曾在世界经济的运转中发挥重大作用。
自古就是中国神圣的领土的澳门自被葡萄牙侵占以来,葡萄牙人在澳门一直拥有特权或特殊地位,这使普遍居民大小程度的不满;从1849年8月29日沈志亮刺杀总督亚马留伊始,直至19细正养随一绍害66年12月3日因文化大革命和氹仔学校事件而触发的“一二·三”事件,均显示了民间对于葡萄牙人在澳门的特权一直深感不满。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实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认澳门是部坏迫饭空研严苗或略被葡萄牙非法侵占的,并首次提出把澳门交还中国。由于当时不具备适当的交接条件,时任总理的周恩来提出暂时维持澳门当时的家冲缩要然状况。
折叠 澳门回归
澳门老照片友刑道书并积设1984年10月3日,邓小平首次公开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澳门问题。1986年,中葡两国政府开始为澳门问题展开了四轮谈判。
1986年,中葡两国政府电乙开始为澳门问题展开了四轮谈判。1987年,两国总理在围群指倍喜口往准唱白天北京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合声明说,澳门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承诺向澳门实行一国两制,保障澳门人可享有“依训苗负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权利。
1993年3月31日,全国人大于北京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织中葡两国元首见证下,第127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于澳门新口岸交刑甚广良接仪式会场场内交接澳门政权。翌日(12月21日)早上,澳门群众欢迎中国人民解放问阻军驻澳部队进驻澳门;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承诺向澳门实行一国两制,保障澳门人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权利。在这四百余年间,中欧文化的融和共存使澳门成此企为一个独特的城市:既有古色古香的传统庙宇,又有庄严肃穆击笔美铁伟短实府省领收的天主圣堂,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沿岸优美的海滨胜景。
折叠 任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由秦帝国起成为中国领土,属南海郡(广东地)和百越地,大汉帝国、东汉属于交州(管辖广东、广西、越南1.大部)南海郡。后历属广州、广东道广州路、广肇罗道广州府等,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堂区”作为行政区划单位,澳门现有七个堂区和一个无堂区划分区域。
堂区 | 其他称谓 | 包含地区 | 位置 | ||||
---|---|---|---|---|---|---|---|
北区 | 青州 | 台山 | 黑源味展抗脚重影量与唱却沙环 | 筷子基 | 水塘 | 澳门西部 | |
花王堂区 | 新桥 | 沙梨头 | |||||
中区 | 新马路以北 | 南湾 | 水坑尾 | 新口岸填海地段 | 东至新口岸港澳码头,整条环岛公路至妈阁南端 | ||
荷兰园 | 东望洋山 | 塔石 | |||||
圣老愣佐堂区 | 妈阁山 | 督目西望洋山 | 新马路以南 | 80年代未进行南湾湖填海的整个妈阁半岛 |
堂区 | 其他称谓 |
---|---|
氹仔 | |
路环 |
地区 | 曲云 |
---|---|
路氹城 | 位于氹仔和路环之间的填海地段 |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
澳门特别行政区(北纬22°11',础东经113°33')位于中国大陆东某然抓代协先言来冲留南沿海,地处珠江三角洲南变由战督早的西岸,隔海东望即是香港,北方的澳门半岛连接广东珠海,而南方则是氹仔、路环和路氹城所组成的大岛,属海岛市,暂未有正式的名称。该岛原为氹仔岛和路环岛,但在路氹连贯公路工程展开之后,因为填海和西江水流带来大量泥沙的关系,两岛之间的海床变得越来越浅,公路旁的土地亦越来越多。当局有见及此,便有规划地进行填海工程,而所得出来的土地就是路氹城。
折叠 面积
澳门地图澳门的总面积因为沿岸填海造地而一直扩大,已由19世纪的10.28㎞²逐步扩展至今日的32.8平方公里(包含2009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准澳门填海造地360公顷合3.6平方公里的澳门新城区),面积约是华盛顿特区的1/6,新加坡的1/22、香港的1/34。澳门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两个离岛。半岛北面与中国大陆相连,南面分别由孙晶消编武笔大古司嘉乐庇大桥、友谊大桥和西湾大桥与氹(dàng)仔连接;至于氹仔与路环,则由全长2.2公里、6线行车的连贯公路相接。
澳门的总面积因为沿械增湖配率岸填海造地而一直扩大。由于未明确划定“海域管理界线”,水域面积占全区面积的0%,海岸线总长44公里。
陆地部分包括澳门半老也鱼烈线丝章元害物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与广东省陆界相连,界线包括:一是关闸澳门边检大楼段,即以关闸澳门边检大楼北侧界线作为区域界线。二是关闸澳门边检大楼西侧鸭涌河段,其中,从关闸澳门边检大楼地段西侧与鸭涌河澳门一侧堤岸交汇处起,沿鸭涌河至规划的粤澳新图意烧大爱素七际通道(青茂口岸)珠海出入境大厅西南侧边线与鸭涌河澳门一侧堤岸交汇处止,着集画露以鸭涌河澳门一侧堤科固集回次怀农标延化岸为界;鸭涌河其余河段以河道中心线为界。
