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07-16 15:44:14

温哥华来自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词条暂无分类
编辑分类

温哥华市(City of Vancouver)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第一大面积城市,也是全国第三大面积城市及最大港口城市。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端,她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这里全年气候温和,拥有多元的文化与具有很强包容性的人民。在2006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温哥华为全球第三位。2011年人口普查,温哥华市内有60万人口,而大温哥华人口则达到230万,是加拿大第三大都会,加拿大西部第一大城市。温哥华南部是美国西北部第一大城市西雅图。

温哥华电影制片发达,是北美洲继洛杉矶、纽约过后的第三大制片中心,素有北方好莱坞之称。

温哥华近年经常在各项世界最佳居住城市的调查中名列前茅。亦曾于2010年与125公里以外的威士拿联手举办冬季奥运会和冬季残奥会。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温哥华市

  • 外文名称

    City of Vancouver

  • 别名

    北方好莱坞

  • 行政区类别

  • 所属地区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 下辖地区

    温哥华市、西温哥华市

  • 政府驻地

    温哥华内环中心区

  • 电话区号

    604,778

  • 邮政区码

    V5K至V6Z

  • 地理位置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端

  • 面积

    114.97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折叠 早期历史

1858年菲沙河谷淘金潮的消息传出后,超过2队士断发5,000名淘金人蛋被章种层色最友诉该末士抵达低陆平原补给并准备前往不列颠哥伦比亚内陆,却没有儿持买卷年卫这进入现温哥华市的范围。现市界以内首个欧洲人聚落待倍唱1862年才于现马宝区一带出现。布勒内湾对岸的穆迪围(今北温哥华市)于18360百科63年出现一个锯木工场象是买料她评手极房,标志着温哥华一带伐木业的开始。后来现布洛顿角一带出科战常现了另一个锯木场,但因该带急湍的水流不利运作而于1867年迁至现歌雅街的尽头,改称喜士定木厂,并成为日逐耐后温哥华发展的核心地点。杰克·戴顿于1867年在喜士定木厂附近建立一间酒吧,现称煤气镇的聚落亦围绕着酒吧逐渐成型。

不列颠哥伦比亚殖民地政府于1870年在煤气镇进行勘查并划出一个名为"格兰维尔"(Granville)的镇址;名称来自时任英国殖民大臣固兰湖伯爵。凭著其深水海港的地理优势,格兰维尔镇址从多个地点(如满地宝、新威斯特敏斯特和维多利亚)中脱颖而出,被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PR)选为其铁路总站所在。温哥华于1886年4月6日正式设市,名称来自乔治·温哥华,当时的南界仅及现16街(16th Ave)。(16街以南的地带于1892年设为南温哥华自治区。)同年6月13日发生温哥华大火,整座城市被摧毁。温哥华消防局其后正式成立,重建工作亦迅即展开。温哥华于1881年约有1000名造灯手至迫但念财程降居民,到1900年上升至2万人,到1911年再上升至10万人个消件均商

随着CPR开通至温哥华族今,有份兴建铁路的华工亦格态抗绍顿时失业。被遣散的华工滞留温市讨生活,并形成华人聚落。到1887年华埠人口约有9频旧模了助红米些世主0人,"China Town"一词更出现于本地主流报章中。由于温哥华位处菲沙河河口,河水盐度自然较菲沙河上游为高,早期华人亦因此将此处称为"咸水埠"。其后开始出现"Vancouver"的音译,但初期没有统一音译,"湾高花"和"温哥巴"等皆为人所用。到了清末民初,音译逐渐统一为"云高华"或"云哥华",并衍生出"云埠"和"云城"的简称。

温哥华市于1929年1月1日与南温哥华自治区和灰角自治天笑章月帝弱蒸英印点天区合并,市界线维持。合并后温市人口达228,193人。

折叠 近代历史

温哥华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19世纪初时它还是祖身处量一片荒野,只有一些土著过著原始的渔猎生活。19世纪随著近代工业的兴起及新的矿产资源的发现,加拿大的经济开始崛起。1792年,流分什兰随局兵无器英国人乔治·温哥华海军上校的探煤拿肉婷示沉药染等量激险船为找寻西北通路航海到巴拉德湾一带。18饭型选展配套才福围顺62年起欧洲移民在海湾沿岸定居,建立了名为格兰维尔的锯木厂小镇。1867年时,绰号" Gassy"的杰克·丹顿(Jack Deig设难为清把鲁凯hton)来到此地,他在盖士镇的华特尔街(Water Street),即现址面斤钟语案答留胞善的盖士镇,盖了一个木造的沙龙酒吧( Saloon领四械况简备整s)供四面八方来的拓荒者憩息,这就是温哥华第一家饭店的起源。在城市西迁后盖士镇的经济便开始走下坡。1971年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将盖士镇划为文化保留区,古老建筑物因而得以保存。如今,盖士镇已成为独特的观光区,维多利亚式的建筑、铺著圆石的街道、露天咖啡座,以及古董店、精品店和餐厅,使盖士镇成为逛街、购物及用餐的好地方。在盖士镇失子前维阳无认得别有难得一见举世仅有的蒸气钟(Steam Clock),每15分钟喷出蒸气一次。Cordova Street上有各式各样的小

商店,同假沿罪五持她施便时也可欣赏到加拿大原住民文化,这儿收藏了一些很不错的艺术作品。温哥华在1886年加拿大太平洋铁慢坏屋迅景制间历接通车后正式设市,并公推杰克·丹顿(又译为贾大顿)为第一任市长。杰克·丹顿与他的幕僚毫视决定为纪念第一位到达此地的探险者,将此城市命名为温哥华。而盖士镇(Gastown)则是为了纪念杰克·丹顿的贡献而命名的。有趣的是在Maple Tree Square 的中央可以见到杰克·丹顿的雕像矗立生步称指把志在一只啤酒桶上。1886年加拿大太平海艺江轻留洋铁路通达后,正式设市,人们为了纪念第一位号府型永班皇河齐研般到达此地的探险者,故将该市以温哥华来命名。港口和城市逐渐兴起,成为"通向东方的大门"。1890~1910年间,人口由1.3万增至10万。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后,有了通向欧洲和巴西的航运捷径,促进了港市的繁荣。

