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苏州苏州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著名的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其中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
商末,我国西北地区姬姓周氏族首领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让贤,从陕西歧山下的周原,千里南奔,来到长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今江苏梅村),与当地土著居民结合,建立了带有部落性质的“勾吴之国”。这是苏州一带称吴的最早记载。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灭商,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寻得已在吴地为君主的泰伯、仲雍五世孙周章,封其为诸候。“勾吴”遂成为诸侯国,正式纳入西周版图。水韵苏州
周简王元年(公元前585年),寿梦继位称王,吴国始有确切纪年。从寿梦起,吴国国势日盛,并开始与中原各国交往,跻身大国争霸的行列。
周灵王12年(公元前560年),吴国君位传至二十世孙诸樊,国都南迁至今苏州城址。周敬王6年(公元前514年)阖闾继位,命大臣伍子胥在诸樊所筑城邑的基础上扩建大城,周长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约合今制23.9公里),名阖闾城。
周元王3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吴地悉归越国所有。显王35年(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吴、越之地尽属楚。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楚相春申君黄歇被封于江东,吴地遂成为春申君封地。
战国末年,秦国在其辖境行郡县制,随着占领区的扩大,郡县制进一步推行。秦始皇24年(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俘楚王负刍,以长江以北楚国之地建楚郡。次年,王翦逐次攻取楚国在长江以南之地,遂将楚郡分为九江、障、会稽三郡。2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正式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吴地属会稽郡。郡治在吴国故都(即今苏州城址)。并以郡治所在地设吴县,为所辖二十六县之首邑,吴县之得名自此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项梁、项羽在吴县起兵反秦。秦亡后,楚汉相争中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领梁、楚等九郡,会稽郡亦属楚。
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攻灭项羽,汉将灌婴乘胜过江,攻破吴县,略定会稽。同年,刘邦封韩信为楚王,会稽等郡属楚王封地。次年刘邦降韩信为淮阴候,分其封地东部会稽等三郡五十二城改建荆国,以其从兄刘贾为荆王,领会稽郡,都吴。11年(公元前196年)英布反汉,杀刘贾占领荆国封地。次年平定英布之叛,废荆国仍复为会稽郡。同年刘邦封刘濞为吴王,会稽郡遂属吴国封地。文帝前元9年(公元前171年),故鄣郡并入会稽郡,郡治一度由吴县移至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与长兴县之间),7年后复治吴县。景帝3年(公元前154年),刘濞谋叛伏诛,废吴国,复为会稽郡,领县二十四,吴县仍为首邑。
元封5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全国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会稽郡属杨州刺史。其时之州尚不属正式行政建置。盘门
公元9年,王莽篡位建新朝,改吴县为泰德县。王莽新朝复灭后,东汉光武帝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改泰德县为吴县。顺帝时因会稽郡幅员辽阔,不便管理,遂于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析郡地东北部另置吴郡,西南部仍为会稽郡。新置之吴郡领县十三,吴县为首邑,郡治在吴县,而会稽郡治则徙往山阴。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兴平2年(公元195年),孙策部将朱治攻占吴郡,入城领太守事,自此吴地一直属三国孙吴政权。领县十五,吴县为首邑。孙皓宝鼎元年(公元266年),从吴郡中划出阳羡、余杭等五县与丹阳郡的数县另置吴兴郡。至西晋时,吴、丹阳、吴兴三郡号称“三吴”。
- 晋至隋朝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分天下为十九州,吴郡属扬州刺史。四年(公元283年)分吴县之虞乡置海虞县。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成帝封其弟司马岳为吴王,改吴郡为吴国,置内史行太守事。其后司马岳虽徙封琅琊王,但吴国之名却一直延续到东晋末。
南朝刘宋武帝永初2年(公元421年),废吴国之名复称吴郡。南朝政府曾在南方广置侨州侨郡,宋孝武帝大明7年(公元463年),以吴郡属侨置南徐州。次年仍隶扬州。萧梁天监6年(公元507年),析吴郡地置信义郡。大同年间(公元535——545年)置昆山县,隶信义郡,大同6年(公元540年)改海虞县为常熟县,从此昆山、常熟二县得名。太清3年(公元549年),侯景作乱攻陷郡城,改吴郡为吴州。次年又恢复原置。陈武帝永定2年(公元558年)割吴郡所属海盐、盐官、前京三县置海宁郡;后又割钱唐、富阳、新城等县置钱塘郡;割建德、寿昌、桐庐等县属新安郡。吴郡辖地骤减,仅领吴、昆山、常熟、嘉兴四县。祯明元年(公元587年),析扬州地增置吴州,以原属扬州的吴郡、钱塘郡等改隶吴州,于是吴州、吴郡、吴县三级治所同驻一城。
隋朝建立后,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开皇9年(公元589年)灭陈后废吴郡建置,以城西有姑苏山之故,易吴州为苏州,这是苏州得名之始。下辖吴、昆山、常熟、乌程、长城五县。11年(公元591年),因反叛骚乱频繁,危及苏城安全,故杨素于苏城西南横山(七子山)与黄山之间另筑城廓,州、县治悉移新廓,至今该处地名仍称新郭。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复苏州为吴州,3年(公元607年)又改州县制为郡县制,吴州复称吴郡。