海上部分将过去的习惯水域管理范围明确确定为海域面积85平方公里。界线包括:一是内港段,即内港锚地以及内港航道北段。二是路氹航道段,即路氹航织道(规划)东边界。三是澳门南部海域段,即横琴岛大窝山最南端所处纬线以北海域。四是澳门东部海域段,即以九洲港航道西侧、崖13-1天然气管道西侧及澳门已开展管理活动的海域边界为界。五是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段。六是澳门北部海域段,以等距离线法划定两地界线。[6]
折叠 海拔
全区最低点液造易联换底息轮汉为南海海平面,海拔0米。最高点为塔石塘山(KoloaneAlto),海拔172.4米。
折叠 气候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人口
概述
澳 门人口5应头量北市程初待尽52,500人(2011年04月,澳门人口普查数据),人口密度18,901人/平方公里(2007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2011年澳门普查资料为18,600/平方公里)。全区人口增长率2.0‰,出生率8.69‰,死亡率3.43‰,男女人口比例0.92:1,全区居民平苗写接均寿命84.33岁(2008年,世界国家机负现海施资里环护大和地区第2名)。[1]
民族
汉族居民占全区总人口的97%,葡萄牙籍及菲律宾籍居民占3%。澳门或已似临满化华人大部分原籍广东珠江三角洲。
信徒
全区人口中佛教信徒占50%,天主教信徒占15%,无宗教信仰者及其他教信徒占35%(1997年,美国中央情报局)。
年龄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资料,2008年澳门居住人口男女比例为0.92:1。在年龄组别方面,16.5%为0~14岁,75.8%介于15~64岁,7.7%为65岁或以上。两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为人均84.33岁,其中男性为81.36岁,女性为87.45岁(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名)。全区居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男性为35.6岁,女性为34.5岁。
劳动力
在2008年第二季,劳动人口估计为33万人,其中就业人口32.1万人,失业率为2.8%;劳动力参与率为70.5%,男性及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分别为77.2%及64.0%(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资料)。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政治
澳门半岛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是澳门的行政机关。政府的首长是行政长官。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设司、局、厅、处。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首长,向中央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负责。首任行政长官是何厚铧(EdmundHoHauWah,1999年12月20日起连任两届)。2009年12月20日起崔世安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2]2019年12月20日起贺一诚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折叠 一国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中央政府不干预属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它权力。高度自治不等于完全自治,为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央政府保留了必要的权限。例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和防务由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折叠 行政架构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主要官员由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15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制定并执行政策;管理各项行政事务;办理基本法规定的中央人民政府授权的对外事务;编制并提出财政预算、决算;提出法案、议案,草拟行政法规;委派官员列席立法会会议听取意见或代表政府发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必须遵守法律,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负责;执行立法会通过并已生效的法律;定期向立法会作施政报告;答复立法会议员的质询。
折叠 行政长官
贺一诚,1957年6月生于澳门,曾任澳门特区行政会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等职。2013年10月,他当选澳门特区立法会主席,2017年10月连任。他曾担任第九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2019年8月25日,贺一诚以392票高票当选澳门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人选。澳门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的任期自2019年12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7]