折叠 原住民族

据考古学界的发现,原住民族在8000至10000年前已于温哥华一带出没,并于现史丹利公园、福溪、基斯兰奴、格雷岬和菲沙河口等地设有村落。

折叠 欧洲人探索

西班牙海军长官纳尔维斯于1791年航行至现西格雷岬和布勒内湾,是首位探索该带水域的欧洲人;然而,亦有说英国的德雷克早于1579年已航行至此。1792年英国航海家乔治·温哥华航行至此并展开勘测。西北公司的皮毛交易员西门·菲沙和他的船队于1808年沿菲沙河抵达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一带,是记录中第一批登陆现温哥华市的欧洲人。

折叠 近况

为庆祝建市百周年,温哥华于1986年举办世界博览会,随之而来的地标建筑和基础建设(如加拿大广场和架空列车)为温市带来一番新景象。世博过后福溪会址和耶鲁镇一带更是脱胎换骨,从荒废工业用地海否春药然角张密转型成高密度住宅区。

温哥华再于2010年连同威士拿等城镇举办冬季奥运会和冬季残奥会,成为历届冬季奥运会主办城市之中的首个沿岸城市、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氧反责稳以及都会区人口最多的城室道抗状士时市。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温市隶属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辖下的大温哥华区域局;区域局辖下除温市外另设20个市镇,包括列治文(Richmond)、那比市(Burnaby)、素里市(Surrey)等。此外市政府亦将市内范围划分成23个社区。

行政区划:传统上看可以分为市中心区(Downtown),西区(温西),东区(温东)

(加拿大)地区区号:604/778/236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

位置:温哥华市(City of Vancouver)是加拿大不列颠哥甚块我限快这际伦比亚省南端的陆平原(Lower Mainland)上的沿岸城市,是大温哥华区域局的一个下辖城市。位于不列颠哥伦盐防老天款容建赶吧香加比亚省西南沿海的布拉德峡湾和菲莎河口的三角洲之间,背靠海岸山脉,面向乔治亚海峡。温料孙今石江约家负市西邻大学保留地,北面隔着布勒内湾与西温区、北温区和北温市相望,东临本那比裂神并合细已安映屋,南面隔着菲沙河北支流与列治文为邻。

温哥华市的城区坐落布勒内湾和福溪之间置晚另被速的半岛,并包括市中心、西端区严苦和史丹利公园。福溪以南和以东的地区则可依安大略街分成温西和温东。

经纬度:北纬49度16分,西经123度7分

时差:夏季慢15小时(4月-10月) 、冬季慢16小时(11月-3月)

折叠 时区

标准时区:-8 时区 UTC/GMT -8 个小时

夏时制时区:+1 个小时当地时区相当于:-7 时区 UTC/GMT -7 个小时

夏时制开始时间:2011-3-1益探担普挥举脚单3 2:00:00

夏时制结束零陈春统美标错汽时间:2011-11-6 2:00:00

经纬度:纬度:北纬49°13' 经度:西经123°06'

电话区号:国家区号:+1(+001)

折叠 气候

温哥华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市内草地常绿、繁花似锦,属温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气温一般在摄氏低调鲜许出待过端色20度左右,冬季气温在摄何球九州氏0度以上。温哥华一月的平均最高温度为摄氏6度(华氏43度),七月为 摄氏22度(华氏72度),年降雨量比托菲诺少一半。冬季很少她老铁件下雪,但仍有较多的降雨量,为温哥华带来"加拿大雨都"之称。11月份温哥华的气温在一般保持在3℃-9℃之间德著晚,温润而舒适。

温哥华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覆盖冰川的完直送山脚下是众岛点缀的海湾,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是一个富裕的绿色住宅城市,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冬季滑雪,全年都可进行园艺。温哥华教育十分发达,世界排名前30的名校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该市。温哥华市约有50万华人,华人社区也是北美最大的华人社区之一。

温哥华全年气候都很温和,全年适合旅游。

春季 在这个沿岸城市,春天的气息来得很早。二月或三月,便可以看到番红花及黄水仙花的花苗处处盛放。旅客应带备轻便衣物及一两件毛衣以防万一。

夏季 温哥华的夏季气候和暖舒适,六月至八月的日间温度一般在摄氏20度 (华氏70度) 左右。晚间会较凉,尤其是山区附近的地方,旅客适宜多带一件轻便的外套或毛衣。

秋季 沿岸地区秋季气候温和,夏令天气往往会延续至十月份。进入十一月,早上的空气转凉,亦会开始落叶。若在此时来温哥华,请带保暖及防水的衣服。同时,您可以预期观赏秋风落叶的美景!

冬季 温哥华冬季天气潮湿,但气候仍然温和。白雪覆盖的景象并不多见,当然山上的滑雪场除外。由十一月至二月,温度平均为摄氏0度至 5度 (约华氏 45度)。您需要带一些保暖的衣服、雨衣及雨伞。防水的鞋子也很有帮助。

温哥华市气候温和湿润、环境宜人,东北部有纵贯北美大陆的落基山脉作屏障,终年气候温和、湿润,环境宜人,温哥华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是加拿大著名的旅游胜地。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温哥华是BC省和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仅次于多伦多、蒙特利尔的加拿大第三大城市,也是加拿大西海岸最大的工商、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温哥华公立图书馆藏书丰富,并设有20个分馆,是加拿大最大图书馆之一。温哥华港现时是加拿大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以货物总吨数计是北美的第四大港口。此外,温哥华的自然环境深受游客欢迎,令旅游业成为市内继林木业后第二大经济支柱。温哥华也是北美继洛杉矶和纽约后第三大制片中心,更有"北方好莱坞"(Hollywood North)之称。

