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19-09-19 14:32:39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中江县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

中江县 - 四川省德阳市辖县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来自政区划
行政区划
编辑分类

中江县,隶属四川德阳市。中江是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厚重,三国时蜀置伍城县,隋改县名为玄武,宋改玄武为中江。

中江县位于川中丘陵地带。地理坐标在东经104°26′-105°15′、北纬30°31′-31°17′之间。全县幅员面积2200平方公里,辖45个乡镇、837个村(社区)。中江处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等特点,降雨较丰沛而季节分配不均,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中江拥有享有“音乐活化石”之誉的仓山大乐,太婆龙灯特色民间艺术文化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江手工挂面,以及八宝油糕、中江丹参、中江白芍、中江柚、中江双龙粉条等均为中江的特产。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倍调南仅田块基本信息

  • 中文名

    中江县

  • 面积

    2200平方公里

  • 外文名

    Zhongjiang County

  • 人口

    139.48万人(2018年)

  • 别名

    凯州,玄武,伍城

  • 方言

    四川话成渝片

  • 行政区类别

    县级

  •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所属地区

    四川省德阳市

  • 著名景点

    南塔,北塔寺,寿宁寺,大雄观,广福铜山,黄继光纪念馆

  • 下辖地区

    29个镇、16个乡

  • 政府驻地

    凯江镇

  • 火车站

    仓山站

  • 电话区号

    0838

  • 车牌代码

    川F

  • 邮政区码

    618100

  • 地理位置

    四川省中部,德阳市东南部

  • 行政代码

    510626

  • 地区生产总值

    390.09亿元(2018年)

  • 人均生产总值

    36234元(2018年)

  • 县委书记

    苏刚

  • 县长

    李霞

折叠 编辑本段 建制沿革

中江县中江县

清道光时期中江县城图清道光时期中江县城图

中江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

今县境夏代为梁州域,春秋战国时是巴国、蜀国之间郪部落领地。

秦灭巴蜀后分属巴郡的郪县、蜀郡的涪县、雒县。

汉代时中南部地区属广汉郡的郪县,北部360百科地区属涪县,西北部地区属雒县。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在今县境北部置五城县,是为中江境域内建县之始。

蛋员备切诗更点南齐改“五城”为“伍城”。

隋代改“伍城”为“玄武”,在今县境南部仓山地区置飞乌县;在今凯江镇设凯州,辖玄武、飞乌、绵竹(今罗江、旌阳部分地区,县城在黄许、略坪一带)、金渊(今金堂县大部地区)4县。

唐代在今县境中部广布三福地区置铜山县,境域内玄武、铜山、飞乌3县并存,同属梓州。

宋代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朝廷诏告天下,避圣祖赵玄朗讳,县避“玄”字;又封道教大神真武为灵应真君,县避“武”字。因“县城为江水所环”,故改“玄武县”为“中江县”。

元初至元十六年(1279年)撤销飞乌县,并入铜山县;二十年(12曲写福异阳县措占陆83年)又撤销铜山县,并入中江县。自此,中江境域基本确定,成为三县合一的大县,沿袭至模从力父从代今。元、明、清时,中江县属潼川府。

民国初,县属川北道(嘉陵道),1935年改属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县属遂宁专区;1958年10月,田仍客卷乎省排肉粒因划属绵阳地区;1983五北雷曾啊今年9月,改属新成立的德阳市。[1]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着附混立更流区划

1986年,全县共辖12个区、89个乡、3个镇;1个县辖镇:城关镇;2个区辖镇:龙台镇和仓山镇若游待根攻移脚

1996年7月,经四块已上副内刘川省政府川府民政〔19夫死96〕第24号文件批准,正式撤销12个区公所,将全县原来的乡镇撤并为21个乡、26个镇。并先后设立仓山、龙台、凯江、南华4个片区工作委员会,管辖片区内的乡镇。

2001年1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又新主济训判状虽帮掌建坭金、杰兴、南山、中兴、南渡5个镇,石庙、合兴、柏林、宝塔4个乡;调整6个镇的行政区域。