- 唐宋元明
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复吴郡为苏州。7年(公元624年)将隋代迁出的州、县治迁回原址。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十道,苏州属江南道。开元21年(公元733年)分江南道为江南东、西二道,苏州属江南东道。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苏州为吴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称苏州,并改隶浙西道,节度使署也驻苏城。大历13年(公元778年)苏州被升为江南地区唯一的雄州。
光化元年(公元898年),苏州成为吴越国的领地,改称中吴府。后梁开平3年(公元909年),吴越王钱缪分吴县南部地另置吴江县,吴江建县自此始。后唐同光2年(公元924年),钱缪又奏请升中吴府为中吴军,设节度使,领常、润等州,直至宋初未有变易。苏州园林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吴越王钱俶改中吴军为平江军,隶江南道。太平兴国3年(公元978年)吴越纳土归宋,恢复苏州建置,转属两浙路转运使。政和3年(公元1113年)敕升苏州为平江府,属江南道浙西路,于是苏州又有平江之称。宣和5年(公元1123年)置浙西提举司,建炎4年(公元1130年)置浙西提点刑狱司,治所均在平江城。
元代始行行省制。至元十二年(1275年)设江淮行省,置浙西路军民宣抚司,次年即改宣抚司为平江路,属江淮行省。十八年(1281年)升平江路为达鲁花赤(蒙语长官之意)总管府。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划江而治,江南设江浙等处行中书省,苏州属之。元贞元年(1295年)升昆山、常熟、吴江、嘉定四县为州。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入据平江,建大周政权,一度改称隆平府,次年张士诚接受元朝封册,复改为平江路。
明太祖吴元年(1367年),改平江路为苏州府,隶江南行中二书省。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南京成为陪都,以江南为南直隶省,苏州府属之。
- 清朝时期
入清以后改南直隶为江南省,置左、右两布政使。苏州仍称府,属县不变,隶右布政使。顺治18年(公元1661年)将右布政使自江宁移驻苏州。雍正二年(1724年)升太仓州为直隶州。三年(1725年)分江南省为安徽、江苏两省,于是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苏州府治和长、元、吴三县县治同驻苏州一城。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李秀成进驻苏州,以苏州为省会,建苏福省,实行省、郡、县三级制。同治二年(1863年)清军攻陷苏州,恢复建置如旧。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以太湖西山置靖湖厅,隶苏州府。苏州太平天国忠王府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公历,以下同),辛亥革命爆发。11月5日,苏州宣布独立,原江苏巡抚程德全自称苏军都督,设都督府于苏州。12月3日,改苏军都督为江苏都督,实行军民合治,称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府所设苏州。
-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苏州府,复将长洲、元和二县及太湖、靖湖二厅并入吴县,同时将震泽县并入吴江县,昭文县并入常熟县,新阳县并入昆山县。从此,地名称苏州,建置称吴县。民国3年(1914年),实行省、道,县官制,分一省为数道,于苏、常之地设苏常道,治所苏州,吴县属之。民国16年(1927年)4月,国民政府建都南京,江苏省会迁至镇江,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制。同年6月,成立苏州市政筹备处。次年11月,县、市分治,在苏州市政筹备处基础上,正式建立苏州市。民国19年(1930年)5月,江苏省政府以紧缩开支为由,又撤销苏州的市级建置,复并入吴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江苏省分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作为省的派出机构,吴县属于第三区,区署设苏州。同年十二月,第三区改称无锡区,区署置无锡。民国25年(1936年),无锡区改称第二区,仍隶吴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11月19日,苏州沦陷。次年5月,日伪江苏省政府在苏州成立,管辖苏南地区十六个沦陷县城,吴县属之。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苏南东路地区领导坚持抗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将东路地区先后划分为三个级六个行政区,苏州均隶属于苏南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9月,苏州县人民抗日自卫会在常熟东塘市成立。次年2月,苏州县政府成立,苏州县人民自卫会撤销。由于日伪残酷清乡,民主政权相继撤销。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7月,在苏两北行政办事处的基础上,吴县抗日民主政权恢复成立。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伪江苏省消亡,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苏州仍称吴县,隶属江苏省江南行署。后江南行署撤销,又隶属第二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直至解放。
- 解放之后
1949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入城,苏州解放。划苏州为市,连同吴、常熟、昆山、吴江、太仓五县均隶属于苏州行政区专员公署。苏州专署及吴县县政府一直驻苏城。1950年10月,苏州行政区专员公署改称为苏州区专员公署,苏州市改由驻在无锡的苏南行政公署直辖。今日苏州