折叠 法律制度
一国两制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建立在法治和司法独立的基础上。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特区的法律制度以大陆法为根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文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通过,《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确保国家对澳门的基本方针政策得以实施。换言之,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和政策,包括社会、经济制度、有关保障居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以及有关政策,均以《基本法》的规定为依据。
澳门特别行政区原有的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文件,只要不抵触《基本法》,仍继续生效。《刑法典》、《刑事诉讼法典》、《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商法典》是澳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国防、外交及其它在澳门特区自治范围以外的事务的全国性法律,可由特区公布或自行立法,在澳门施行。
折叠 司法制度
《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干涉。
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初级法院、中级法院和终审法院。澳门的终审权属于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法院的组织、职权和运作由法律规定。而初级法院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门法庭。特区继续保留原刑事起诉法庭的制度。
各级法院的法官,根据由法官、律师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选用法官以其专业资格为标准,符合标准的外籍法官也可聘用。目前有多名资深葡人法官在各级法院服务。各级法院的院长由行政长官从法官中选任。终审法院院长由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经济
折叠 概述
澳门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主要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特区政府继续加强与新加坡、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经贸交流与合作。同时,有效发挥澳门与欧盟、拉丁语系国家,尤其是与葡语国家传统联系的优势,更好地担当内地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的桥梁。
2003年10月,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签订了《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同时首届“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及“国际华商经贸会议”亦先后在澳门举行,突显了澳门连接珠江三角洲、葡语国家和世界华商之间的平台作用。在“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上,参与各方签署了“经贸合作行动纲领”,确立了彼此间的合作,并同意在2006年再在澳门举行论坛和部长级会议。[3]
折叠 第二产业
澳门制造业是以纺织制衣业为主,且以劳动密集和外向型为模式发展,大部分产品销往美国及欧洲。
制造业在澳门历史悠久,早期以炮竹及神香为主,而仍然是澳门制造业主力的纺织制衣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至8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除纺织制衣业之外,玩具、电子和人造丝花等工业亦蓬勃发展。踏入90年代,澳门受到欧美两大出口市场经济疲弱、本地工资上涨的影响,加上新兴工业国家在产品价格上的竞争,制造业发展的步伐明显放缓。
折叠 第三产业
澳门作为国内唯一合法赌博之地,已成为博彩收入七倍于拉斯维加斯的赌博圣地。这座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60万的小城,由于博彩收入大幅飙升,人均财富已于2002年超过瑞士,跃居全球第四。
澳门博彩收入令人头晕目眩的增长势头仅在2009年因全球金融危机而短暂停滞。尤其受到王牌国际等在线娱乐公司的影响,增长进入进一步停滞。
但自2010年6月以来,澳门博彩收入逐月下滑,澳门博彩收入在过去十年里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使得这个曾经以黑社会火并闻名的地方发展成为富裕的娱乐中心,接待过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和滚石乐队(Rolling Stones)等明星。
