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11-16 16:23:44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编辑分类

广来自西 即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因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秦统一岭南设置桂林郡而简称桂,首府南宁市,下辖有14个地级市,8个县级市(地级市代管),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中国唯一一个沿海自治区。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接壤,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广西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区内聚居着以汉、壮、瑶、苗、侗、京、回等民族,汉语方言有粤语、西南官话(桂柳话)、客家语、平话、湘语、闽语六种,壮语方言有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有苗语、瑶语等。 

广西的大陆海岸线长约1595千米,区内交通便利。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主要品种有火龙果、番石榴、荔枝、金桔、蜜橘、龙眼。

本信息

  • 中文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面积

    23.67万平方千米

  • 外文名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 人口

    5659万人(2018年)

  • 别名

    桂、八桂

  • 方言

    粤语、桂柳话、壮语、客家话、平话、湘语、闽语

  • 行政区类别

    自治区

  •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 著名景点

    桂林山水、德天瀑布、北海银滩、白浪滩、桂平西山、左江花山等

  • 下辖地区

    14个地级市

  • 机场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等

  • 政府驻地

    南宁市民生路2号

  • 火车站

    南宁站、南宁东站、柳州站、桂林站、桂林北站等

  • 电话区号

    0770-0779

  • 车牌代码

    桂A—桂R

  • 邮政区码

    530000

  • 地理位置

    中国华南西部,北部湾之滨

  • 行政代码

    450000

  • 地区生产总值

    20352.51亿元(2018年)

  • 人均生产总值

    41489元(2018年)

  • 省会

    南宁市

  • 省委书记

    刘宁

  • 省长

    蓝天立

  • 省花

    桂花

  • 简称

折叠 编辑本段 建制沿

折叠 先秦至元朝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早在80万年前广西就有原始人类生息了。

广西历史悠久,在四、鸡机板次长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此劳作生息。

距今2~1万年前的“麒麟山人”已学会和使用钻孔与磨尖的石器。桂林甑皮岩人遗址则说明距今约1万至6000年前,广西古人类已开始从事原以月养友良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

禹贡》为荆州南徼地。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今广西地域主要分属于桂林郡南海郡象郡,这是广西最早纳入统一的中央王朝版图。南海郡原兵定距消扬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郡治番禺,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

汉初,代行南海郡尉赵佗击并桂林郡、象郡印字煤议二则娘,建立南越国元鼎六年(前11率高育看呢1)汉武帝平定南越,苍梧广信(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普客随哪频步帝己害带)成为交趾部9郡的行政中心。汉朝将南越地划分为9个郡。其中设在苍梧郡广信县的交混令取交趾部。西汉时,合浦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还庆神照包括苍梧郡、和浦郡、荆州贵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东汉时期的交州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中国广西和广东的。治所在番禺(今中国广州)。

令屋哪宪底调财调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广西先属吴,其后归于晋及不断更替的南朝宋、齐、梁、陈各政权。三国时期,217年(建安二十二年)己输断殖镇帝础脸吴国分交州为广州和交州,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晋属广州。宋、齐、梁、陈时,广西属湘州和广州。

隋属扬州部。隋末,广西为萧铣所据。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隶属于岭南道。655年以后松财右极班模农编被,5府皆隶于广州,长官称为五府(管)经略使,由快声于头字概境列贵除几广州刺史兼任。756年(肃宗至德六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

咸通三年(862),分岭南道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升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这是广西最早成为一级独立政区。

唐朝时期广西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侵防是收燃学远宣桂布”名闻遐迩;桂、邕、柳、容等重要市镇兴起;修筑了沟通桂江保毛肥居示阿岩内河毫柳江的著名水利工程相思埭。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长期争夺重脸教能若日广西,宋代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南西路简称为广西,广西之名航罗方度图船始于此。

宋代邕州横山寨(今田东县平马镇)、永平队动根策压色练征等寨(在今宁明县)及钦州露国景已简3大博易场成为西南民族集市或与交趾等地贸易的国际市镇;有色金属锡、铅的产量的对是氧损耐到支划地钟居于全国前列;梧州元丰亮办斯规十集监成为江南六大铸钱监之一;纺织品尤其是苎麻织品质量仍未了练济款格呀永上乘,左右江出产的緂布色彩丰富。元朝统治广西基本上着重于军事控制,在各主要隘口附近派驻屯兵,实行军事性质的屯田;元朝时广西属湖广行中书省。

至正二十三年(1363),设置广西行中书由从境吃省,为广西建省之始。

折叠 清时期

明朝时期,撤销元朝的行省之名,设司、府(州)、县(土州)三级区域制。全国划分为13个布政使司。

洪武二年六月(1层示某试369)将原属广西所辖的廉州、钦州划拨广东统辖。

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娘观生态送振父并白乎,设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名称由此固定下来。广西布政使司内划分为11个府和3个直隶州统辖各县。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县,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先治乔利,今马山境,后迁治武缘,今武鸣境)、思明请去兴过项核院你任周现府(治思明土州,今宁明)、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今德保);3个直隶州是:归顺州(治今靖西)、田州(治今田东)、泗城州(治今凌云)。此外,全州原属湖南地,