温哥华于2010年2月12日--28日举办了第二十一届冬季奥运会。[1]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根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温哥华市共有603,502人。以白人为主,华人占有一定比例。

折叠 编辑本段 政治体制

折叠 政府机构

温哥华由一个10人组成的市议会、一个9人组成的学校局和一个7人组成的公园局管辖,任期3年。温哥华并未如北美其他城市般划分城市选区(ward),市议员也因此由全体温哥华市民直选选出。

折叠 法章

温哥华与其他BC省的市区不同,是由一条特别的省例《温哥华法章》(Vancouver Charter)所辖。这例于1953年通过,取替了《温哥华管辖法, 1921》(Vancouver Incorporation Act),赋予市政府更大及更多的权力,有别于其他由BC省《市镇法》(Municipalities Act)给予的权力。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概况

折叠 工商业

温哥华位处太平洋沿岸,而且是横贯全国的公路和铁路的西端终点,令本市成为国内工业重镇之一。温哥华港每年与全球90个国家的贸易额高达430亿加元。温哥华地区亦是多家林木业和采矿业公司的总部所在,而其软件开发、生物科技和电影业等行业的发展也相当蓬勃。

温哥华虽深受各界欢迎,但这也带来了一定的代价。温哥华的房屋价格为全国之最,在2013年的全球排名中也位居第2位。

温哥华是加拿大西部农、林、矿产品的主要集散中心。天然良港,冬季不冻,外港英吉利湾开阔,内港巴拉德湾口窄内宽,由西向东延伸32公里,港区面积130平方公里,水深12米以上,可供远洋巨轮出入。港口设备完善,专用的谷物码头和集装箱、散装货码头沿岸排列,长达10余公里,并建有巨大的谷物仓库。全国出口谷物的40%以上在此外运。1982年港口吞吐量5165万吨,居加拿大首位;主要出口谷物、木材、纸浆、鱼品、面粉等,进口咖啡、可可、糖、茶、钢铁、水泥等。有定期航线通往亚洲、大洋洲、欧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与温哥华岛上的维多利亚、纳奈莫之间有定时汽车轮渡往返。陆路交通便利,有多条铁路和公路通往全国各地,并与美国西雅图等城市直接联系。建于菲沙河北侧支流河口岛屿上的国际机场,为加拿大重要航空中心之一。

温哥华也是加拿大西部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木材加工业历史悠久,是首要工业部门;其他传统部门有水产加工、罐头食品、造纸、纺织、印刷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了炼油、石化、炼铝、造船、飞机制造等部门,工业趋于多样化。城市动力来自附近水力发电站和经由埃德蒙顿-温哥华管道运来的石油、天然气。工厂企业主要集中在巴拉德湾沿岸和福尔斯河沿岸一带。南北两大工业区之间为商业区,街道宽阔,高楼林立,集中了全市主要行政机构、大银行、保险公司、现代化旅馆和零售批发商店。弗雷泽三角洲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裕的蔬菜、水果、牛奶等。

折叠 旅游投资

丰富多样的景观与体验–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的自然环境和多元化的城市为游客带来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和难忘的旅游体验。[2]

旅客抵达便利– 本省位于北美西海岸,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尤其是数量迅速增多的亚洲游客均能方便地来本省旅游。加拿大获准成为中国又一个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后,预计温哥华的中国游客的数量还会上升。世界经济的日益强大也鼓励来自北美和欧洲的游客不断来加拿大旅游。

一流的基础设施– 近年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不仅在住宿和其他旅游设施方面的进行了大量的私人投资,省政府、联邦政府和各地方政府还在道路、桥梁、机场、边境口岸和港口建设中投入了巨额资金。

世界一流的旅游产品– 从滑雪、观光、高尔夫和远足到城市游览及主办会议,温哥华均为游客带来非凡体验。葡萄酒之旅、直升机滑雪、野生动物观赏及遗址参观等小众旅游产品则吸引了高消费游客。

独特的原住民旅游机会–温哥华的原住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方兴未艾,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带来丰富和独特的旅游体验。

政府大力支持旅游业– 我们承认并珍视旅游业在本省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推出各项举措支持该行业的发展。 这些举措包括新成立一家加拿大国有旅游产业公司--Destination BC,该公司将在全球推广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旅游业。 Destination BC将按计划于2013年4月1日开始运营。此外,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还有一项为期五年,旨在增加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的"旅业发展战略"。该战略聚焦于旅游业的如下四个重点领域:通过合作和协调进行领导,集中营销,提供世界一流的旅游体验并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旅游业的增长消除障碍。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文化

住宅区分布在工业区外围,东至本拿比,南至里士满,向北扩及西、北温哥华。华人聚居,唐人街规模仅次于美国旧金山。著名的狮门桥和另一座大桥跨越巴拉德湾,与北温哥华相连。城市依山傍海,林木苍翠,风景秀丽,拥有滑雪、狩猎、垂钓、航海等各种旅游设施。建于闹市区以西一个小半岛上的斯坦利公园,以户外休息胜地著称。一年一度的加拿大国际博览会、温哥华艺术节等,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市内有1908年创建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及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温哥华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媒体中心,多数的全国性媒体都在这里设有办公室。温哥华的两份主要英文报章-《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 Sun,以大报形式发行)和《温哥华省报》(The Province,以小报形式发行)-皆由加西环球集团旗下的太平洋报业集团发行。总部设于多伦多的全国性报章《环球邮报》亦增设了大温版,以求增加在大温地区的销量。市内也有数份免费报章,包括《24小时》和《都市日报》。加拿大国营频道、CTV电视网、环球电视和Citytv都在温哥华设有分台。