然而,自2002年废弃博彩专营制度以来,澳门首次面临年度博彩收入下滑的风险。里昂证券(CLSA)是对澳门前景最为乐观的券商之一,它预测,受习近平来访的影响,2014年澳门博彩业收入将同比下降1%。
折叠 货币
澳门赌场澳门的官方货币单位是澳门币(PATACA)。纸币面额计有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及1000元六种;硬币有1毫、2毫、5毫、1元、2元和5元六种。发钞银行两个:大西洋银行和中国银行。澳门并无任何外汇管制。在澳门售卖的商品和所提供的服务收费一律以澳门币计算,但也可使用港币或其他流通货币。兑换率按市场浮动率厘定。至今,澳门币还被当地人称作“葡币”。
银行、酒店或银号均提供兑换外币和旅行支票的服务,而且地点适中,十分方便。另外,澳门国际机场和葡京酒店内提供24小时兑换外币服务。本地或外地以来,澳门旅游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自1992年起,旅游业的收入已经超过出口产值。特区政府成立后,旅游业发展步伐更为迅速。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医疗
根据2007年的统计,全澳每名医生及护士分别服务439名及403名居民,每531名居民拥有1张病床(包括住院及非住院单位的病床)。2007年的死亡率为2.9‰,一岁以下婴儿的死亡率为2.4‰。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为81.5岁(2003~2006年)。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的组别分类,肿瘤是澳门的头号都市杀手病,居第二位是循环系统疾病,第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200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这三种疾病占全年人口的死亡比率分别是:32.2%、23.9%和15.7%。
折叠 教育
澳门大学由于澳门早期居民多以捕鱼为生,开始时教育在澳门并不受重视。1535年之后,由于外国传教士纷纷到澳传教著书,社会文化教育才得以开展。近400年来,澳门并存着两个社会:一个是葡人社会,另一个是华人社会。两个社会分别以各自的语言形成自己的中、小学教育。以葡语为葡萄牙人子女提供教育的官制学校,是教会及社区团体举办的。以中文或英文授课的私立学校,是华人社会举办的。
政府对于官制学校教师要求有一定资格,即教师必须受过师范教育的培训,而对于私校教师是否受过培训就不做要求。师资培训工作也只是在中葡联合声明签订后,澳门政府才开始注意培训本地人才,教育事业相应地开始受到重视。
1991年以前,澳门政府对教育一直采取“自由教育”的方式,直到1991年8月29日才正式制订了一套有关教育制度的法规,以配合本地社会的未来需求和发展。随着澳门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发展教育便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的主体,因此,在澳门现今的社会环境中,推行教师教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澳门新政府已承担了教育的一部分经费,除资助开办师资培训外,还在大学设立教育学院,使教师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澳门,非高等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及小学教育预备班、中小学教育和职业学校等等。澳门教育机构可分为官立学校、资助学校和私立学校三种;而澳门学校大部分都是私立或资助的,而至于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则有高美士中葡中学、中葡职业技术中学和二龙喉中葡小学等等。至于中学教育,澳门现时共有41所开设5年制的中学课程及三三制中学课程的学校,其中有28所中文中学、4所英文中学、1所葡文中学以及2所中葡文中学。此外,有4所中学同时设有中英文部,还有2所国际学校。
澳门现时尚未有完全统一的教育制度。因此,学校按其需要和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制度,通常都是英式(与香港教育衔接)、葡式以及中国等三种教育制度之中取其一。澳门政府对纳入公共教育网的学校实行15年免费教育,并对非入网学校提供资助。
高等院校
澳门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迅速。规模最大的澳门科技大学成立于2000年,是澳门主权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成立的第一所私立大学,正在蓬勃发展。第一所现代高等院校“东亚大学”(即“澳门大学”)成立于1981年,所提供的课程当中,较具特色的有旅游及酒店管理、博彩管理、体育及运动、中医药以及翻译等等。
12所高等院校如下:
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旅游学院、澳门城市大学、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只招收澳门永久居民)、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澳门高等校际学院、澳门管理学院、中西创新学院、欧洲研究学会、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
折叠 体育