洪武二十七年(1394),全州(今全州、灌阳着连翻没、资源)自湖广永州府改属简八宣路著氧木广西后,今广西地露理复域大体形成。

明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和5个长官司

明宪宗在梧州创建总督府,到嘉靖四十五年,两广总督由梧州改治广东肇庆。

清朝时期,推行省、道无评新、府(直隶厅)或州(直隶州)、县四级。复设广西省,省会驻桂林府(今桂林市)。

广西全省划分为11个府、2个直隶厅、2个直隶州,分别统辖各州市县。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今桂林)、柳州府态包图之准马平县,今柳州),击然协唱美界洋纸委活庆远府(治宜山)、恩府(治武缘,今武鸣)、京两述内种析办泗城府(治凌云)、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治识布抓主害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占技毫秋察(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天宝,今德保);2个直隶厅是:上思直隶(治今上思)、百色直隶厅(汽船议治今百色);2个直隶州是:鬰林直隶州(治今玉林)、归顺直隶州(治今靖西)。此外廉州府(治今合浦)、钦州直隶州(治今钦州),均属广东省。荔波县原属广西省,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划归贵州省统辖。清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10土司和3长官司。

折叠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于1912文只年成立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期间,广西沿袭清朝称省,地域与清朝大致相同。

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省会均桂林,1912—1936年振映听玉表美可曾一度迁到南宁。

民国元年,直隶州、厅均改为府,全省划分为10府:桂林府、平乐府、柳州府、庆远府、梧州府、浔州府、南宁府、太平府、镇安府、思恩府,分别统辖各县。

民国二年(1913)撤销府制,由省直接统辖各县。

民国六年(1917),全省划分为6道:桂林道(治今桂林)、柳江道(治柳州)、南宁道(治今南宁)、苍梧道(治今梧州)、镇南道(治今龙州)、田南道(治今百色)超倍因命称仍团,分别统辖各县。始自明清的对土原鲜奏从利记子官管辖区的改土归流措施,

民国十八年(1929)全部完成,全部土州、土县改设新县。

民国十五年(1926),根据军政合一的原则,废除道制,把全省划分为若干区。民国十九年(1930),全省划分为12个民团区们宁许落

1927年12月16日,黄绍闳率桂系在梧州誓师养怕程语织负板青菜讨粤,两广战争发,酿成广州事变。粤系要员在广州发占否增难,1927年12月11日,共产党人发动广州起义。桂系发动两广战争后,分兵两路进攻广州,先后占领硫研示世容根青刻木任肇庆、三水、河口等地。粤军第四军全力攻占东江,回师广州阻击桂军,桂军改变计划,转攻东江。

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民团区为行政监督区。在此期间,广西为新、旧桂系军阀统治达28年之久。

民国三十八年(1949),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全省划分为1市(桂林)、15区(1―15区)、99县。钦州、合浦灵山、防城仍属广东省统辖。自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时期,省会绝大部分时间在桂林,仅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12―1936)迁于南宁。

广西在民国新桂系统治时期是全国模范省,为中国桂系军阀的根据地。

折叠 建国后

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全广西,设广西省,省会在南宁。

1951年至1955年,钦州廉州(即今钦州防城港北海)从广东划入广西。

1952年12月10日,在邕宁、宜山、百色3个专区成立桂西僮族自治区

广西广西1955年至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东。

1956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倡议,

1957年6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决定,并在同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相应的决议。

1958年3月5日,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省一级的“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

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西。同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1978年起,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定为12月11日,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全广西、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的日子相一致。[1]

折叠 地名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公元前214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桂林郡和象郡,所以广西称“”由此而来。广西的名称则来源于两个,一为咸通三年(862),岭南道分东、西两道,并以邕管经略使岭南西道节度使,成为一级独立政区,二为宋朝所建制的行政单位—“广南西路”,后简称“广西路”,这是“广西”名称的由来。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为14个地级市,8个县级市,63个县(含12个民族自治县),40个市辖区,799个镇,319个乡(含59个民族乡),133个街道办事处。首府为南宁市。[8]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2018年)
地级市
县市区名称

南宁市

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武鸣区

柳州市

城中区、鱼峰区、柳北区、柳南区、鹿寨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柳城县、柳江区、融安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桂林市

秀峰区、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雁山区、临桂区、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平乐县、荔浦市、恭城瑶族自治县

梧州市

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苍梧县、藤县、蒙山县、岑溪市

北海市

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合浦县

防城港市

上思县、东兴市、港口区、防城区

钦州市

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

贵港市

桂平市、平南县、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

玉林市

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玉州区、福绵区

百色市

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德保县、靖西市、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

贺州市

八步区、平桂区、昭平县、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

河池市

金城江区、宜州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丹县、天峨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山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

来宾市

兴宾区、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山市

崇左市

扶绥县、大新县、天等县、宁明县、龙州县、凭祥市、江州区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与面积

广西的峰林广西的峰林地处中国南部,位于北纬20°54′-26°24′,东经104°26′-112°04′,北回归线横贯中部。

接邻省区: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并与海南隔海相望。

接邻国家:越南,国境线全长约800多公里;海岸线长度:约1,500公里。陆地区域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比例:2.5%,在全国各省区市国土总面积中排名第9位。

折叠 地形地貌

广西处于被称为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两广丘陵的西部,南边朝向北部湾。整个地势为四周多山地与高原,而中部与南部多为平地,因此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与东南之间呈盆地状,素有“广西盆地”之称。位于自治区中部的贵港市拥有广西最大的平原“浔郁平原”。

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广西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状。其特征是:

1、盆地大小相杂。西、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东北为南岭山地,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盆地中部被广西弧形山脉分割,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沿广西弧形山脉前凹陷为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形成大小盆地相杂的地貌结构。

2、山系多呈弧形,层层相套。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4列,山系走向明显呈现东部受太平洋板块挤压、西部受印度洋板块挤压迹象。

3、丘陵错综,占广西总面积10.3%,在桂东南、桂南及桂西南连片集中。

4、平地(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山)占广西总面积26.9%。广西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二类。

5、喀斯特广布,占广西总面积37.8%,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桂东北。其发育类型之多为世界少见。