2002越界村积断损属年5月,在原东山、北山乡地域上新建东北镇。

2006年4月,根据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06〕1垂有失无洲局假饭布学5号文件批复,将33个镇、24个乡调整为29个镇、16个乡。

2006年6月,撤销仓山、龙台、止预派盐往征社钱凯江、南华4个片区工委。

2017年,全县有29个镇、16个乡,760个村、8525个村民小组,77个居民委员会、599个居民小组。[2]

乡镇分别为:凯江镇东北镇杰兴镇通济镇回龙镇太镇黄鹿镇南华镇南山镇集凤镇富兴镇兴隆镇辑庆永安镇悦来镇双龙镇感今滑某律孙击影兵统养继光镇仓山镇冯店镇核掌五老出本积金镇会龙镇联合镇太安镇万福镇广福镇、永兴镇、普兴镇玉兴镇龙台镇青市乡瓦店乡古店乡清河乡合兴乡石泉乡柏树乡高店乡、太平乡、白果乡民主乡石笋乡永丰乡元兴乡石龙乡通山乡、朝中乡。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中江县地处四川中部偏北,川中丘陵区西部。位于东经104甚味改低样立°26'~105°15′、北纬于界轻反科那倍30°31′~31°17′之间。东邻三台县,南连大英县、乐至县,西接金堂县、广汉市,北毗德阳市旌阳区、罗江县、绵阳市涪城区。与成都平原仅龙泉山脉相隔,幅员面积2200平方公里。城黄固特距成都66公里、德阳38公里、绵阳6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折叠 地形地貌

地势西北高东南判句又染略传补和低。最高处老牛坡(石泉、兴隆交界处,金堂境附近)海拔1046米,西眉山(石泉境内)海拔1045.2米。最低处是县境西南普兴镇三川村二水口,海拔308米。

折叠 气候环境

气候属四川盆地中部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和,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炎热,少酷暑,多暴雨;秋季多阴绵雨,冬季少雨,干冷空气盛行,多雾日,少霜雪。间有低温、干旱。气温自西向东随地势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年平均气温16.7°C。

折叠 水文环境

境内大小河流16条,分属涪江、沱江水系。主要河流凯江,境内长52千米,流域面积237千平方米;郪江境内长75.6千米,流域面积392千平方米;从岷江引水的人民型打点固什民维者车渠及配套渠道遍布全县,共126条1374.8千米。中型水库5座(继光水库、黄鹿水库、响滩子水库、元兴水库、双河口水库),小型水库42座,全县“河流沟渠纵横交错,塘库堰渠星罗棋布”。[3]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土地资

土地总面积:21.998万公顷;耕地面积:9.54万公顷;农业用地面积:16.612万公顷:建设用地面积末初左施广洲触2.80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2.58万公顷

1997—2010年规划状况:(1)耕地增加169.33公顷;(2)建设用地740公顷(耕地指标);(高热化3)退耕灾毁190公顷。

科编服聚永折叠 水利资源

继光水库继光水库​中江水利从小到大,从原始到初级,从初级到现代,已形成了以六、七期主干渠为骨干,继光水库为龙头,响滩子、世秋触值元兴、双河口三座中型水库作调节,中小微水工程相结合的水利灌溉网,在其2063平方公里的中江大地上,渠道成网,塘库棋布、清泉绕山,水流淙淙,1256条3700余公里渠道穿山越岭,引上紧排自如,4座中型水库,42座小型水库能吞能吐,10013处塘、堰和近两万口蓄水池星罗棋布,拦蓄经流,823处提灌设施送水上山,全县儿个令草面副翻四兰花百蓄引提水总量3.2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1.56万亩,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3风预旧.28亿斤猛增到1999年的14.5亿斤,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6平方公里,兴建防洪堤8.6公里,发展网箱养鱼4000只,年喜只土产成鱼5300吨。