1953年1月,苏南、苏北两行署合并为江苏省,调整专区及市、县区划,苏州区专员公署改称为江苏省苏州专员公署,苏州市从苏州专员公署划出,为省辖市。1958年7月,苏州市划归苏州专区。1962年6月,苏州复为省直辖市,并自始与苏州专区一直并立。同年1月,析常熟、江阴地置沙洲县,属苏州专区,1970年,苏州专区改称为苏州地区。
1983年3月1日,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撤销苏州地区,将原属苏州地区的江阴、无锡二县划归无锡市,吴县、吴江、昆山、太仓、沙洲、常熟划归苏州市。苏州市领五县一市。[1]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 区划沿革
苏州1983年,撤销常熟县,改设常熟市。 1986年,撤销沙洲县,设立张家港市。1989年,撤销昆山县,改设昆山市。 1992年,撤销吴江县,设立吴江市。1993年,撤销太仓县,设立太仓市。 1995年,撤销吴县,设立吴县市。
2001年,苏州市郊区更名为虎丘区;同年,撤销吴县市,分设吴中区、相城区。[2]
2012年,撤销苏州市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合并设立苏州市姑苏区;撤销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3]
- 区划详情
截止2015年1月,苏州市辖5个市辖区: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4个县级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 全市共设40个街道和55个镇,其中苏州市区设37个街道和22个镇。
区县名称 | 面积(k㎡) | 人口(人) | 下辖街镇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
姑苏区 | 86 | 1649701 | 21个街道 | 苏锦街道 | 215001 |
相城区 | 496 | 693576 | 6个街道,4个镇 | 元和街道 | 215131 |
吴中区 | 745 | 1158410 | 6个街道,7个镇 | 长桥街道 | 215000 |
虎丘区 | 223.36 | 572313 | 4个街道,3个镇 | 东渚镇 | 215010 |
吴江区 | 1176.68 | 1275090 | 8个镇 | 松陵镇 | 215200 |
常熟市 | 1094 | 1510103 | 2个街道,9个镇 | 虞山镇 | 215500 |
昆山市 | 864.9 | 1646318 | 10个镇 | 玉山镇 | 215300 |
张家港市 | 999 | 1248414 | 8个镇 | 杨舍镇 | 215600 |
太仓市 | 620 | 712069 | 1个街道,6个镇 | 城厢镇 | 215400 |
注:2010年六普常住人口数据 |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
折叠 地貌
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苏州分别隶属于两个一级的自然地理区: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上,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
低山丘陵零星散布,一般高100~350米,分布在西部山区和太湖诸岛,其中以穹窿山最高(342米),还有南阳山(338米)、西洞庭山缥缈峰(336米)、东洞庭山莫里峰(293米)、七子山(294米)、天平山(201米)、灵岩山(182米)、渔洋山(171米)、虞山(262米)、潭山(252米)等。
折叠 气候
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折叠 水文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人口
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59.1万人,比上年增加1.2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61.08万人,比上年增加7.24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11.68‰,比上年上升1.32个千分点;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4.96‰,比上年上升1.44个千分点。[4]
苏州人口以汉族江浙民系为主。截至2011年,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1.6万人,有47个少数民族成份,占常住总人口的0.15%。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政治
姓名 | 职位 |
---|---|
曹路宝 | 苏州市委书记 |
吴庆文 | 市长、市委副书记 |
周伟强 | 市委副书记 |
陈振一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情况
折叠 综述
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761亿元,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443.8亿元,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30.7亿元,增长3.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12.75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2万美元。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43.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244.4亿元,比上年增长9.3%;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6.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04.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7%。