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澳门先后于2005年10月底以及2006年成功举办2005年澳门第四届东亚运动会及2006年葡语系运动会,其中主场馆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于2005年7月开幕。除此以外,澳门多个建设亦纷纷动工和落成,如已开幕的渔人码头、路氹城金光大道、科学馆、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旁相议中的HelloKittyland主题公园与酒店等旅游设施。除了举办在2005年及翌年主办的澳门第四届东亚运动会与第一届葡语系运动会之外,澳门将分别在2007年及2009年举办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学生运动会。
此外,澳门每年举办的其他多项节日盛事,其中有:
澳门艺术节:为澳门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盛事
澳门国际龙舟赛:为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活动,龙舟竞赛在南湾水上活动中心举行
澳门国际马拉松赛:是澳门最大型的田径比赛项目,比赛路线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
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首届举行于1953年10月30日-31日。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现已是澳门体坛和车坛一年一度盛事,赛事在称为东望洋跑道上进行。
折叠 宗教
由于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所以澳门文化是有深厚传统内涵的中华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为持质的西方文化共存的并行文化,是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
数百年来,随着中国内地居民不断迁入澳门,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被带入澳门,形成了澳门华人的主体文化。如妈祖文化在澳门得到广泛传播,澳门仅供奉天后的庙宇就有10多间,作为民间信仰的妈祖信仰融入佛教、道教,成为多元信仰。
澳门曾经是宗教文化中心,既有儒、释、道等古老的中国宗教,也有后传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在澳门也得到了充分表现,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妈祖在这里都有保留。如大三巴牌坊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的精华,是东西方宗教互相包容的杰作。1982年,澳葡当局成立“澳门文化学会”,协助当局制订和执行文化政策,澳门文化学会改变了以往文化只为少数葡人社团服务的现象,逐渐开展与民间的对话,积极扶持各文化艺术团体举办澳门艺术节,推动中、葡文化交流。
澳门现有公共图书馆14间、博物馆6间、展览馆9间和体育场所18个。澳门规模最大的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南湾阅书报室则是规模较大的华人图书馆。澳门的博物馆主要是保存和收藏澳门的文物和资料,最大的澳门博物馆于1998年开放。
不少文人学者出版著作,问世著作相当多,是澳门有史以来出版书籍最多的时期,澳门的报纸每天大量报道澳门、香港、大陆以及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科技的动态。澳门的民间社团、文化机构、学术团体也出版了各种小报、刊物、论著等,展现出文化蓬勃的景象。澳门没有自己的通讯社,只有外地通讯社在澳门设立的分社或派驻澳门的记者。澳门有2个广播电台。1984年,澳门电视台开播,但澳门居民主要收看香港电视台的节目。
由于澳门是华洋共处和实行信仰自由的地区,其内居民的宗教亦呈多元化。由于多数居民为华人,信仰以儒、释、道及民间神祇为主。澳门华人的文化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儒家的道德思想所影响。每逢孔圣诞,澳门孔教会会带领社会各界华人和学校举行纪念与祭典仪式。至于佛教,位于望厦村的普济禅院便是澳门早期兴建的寺庙建筑之一。而道教所供奉的神祇,如:谭公、洪圣爷、文昌帝君、关帝、北帝、城隍等崇拜都见于澳门。而观音和妈祖崇拜在澳门特别流行,其建筑有明朝成化年间由闽商人兴建的妈祖阁庙。
基督宗教方面,天主教澳门教区成立于1576年1月23日,首任主教为贾耐劳(仁慈堂创办人)。首位华人主教为林家骏主教。由于回归前大量土生葡人离开澳门,信徒以华人为主。基督新教也是以澳门为踏足中国的第一站,英国伦敦传道会的传教士马礼逊于1807年来到澳门,展开了基督新教在中国的宣教历史。澳门有两间最古老的华人新教教会,分别是中华基督教会志道堂和澳门浸信会(又称白马巷浸信会),约有一百年的历史。圣公会维多利亚教区成立于1849年,管辖范围包括澳门,现该教区已成为香港圣公会澳门传道地区。
除主流信仰外,澳门亦存在不同种类的宗教。例如伊斯兰教可能在明代以前由波斯商人传入澳门,其社团组织为澳门伊斯兰会。巴哈伊教在宣教运动中也选中澳门为传教地区之一,在1935年由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巴哈伊教徒法兰西斯·希拉太太(Mrs.FlancesHeller)传入,现其社团组织为澳门巴哈伊总灵体会。另外,新兴宗教的国际基士拿知觉协会、日本的神慈秀明会、澳门创价学会等都有在澳门活动,只是规模较主流宗教相对小。
折叠 交通
- 交通史