海岸、岛屿

广西南临北部湾。属于南海,大陆海岸东起合浦县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其大陆海岸线约1595千米,岛屿岸线461千米。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及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广西近海滩深广大,面积达1005平方千米。0-20米浅海广阔,面积达6488平方千米。整个北部湾的面积约12.93万平方千米,东起雷州半岛、琼州海峡,东南为海南岛,北至广西,西迄越南。湾内海底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倾斜度不到2°,水深一般20-50米,最深不超过90米。广西沿海有697个岛屿,总面积约84平方千米,其中最大的涠洲岛面积约28平方千米。

折叠 气候特征

  • 综述

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北以贺州——东兰一线为界,此界以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区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极端最低气温为-8.4-2.9℃,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全区大部地区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雨水丰沛,干湿分明,季节变化不明显,日照适中,冬少夏多。

  • 降水

广西是中国降水量最丰富地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均在1070毫米以上,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其地域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的特点。

由于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不均,干湿季分明。4-9月为雨季,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

  • 热量

广西气候温暖,热量丰富。各地年平均气温16.0-23.0℃,等温线基本上呈纬向分布,气温由北向南递增,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各地累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累年最低气温为-8.4—2.9℃。

  • 积温

日平均气温≥10℃积温(下称≥10℃积温)表示喜温作物生长期可利用的热量资源。广西各地≥10℃积温5000-8000℃,是全国最高积温省区之一。丰富的热量资源,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熟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折叠 水文特征

广西的岩溶地貌较为发育,地表水与地下水能相互转化,数量比较稳定。但由于河流主要以雨量补给类型为主,各地降水分布不均,另外,出入境、入海水量比例不协调,加上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旱、暴雨洪涝气象等灾害较为常见,因此广西境内的水资源总量并不稳定。境内河川有规律的汛期,并集中了河川径流量的70%-80%,其中资水、湘江贺江等桂东北河川汛期在3-8月,浔江、右江等桂西南河川汛期在5-10月,红水河柳江左江郁江黔江西江等桂中诸河汛期多在4-9月。

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西江是区内最大的河流。西江支流桂江的上游称漓江,与湘江间有秦时开凿的灵渠相通。历史上,灵渠是沟通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重要通道。区境中部有较宽广的平原——郁江平原、浔江平原玉林盆地等。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粮食和甘蔗的主要产区。东南部海岸线曲折,港湾与洁净海滩交错,景色宜人。

广西境内河流总长约3.4万公里。集水面积1000㎞²以上的地表河有69条,水域面积约8026㎞²,占陆地总面积的3.4%,喀斯特地下河有433条,长度超过10公里的有248条。境内地表河分别属于珠江的西江水系、长江洞庭湖水系(湘江资江)、沿海诸河流、百都河红河水系、地下河水系。主要有南盘江西江贺江红水河左江右江柳江黔江郁江浔江桂江南流江钦江防城江北仑河漓江等;地下河有坡心河、地苏河等。其中,西江流域从西向东贯穿广西,然后进入广东,抵达珠江三角洲。南部诸河流注入北部湾,西南有属于红河水系的河流流入越南。广西河流水量大,水力资源充沛,已经建有多座水电站。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海洋资源

广西海洋资源丰富。较长的大陆海岸线,以及合适的海岸线的曲直比,使得广西沿海地区有天然优良港群之称。北部湾鱼类、虾类、头足类、蟹类、贝类和其他海产动物、藻类等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煤、泥炭、铝、锡、锌、汞、金、钛铁矿、石英砂、石膏、石灰石、花岗岩、陶土等海洋矿产资源亦达到20多种。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和合浦盆地三个含油沉积盆地蕴藏丰富的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他盐化工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淡水资源也较为丰富。

广西沿海地区处于中国海域面积约12.93万平方公里的北部湾的北部,以粤桂交界处的英罗港为起点,沿铁山港北海港大风江钦州湾防城港企沙港珍珠港,直至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沿岸,大陆海岸线长约1,500公里。沿海岛屿有697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1个,岛屿岸线总长600公里,岛屿总面积为84平方公里。

折叠 矿产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储量较大,是中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有色金属矿产凸显表现为,境内已经发现了锰、铝、、铁、膨润土、钨、铟、铅、锌、锑、银等145种矿种,现已探明97种的矿藏储量。部分矿藏储量更是位于全国,甚至世界前列,所以广西亦称“有色金属之乡”。

广西矿产分布较集中:

桂东的主要矿产为:银、

桂南的主要矿产为:锰、稀土、花岗石;

桂西的主要矿产为:铝土矿、金;

桂北的主要矿产为:锡、铅、锌、锑、、银、硫铁矿、滑石

桂中的主要矿产为:石灰岩白云岩重晶石

其中,较为知名的是南丹锡矿、平果铝土矿、宁明膨润土矿。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人口

折叠 人口总数

2016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838万人,比上年增加42万人,增长0.9%;年末户籍人口5579.12万人,比上年增加60.89万人,增长1.1%。出生人口77万人,出生率13.82‰;死亡人口29万人,死亡率5.95‰;人口自然增长率7.87‰。

从性别结构看,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512.4万人,占51.9%;女性人口2325.6万人,占48.1%。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8.01(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常住人口中,16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987.3万人,占61.8%;60周岁及以上人口716万人,占14.8%。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481.4万人,占10.0%。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为23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251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7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8.1%。[7]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市面积与人口数据(人口数截止2016年底)

区划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万人)