折叠 料赵则矿产资源

中江县有天然气、石油、尼没即征末文盐、矿泉水、铜矿、页岩、粘土等矿产。

天然气、石油:从七十年代至今,经西南石油地质局、四川石油政建地质局等专业部门大量物探工作及钻探验证,已施工中深钻井十四口以上,其中难个大部分钻井都有油气显示,出气量最大达1.5万立方米/日(杰兴川泉181井)。天然气最有希望地段为北部回龙、杰兴、集新一带,预测分布面积达二百多平方公里;南边在永安、隆盛、广福、仓山一带,也有希望找到油气。

太自殖批陈剂发此盐矿:据《西南石油地质局情况简上训配草点局厂息介》,仓山、广福之间位于四川最大盐盆(南充盐盆)之内,预测境内盐矿分布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埋藏深度3000—3200米,平均厚度为60米,测算盐矿储量为126亿吨。

矿泉水:产于合兴乡境内(浩淼矿泉水),矿质经专业部门检验,各项指标优良,产量达600立方米/日。

铜矿:据1:20万区测联测(1980年)报告,中江县铜矿产于白垩系钢州浅层,呈鸡窝状,品位最高达5—7%,在境内兴隆铜官寺、高店、广福、马安、李都、牛王庙六个地区分别产出,储量分别在10—300吨之间。

页岩、粘土:仓山至县城一带新德均有大量产出,目前用于制造砖瓦

其它:据地质资料,中江县还有泥炭、白垩、澎润土及石灰岩(水泥矿)等矿产,因地质工作厚装质静额唱很改面日陈程度不深,尚未定性、定量。

折叠 森林资源

全县幅员面积21994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62114.3反沙振往松补宗胶充油触公顷,非林业用地1出业许度获课察57829.7公顷。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48671.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5公顷,无林地13432.6公顷(其中:退耕还林13362.9公顷,难利用地69.7公顷)。在有林地中,用材林面积15457.2公顷,蓄积779277立方米;防护林23635.4公顷,蓄积1083861立方米;薪炭林2022.6公顷,蓄积;111094立值总激息型审操方米;经济林面积1136.1公顷,竹林6419.9公顷。最法杂竹142489吨,散生木蓄积1072立方米。全县活立木蓄积2416201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1.79%。林业用地中,国有473.4公顷,蓄积34732立方米;集体73.5公顷,蓄积5436立方米;个人61567.4公顷,蓄积2374971立方米。在用材林中,幼龄林8567.3公顷,蓄积423532立方米,中龄林6508.7公顷,蓄积333088立方米,近熟林269.5公顷,蓄积14377立方米;过熟林3.8公顷,蓄积560立方米。林分面积41115.2公顷,总蓄积2416201立方米,其中:柏木35237.2公顷,蓄积1833766立方米;栎类1151.6公顷,蓄积46525立方米;桤木2695.5公顷,蓄积182947立方米;马尾松839公顷,蓄积36197立方米;软阔1181.7公顷,蓄积299691立方米,千丈1.9公顷蓄积16229立方米。在林业用地中,公益林25211.2公顷,商品林23667.8公顷,兼用林13165.6公顷,难利用地69.7公顷。在活立木总蓄积中,公益林1116574立方米,商品林482902立方米,兼用林816725立方米。[6]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人口

2018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53.2万户,户籍总人口139.48万人,同比下降3.2‰。其中,城镇人口24.3万人,乡村人口115.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2万人,死亡人口0.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3‰。年末常住人口107.7万人,城镇化率40.91%。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政治

现任领导(2019年9月)
职务人员
县委书记苏刚
县委副书记李霞、冯广宇
县委常委汤健、袁朝宇、米楷、陈俊、周勇、蒋定坤、夏鑫、刘仁政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立贵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彭英、龙昌泽、陈虞、汪怀玉
县政府县长李霞
县政府副县长陈俊、梅彩玲、刘兆斌、陈勇、袁海[4]
县政协主席杨晓刚[5]
县政协副主席
黄英、王军、邱闯、高芳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经济