折叠 第一产业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升主导产业水平。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9%。全年粮食总产量110.46万吨,比上年下降2.4%,其中夏粮总产量37.15万吨,比上年增长1.8%;秋粮总产量73.31万吨,比上年下降4.3%。年末高标准农田面积108.77千公顷,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7%,设施农(渔)业面积46.71千公顷,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63.33千公顷。全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126只。“三品”产量占食用农产品产量的3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5%,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全省首位。
折叠 第二产业
工业生产稳中略增。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5773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586亿元,比上年增长0.3%。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0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列统的21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09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占列统产品的50.9%。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产值105亿元,比上年下降4.0%;外商及港澳台资工业产值19584亿元,比上年下降0.4%;股份制工业产值10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大型工业企业产值16393亿元,比上年下降3%;中小微工业企业产值14193亿元,比上年增长4.6%。百强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2335亿元,比上年下降1.3%。
类型 | 开发区 | ||
---|---|---|---|
国家级开发区 | |||
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 | 苏州浒墅关经济开发区 | ||
国家级高新区 |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
国际商务区 | 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商务区 | ||
保税区 | |||
保税物流园区 | 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 | 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 | 太仓保税物流中心(B型) |
出口加工区 | 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 | ||
常熟出口加工区 | 吴江出口加工区 | 吴中出口加工区 | |
省级园区 | 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 | 苏州相城经济开发区 | |
花桥国际商务城 |
折叠 第三产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1428.2亿元,比年初增加1390.6亿元,同比少增987.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7247.9亿元,比年初增加1713.4亿元,同比少增99.3亿元。短期贷款余额6504.3亿元,比年初增加39.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9999.2亿元,比年初增加1436.6亿元。全社会融资总量4000亿元左右。
年末全市证券交易开户总数139万户。证券机构托管市值总额3700亿元,比上年增长87.2%。全年各类证券交易额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1.8%。期货市场交易额3.4万亿元,比上年下降5.8%。
国家 | 企业 | ||||
---|---|---|---|---|---|
美国 | 纳贝斯克 | 百特 | 施乐 | 耐克 | 普尔思 |
沃尔玛 | 杜邦 | 埃克森美孚 | 礼莱 | 华纳兰伯特 | |
Ferro | TRW | FMC | PPG | 雪弗龙 | |
AMD | 3M | 甲骨文 | 普莱克斯 | 艾利不干胶 | |
艾默生电气 | 摩托罗拉 | 霍尼韦尔 | 卡特彼勒 | 通用汽车 | |
美铝 | 德福尔 | 旭电 | 安普 | ||
道康宁 | 哈利斯 | 泰科国际 | 固瑞克 | 百得 | |
伊顿 | 德士古 | 道氏化学 | 强生 | 摩根斯坦利 | |
加拿大 | 加拿大铝业 | 玛格纳 | INCO | ||
日本 | 丸红 | 索尼 | 夏普 | 日立 | 瑞萨 |
松下 | 丰田 | 住友 | 东绵 | 日绵 | |
日本通迁 | 日本电波 | 大日本油墨 | |||
雅马哈 | 任天堂 | 爱普生 | 新日本 | 新日铁 | |
精工 | 大金 | ||||
电装 | 喜玛诺 | 小松 | 妮飘 | ||
日清 | 兼松 | 旭化成 | 旭玻璃 | NEC | |
牧田 | |||||
韩国 | 三星 | 现代 | |||
LG电子 | 易买得柳道万和(YUDO) | ||||
法国 | 埃尔夫·阿奎坦 | 液化空气 | |||
施耐德电气 | 欧莱雅 | 拉法基 | |||
圣戈班 | 罗纳普朗克 | ||||
欧尚 | 道达尔 | 达能 | |||
索迪斯 | 欧朗科技 | 家乐福 | |||
英国 | BP | 葛兰素史克 | BOC | 翠丰控股 | |
德国 | 西门子 | 戴姆勒克莱斯勒 | 蒂森克虏伯 | 马尔集团 | |
赫思特 | 罗伯特博世 | 英飞凌 | ZF集团 | ||
大众 | 巴斯夫 | 魏德米勒集团 | |||
舍弗勒摩擦产品 | |||||
意大利 | Mattei(玛泰) | 霞飞诺 (高端眼镜生产) | 意法半导体 | ||
荷兰 | 壳牌 | 阿克苏诺贝尔 | TNT | ||
澳大利亚 | 博思格钢铁 | ||||
瑞士 | 诺华(山多兹) | 迅达 | 先正达 | 罗技 | 瑞芙臣 |