户籍人口(万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

237,558.10

4838.00

5579.12

南宁市

22,111.98

706.22

751.74

柳州市

18,667.44

395.87

385.67

桂林市

27,622.89

500.94

533.96

梧州市

12,554.94

301.84

347.47

北海市

4,016.07

164.37

174.34

防城港市

6,181.19

92.90

97.20

钦州市

10,820.85

324.30

409.13

贵港市

10,605.44

433.20

554.89

玉林市

12,838.00

575.60

717.32

百色市

36,203.85

362.02

417.17

贺州市

11,771.54

203.87

242.52

河池市

33,508.00

349.90

428.59

来宾市

13,411.06

220.05

268.56

崇左市

17,345.47

206.92

250.54

折叠 民族构成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此外还有满、蒙古、白、藏、黎等其他民族成分。在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18%,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在全国居第1位,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39%,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2]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

常住人口

比例

主要集聚区

汉族

2892万

62.8%

南宁,南部沿海及东部地区

壮族

1444.8万

32%

南宁、柳州、百色、河池、来宾、崇左、防城港、贵港等市

瑶族

149.4万

3.3%

柳州、桂林、贺州、百色、河池、来宾6市,设有恭城、金秀、富川、巴马、都安、大化6个自治县

苗族

47.5万

1.04%

融水苗族自治县、隆林、三江、资源、西林、龙胜、南丹等县(自治县)

侗族

30.6万

0.7%

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自治县、融水自治县

仫佬族

17.2万

0.4%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宜州、柳城等县(自治县、市)

毛南族

6.6万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回族

3.23万


桂林、柳州、南宁、百色等市及临桂、灵川、鹿寨、永福等县

布依族

2.1万



京族

2.33万


东兴市江平镇万尾、巫头、山心三岛

水族

1.36万


南丹、宜州、融水、环江、都安、河池等县、市(自治县)

彝族

9700


隆林、那坡、和西林县(自治县)

仡佬族

3885

隆林各族自治县

满族

9576


融水县、宜州市、环江县、南丹县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经济

折叠 综合概述

桂林榕湖桂林榕湖

2018年,全年全区生产总值(GDP)20352.5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8%、39.7%和4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1%、25.4%和61.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489元,比上年增长5.8%。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1455元/人,比上年提高6.5%。

年末全区就业人员2848.3万人(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282.4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4%。全区农民工总量1273.6万人,比上年下降0.2%。其中,外出农民工912.4万人,下降1.1%;本地农民工361.2万人,增长2.0%。

全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3.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2.7%。

全年全区财政收入2790.35亿元,比上年增长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1.48亿元,增长4.1%,其中,税收收入1122.03亿元,增长6.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6.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10.89亿元,比上年增长8.2%,民生重点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0.5%。全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1.3%,营业利润增长6.0%。

折叠 第一产业

全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2802.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50.9千公顷;甘蔗种植面积886.40千公顷,增加10.2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43.39千公顷,增加4.12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439.67千公顷,增加39.93千公顷;木薯种植面积182.26千公顷,减少15.23千公顷;果园面积1263.63千公顷,增加89.21千公顷;桑园面积189.45千公顷,减少1.72千公顷。

全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372.8万吨,比上年增加2.3万吨,增产0.2%。其中,春收粮食产量21.3万吨,减产1.8%;早稻产量470.5万吨,增产0.1%;秋粮产量881.0万吨,增产0.3%。全年谷物产量1296万吨,减产0.2%。其中,稻谷产量1016万吨,减产0.4%;玉米产量273万吨,增产0.6%。油料产量66.66万吨,增产2.7%;甘蔗产量7292.76万吨,增产2.2%;蔬菜产量(含食用菌)3432.16万吨,增产4.6%;园林水果产量1790.55万吨,增产13.3%。

全年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418.4万吨,比上年增长1.6%。其中,猪肉产量263.9万吨,增长3.5%;牛肉产量12.3万吨,增长5.2%;羊肉产量3.4万吨,增长1.3%;禽肉产量138.8万吨,下降2.2%。禽蛋产量22.3万吨,下降7.8%;牛奶产量8.9万吨,增长8.9%。全年生猪出栏3465.8万头,比上年增长3.3%;年末生猪存栏2298.3万头,比上年末增长0.2%。全年蚕茧产量36.89万吨,增长3.8%。

全年全区水产品产量329.81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92.22万吨,增长0.6%。

全年全区木材产量310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6%。天然松脂70.4万吨,增长1.2%。油茶籽23.32万吨,增长3.3%。

折叠 第二产业

全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8%,股份制企业增长5.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1.9%。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4.0%,制造业增长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3%。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9.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8.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1.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7%,汽车制造业下降6.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4.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9%。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1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4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股份制企业773.5亿元,增长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68.6亿元,增长12.7%。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49.9亿元,比上年增长0.2%;制造业965.2亿元,增长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5.1亿元,增长29.3%。

全年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67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国有控股企业2053.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0%。

折叠 第三产业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91.59亿元,比上年增长9.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240.82亿元,增长9.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50.77亿元,增长10.6%。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7470.28亿元,增长9.2%;餐饮收入额821.31亿元,增长10.0%。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化妆品类增长6.2%,金银珠宝类下降1.9%,日用品类增长3.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1%,中西药品类增长7.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9%,家具类增长0.1%,通讯器材类下降20.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0.7%,汽车类增长0.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7%。

全年全区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2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19.11亿元,增长11.8%;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92.62亿元,增长3.2%;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7.30亿元,增长37.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23.86亿元,增长23.1%。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98.19亿元,增长15.5%;寿险业务给付72.67亿元,增长10.4%;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赔款及给付53.00亿元,增长70.7%。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居民收入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8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8017元,名义增长7.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3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3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全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375元,比上年增长4.2%。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3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59元,名义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617元,名义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恩格尔系数为30.4%,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0.7%,农村为30.1%。

折叠 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25.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0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89.62万人,增加83.6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136.69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88.47万人,增加31.7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48.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23.52万人,增加21.39万人。年末全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4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12.6万人,增加23.81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44.88万人,减少1.3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66.2万人,增加27.62万人。