温哥华的种族多样化,亦造就市内多元文化媒体的蓬勃。明报、星岛日报和世界日报均有发行加西版,而多元文化电视台的卑诗省分台(OMNI British Columbia)亦有制作粤语、国语、旁遮普语、葡萄牙语和他加洛语的新闻报道。此外,新时代传媒集团旗下的两个有线频道(以粤语为主的新时代电视和以国语为主的城市电视)均可在大温地区内接收。另外,温市共有三个电台频道服务华裔社群,分别是加拿大中文电台旗下的AM1470和FM96.1,以及汇声广播公司旗下的AM1320华侨之声。温哥华的华人网络媒体已经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不断为大温哥华地区及加西华人带去更多的便利,其中温哥华华人门户网站温哥华家园网(vannow)深受华人学生和民众欢迎,人在温哥华网(vanpeople)的论坛也成为温哥华最火爆的华人论坛,温哥华天空网(vansky)的分类信息的实用性也广受好评。

1.奥运主办城市:温哥华有美丽的风光、完善的交通网络、无穷无尽的精彩活动,因而被选为201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和观众,齐集温哥华和高山滑雪胜地惠斯勒,一同庆祝冬季奥运会和伤残人奥运会这两项国际盛事。

2.风光壮丽灵秀:雄伟的群山、蔚蓝的海洋、繁茂的雨林和美丽的花园,温哥华四季风景各逞风姿,被誉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城市之一。

3.活动刺激有趣 温哥华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城市,这里有数不尽的精彩活动、观光名胜和旅游热点,有待您一一发现和体验。无论您选择乘坐汽车、仿古马车、直升机、骑自行车巡览,还是安步当车漫游街上,均可以体验这动感都会的无尽姿彩。

4.开启探险之门:温哥华有快捷和完善的交通路线,直达惠斯勒、洛矶山、维多利亚和温哥华岛等旅游热点。这里全年都有各种各样的水上和陆上活动,从强烈刺激的冒险运动到融融其乐的家庭节目,应有尽有,各适其所。每年五月至十月,温哥华更是阿拉斯加邮轮的主要出发港口。

5.独特多元文化:温哥华是多元文化的大家庭,人口汇集了原住民、欧洲及亚洲裔居民,亲善和包容深深刻入这个城市的民俗和历史传统,也使它因此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色彩缤纷。

6.北美购物天堂:在温哥华,您可以体验多姿多彩的购物乐趣。这里不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物品,而且品类齐全,货真价实,从高级时装到新潮玩意,五光十色,琳琅满目。购物地点也有多种选择,大型商场、百货公司、特色市集,随您心意,应您所需。还有各式各样新奇的趣味商店和时装店,让您的独特品味和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7.品尝世界美食:温哥华有数以百计的高级餐厅和大小食肆,遍布大街小巷。您在这里可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体验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情。温哥华的美食不仅有丰富的选择,而且价格合理,丰俭由人。

8.待客友善热情:温哥华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城市,市民亲切友善。无论您来自何方,都是我们尊贵的客人,无论您有任何需要,都一定让您满意而归。

9.交通四通八达:温哥华国际机场是座现代化的飞航中心,多年来以其方便、安全、快捷的服务著称于世,被誉为北美最佳国际机场。温哥华不但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而且城市规划井然有序、社区整洁安全。旅客可步行游览市内的名胜和街道。

10.服务好价格佳:温哥华的酒店、餐厅和零售业,均以提供高水平服务和高质素产品为宗旨,加上稳定的加元汇率和优惠的价格,保证您享受世界级的购物乐趣。

折叠 娱乐

多元文化色彩浓厚的温哥华,娱乐节目也是多采多姿。除了温哥华年内举行的各种独特的节日活动,还可以欣赏戏剧、音乐会及各类表演,以及夜总会和时尚酒吧,精彩又剌激。五月至十月间,几乎每周都有各式各样的庆典和活动举行。无论您喜欢音乐、戏剧或舞蹈,都可以在温哥华找到适合您品味的活动。随着音乐新古典主义的兴起,温哥华市内的钢琴酒吧便应运而生了。周末的演出更是盛况空前。流行乐、摇滚乐的名人演出,一般晚上七点开演,往往先是其它歌手进行铺垫,名人有时要等到10点、11点才登场。有的音乐会在酒屋式的会场举行,边饮酒边欣赏音乐。

另外,在温哥华还有各式各样的精彩活动可供消遣!例如,坐上可以随时自由上下的观光电车或双层巴士游览市内各景点,或骑自行车畅游市中心;可体验野外生活;如在海堤、海滩或森林小径欣赏沿途风光;远足山经;打场高尔夫球;参加旅行团,由导游带领了解雨林生态;乘坐吉普车或四驱车在边远地区探险;或在鸟类保护区或公园内观赏不同品种的雀鸟;品尝世界知名的不列颠哥伦比亚餐酒;到唐人街或列治文的夜市购物,品尝特色小吃;参加原住民观光团,认识原住民的传统和文化;在烹饪班学习烹调富有创意的西岸美食;体验水疗(敏感词被屏蔽)放松心身;参观博物馆和艺术馆;到餐厅品尝佳肴;或者松鸡山(Grouse Mountain)、柏树山(Cypress Mountain)和西摩山(Mount Seymour Mountain)享受雪地探险活动等等。

折叠 教育

温哥华教育局(Vancouver School Board,简称:VSB)为温哥华提供公立教育,辖下包括74所小学、18所中学和7所成人教育中心,学生人数达11万人(当中包括31,000名小学生、25,000名中学生和48,000名持续进修学生)且把当做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的数量相当可观,VSB在2008-09学年学生人口的调查中,有53%在家里并不说英语。同时温哥华也拥有三大著名学府: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西蒙弗雷泽大学、艾米利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简称UBC,又名"卑诗大学"或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是一世界级顶尖研究型大学,它庞大而又秀丽,坐落于风光如画的温哥华市,同时它也是加拿大最难申请的大学以及淘汰率最高的大学之一。