折叠 综合概述

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49亿元,增长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7%,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49.66亿元,增长10.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1%,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2.94亿元,增长11.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2%,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1:37.4:38.5调整为22.4:38.4:39.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234元,增长9.3%。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51.4亿元,比上年增长9.4%,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64.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2%,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7.5亿元,比上年增长2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亿元,增长5.9%。财政总支出61.4亿元,增长13.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8亿元,增长5.7%。

折叠 第一产业

中江县的粮经复合高产高效示范基地中江县的粮经复合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0.4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总产值77.7亿元,增长4.3%;林业总产值6.0亿元,增长3.2%;牧业总产值61.7亿元,增长2.4%;渔业总产值1.8亿元,增长5.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3亿元,增长7.8%。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9.5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4万公顷,下降0.4%。全年粮食产量81.2万吨,增产0.07万吨,增长0.1%,其中:小春粮食产量14.2万吨,增长0.4%;大春粮食产量67万吨,基本持平。稻谷产量22.7万吨,增长0.3%;小麦产量12.1万吨,持平;油料作物产量9.6万吨,增长1.5%;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45.7万吨,增长0.9%。

全年出栏生猪105.1万头,比上年下降1.3%;出栏牛3.5万头,增长1.2%;出栏羊17万头,下降2.2%;出栏小家禽2582万只,增长1.3%。肉类总产量12万吨,增长0.7%,其中:猪肉产量7.5万吨,增长0.4%;牛肉产量0.3万吨,增长1.5%;羊肉产量0.3万吨,下降2.2%;禽肉产量3.9万吨,增长1%。禽蛋产量4.8万吨,增长2.8%。年末生猪存栏65万头,下降3.9%。

2018年末耕地面积10.2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5.5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64.5万千瓦。

折叠 第二产业

成德工业园成德工业园

2018年末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6家,实现产值4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3%。实现销售产值424.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13.0亿元,增长11.0%,利润总额27.4亿元,增长37.6%;利税总额37.5亿元,增长26.2%。工业产品产销率97.3%。

2018年末全县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6家,实现总产值26.1亿元(含省外),比上年增长71.0%,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2.1亿元,增长56.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7.2万平方米,增长5.7%。

折叠 第三产业

洋洋百货超市洋洋百货超市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105.0亿元,增长12.2%;乡村实现零售额79.8亿元,增长12.7%。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8.6亿元,增长19.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51.2亿元,增长12.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2亿元,增长14.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8亿元,增长12.4%。

全年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68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2%;实现旅游总收入56.0亿元,增长40%。[7]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科学技术

全年共申请专利881项,专利申请授权368项,其中:发明34项。

折叠 教育事业

2018年末全县共有学校371所,其中:幼儿园131所,小学182所,中学56所(含职中),教师进修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小学专任教师7101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3630人,中学专任教师3439人。年末在校生总数150410人,其中:小学68248人,中学5269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中江学校
校名简述校址校园风光

四川省中江中学

四川省中江中学创建于1927年。学校占地133320平方米(200亩),校内建筑面积61340平方米,绿化3.1万平方米。2002年4月,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四川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该校校训为'崇仁,尚勇,求真,创新。

中江县凯江湖南路263号

中江中学中江中学
四川省中江县城北中学四川省中江县城北中学创建于1916年,其前身是经省政府教育厅批准创办的中江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校,其间曾办过简易师范班。1952年更名为"四川省中江第一初级中学校",1960年改名为"中江县城北初级中学校"。2008年汶川地震后准备灾后重建,2009年4月奠基开工,2011年2月新校区基本建成。是德阳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新成长型学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中江县凯江镇北塔西路66号
城北中学城北中学

折叠 文化事业

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中江县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85.2千册;文化馆1个,博物馆、展览馆2个,4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9个文化院坝、760个农家书屋。全县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7%,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7.67%。

折叠 医疗卫生

中江县人民医院中江县人民医院2018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024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卫生院45个,医院12个,卫生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144张,其中医院床位2381张。卫生技术人员4005人,执业(助理)医师1689人,注册护士(师)1351人。县域内就诊率达92.2%,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93.5%。