年末全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4033.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8.67万人。全区共有12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82.2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4.7万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民政部门资助184.1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33.16万人次。

年末全区共有为儿童提供救助收养服务的机构42个,床位0.4万张,年末收养0.1万人。各类社区服务设施2736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97个,社区服务站1990个。

折叠 科学技术

全年安排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1794项,资助经费262605万元。其中,科技重大专项经费155714万元,重点研发计划经费25739万元,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经费13120万元,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经费51943万元,自然科学基金16089万元。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2469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2193项,软科学研究成果1项,基础理论成果275项。全年全区获广西科技进步奖项目148项,其中,特别贡献奖2项,自然科学奖23项,技术发明奖15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08项。全年全区专利申请量44220件,比上年下降2.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0299件,比上年下降4.7%。全年全区授权专利20545件,比上年增长34.6%,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328件,比上年下降4.9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36件,比上年增长14.5%。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14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1.4亿元,比上年增长55.8%。

年末全区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指全区获得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实验室)1264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1个,自治区级检测中心40个。全区累计完成产品认证企业个数(有效期内)5958个。全区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7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23.98万台(件)。累计制、修订地方标准数1938个,有效期内广西名牌产品数63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1个。

折叠 教育事业

全年全区研究生教育招生1.31万人,在校研究生3.41万人,毕业生0.91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0.4万人,在校生94.22万人,毕业生21.3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招生24.8万人,在校生67.76万人,毕业生18.5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6.8万人,在校生103.58万人,毕业生29.58万人。普通初中招生73.75万人,在校生212.64万人,毕业生63.9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85.97万人,在校生476.78万人,毕业生73.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75万人,在校生3.36万人,毕业生0.27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19.8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9.4%。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科高校

序号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3]

办学地点

1

广西大学(211院校)

国家教育部与自治区政府共建

南宁

2

广西民族大学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自治区政府共建

南宁

3

广西艺术学院

国家文化部与自治区政府共建

南宁

4

广西医科大学

自治区教育厅

南宁

5广西中医药大学

南宁

6

广西师范学院

南宁

7

广西财经学院

南宁

8广西警察学院南宁

9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

10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

1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

12桂林医学院

桂林

13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桂林

14桂林旅游学院桂林
15广西科技大学柳州

16

梧州学院

梧州

17

钦州学院

钦州

18

玉林师范学院

玉林

19

百色学院

百色

20

右江民族医学院

百色

21

贺州学院

贺州

22

河池学院

河池

23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来宾

24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崇左

25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自治区教育厅(独立学院)

南宁

26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南宁

27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南宁

28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南宁

29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桂林

3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桂林

31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桂林

3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北海

33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柳州

34

广西外国语学院

自治区教育厅(民办)

南宁

35南宁学院自治区教育厅(广西民革区委与南宁市政府合办)南宁
36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自治区教育厅(民办)北海
广西专科院校
地区名称
南宁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科技职业学院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广西演艺职业学院广西工程职业学院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桂林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山水职业学院

柳州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梧州梧州职业学院


北海北海职业学院


钦州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百色百色职业学院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

河池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崇左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中远职业学院(在建)

广西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

地区名称
南宁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教育学院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崇左南宁地区教育学院


桂林桂林市职工大学


折叠 文化旅游

年末全区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15个,文化馆124个,博物馆251个,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08个。全区共有5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59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末全区共有广播电台7座,电视台6座,广播电视台84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634.87万户,数字电视用户604.09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56%;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78%。全年出版各类报纸5.57亿份,各类期刊0.4亿册,图书2.74亿册。年末全区共有档案馆14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7.12万卷。

折叠 卫生健康

全年全区入境过夜游客562.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国际旅游(外汇)消费27.78亿美元,增长15.9%。接待国内旅客6.78亿人次,增长30.8%,国内旅游消费7436.08亿元,增长37.2%。旅游总消费7619.90亿元,增长36.5%。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743个,其中医院624个,乡镇卫生院126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9592个,村卫生室2040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8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1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4个。年末全区卫生技术人员42.0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6万人,注册护士14.04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26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5.59万张,其中医院17.32万张,乡镇卫生院6.53万张。

折叠 体育事业

全年全区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中获金银铜牌16枚,其中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5枚。

折叠 资源环境

全年全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3.6%。其中,工矿仓储用地0.4万公顷,增长57.1%;住宅用地0.4万公顷,增长61.5%;基础设施等用地2.0万公顷,增长53.5%。

全年全区完成造林面积249.7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09.2千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43.7%;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40.8千公顷。截至年底,全区建成自然保护区达7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个,获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37%。活立木蓄积量7.9亿立方米。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85平方公里。

全年全区电力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7.8%。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油气产量综合能耗下降4.1%,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下降6.3%,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下降1.9%,单位水泥熟料综合能耗下降1.1%,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下降0.4%,吨钢综合能耗下降0.8%,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4.1%。

近岸海域61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68.9%,三类海水占14.7%,四类、劣四类海水占16.4%。

在监测的14个设区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市占42.9%,未达标的市占57.1%。城市区域昼间声环境质量较好的市占57.1%,一般的占42.9%。

全年全区平均降水量1516.7毫米。全年全区平均气温为21℃,比上年下降0.1℃,共有6个热带气旋直接影响广西。

年末全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439.9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2%;城镇污水处理率为94.5%,提高0.7个百分点。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1%。城镇建成区绿地率为32.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4平方米,增加0.58平方米。

年末全区共有地震台站244个,地震监测台网7个。

全年全区各级气象台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9472次,全年自治区气象台发布预警95次。全区共有海洋观测站8个。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交通