UBC于1908年由麦吉尔大学合作创校,主要有两个校区,温哥华校区(总校区)和奥肯纳根校区。UBC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与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并称加拿大大学"三强",在经历了百余年的长足发展后,逐渐成为蜚声全球的综合性大学,在加拿大国内的排名中始终保持前三名之列,多次位列北美前十,世界排名保持在35名以内,林学、生态学全球第一,医博类全球第二。在2012年的英国泰晤士报排名为全世界第22名,在2013年麦考林加拿大大学最新医博类排名第2位。

UBC被誉为西海岸的明珠,每年都吸引世界大批顶尖的莘莘学子前来就读,尤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见长,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除了多样化的学生、全球性的远瞻眼光及杰出的研究成果外,UBC的温哥华校园还被誉为全北美最漂亮的校园。

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简称SFU,又称西蒙菲莎大学)坐落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西蒙弗雷泽大学西蒙弗雷泽大学亚省邻大温哥华地区的本那比市内,它一共分为六个科系,分别为:应用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工商管理、教育、健康科学及科学。

西蒙弗雷泽是以探索温哥华地区的探险者西蒙·弗雷泽命名,于1965年成立。与大多数加拿大大学一样,SFU是一所公立大学,所经营的费用是由纳税人(56%)和学费(39%)提供。1963年建校,主校区位于本那比(Burnaby)的一座山上,分校区分别位于温哥华市中心与素里(Surrey)。QS排名:179。麦克林杂志大学排名:加拿大综合类大学排名第1名。在校学生数:30000,师资力量:615人。于2009年获《麦克林杂志》(Maclean's)评为全加拿大最佳综合大学。

艾米利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简称ECU) 。建于1925年,是卑诗省老牌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加拿大四大独立艺术院校之一。它是世界上公认的在视觉艺术、影视艺术和设计方面具有创新和卓越风格的学府。艾米利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艾米利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

坐落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温哥华的一所公立学校。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于2008年9月1日开始启用艾米利卡艺术设计大学这个名字,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是英属哥伦比亚省资格最老的一所专业提供艺术、媒体和设计教育课程的院校,其也是世界领先的艺术院校之一。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的前身是温哥华艺术学校,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开设的可持续环保设计、摄影学、新媒体学、视觉艺术、互动媒体学、卡通片制作、网页设计学、工业设计学、产品设计陶瓷加工艺术、雕刻学、通信工具设计学和一般美术设计艺术学是加拿大闻名的。

温哥华社区学院是加拿大的一所公立学院。坐落于温哥华市,现有三个主要校区--市中心校区,阿宾尼街校区Alberni Street campus和百老汇街校区Broadway Campus,近25000名学生。 可以提供广泛的全日制和半日制课程,从而满足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的需要,为其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和社会打下优良的基础。温哥华社区学院成立于1965年,它的前身是温哥华城市学院,由温哥华职业研究所、温哥华艺术学院、温哥华教育局夜校及爱德华入学考试和继续教育中心四所学院组成。

温哥华社区学院是温哥华最大的公立语言培训学校,首创ESL课程,建校于1965年,它的前身是温哥华城市学院,由温哥华职业研究所,温哥华艺术学院,温哥华教育局夜校及爱德华入学考试和继续教育中心四所学院组成。是加拿大发展最快的社团之一,不仅遍及了温哥华市,也涵盖了大温哥华的很多领域,包括Surrey, Richmond,Burnaby和North Shore。

兰加拉学院是加拿大西海岸最享有盛誉的公立院校,创办于1965年,处于温哥华市中心地区。该校以师资获奖多,学生素质高,以及高比例的大学升学率而远近闻名,每年为1,9000名学生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国际学生每年400人,还有半日制暑期就读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课程的学生200名。兰加拉学院兰加拉学院

学校有400多名全职教师和8,000个全日制学生,其中有800名来自世界各地50多个国家的国际留学生。学校拥有两个大型的、现代化的教学楼内有讲堂、多功能教室、学习和研讨室、实验室、计算机中心、技术职业工作室和文化与表演艺术录音室等,另外学校还有其他如书店、健身中心、餐厅、卫生室、停车场的设施。在2007年,学校有新建了一个世界级的占地7,500平方米的图书馆与教室一体的大楼。

兰加拉学院因教学师资力量雄厚多次获得嘉奖,在加拿大两百多所学院的教学评比中,它在近十年获得五次"杰出教学奖"。在8,000名全日制在校生里,有25%的学生攻读31种就业文凭和证书课程之一,专业涉及商业、计算机研究、人文、服务、应用艺术或通讯等领域;有75%以上的学生正在修读大学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课程,这些大学转学分课程使LangaraCollege成为加拿大提供此类课程最多的院校。在本校修完大学本科前两年的课程,能以高比例转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和西门菲沙大学(SFU)攻读学士学位。

对于新生不发奖学金。每学期都向成绩最好,而且会继续在LangaraCollege就读的两位学生授予500加元奖学金。国际学生优先注册各种课程。

学校专业涉及的领域有:创造和应用艺术,健康和人类服务、文学和语言、管理和商业、科学与技术、社会和文化研究。

菲尔莱狄更斯大学(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Vancouver简称FDU--Vancouver),则是美国菲尔莱狄更斯大学在温哥华设立的分校区

同时还有其它学院如:

BCIT(British Columb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

VCC(Vancouver Community College) -温哥华社区学院

Capilano University -卡皮拉诺大学

Kwantlen University College -昆特兰学院

Langara College -兰加拉学院(曾为VCC第三分校,2004年4月独立)

Columbia College -哥伦比亚学院

Douglas College -道格拉斯学院

折叠 体育

职业球队

球队

英文名称

运动

所属联赛

主场

温哥华加人

Vancouver Canucks

冰球

国家冰球联盟 (NHL)

罗渣士体育馆

温哥华巨人

Vancouver Giants

冰球

西部冰球联盟(WHL)

太平洋体育馆

不列颠哥伦比亚雄狮

British Columbia Lions

加拿大式足球

加拿大足球联赛(CFL)

不列颠哥伦比亚体育馆

(翻新期间使用临时场馆帝国球场)

温哥华加人(棒球)

Vancouver Canadians

棒球

西北联盟(Northwest League)