折叠 体育事业

全县公共体育场馆1个,共建全民健身路径250条,全民健身工程274个。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570场次,大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98%,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3124万元。

折叠 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26元,比上年增长8.3%。人均消费支出19607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4.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76元,增长8.9%。人均消费支出11164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5.81%。

全年新增就业724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7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6%。

折叠 社会保障

2018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7.5万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7.5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4万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数7.0万人,参加职工失业保险人数2.4万人,参加职工工伤保险人数3.4万人,参加职工生育保险人数3.6万人。

最低生活保障4.2万人,其中:农村3.7万人,城镇0.4万人。全县拥有社会救助福利中心1个,床位数100张;敬老院44个,床位数3338张。全县特困供养人员1.1万人,其中集中供养人员0.2万人。

折叠 环境保护

全年整治砖瓦厂59家、“散乱污”企业94家,整治入河排污口83处,整治场镇和农村集中污染水体77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28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1.7%。

历史文化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折叠 地名由来

北宋祥符五年(1012年)改名“中江县”至今,以江名县。唐初即有“中江”水名。古玄武县内大河在唐至清历代地图上名“中江”。凯江之名不见于古代正史和《中国历史地图集》。近现代地图始有凯江之名。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壬子诏天下避圣祖玄郎讳,县避“玄”字。东封后,封玄武为灵应真君,因避“武”字,改“玄武县”为“中江县”。根据《旧唐书·地理志》载:梓州“郡城左带涪水,右挟中江,邻居水陆之要。”唐《通典》载:“梓州,左挟涪水,右带中江”。唐《元和郡县图志》《梓州》条目说:“宋(刘宋)元嘉中筑,左带涪水,右挟中江,居水陆之冲要”。《玄武县》条目说:“内江水,本名中江,经县南,去县(指治所)百步。”《明史·地理志》载:“潼川州,……北有涪江,南有中江流合焉。……中江县东南有中江,南有郪江。”《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中江》(水名):“源出四川安县,南流经罗江、中江二县。折东流至三台县入涪,今名罗江水,即古五城水也。”《罗江》(水名):“在四川罗江县东,有两派,皆出自安县,流经罗江县,又南入中江(县)界,为中江(水),东入涪江。”《中国历史地图集》唐、宋、元、明、清各代地图均将今中江县境内之凯江标明为“内江水(中江)”。宋代文同《梓州中江县新堤记》说:“县为江所环,因名之。”综上可知,县以江名。[8]

折叠 乡风民俗

中江县火神庙举办的庙会中江县火神庙举办的庙会中江拥有享有“音乐活化石”之誉的仓山大乐,太婆龙灯特色民间艺术文化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江手工挂面

中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音乐:仓山大乐;舞蹈:仓山太婆龙、积金火龙、船工彩莲船、端公舞、回龙小金龙、兴隆金毛狮、广福桃花龙;戏剧:仓山木偶戏;文学:古铜山“三苏”传说;传统手工技艺:中江挂面制作技艺、中江花石生产技艺、张氏中草药烧酒曲制作技艺、中江竹编。

中江挂面:开创于南宋绍兴年间,盛行于元代,现驰名国内,远销国外。2007年,中江挂面制作工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仓山大乐:当地又称仓山宫廷大乐,是流传于仓山镇的一种民间打击乐类的锣鼓乐。相传始于周文王庆祝战斗胜利的音乐表演,历经几千年发展,传承至今,现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抬春牛:立春前一日,中江旧时迎春由知县等最高行政长官主持,4人抬着篾扎纸糊彩绘的春牛大如真牛。尾随其后的是一个手拿长鞭的泥做芒神,再后便是主礼官,最后便是狮子、龙灯和戏班的表演,沿途观者如潮。游春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县东门外先农坛,致祭先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主礼官在祭坛前扶犁头,亲耕三圈,以示劝农,祭礼完毕,返回原处,众人吃“迎春酒”即告结束。次日立春,行“打春”礼,“打春”又叫“鞭春”,从此时起,春耕农忙就要开始了。