广西临海,且与越南相接,境内海航、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折叠 航空

民航现有建成机场7座: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柳州白莲机场北海福成机场、梧州长洲岛机场、百色巴马机场、河池金城江机场

在建、将建机场3座:梧州西江机场玉林机场、贺州机场

折叠 港口

广西广西“十五”期间,新建沿海港口泊位13个,新增吞吐能力864万吨。其中新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新增吞吐能力744万吨。至“十五”末,沿海港口总吞吐能力达3456万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26个。

2010年全区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648个,其中内河泊位431个,沿海泊位217个,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49个。港口泊位综合通过能力1.82亿吨,其中内河6036万吨、沿海1.22亿吨、集装箱130万标准箱。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86亿吨。

其中北部湾港1.19亿吨,内河港6707万吨。全区行政区划航道里程6157公里,通航里程5591公里,其中等级航道3506公里,占总航道里程的62.71%;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573公里,占总航道里程的10.25%,新增二级航道291公里。全区拥有运输船舶8800艘、514万载重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28%和1.18%。

广西北部湾港由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港组成。2012年,广西北部湾港吞吐量17437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3.8%,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13年西部沿海第一大港防城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06亿吨,增长5.4%。

折叠 铁路

折叠 公路

2010年末广西公路总里程1017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74公里、一级公路876公里、二级公路8646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11.88%。公路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分别排第21位和15位,在西部地区中分别排第9位和第4位。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折叠 饮食

广西广西广西日常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但境内南北亦有些许变化,在桂东南的玉林、梧州、贺州、南宁、北海、钦州等主要以清淡,在北部的柳州、桂林等部分地区有吃辣习惯。据旅行家徐霞客所记载,广西境内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早期的饮食已有种食稻谷和蔬菜、腌菜、饮茶、行酒礼等习惯。其中以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钦州猪脚粉桂林米粉、防城牛腩粉、梧州龟苓膏巴马香猪、宾阳白切狗、宾阳酸粉玉林牛巴、玉林云吞、玉林酸料以及各地的米粉、切粉、滤粉等为代表。

折叠 语言

世居广西的11个少数民族,除回族使用居住地的汉语方言外,均有自己的语言,分别是壮语京语、瑶语、苗语、侗语、仫佬语、毛南语、京语、彝语、水语、仡佬语。使用水语、仡佬语的人口呈下降趋势,已属濒危语言。而汉语方言也有粤语、西南官话(桂柳官话)、客家语、平话、湘语、闽语等六种。

粤语

粤语(当地人称广西白话),分布范围主要为桂东南,即贺州凭祥连线的东南部,占广西三分之一的地域,使用人口1500多万,占广西汉族人口比例超过55%。线的西北说粤语的不多,分布也较分散,有百色市区等方言岛;广西粤语分有梧州粤语、邕浔粤语、勾漏粤语和钦廉粤语四大片区。

境内通行的粤语县市有30多个,即南宁邕宁横县贵港桂平平南藤县梧州玉林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防城港东兴钦州合浦浦北灵山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州钟山百色、崇左、扶绥宁明凭祥及龙州。此外,广西其它不通行粤语的城市中亦有粤语人口分布,通常是沿河的街道。中由于民国时期的新桂系移民开发,因提升农业技术需要,向桂中平原移入桂东南地区人口,有为数不少的粤语村庄。

壮语

壮语是壮族的民族语言,在广西西部广泛分布,主要分为南北两大部分,使用者也不仅仅是壮族人,与壮族混居的某些农村的汉族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也也能说这种语言。

桂柳官话

桂柳官话西南官话的一种,使用人口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人口50%以上,主要流布于桂北地区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县城,通行于桂北汉语区。桂林,柳州为其主要的两个使用城市,是明清进入广西的西南官话。西南官话桂柳话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目前最强势的汉语方言,是壮族、汉族及各民族之间重要的交流语言。[4]

客家语

客家语在广西又被称为涯话(桂南地区)、新民话(玉林博白等地)、麼个话(柳州等地)、长乐声(贺州)等,是继粤语、壮语、桂柳官话之后第四大广西本土语言(或方言),使用人数约600万(2013年)。

广西境内除桂林市的全州县、兴安县、资源县和河池市的凤山县没有客家人居住外,其余均有客家人分布,客家人分布区域内使用客家语。客家人数达10万以上的市辖区、县级市、县有:桂东地区贺州八步区昭平县;桂南地区玉林市区、陆川县博白县北流市;贵港市区、桂平市、平南县北海合浦县钦州市区、浦北县灵川县防城港市;南宁市区、宾阳县;柳州市区、柳城县来宾兴宾区。其中贺州市区(即八步区)、玉林市的博白县和陆川县为广西客家语强势地区。

平话

平话分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邕宁宾阳横县贵县马山宁明南宁市郊和左右江沿岸的百色田林、乐业的一些村庄,以及桂北的桂林市郊区、临桂、灵川、融水、融安罗城、永福、柳城柳江、龙胜、钟山、贺县、恭城、三江、鹿寨等县(自治县)、市,总数在300~400万之间。

京语

京语的主要者为京族人。

折叠 戏曲

汉族:桂剧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广西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一带及梧州市、贺州市部分官话地区,波及湖南南部地区与广东西北隅