纳特·卑利体育馆

温哥华白帽

Whitecaps FC

足球

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

不列颠哥伦比亚体育馆

(翻新期间使用临时场馆帝国球场)

温哥华白帽女子队

Vancouver Whitecaps Women

足球

W-League

斯旺格体育馆

温哥华加人队(Vancouver Canucks)隶属国家冰球联盟(NHL)的西大区西北分区,球队主色调为蓝、温哥华加人队温哥华加人队绿和白。他们的主场馆为可容纳18,860名观众的罗渣士体育馆(Rogers Arena)。加人队的现任主席及总经理为麦克·吉尔斯(Mike Gillis, 上赛季NHL最佳总经理),教练为阿兰·维格诺特(Alan Vigneault),队长则为亨里克·塞丁(Henrik Sedin)球队持有者为弗兰西斯科·阿奎里尼(Francesco Aquilini)。现时他们为总统杯(常规赛冠军)和卡云斯·甘伯杯(西区冠军)的持有者。根据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 Sun)的调查,加人队是全BC省球迷最多的球队。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运输

温哥华的电车系统(Streetcar)建立于1890年6月28日,连接当时的Granville Street Bridge及西敏道(Westminster Avenue;现名Main Street)。不足一年后,二埠与温哥华的电车公司共同开办加拿大第一条连接两市的路线,这条路线加速了社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促进了市中心的发展。不列颠哥伦比亚电车局(British Columbia Electric Railway)后来成为市区及市际电车系统的营运商,直至电车系统于1958年完全被柴油巴士取代为止。

在二十世纪80年代,市政府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后决定禁止在温哥华市区兴建高速公路。唯一的例外就是横加公路(Trans-Canada Highway),但它也只是位于市区东部的边缘而已。

运输联线(TransLink)负责为大温地区管理道路网及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包括:普通巴士和B-Line快速巴士线;连接温市中心及北岸的海上巴士(SeaBus);架空列车捷运系统,包含博览会线(Expo Line)以及千年线(Millennium Line);还有提供市郊通勤服务的西岸快车(West Coast Express)。而连接温市中心,列治文市和温哥华国际机场的加拿大线(Canada Line)也已经于2010年完工。

太平洋中央车站(Pacific Central Station)是城际铁路服务的枢纽,有列车前往国内其他地区(由VIA铁路营运)及美国西雅图(由美铁营运的Cascades列车)。

折叠 航空

温哥华国际机场(Vancou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于市中心区(Downtown)的西南方15公里处(隶属列治文市 Richmond的Sea Island海岛),国内与国际航线连接加拿大及美国各大城市,如欲到卡尔加里、爱德蒙顿、多伦多等地,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 都提供非常密集的班次。机场税为国际线15加元、国内线10加元、当天转机免机场税。机场与市区有新建的地铁"加拿大线"连接,当然您也可以选择出租车、较经济的 Airport Bus ,或高级豪华的加长型礼车Lemosine。

折叠 水运

温哥华港自从1887年国横贯加拿大东西的大陆桥(西起温哥华,东岸桥头堡为圣约翰SAINT JOHN港)建成后开始发展起来,温哥华港现已成为加拿大西部的工商业、交通、科技和文化的中心。主要工业有造船、木材加工、造纸、汽车、鱼类加工、纺织、飞机制造及石油加工等。温哥华港是亚洲到北美各航线中最短的航线。公路与加拿大、美国各地相通;铁路可达美洲大陆各地。港口距国际机场约半小时的车程,有定期航班飞住世界各地。

海上巴士

海上巴士(Seabus)连结市中心地铁总站Waterfront和北温哥华的Lonsdale Quay,所需的时间为13分钟,一次可搭载 400名乘客。周一至周五从早上到下午18:46,以及周六10:00至18:16之间每15分钟出航一次,其余时段每30分钟出航一次。

此外,温哥华与菲沙河谷的多个城市之间有上下班专列"西海岸快线"(West Coast Express)相连;与美国西雅图有城际列车相连。

折叠 市区交通

市内公共交通有巴士(Bus)、架空列车(Sky train)、海上巴士(Sea Bus)和地铁(train)四种属同地铁地铁一计费方式。在同一计费区域乘坐时凭车票便可由巴士转搭地铁,相当方便。费用方面采区域制,整个大温哥华分三区域。区域制计费仅限于上班时段(周一至周五早上6:30至下午6:30),非上班时段则按单一区域收取最低费用。车票可多次使用, 但在开始启用的90分钟之后作废。

公交车

温哥华公交车票价的高低由两个因素决定:交通时段和路程远近。时段分为:工作日内从上班到18时30分;工作日18时30分之后以及周六、日及假日全天。路程则以跨几个区域衡量。大温哥华公交网覆盖的地区被依次划分为:一区,主要包括温哥华市;二区,主要包括北温、西温、本那比和里士满及机场;三区,指大温哥华其余地区。有点像中国人所说的市中心、近郊和远郊。

市内巴士

温哥华的市区巴士几乎都是无轨电车。大概每10分钟左右一班。可搭乘时间是从早上至深夜 12点为止。站牌上并无标示时刻表。若是有需要的话,可到旅客服务中心或便利商店得到所需要的资料。向33333发送每个站牌上独立的代码也可以查询最近的时刻表。

市区旅游仿古车

半自助旅游市区观光最丰富的方式是选择购买市区旅游仿古列车(Vancouver Trolley) 旅游券 于市区环绕式的旅游路线涵盖市中心区16个观光景点,享受随时上下车的便捷旅游方式。

天车

天车(Skytrain)由计算机操控的轻轨运输系统。一共有三条线路从Waterfront 到King George有 20 站共28公里,全程只需 40分钟。每三至五分钟一班。在市区时则行驶于地下, 直到 Stadium 车站一带才行驶出地面。从Waterfront 到列治文新开了一条Skytrain(Canada Line),每3至5分钟一班车,列治文地区在地面上,市区温哥华依然在地下,其间分叉了一条线路可以去机场(YVR)。