澳门公交水路交通方面,其最早可追溯至的时期。昔日,澳门与氹仔、路环之间是有渡轮和小型电船来往的。但自从20世纪中期路氹连贯公路和嘉乐庇大桥相继通车后,客货船的需求已不再了一向以来,澳门的沿海运输和内地运输都是很依重水路来与香港和海外联系。澳门半岛西岸的内港码头,是广州沿海等地货运、渔船和渡轮使用的码头,共34个泊位。至于外港运输方面,主要是使用港澳码头和九澳港。港口管理由澳门港务局负责。
航空交通方面,由于香港航权问题,泛美航空公司曾在1937年4月18日开通美国至澳门航线,当然有飞机把旅客接驳到香港,但后因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中断。1947年1月5日,国泰航空派一架DC-3来澳门首航。降落地点为黑沙环马场(即祐汉公园所在地)、由于降落环境与距离比预计中差,因此飞机撞上海堤。后来国泰立即停飞澳门线,并立即到菲律宾订购Katalina水陆两用飞机。1948年,国泰重组后,港澳航线被分拆出来。同年五月,澳门航空运输有限公司向国泰航空租用两架Katalina水陆两用飞机,其中一艘并命名为“澳门小姐”,来往澳门旧港澳码头和香港启德机场。到了1948年7月十六线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航空交通管理由民航局负责。
- 航空
澳门国际机场的机场税为20元澳门币。前往中国大陆的乘客需要支付乘客服务费80元澳门币,2-12岁儿童的乘客服务费为50元澳门币。但直接过境游客和因突发事件折返游客可以免缴机场税和乘客服务费(由机场到市中心只需15分钟的车程)。
- 轨道交通
澳门轻轨氹仔市中心路段建造工程于2012年2月26日破土动工,标志着澳门轻轨工程建设的正式启动。
澳门轻轨氹仔市中心路段介于西湾大桥氹仔出入口至氹仔排角望德圣母湾大马路,全长1.94公里,设有“海洋花园”、“澳门赛马会”、“澳门运动场”和“旧城区”四个车站。这一路段未来将与新城填海区衔接。
根据规划,澳门轨道交通系统设两条路线。第一期路线往来关闸和北安码头,全长21公里,设21个车站,预计每小时单方向载客量约14200人次,而当日动工的路段正是这一主线工程,预计2015年5月建成,其项目造价约为110亿澳门元。第二期路线往来于关闸和妈阁间,全长约5公里,现处于研究阶段。
澳门轻轨建成后,将与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无缝对接。
- 出租车
澳门的士的车身是黑色,车顶是奶黄色。起程价(首1500米)收费澳门币15元,之后每200米加收1.5元,停车候客收费每分钟1.5元,如有大件行李,每件加收5元。
往来氹仔及澳门半岛无需任何附加费用,从氹仔往路环,除了车资外,另收附加费2元;由澳门半岛往路环离岛则收5元的附加费用。
- 旅行租车服务
澳门有两家公司经营迷你吉普车旅游服务,每辆车可载四人,费用平日450元起,周末500元起。一般由上午9:00~18:00作一天计算。凡年满21岁,持有国际驾驶执照者可以租用这种吉普车。游客租车之后,可随自己心意编排游程,四处游览,享受旅游乐趣。
- 人力三轮车
人力三轮车是澳门富特色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种很好的旅游交通工具。乘坐人力三轮车漫游南湾、西湾一带,微风阵阵,风景怡人,令人有尘虑尽消的感觉。上车前最好能与车夫议价,通常每小时包车费为澳门币150元,由澳门客运码头到观音像约40元、旅游塔70元、议事亭前地80元、到观音堂或妈阁庙100元。
自行车在离岛氹仔市区可租赁自行车。需要注意的是,连接澳门和氹仔的大桥上禁止骑自行车。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折叠 名称
澳门教堂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它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所以称“澳门”。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即牡蛎),因此后人把这个名称改为较文雅的“濠镜”。清乾隆年间出版的《澳门纪略》中说:“濠镜之名,着于《明史》。东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从这个名称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镜、镜海等一连串澳门的别名。
澳门这个名字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国女神——天后,即妈祖,她又名娘妈,福建莆田湄洲人。据说,一艘渔船在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遇狂风雷暴,渔民处于危难。危急关头,一位少女站了出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镜港。上岸后,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后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位天后,名为妈祖阁。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从当时明朝广东地方政府取得澳门居住权,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欧洲人。当时葡萄牙人从妈祖阁(妈阁庙)附近登陆,向问当地人这里的地名,因在妈阁庙旁,当地人便回答妈阁,于是澳门便被命名为Macau(妈阁葡萄牙语的译音),大陆多拼写为Macao。
折叠 区旗