栽秧送幺台:农历四月,栽秧季节到了,人手不够,就得办“栽秧酒”请来亲友邻居帮忙。俗话说:“打谷子的饭,栽秧子的酒”,众人栽秧栽到太阳正顶时,主人要备好“幺台”送到田头,栽秧酒自晨至晚共五餐,三餐之外称幺台。大家吃喝高兴后又下田栽秧。幺台除酒以外,不能少了盐蛋(据帮工的人说不吃盐蛋,栽下的秧苗要浮起来)。秧苗载完了,大家到主人家吃“栽秧酒”,酒醉饭饱,尽兴而归。

船工彩莲船:分布遍及中江城乡,城关尤为盛行。古时,中江陆路交通困难,人民生活必需品的运入和农业产品的输出,都靠培江航运解决。船工们长期交往于三台、中江两县之间,促进了两县的经济、文化交流。中江船工帮会受三台船工帮会的文化影响,形成了民间表演艺术“船工彩莲船”。艄翁舞中形象矫健,幺妹和帮唱对在舞中屈膝,像拉船一样前进,突出“划”和“推”,在春节期间表演,为群众民间舞蹈。[9]

折叠 名优特产

中江挂面中江挂面中江挂面中江手工挂面历史悠久,相传为南宋绍兴年间创制,至今有近千年历史。此面为传统特产,手工精制,条细如丝,粗如韭叶,神奇而中空,堪称一绝。因工艺复杂,受气候限制,历代以珍品上贡。它的特点是味甘色白,柔嫩可口,面体因经多次发酵而有微孔,故有“茎直中通”之说,其特别柔嫩易消化也缘于此。现在为增加其营养成份,在制作过程中又分别加以韭汁、菠菜汁、鸡蛋精、鸡蛋黄、朱神砂等制成蛋清面、蛋黄面、朱砂面、翡翠面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中江挂面曾先后数次被省、地、市、县评为地方优质特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是探亲访友、馈赠亲朋的最佳食品之一。

中江柚中江柚中江柚:以独特的风味著称。果大,皮薄,可食比例大。果肉乳白微黄,质地脆嫩化渣,酸甜适度,汁多味美,营养丰富,有止咳,化痰,顺气,平喘的药用功能。中江柚栽植历史悠久,但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一般农民未掌握果树嫁接管理的科学技术,故发展缓慢。1975年柑桔选种,中江柚以它早产性,丰产性,耐贮性、抗逆性等各项指标均超过当地普通柚种,受到果树专家和有关部门重视,列为我县开发农业的重点项目。国家林业部列为全国“八五”百项林产品重点开发科技项目。1986年在全省柚类鉴评会上获唯一的肉质满分。1990年在德阳市柑桔鉴定会上又位居榜首。1991年在全省水果评审会上被专家评为肉质第一名,果形第二名的优质水果。[10]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折叠 黄继光纪念馆

黄继光纪念馆位于风景独秀的魁山脚下东河之畔黄继光纪念馆黄继光纪念馆,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立于1962年10月,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于1962年10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旧址位于原文庙;新馆于1987年10月20日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位于东溪河畔,魁山脚下。纪念馆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对称和谐,金碧辉煌,既有古建筑的民族风格,又有朴素的乡土气息,纪念馆融资料征集、陈列宣传、文化交流、旅游文化于一体。纪念馆由5个依山势降低的陈列室和曲廊、花园、水榭等朴素典雅的民居式园林建筑所组成。馆内现珍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董必武、邓小平、刘伯承、郭沫若、谢觉哉、何香凝、张爱萍、秦基伟等的题词,朝鲜金日成主席的题词及朝鲜党政代表团赠送的大量珍贵礼品等革命文物。