折叠 温哥华港

温哥华港位于巴拉德湾和弗雷泽河三角洲之间,与温哥华岛隔岸相望,靠近美国华盛顿州。早在 19 世纪 70 年代,温哥华原为伐木工人的居住地,当时称之为格兰维尔,直至 1886 年才更名为温哥华。 巴拿马运河于 1915 年正式通航后,加拿大西部地区生产的大量谷物和木材,通过温哥华港,沿着北美西部海岸一路南下,再经过巴拿马运河向东 , 进入大西洋,再运往欧洲。于是,温哥华迅速发展成为繁荣的海港城市,人口在 150 万以上,商业、金融业、航海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均很发达。此外,还有捕鱼、食品、印刷、金属构件和造船等工业。温哥华港拥有规模宏大的海港码头和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谷物装卸设施。温哥华港的交通非常发达,有加拿大国家铁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跨越加拿大的 BCR 大铁路和伯灵顿北部大铁路等四条铁路和多条公路线,可直接从温哥华港口码头通向加拿大和美国的内陆腹地,港口旁边有国际机场。

作为世界上天然深水良港之一的温哥华港,港口码头分布在南起加拿大和美国接壤的国界罗伯特海岸 (Roberts Bank),沿着加拿大太平洋西海岸,一直北上延伸 233 公里,抵达印第安阿穆 (Indian Arm) 和布拉湾 (Burrart Inlet) 北岸的海岸线上。温哥华港口码头对于世界上任何船舶,包括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均没有船舶水尺的限制。而且,拥有在北美大陆西海岸港口中服务范围最广泛、最发达的铁路运输服务网络。

温哥华港是加拿大规模最大的多用途综合性港口 , 每年与世界上 90 多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着 290 亿美元以上的货物贸易。温哥华港口为加拿大国内提供了 62,000 个工作岗位,国民生产总值 (GDP) 达到 16 亿美元。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温哥华旅游景点众多,包括斯坦利公园(Stanley Park)--全球最大的城市公园狮门大桥(Lions Gate Bridge)--加拿大最长的悬索桥,加拿大广场(Canada Place)-- 著名的"五帆"建筑,伊丽莎白女王公园(Queen Elizabeth Park),格罗斯山,卡皮兰诺吊桥,唐人街(千禧门,孙中山花园),惠斯勒滑雪场(2010年冬奥会赛场)等。

斯坦利公园、格罗斯山、格兰维尔岛以及瓦尼尔和伊丽莎白皇后公园离市中区也只有10到20分钟的车程。占地1000英亩的斯坦利公园是一个自然公园,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温哥华水族馆,里面培植着一片亚马逊热带雨林和各种鱼类。白鲸和逆戟鲸的喂食时间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斯坦利公园还有一个动物园、一座玫瑰园、印第安人图腾柱展区以及网球场。

折叠 斯坦利公园

史丹利公园(Stanley Park),也翻译为斯坦利公园。闻名世界的史丹利公园离温哥华市区只有十五分钟步行路程。以红杉等针叶树木为主的原始森林是公园最知名的美景。斯坦利公园斯坦利公园

闻名世界的史丹利公园离温哥华市区只有十五分钟步行路程。围绕着公园的海傍小径﹐吸引了无数的骑单车﹑跑步人士﹑滚轴溜冰及行人。公园内有海滩﹑湖泊﹑游乐园及野餐地点。公园中耸立着原住民所制的图腾柱﹐手工精细﹐文化气息浓厚﹐是游客必到拍照留念的地方。

距温哥华市中心10多分钟车程的斯坦利公园总面积为6070亩,几乎占据了整个温哥华市北端。斯坦利公园北临巴拉德湾(Burrard Inlet)[1],西临英国湾,是北美地区最大的市内公园。斯坦利公园人工景物极少,以红杉等针叶树木为主的原始森林是公园最知名的美景。

另一个有名的斯坦利公园是计划中位于Liverpool的斯坦利公园球场,但修建计划已经破产。

折叠 格罗斯山

格罗斯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观景点,日落时分,景色尤其壮观。多数游客乘缆车上山,但在天气晴好的日格罗斯山格罗斯山子,徒步登山的人就很多,山道上游人拥挤。山道上有一个好玩的去处:嘻屋室美食娱乐中心,向游客提供加拿大当地印第安人的美食、音乐与舞蹈。

大多数去格罗斯山的游客都喜欢在卡皮兰诺吊桥上停留一番。在230英尺高的河谷上,悬索战战兢兢地在你的脚下延伸出去,不过不用担心,这座看起来让人担惊受怕的吊桥足可以承载50架庞大的喷气式飞机。桥的一头是一座花园和一座图腾柱公园,另一头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供人攀援上山的小道婉蜒其中。

折叠 格兰维尔岛

格兰维尔岛以工艺品商店、斯库巴潜水及渔具商店和儿童用品商店著称于世。精力充沛的游客可以开上一艘船和渔具,自己出去钓鱼,懒散的游客可以坐在一家餐馆里坐亨其成,或在人工小溪里过过捕鱼的瘾。

折叠 瓦尼尔公园

瓦尼尔公园有可以锻炼身体的自行车道,也有可以锻炼人脑的博物馆。海事博物馆、温哥华博物馆以及太平洋空间中心面积都不是很大,半天环游也就足够了。附近的人类博物馆被多数人认为是温哥华最好的博物馆。温哥华教育十分发达,世界顶级名校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该市。

折叠 煤气镇

煤气镇(Gastown)这是温哥华最古老的一区,位于市中心。Gastown之名来源于本市第一间酒吧的东主,绰号为"Gassy"的 Jack Deighton贾大顿。十九世纪时,"Gassy"曾在这里经营酒铺,使小镇日渐繁荣,19世纪未,温哥华成为加拿大的主要港口,1886年正式成为城市,"Gassy"成为第一任市长,他为了纪念在1792年发现该地的白人船长乔治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将城市命名为温哥华市,而后来人为纪念他也将该区命名为Gastown。在Maple Tree广场的中央立着贾大顿的雕像,站在一只啤酒桶上。