西卡 | |||||
芬兰 | STORA-ENSO (紫兴纸业) | 芬欧汇川 | 通力电梯(KONE) | ||
挪威 | 海德鲁 | ||||
瑞典 | 爱生雅 | 利乐包装 | |||
丹麦 | 丹尼斯克 | 格兰富 | |||
新加坡 | 益海嘉里 | ||||
外资银行 | 巴黎国际银行 | J. P. 摩根大通银行 | |||
(台海两岸合资) | 瑞穗实业银行 | 池田银行 | |||
台湾合作金库银行 |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
折叠 公路
折叠 铁路
苏州市区共有苏州站、京沪高铁苏州北站、苏州园区站、苏州新区站、唯亭站、阳澄湖站6个铁路客运站,苏州西站为货运站,除此之外郊县还有昆山站、昆山南站2个铁路客运站。
苏州站是上海铁路局直属站,是京沪铁路中办理旅客运输的一等站,位于苏州古城区北端外城河北岸。
铁路线路 | 途经站 |
---|---|
沪宁高铁 | |
京沪高铁 | |
通苏嘉城际铁路(在建) | 张家港站、苏州园区站、苏州东站 |
沪通铁路(在建) |
折叠 航空
机场 | 备注 | 性质 |
---|---|---|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 2004年2月18日正式开通民用航班 | 民航机场 |
苏州光福机场 | 1994年2月开通联航,后停航 | 军用机场 |
苏州若航直升机场 | 2013年7月投入运营 | 民用直升机场 |
折叠 水运
苏州港是2002年由原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三港合一组建成的新兴港口,原三个港口相应成为苏州港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2008年,苏州港投入使用100个左右的万吨级码头,张家港港和太仓港区年货物吞吐量均超过1亿吨。
折叠 市内交通
- 地铁
截至2014年8月1日,苏州已开通1号线和2号线,总长52公里。规划7条轨道交通线路,远期规划为9条线路,规划总里程(含延伸段总长)380公里。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于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
苏州地铁2号线于2013年12月28日通车试运营。
苏州地铁4号线以及2号线延伸段也于2012年9月27日开工建设。
- 有轨电车
苏州高新区共规划8条线路,总长116km。总体定位为高新区内部公交骨干系统,是苏州地铁的延伸、过渡和补充;是满足客流需求,适应并引导城市发展,展示高新区特色风貌的生态公交系统。2012年9月11日,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开工建设,并计划于2015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 公交车
公交车普通车单一票价为1元,空调车单一票价为2元,多为无人售票车。
但是苏州某些市郊线路实行“翻牌票价”,价格不一,一般为3—5元。
- 出租车
桑塔纳、帕萨特起步价均为12元(含燃油补贴2元)(3公里以内)
3—5公里,桑塔纳为1.8元/公里,帕萨特为2.0元/公里
5公里以上,桑塔纳2.7元/公里,晚上23点至次日凌晨5点为3.24元/公里
帕萨特3.0元/公里,晚上23点至次日凌晨5点为3.6元/公里
自由行包车:一定要选择信誉比较高的包车平台或在线包车,可以用趣包车在线包车平台。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科技
拙政园苏州拥有国家级科研机构——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和中科院苏州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园区生物纳米园成为首个省级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2009年末,全市人才总量突破9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到5万人。
截至2012年,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864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0031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6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7家。全市80%的本土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88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1.3%。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到14万件和9.8万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7件,累计达75件。苏州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并顺利通过全国版权示范城市验收。
折叠 教育
截至2012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096所(含幼儿园),在校学生125.28万人,毕业生30.78万人,教职工总数9.7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95万人。在苏州的普通高等院校20所,独立学院4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9.22万人,毕业生4.97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4万人,毕业生1.94万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99.9%,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继续保持在100%,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9.7%。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达到63.3%。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被教育部确定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