折叠 芍药谷景区

芍药谷景区芍药谷景区

芍药谷景区位于中江县集凤镇石垭芍药基地,龙泉山脉尾端丘陵山区,是“中国芍药之乡”核心区,辐射周围12个村,幅员面积30余平方公里,距中江县城22千米,德阳市35千米,与省会成都相距66千米。景区群山重叠、沟壑交错,视野开阔,风景秀丽。芍药花每年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盛开,绚烂妍丽,“五一”前后为最佳观赏期。2013年开始,中江县已连续在景区成功举办五届“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中江芍药赏花生态旅游节”,数万名游客在万亩芍药花海中踏青、赏花、休闲,参加骑游、摄影等系列活动,形成了中江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

折叠 仓山古镇

仓山古镇仓山古镇仓山古镇位于中江最南端,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相传仓山镇是春秋战国时期所遗“古郪王城居址”,汉代属郪县管辖,隋唐时曾设飞乌县,元初并入中江县。境内有丰富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如清代时期的帝主庙、城隍庙,明代时期的禹王宫、玉佛寺,乾隆时期的朝龙寺,隋唐时期的大旺石刻等都是悠久历史的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仓山大乐、太婆龙灯都是璀璨文化的延续。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仓山古镇将以仓山大乐、太婆龙灯、仓山茶韵、木偶川剧等仓山文化,为游客展现原滋原味的仓山古韵。

折叠 北塔风景区

北塔北塔

北塔位于中江县城北端北塔山山顶,北塔公园内。该塔坐北向南,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距今已历近千年沧桑,是一座四面实心体十三级密檐式砖塔,也是四川地区仅有的建于北宋时期具有辽代风格的千年古佛塔。石质阶梯式塔基,第一级塔身较高,向南开券门设心室,心室上端砖砌五铺作斗拱承托叠涩而成的穹窿顶。以上各级塔身较短,每面均砖砌假券门和直棂假窗装饰,级间出檐,形成重重密檐。塔顶为半球形覆钵金刚宝座式。该塔对于研究四川地区以及我国塔类建筑艺术、历史和宗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 南塔风景区

中江南塔中江南塔

中江南塔位于中江县南端铜鱼山山顶,南塔公园内。建于明神宗万历37年(1609),距今逾四百余年,为明代大理寺卿邑人宋兴祖、中江知县杨廷干为培补县城东南风水而建。该塔坐东南向西北,为八面体九层楼阁式砖塔,铁质仰覆钵结合式塔顶。经塔门入心室可顺时针沿128级踏道,螺旋登顶。塔身内部各层中央设心室或壁龛,各层塔身均一面开门,七面设窗,逐层变换门向,以览八方风光。塔身外部层间设腰檐两重,青砖叠涩出檐,倍增全塔美感。塔内至今尚遗明清文人墨书题记数则。塔门两侧角柱上原有杨廷干所题对联:“塔建巽峰天宝地灵开景运,文兴凯郡青云黄甲发长祥”,因石质风化现已不存。该塔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 寿宁寺

寿宁寺寿宁寺

寿宁寺位于中江县城西边南华镇栖妙山麓,原为雷神庙(明代建筑),是已故高僧正果法师的出家寺庙,现有三殿一堂: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正果法师纪念堂。正果法师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广济寺方丈,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在全国佛教界乃至东南亚各国具有深远影响,曾多次访问日本、斯里兰卡等国。

折叠 镇江寺

镇江寺镇江寺

镇江寺位于中江县城老城区盐市街凯江畔,是中江县保存比较完整的走马转角楼式样的古庙,为在凯江从事航运的船帮祈求水运平安而集资所建,是远近仅存的格局基本完整的古代祭祀和供奉大禹、水府主神及其配祀诸神的专题性庙宇,是中江县航运史、盐业史和革命历史的重要实物见证。作为中江古城历史的象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镇江寺及其祭祀与庙会活动,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历来为中江县重要文化旅游景点之一。[11]

折叠 编辑本段 著名人物

折叠 编辑本段 城市荣誉

中江名片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全国食品工业强县
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四川省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基地强县
四川省现代农业(水稻)建设重点县
四川省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县
四川省现代畜牧业建设重点县
四川省商标战略示范县
四川省现代流通示范县
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模范县
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
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
省级卫生县城[13]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