美丽整洁的街道矗立古雅的街灯,圆石路两旁经装修的旧屋,已经成为各种古董店、纪念品店、画廊及古雅的餐厅。位于Cambie及Water街交汇处有世界上唯一的蒸汽钟,到处洋溢着那个开拓时期的气息。

折叠 罗伯森街

罗伯森街(Robson)是温哥华的核心区域,也是商业区的起点,沿路齐集了不少时装店、餐厅及酒店,令人感受到与别不同的繁华风采。罗伯森街的尽头是象征着现代温哥华的加拿大大厦(Canada Place),它有高扬着五座白帆形的房顶,里面是综和宾馆、写字楼、会议厅,是1986年世界博览会的主体建筑。

折叠 格兰比岛

格兰比岛 Graville Island以前原是工业区,以公众市场及美术学院为中心,是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的观光地,聚集了许多餐厅、酒廊、戏院、画廊、商店和"小童市场"。其中还有艺术家的Show-room及海鲜餐厅。

折叠 唐人街

华埠(唐人街China Town)温哥华其百年历史的唐人街是北美第二大唐人街(仅次于三藩市)。区内的房屋建筑设计融合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及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另外在区内的中山公园,是中国之外的中国古典花园。

折叠 伊丽莎白女皇公园

伊丽莎白女皇公园(Queen Elizabeth Park)是由一废置了的采石场所得之碎石而建成,面积五十二公顷,是全市最高点。园内设有各种花园展览,如玫瑰园、采石园等。夏天的时候,女皇公园内的景色美得令人窒息。这里是温哥华最佳的结婚照户外拍摄场地,很多日本人特意到这里来拍摄结婚照。

折叠 狮门大桥

狮门大桥 (Lion Gate Bridge)长1300米,高108米,为吉尼斯家族在1938年投资700万加元建造。设计使用寿命50年,已超过十多年。狮门大桥北岸的富人区依山傍海,环境十分优美。

折叠 加碧兰奴吊索桥公园

加碧兰奴吊索桥公园100多年前,佐治格兰·麦基、印第安人奥古斯·杰克和伟科·加沙兰奴将一条用大麻绳加碧兰奴吊索桥公园加碧兰奴吊索桥公园及香柏木结扎而成的吊索桥悬吊在加碧兰奴河230英尺高、横跨45英尺的峡谷上,1903年、1914年,吊索桥被加固改建。1956年,吊索桥两端用钢缆及混凝土加固,可承受13吨的压力。尽管如此,这座峡谷上的桥的主要功用大概就是让世人游览,领略摇曳空中的滋味。为此,来回走过桥,会得到公园主人签发的一张奖状,证明一次勇敢的经历。吊索桥公园里还有许多印第安的图腾柱和雕像。始创于1911年的TRADING POSTX 精品店销售19世纪印第安土著手工艺品

折叠 海洋博物馆

海洋博物馆(Maritime Museum)是由一艘真正航过海的古老舰船所建盖而成。一踏入博物馆,抬头便可看见舰船高耸的桅杆,顶住后来建盖遮蔽的木制天花板。游客在看完博物馆播放的录影带简介后,便可参观博物馆,所谓的"博物馆"指的便是这艘船的内部。这艘加拿大的骑警舰船,舰名是"圣劳殊号"(St. Roch),于1928~1954年服役于加拿大皇家骑警队,为其隶属的运输船,经常于北极航行。由于航行任及地点所需,这艘船船身十分坚固,船首特别镶上一层金属厚板以便破冰之用;船底也呈圆弧形,使冰块不致撞击。1954年,圣劳殊号退伍后,由温哥华市府购得,停放在现址,后来依船身加平面防蔽建筑,内部也整修回复成当时航海的旧貌,供游客参观。

折叠 人类学博物馆

人类学博物馆(Museum of Anthropology)卑诗大学校园之博物馆,也是全国最具规模的大学博物馆,收有全球最精致的西岸印第安人的文件珍藏,包括图腾、雕塑及仪式用面具等。

折叠 温哥华美术馆

温哥华美术馆(Art Gallery)在温哥华市中心的罗布森街购物街上,坐落着著名的温哥华美术馆,美术馆内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和温哥华的美术作品,其中绘画作品众多,因此温哥华美术馆又被称作艺术画廊。温哥华美术馆温哥华美术馆画廊位于繁华的市中心地带,是众多美术爱好者的交流平台。作为展示其瞩目成就的门户,同时也发挥着促进哥伦比亚艺术遗产的动力作用,艺术馆内通过高尖端设备的管理与放映,游客可以欣赏到当代最著名的艺术家以及温哥华的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例如:"杰夫乔,恩·华莱士,斯坦·道格拉斯,罗德尼·格雷厄姆,罗伊·雅顿和布莱恩Jungen "等艺术家。画廊里还囊括了许多壮丽的作品及具有重要历史性质的艺术家--艾米丽·卡尔,一位伟大的西海岸艺术家所描绘的美丽景观和村庄以及透过绘画所表现的哥伦比亚民族文化的作品。

温哥华美术馆是温哥华著名的历史古迹之一,其本身建筑就是一件非凡的艺术品,是来自各国艺术家们最喜爱的游览圣地之一。

折叠 编辑本段 对外交流

友好城市:

温哥华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与其它城镇建立姊妹关系的城市之一。在1944年,为了援助当时二战盟军的港口城市,它与前苏联的敖德萨(Odessa)成为姊妹城。下面是温哥华现有的姊妹城市,以及建立年份:

苏格兰爱丁堡, 1978

中国广州,1985

四川广元, 1985

中国台湾 高雄,1985

美国洛杉矶, 1986

韩国釜山, 2007

乌克兰敖德萨,1944

巴西巴西利亚,1944

参考资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