著名中学 | 苏州中学 | 昆山华东康桥国际学校 | 张家港梁丰中学 | 苏州实验中学 |
草桥中学 | 振华中学 | 张家港高级中学 | 苏大附中 | |
昆山巴城中学 | 昆山市张浦中学 | 江苏省昆山中学 | 昆山震川高级中学 | |
著名小学 | 苏州市新郭小学校 | 华东康桥国际学校 | 苏州市光明小学 | 苏州市湄长小学 |
木渎第三小学 | 苏州市姑胥小学校 | 枫桥实验小学 | 昆山市实验小学 |
1900 | 211工程,2011计划 | 江苏省教育厅 | |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 | 2005 | 公立 | 江苏省教育厅 |
2006 | 民办 | 江苏省教育厅 | |
苏州科技大学 | 1960 | 省部共建 | 江苏省教育厅 |
2004 | 公立 | 江苏省教育厅 | |
1981 | 公立 | 江苏省教育厅 | |
昆山杜克大学 | 2013 | 民办 | 江苏省教育厅 |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昆山校区 | 2006 | 公立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
折叠 卫生
2009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2380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6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2万人,其中医生1.68万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100%,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3%。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苏州市立医院 |
(苏州市儿童医院) | 苏州市口腔医院 | 苏州第五人民医院 |
苏州中医医院 | 常熟中医医院 | 昆山中医医院 |
折叠 体育
截止2014年,苏州有世界冠军16人,包括本土运动员和外地交流运动员。奥运冠军有张军、陈艳青、蔡赟、吴静钰。
折叠 城建
苏州城建城早,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由于苏州古城区对苏州古城的保护措施,规定苏州市区不能建设150米以上高楼,古城区内建筑高度不得高于23米,即高度不得超过北寺塔,多数高楼位于高新区(虎丘区)与工业园区。
苏州在建或规划的高楼有:园区湖东总高度310米的新鸿基大厦、450米以上的苏州国际金融中心、500米的苏州中心广场以及位于东方之门旁,总高度超过700米的超高层建筑。
截至2012年底,苏州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200米以上高楼共8座(如将东方之门算为2座合龙建筑为9座):
东方之门 | 301.8 | 苏州工业园区 |
环球188购物中心A塔 | 282 | |
环球188购物中心B塔 | 258 | |
新地中心香格里拉大酒店A塔 | 232(B塔146.7) | 虎丘区 |
中润苏州中心 | 228 | 吴中区 |
新地国际公寓双塔A塔 | 210 | 虎丘区 |
新地国际公寓双塔B塔 | ||
苏州高新广场 | 202 |
折叠 会议
苏州曾经举办过多次国际盛会:2004年举办世界遗产大会。 2007年12月22日,永久落户苏州太湖的首个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全国性一级民间社团组织——太湖文化论坛成立,永久坛址设在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太湖天城。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2009年末,苏州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27个,公共图书馆12个。全市累计6个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8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平江、山塘历史街区分别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历史文化名街。
折叠 方言
苏州苏州话,是吴语的一种,为汉语七大方言语系之一的吴语标准语,隶属汉语—吴语—吴语太湖片。长期以来一直是吴语的主要代表方言之一。[5]
苏州话以优雅著称,所谓吴侬软语就是由此而来。一种方言好听与否,主要取决于语调、语速、节奏、发音以及词汇等方面。吴语是汉语各方言语系中形成最早的方言之一,古吴语融合古中原语构成现代吴语,因此吴语至今保留了相当多的古音。吴语的一大特点在于保留全部的浊音声母,保留全部入声,故具有八种声调(平上去入各分阴阳),是为最正朔的平仄音。苏州话语调平和而不失抑扬,语速适中而不失顿挫,苏州话的发音有些低吟浅唱的感觉。
吴语至今已有3200年历史,吴语区有前后1000年的经济文化中心史。平上去入(有平仄音韵)、清浊对立、尖团(尖团音)分化、存古字词,吴语保留众多正统汉语因素,而苏州话是吴语的核心。
折叠 宗教
主要宗教场所有:道教宫观有玄妙观(位于观前街)、玉皇宫(园区)、城隍庙(位于景德路)、穹窿山上真观等;佛教有西园寺、寒山寺、北塔报恩寺(位于人民路)、文山寺、灵岩山寺(木渎镇)、包山寺(吴中区西山岛)园区重元寺、来风寺、常熟虞山兴福寺、张家港凤凰山永庆寺、香山寺、双杏寺、吴江平望镇小九华寺、昆山海藏寺等寺庙;其他宗教的有圣约翰堂、使徒堂、杨家桥天主堂、石路太平坊清真寺等。
折叠 民俗
明 张宏《西山爽气图》(局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习俗。这一天将图画书籍晒于庭中,防虫蛀腐蚀,收效尤大。各寺院庙宇将所藏经书搬出来晒一晒,僧人趁机召集乡村老妇开“翻经会”,由她们在烈日下翻经曝晒,宣称“翻经十遍,再世可转男身”。又有民谚云:“六月六,狗腐浴。”(苏州方言将洗澡叫做腐浴)是日将狗、猫牵到河中沐浴,可避虱蚤。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乞七节,又名女儿节。民间传说这天晚上,喜鹊成群结队飞向银河,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鹊桥上相会。民间习俗,在七夕之夜祭祖织女,并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叫做“乞巧”。七夕这天,家家户户用面粉加糖拌和结实,切成2寸左右长条,扭成芒结形状,经油煎后,松脆香甜,名日巧果,是乞巧节必备供品。吴地还有用茶杯盛鸳鸯水(井、河两水的混合物),置于庭院中承接露水搅和,待日出后任其照晒,待水面生膜,姑娘们各将小针投入,使针浮于水面,视水底针影,若成云龙花草状,为“得巧”,如椎似杵者为“拙兆”。尚有用线穿针孔以辨目力好坏等节俗。