少数民族戏剧和地方戏种:壮剧、壮欢、彩调剧、邕剧苗剧、毛南剧

折叠 特色产品

玉林牛巴、罗汉果、容县沙田柚、荔枝、香蕉、广西柑橙、沙糖桔、阳朔金桔,融安金桔、木菠萝、菠萝、博白桂圆、田东芒果、七香(香猪、香茶油、香米、香芒、香鸭、香蕉、柠檬鸭)、山楂、桂花糕、山葡萄、恭城月柿、黄皮果、灌阳红枣、扁桃、猕猴桃、白果、八角、茴油、香菇、黑木耳、广西名茶(如苍梧六堡茶等)、甜茶、甘蔗和梅花牌白糖、玉林优质谷、薏米、东兰墨米、环江香梗和靖西香糯、木薯、零粉、荔浦芋、桃榔粉、桂林马蹄、富川脐橙、玉林大蒜、南丹羊角皱椒横县大头菜、西林烤姜、蜂蜜、信都红瓜子、苗山冬笋、田林八渡笋、豆豉与黄皮酱、青刀豆罐头、桂林豆腐乳、桂林三花酒、广西名酒、广西动物药酒、蛤蚧、灵香草、金银花、桂皮、五倍子、灵芝菌、黄精、安息香、白木香、砂仁、田七、茯苓、梧州桑寄生茶、梧州龟苓膏、红豆与相思豆、正骨水、云香精、桂林桂花、桂油、广西丁香、蓖麻、山苍子、恭城篙竹、金茶花、肥牛树、剑麻、苎麻、油桐、柠檬桉、香樟、棕榈、木棉花、银杉与蚬木、油茶、黄麻、松香、大蚝、大虾、青蟹、石斑鱼、北部湾的海珍品、海牛、全州禾花鱼、平果没六鱼、巴马油鱼、梧州嘉鱼、富川桂花鱼、娃娃鱼、合浦珍珠、西林三珍、广马、中堡黄牛和富川水牛、巴马香猪、陆川猪、三黄鸡、霞烟鸡、广西名猴、果子狸、穿山甲、大瑶山鳄蜥、壮锦、毛南族花竹帽、钦州坭兴陶器、合浦沙煲、陆川铁锅、陆川乌石酱油与乌石小刀、龙州砧极和菜刀、桂林羽绒及其其制品、环江凉席、合浦北海的烟花爆竹。桂林的辣椒酱也十分有名,有的女性以送辣椒酱给心上人表达火辣的爱意。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折叠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
柳州百里柳江沿江风景带桂林漓江风景区资源五排河漂流宜州下枧河景区
容县都峤山风景区[5]钦州三娘湾旅游区钦州八寨沟风景区南宁青秀山风景区
南宁大明山景区玉林龟山公园龙胜龙脊梯田柳州鱼峰公园
柳州都乐岩风景区柳州大龙潭风景区荔浦银子岩柳州融水元宝山
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区靖西通灵大峡谷靖西古龙山峡谷群金秀大瑶山风景区
贺州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桂平西山风景区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桂林世外桃源
桂林龙胜温泉桂林两江四湖景区北海涠洲岛北海银滩
防城港那良古镇旅游区防城港野人谷防城港那良古镇牙山风景区桂林象鼻山
阳朔西街桂林乐满地度假世界桂林漓江风景区桂林古东瀑布景区
京岛旅游度假区——巫头白鹤山岑溪白霜涧漂流北流勾漏洞风景区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
德天瀑布旅游区武宣县百崖大峡谷风景梧州鸳江春泛五指山风景区
崇左白头叶猴生态公园宝鼎瀑布陆川温泉象州温泉
龙胜温泉平乐仙家温泉容县黎村镇天然温泉防城港峒中温泉
响水滩瀑布扶隆乡马射尿瀑布应天府瀑布三叠岭瀑布
玉林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江程阳风雨桥景区三江丹洲古镇鹿寨香桥岩国家地质公园

折叠 人文景观

广西历史悠久,古人类、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斗争纪念遗址众多。经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批准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40余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柳州和北海,另外还有多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阳永济桥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梧州中山纪念堂友谊关
昆仑关战役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部旧址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靖江王府及王陵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恭城古建筑群百色起义纪念馆
灵渠桂海碑林博物馆花山岩画容县真武阁
贺州黄姚古镇桂林愚自乐园桂林印象刘三姐宁明花山崖壁画
玉林云天宫梧州骑楼城梧州龙母庙三江程阳风雨桥
凭祥友谊关景区南宁扬美古镇南宁嘉和城温泉谷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
桂林恭城文庙那良古镇刘永福故居防城港那良镇抗日战争纪念亭和抗日战争会议旧址东兴边境旅游区
苍梧李济深故居防城港那良古镇柳州白莲洞桂林的甑皮岩
宁明花山壁画龙州红八军军部旧址那良镇大勉村办事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
柳州柳侯祠百色红七军军部兴安严关大士阁

折叠 园林景观

广西的园林各具特色,南宁市的公园、植物园以南亚热带风光为特色,桂林、柳州的公园多以中亚热带风格为主体,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景观(如岩溶景观、水体景观等)和古建筑构成各具特色的园林艺术。如柳州龙潭公园

世界地质公园: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漓江风景名胜区、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宁明花山风景名胜区。还拥有隆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贵港南山一东湖风景名胜区、百色澄碧湖风景名胜区、陆川谢鲁山庄风景名胜区、三江的林溪一八江风景名胜区、鹿寨的香桥岩风景名胜区、北流的勾漏洞风景名胜区、容县的都峤山一真武阁风景名胜区等29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有7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即桂平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合浦县的大士阁、宁明的花山崖壁画、兴安县的灵渠、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司令部及红八军司令部右江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另有220处自治区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1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北海的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柳州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龙胜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上思和防城的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融水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北流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容县森林公园和天堂山自然保护区,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即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

南宁是广西旅游的集散地,市区内有扬美古镇、伊岭岩、青秀山风景区、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大明山旅游区、人民公园、南湖公园等市内公园;九龙瀑布群森林公园、金伦洞原始石漠山洞、大龙洞景区、龙虎山自然保护区以及昆仑关景区等。