澳门区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为五星莲花绿旗。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绿色旗帜。其长和宽之比为3:2。五颗呈弧形排列的五角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含苞待放的莲花是澳门居民喜爱的花种,既与澳门古称“莲岛”,旧称的“莲花地”、“莲花茎”、“莲峰山”相关,又寓意澳门将来的兴旺发展;三片花瓣表示澳门由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两附属岛屿组成;大桥、海水反映着澳门自然环境的特点。底色象征着和平与安宁,寓意澳门四周是中国的领海。
折叠 区徽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上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以绿为底色。区徽中间是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周围以中文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下为澳门的葡文名“MACAU”。区徽图案的含义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相同。
折叠 语言
澳门区徽粤语(正式称呼为“广东话”、“广府话”,和香港一样,“广东话”通常是指广州话)为澳门社会通用语,是澳门的官方用语之一;多在平民日常生活、工作,政府办公,学校教育,新闻传媒,文化娱乐中广泛使用。
葡萄牙语大多是占澳门人口2%的葡裔人口使用,是澳门的官方用语之一;而普通澳门华人甚少以葡萄牙语作为第一语言。过往如想申请政府工作,必须要懂葡萄牙语。但现时葡萄牙语在澳门除政府、法律部门和与葡萄牙有关连的商户或书店、社区流行之外,葡萄牙语于澳门基本上已不流行(其实现时于澳门只要懂得粤语和英语已经足够)。
澳门土语(Macanese)是由葡文、马来语、粤语、英文、古葡文以及少许荷兰文、西班牙文和意大利文混合而成的澳门方言,葡萄牙文叫“巴度亚”(Patuá),曾是澳门土生葡人常用的语言,已几乎绝迹。澳门最后一位以澳门土语进行创作的土生葡人作家是若瑟·山度士·飞利拉。澳门土生教育协进会于2006年10月与六个葡人社团签订合作协议,打算把澳门土语申请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实物文化遗产。
折叠 节假日
2001年1月1日(2000年9月29日发布)生效的《澳门政府第60/2000号行政命令》规定每年的公众假期为元旦、劳动节、国庆节(国庆日、国庆翌日)、追思节、圣母无原罪瞻礼、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圣诞节(圣诞节前日、圣诞节);春节(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节、复活节(耶稣受难日和耶稣复活前日)、佛诞、端午节、重阳节、冬至节和中秋节(即中秋节翌日)共15个节日累计20日为公众假期。
2015年9月3日,澳门特区政府订定为强制性假日。
折叠 博彩
折叠 文学
澳门文学可追溯到万历十八年即1590年,明代以写《牡丹亭》著称的戏剧家汤显祖被贬广东之后,次年特地绕道来到澳门游览,把他对澳门的新奇印象写进题为《香山逢贾胡》等五首诗中。后来他还把“番鬼”(洋商人)、“通事”(翻译官)写进传奇《牡丹亭》。这体诗词在澳门后继有人。他们出版的数种《澳门当代诗词选》,里面的精品完全可以与内地创作争一日之短长。
折叠 歌曲
《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虏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哇!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折叠 饮食
葡式蛋挞澳门烹饪吸收了广东地区的烹饪法和食材。葡国菜、广东菜、也会吃其他国家的餐饮。
葡式蛋挞几乎已经是澳门美食的代表名词之一。
马介休来自葡语Bacalhau,是鳕鱼(codfish)经盐腌制但并不风干保存而成,是不少澳葡式美食的主要材料。。
水蟹粥已经成为了澳门当地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上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以绿为底色。区徽中间是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周围以中文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下为澳门的葡文名“MACAU”。区徽图案的含义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相同。
折叠 节假日
2001年1月1日(2000年9月29日发布)生效的《澳门政府第60/2000号行政命令》规定每年的公众假期为元旦、劳动节、国庆节(国庆日、国庆翌日)、追思节、圣母无原罪瞻礼、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圣诞节(圣诞节前日、圣诞节);春节(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节、复活节(耶稣受难日和耶稣复活前日)、佛诞、端午节、重阳节、冬至节和中秋节(即中秋节翌日)共15个节日累计20日为公众假期。
折叠 饮食
折叠 编辑本段 对外交流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一个区域性的非主权实体,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建立了广泛和密切的关系。根据《基本法》的规定,澳门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科技、体育等适当领域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地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4]