折叠 绘画
明 张宏《青绿山水图》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无疑是吴地文化的主体。吴地绘画历史源远流长。从五六千年良渚文化的玉、物上刻画和描绘的装饰图案开始,到明代以吴门命名的“吴门画派”,无不散发着艺术的光辉。[6]
吴地绘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已取得很大的成就,出现了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不兴等书画大家,这一时期的吴地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发出了耀眼的光辉。唐代最为突出的画家有张璪、朱景玄、朱审。两宋时期,苏州一带花鸟画家的成绩比较显著,山水画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到了元代,苏州画家们响应了赵孟頫的“文人画”思想,用写字的笔来绘画山水、花鸟和人物,借以抒发性情。此时的黄公望“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巨作《富春山居图》是世界美术史中不多见的杰作。受文人画的发展,元代的花鸟画也开始向水墨方向发展。
明代的苏州绘画形成了文化修养和风雅生活相结合的绘画艺术风气,强调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等要素,作品多为即兴抒情之作,提倡清新素雅而趋于平淡天真的艺术风格。这些近乎职业化的文人画家又积极地推动了文人画风气的蔓延,到了正德、嘉靖时期,由于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的努力,最终形成了有着广泛影响的“吴门画派”,成为明代绘画的主流形态。到了明代晚期,吴门画派的画家们重视继承古人的笔墨传统,把对风格的追求作为艺术的重要目的。而且,由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有各自的美学追求,从而也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师法自然,重视写生的优秀画家,张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明代苏州画家精湛的笔墨技法和师法自然的绘画思想,对后世画坛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吴门画派引领画坛至今,600年间从未中断,人才辈出。[7]
折叠 戏剧
苏州是昆剧和苏剧的故乡。
昆剧是中国首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起于元末明初时苏州的昆山、太仓一带,自明代隆庆、万历之交,至清代康熙、嘉庆年间,昆剧由于得到革新而迅速兴盛,其时在苏州城镇、乡村,人们对昆剧迷恋到了如醉如狂地步,组织业余班社,举行唱曲活动,一年一度的虎丘曲会,几至“倾城阖户”,“唱者千百”。在昆剧鼎盛时期,以苏州为中心,其流布范围几乎遍及全国各大城市,独霸剧坋二百余年。昆剧的繁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作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著名的传奇剧本。如昆剧《牡丹亭》、《窦娥冤》,其中《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于2004年4月重新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至今已经在世界各地巡演一百多场,场场爆满,并且登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
折叠 诗词
描述苏州的诗词有以下作品:
乌栖曲(李白) | 枫桥夜泊(张继) | 送人游吴(杜荀鹤) | 别严士元(刘长卿) |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
别苏州(刘禹锡) | 苏台览古(李白) | 城上夜宴(白居易) | 泊舟姑苏(王安石) | 青玉案·横塘路(贺铸) |
渡吴江(杜牧) | 别苏州(白居易) | 木兰花曼(柳永) | 陈后宫(李商隐) |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
折叠 饮食
苏州是东部饮食文化中心,是三大饮食文化之一(京式、苏式、广式)——苏式饮食文化的发扬地。
苏州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南京夫子庙小吃、上海城隍庙小吃、苏州玄妙观小吃和湖南长沙火宫殿小吃并称为中国四大小吃)。“松鹤楼”是老字号的苏式餐馆;“老苏州茶酒楼”以传统苏帮菜而闻名;“朱鸿兴面馆”和“绿扬馄饨”等物美价廉,比较适合大众消费。遍布苏州的面店,表明浇头品种很多、讲究汤水的苏式面条是广受欢迎的小吃。
- 美食街:太监弄、十全街、学士街、李公堤、凤凰街等,碧凤坊、李公堤为中国餐饮文化名街。
- 苏式招牌菜:松鼠桂鱼、响油鳝糊、蟹粉蹄筋、清溜虾仁、氽糟、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雪花蟹斗、樱桃肉、酱汁肉、薰鱼、(鱼巴)肺汤、三件子、密汁火方、暖锅、枣泥拉糕等。
- 苏式糖果:轻糖松子、粽子糖、浇切片、三色松子软糖、脆松糖、松子南枣糖等。
- 苏式蜜饯:苏州制作蜜饯的历史可上溯到三国时代,清代是苏式蜜饯的鼎盛时期,其中以“张祥丰”最为著名,历来是“宫廷食品”。苏式蜜饯现有160多个品种,以金丝蜜枣、奶油话梅、金丝金桔、白糖杨梅、九制陈皮最为著名。
生煎馒头 | 油氽紧酵 | 半紧酵小笼 | 半紧酵蟹粉小笼 | 小笼馒头 |
绉纱汤包 | 蟹粉汤包 | 香菇青菜素包 | 鲜肉大包 | 鲜肉中包 |
豆沙馒头 | 开花馒头 | 荷花馒头 | 寿桃包 | 秋叶包 |
素菜烧卖 | 凤尾烧卖 | 蟹粉烧卖 | 虾仁烧卖 | 金鱼烧卖 |
鲜肉蒸饺 | 四喜蒸饺 | 青菜饺 | 蝴蝶饺 | 孔雀饺 |
鸡冠三角饺 | 知了饺 | 沈永兴馒头 | 桂花糖油山芋 | 桂花糖芋艿 |
焐酥豆糖粥 | 桂花鸡头肉 | 八宝鸡头肉 | 桂花焐熟藕 | 鲜肉棕 |
