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解释
符节与斧钺。古代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折叠 编辑本段 出处
折叠 编辑本段 故事
授予符节、节钺的过程仪式常被称为"假节",被授予符节的大臣被称为"持节"。重要的外交使臣大多持节,如汉代的苏武。军事方面,魏晋监军使者多以持节,唐朝时,有符节的各地招讨使、观察使等高阶军官常被统称为节度使。
符节多是帝国权力的象征,如朝廷任命的外交官、或是军官用以调兵遣将,或是官吏以之代天巡狩、行使皇帝诏敕的。《称谓杂记》:"俗说武王钺杀飞廉、恶来,故君以赐钺以事军法,如后之势剑也。"节钺是符节与斧钺的合称,钺是斧类古兵器,曾是帝王斩杀大臣使用的,象征生杀之权,君主多用黄色的钺。
在晋朝之前,假节(持节)、假节钺(假黄钺)是同等的地位,只是礼仪不同。例如,假节的辛毗可以依据皇命而约束假节钺的司马懿。
从晋朝开始,假节钺(假黄钺)成为级别最高的君王授权方式。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还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拥有斩杀节将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