折叠 驻澳领事机构
澳门教堂截至2007年年底,在澳门特区设有领事馆,以及驻香港特区领事机构领区包括澳门特区或可在澳门特区执行领事职务的国家共有76个,领事机构共78个,其中6个馆缺任。其中,在澳门特区设立总领事馆的国家有2个:葡萄牙和安哥拉。(注:中国与菲律宾已达成协议,在澳门特区设立总领事馆,正筹备开馆)。
驻澳门特区总领事馆领区包括澳门特区或可在澳门特区执行领事职务的国家有53个;在澳门特区委派名誉领事的国家共10个;驻澳门特区名誉领事馆领区包括澳门特区的国家共7个。
折叠 免签证待遇
截至2002年1月1日,共有105个国家或地区同意给予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待遇。
折叠 与欧盟的关系
澳门与欧洲的连系可澳门与欧洲的连系可进追溯到16世纪,当时,欧洲的宗教、文化、技术以至产品,经由南亚传入澳门,再传播到东亚地区。悠久的历史渊源,塑造了澳门独特的面貌。19世纪以前,澳门一直在中国与欧洲各国民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至20世纪,香港的经济发展虽然对澳门的商埠地位有所影响,但澳门依然维持与欧洲的多元化往来,并随着双方于1992年建立正式的关系,得以更有系统地发展。
折叠 与葡萄牙的关系
澳门与葡萄牙之间,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回归后,澳门特别行政区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设立了“中国澳门驻葡萄牙经济贸易代表处”,以便于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葡萄牙和葡语国家的联系。(注:该办事处于2007年易名为“澳门驻里斯本经济贸易办事处”)
2000年5月17日至19日,行政长官展开对葡萄牙的访问。在访葡期间,行政长官先后会晤葡萄牙总统沈拜奥、总理古德礼、外交部长伽马、科技部长贾比利和司法部长高斯迪及当地的企业家。双方均表达在经济、行政、法律、科技等方面进一步交流和合作的意愿。
2001年5月23日,行政长官何厚铧及葡萄牙外长伽马分别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及葡萄牙共和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与葡萄牙共和国合作纲要协议》。协议旨在于推动澳门特区与葡萄牙在经济、金融、技术、科学、文化、治安、司法等领域的合作。同时,为落实该纲要协议,双方可签订涉及上述领域的特别协议。
此外,在2005和2006年,澳门与葡萄牙在行政法务、医疗卫生、科技、体育、审计等领域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行政长官于2006年6月再次出访葡萄牙及布鲁塞尔的欧盟委员会。
折叠 与葡语国家的联系
特区政府成立后,澳门继续发挥面向葡语国家的平台作用,透过澳门的葡语人才和固有联系,协助内地与葡语国家的商人展开经贸洽谈活动。
行政长官何厚铧先后于2002年9月及2005年6月率团出访莫桑比克和巴西,拓展澳门与葡语国家在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双边联系,进一步巩固澳门连系中国和葡语国家的平台作用,同行的澳门企业界家更分别与当地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另一方面,由中央政府主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承办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于2003年10月中在澳门举行。旨在加强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发挥澳门联系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的平台作用,促进中国内地,澳门特区和葡语系国家的共同发展。
折叠 友好城市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澳门历史城区是 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包括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以及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里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20多处历史建筑。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5]
历史景观(澳门历史城区)
现代建筑
娱乐场所
人文场所
孙中山市政纪念公园、纪念碑花园、邮政局博物馆、天主教艺术博物馆、澳门酒类博物馆、氹仔住宅博物馆、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
教堂
九澳七苦圣母小堂、望厦圣方济各小堂、望德圣母堂、圣若瑟修院、圣奥斯定堂、圣弥额尔小堂、圣母雪地殿教堂、路环圣方济各圣堂、圣雅各伯小堂。
生态公园
离岛、松山、南湾人工湖、螺丝山公园、石排湾公园、螺丝山公园、白鸽巢公园、二龙喉公园、螺丝山公园、得胜花园、何贤公园、澳门郊野公园、松山市政公园、澳门何贤公园、宋玉生公园、十字花园、烧灰炉儿童公园、望厦山公园、石排湾郊野公园、黑沙公园、氹仔市政花园、黑沙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