柳州是广西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排在广西第二位,仅次于桂林市。市区有大龙潭风景区,柳侯公园,江滨公园,立鱼峰景区,百里柳江,都乐岩风景区等公园景区,北部的三江,融水等县域旅游资源丰富,有三江程阳风雨桥景区,贝江景区,丹洲古镇,大侗寨景区,鹿寨香桥岩景区,柳城知青城,大良石门仙湖景区等。

桂林是享誉世界的著名旅游城市,与柳州市构成桂北山水民俗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有:七星景区、芦笛景区、世外桃源旅游区、象山景区(象山公园、滨江公园)、冠岩景区、愚自乐园艺术园、两江四湖、银子岩旅游度假区、古东瀑布、兴安灵渠、丰鱼岩旅游度假区、龙胜温泉、雁山园、经典刘三姐大观园、蝴蝶泉、穿山景区等。

广西公园胜景繁多,如莲花瀑布、试剑石、望夫石、磨菇石、仙人床、情人树、海豹采果、人工草坪,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桫椤树蕨),花中之王金茶花,还有悠久漫游的千年龟、欢腾的五爪金龙和活泼嬉戏的猴群,主峰莲花山是桂东南第一峰。

景点

地区

景点名称

景点类别

门票(元)

地址

南宁市

动物园

公园

50

西乡塘

柳州市大龙潭风景区生态民俗免费柳州鱼峰区

桂林市

七星公园

溶洞地貌

55

桂林市区

北海市北海银滩海滨度假免费北海市银滩大道

钦州市

三娘湾野生海豚观旅游区

亚热带海滨

30

钦州市犀牛角镇

防城港市白浪滩(又名大平坡海滨度假免费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月亮湾西南侧6公里处
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公园20南宁青山路19号
靖西县通灵大峡谷峡谷地貌90靖西县城东南部32公里的湖润镇新灵村
柳州市柳侯公园文化古迹免费柳州城中区

折叠 滨海旅游

广西罗汉果广西罗汉果广西1595公里海岸线上,拥有北海银滩、涠洲岛、斜阳岛、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外沙岛、海洋之窗、北海海底世界,防城港江山半岛京岛、天堂滩、怪石滩、火山岛、竹山北仑河口跨国生态旅游景区,钦州的三娘湾等等。涠洲岛是中国7000多个岛屿中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2004年1月被评为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它的生态保持原貌。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资源丰富,包括白浪滩大平坡)、白沙湾、怪石滩、红树林、月亮湾、金花茶基地等,2012年接待了302.8万游客。2013年广西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被评为“中国十佳海洋旅游目的地”之一,游客量502万人次。

折叠 编辑本段 著名人物

译吁宋秦代西瓯部族联盟酋长桀骏秦代西瓯部族联盟军事首领
黄乾曜唐代黄峒部族首领黄少卿唐代西原农民起义领袖
曹唐《全唐诗》收录诗最多的广西人曹邺唐代广西第一大诗人
赵观文唐代广西第一大诗人侬智高宋代农民起义领袖
蒋冕明代理学名臣瓦氏夫人明代抗倭巾帼英雄
袁崇焕明末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石涛中国清代画家
陈宏谋清朝大学士郑献甫晚清抗法名将
冯子材晚清抗法名将岑毓英晚清抗法民族英雄
刘永福晚清民族英雄杨秀清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石达开太平天国诸王之一李秀成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萧朝贵太平天国诸王之一蒙得恩太平天国诸王之一
韦昌辉太平天国诸王之一卢六太平天国第一位烈士
谭绍光太平天国诸王之一陈玉成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林凤祥太平天国北伐主将黄鼎凤清代农民起义领袖
李开芳太平天国北伐主将吴凌云清代农民起义领袖
唐景崧晚清名臣况周颐清代词人
蒋昪明代广西唯一的兄弟尚书蒋冕明代广西唯一的兄弟尚书
冯京广西第一个“三元及第”者陈继昌中国最后一位“三元及第”者
王正功最早咏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人陆荣廷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及军阀
岑春煊两广总督卢焘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长
李济深黄埔军校副校长陈济棠中国国民党一级上将
李宗仁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黄旭初曾任广西省主席
白崇禧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黄绍竑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马君武中国教育家、翻译家韦拔群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
梁漱溟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李明瑞桂系名将
黄现璠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俞作豫龙州起义领导人
王力语言学家、教育家韦国清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邓颖超周恩来总理夫人甘苦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覃应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主席李宁体操王子
陆地著名作家何姿伦敦奥运会冠军
梅艳芳影坛巨星石进作曲家,歌手
韦唯国际著名歌唱家胡夏第六届超级星光大道总冠军
卓君2011中国达人秀冠军韦超中国最早的滑翔家
劳炳辉国内易学名人陈钦广西最早的学者
杨廷理中国开发台湾噶玛兰(今宜兰)第一人林之源著名隐士书画家
赵传著名歌唱家辛夷坞代表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欧阳夏丹著名主持人天衣有风代表作《凤囚凰
后弦中国著名音乐人黄觉中国知名演员
弦子中国知名歌手苏夏中国著名导演
李兆焯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纪恒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马飚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黄格胜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吴宇森著名国际电影导演乔振宇
影视演员
张俪影视演员郁钧剑中国知名歌手
文清中国内地主持人、演员、制片人汪小敏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
谈莉娜中国女歌手、影视演员艾菲中国内地女歌手

折叠 编辑本段 友好城市

广西缔结的友好城市有日本熊本县、美国蒙大拿州、意大利西西里大区、俄罗斯沃罗涅日州、泰国素叻他尼府等。[6]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