灰汤棕 | 白沙棕 | 绿豆棕 | 猪油夹沙棕 | 三角棕 |
小脚棕 | 笔棕 | 枣泥麻饼 | 蜜汁豆腐干 | 虾子酱油 |
清汤鱼翅 | 母油整鸡 | 太湖莼菜汤 | 翡翠虾斗 | 松鼠桂鱼 |
折叠 节日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折叠 概况
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
苏州古城遗存的古迹密度仅次于北京和西安,苏州古城14.2平方公里。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而昆曲、阳澄湖大闸蟹、周庄是三张国际级、重量级的品牌。苏州园林甲天下,为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其中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09年有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
苏州现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江震泽、吴江黎里、吴中甪直、吴中木渎、太仓沙溪、昆山千灯、昆山锦溪、常熟沙家浜、吴中东山、张家港凤凰),保存较好的古镇(如吴江的黎里、盛泽、平望,太仓浏河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吴中东山村、明月湾),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
折叠 景点
截至2014年末,苏州市共有5A级景区点8家,4A级景区点28家,3A级景区点20家。苏州被确定为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截至2009年,苏州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现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73处,其中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与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分别于1997年12月和2000年11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景区名称 | 景区级别 | 景区地址 |
---|---|---|
金鸡湖景区 | AAAAA | 苏州工业园区 |
苏州市东北街178号 | ||
周庄古镇 | 昆山市周庄镇全福路121号 | |
同里古镇 | 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中川南路1号 | |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 | 苏州市虎丘山门内8号 | |
苏州市留园路338号 | ||
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 | 常熟市尚湖环湖南路(尚湖) | |
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 | 苏州古城西南部 | |
AAAA | 苏州市园林路23号 | |
苏州市阔家头巷11号 | ||
苏州市高新区金山路87号 | ||
苏州盘门景区 | 苏州市东大街1号 | |
苏州高新区华山路西南侧 | ||
苏州市寒山寺弄24号 | ||
西园戒幢律寺 | 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 |
甪直古镇 |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 |
苏州市木渎镇严家花园东侧 | ||
苏州市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西山镇金庭路 | ||
穹窿山景区 | 苏州市吴中区藏书镇兵圣路穹隆山 | |
东山景区 |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 | |
静思园景区 | 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云梨路919号 | |
常熟方塔古迹名胜区 | 常熟市方塔园 | |
常熟市商城中路1号 | ||
昆山市千灯镇尚书路1号 | ||
昆山市马鞍山东路1号 | ||
锦溪古镇 | 昆山市锦溪镇旅游公司 | |
太仓金仓湖国家级风景区 | 太仓市市区东亭北路 | |
AAA | 苏州高新区长江路462号 | |
苏州镇湖刺绣艺术馆 | 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绣馆街1号 | |
苏州光福景区 | 州吴中区光福镇司徒庙西侧 | |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太阳路 | ||
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大道南施街北 | ||
东渡苑景区 | 张家港市塘桥镇东渡苑 | |
张家港市香山风景区 | ||
张家港市市区沙洲东路 | ||
阳澄湖景区 | 昆山市巴城镇湖滨中路15号 | |
常熟市梅李镇通塔路1号 | ||
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宝塔街12号 | ||
太仓公园(弇山园) | 太仓市城厢镇县府西街40号 | |
太仓市城厢镇南园东路7号 |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文物所属朝代 | 文物单位地址 |
绰墩遗址 | 新石器至周 | 昆山市 |
唐宋 | 甪直镇 | |
五代 | 虎丘 | |
北宋 | 盘门内 | |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迹 | 北宋 | 定慧寺巷 |
南宋 | 观前街 | |
沧浪亭 | 宋 | 沧浪亭街 |
崇教兴福寺塔 | 宋 | 常熟市 |
宋~清 | 人民路 | |
紫金庵罗汉塑像 | 宋~明 | 东山西卯坞 |
苏州文庙及宋代石刻 | 南宋~明 | 人民路 |
元 | 城西南 | |
元 | 园林路 | |
寂鉴寺佛龛及造像 | 元 | 藏书天池山 |
轩辕宫正殿 | 元 | 东山杨湾村 |
太仓石拱桥 | 元 | 太仓市 |
明 | 文衙弄 | |
东山民居 | 明 | 东山镇 |
赵用贤宅 | 明 | 常熟市 |
张溥宅第 | 明 | 太仓市 |
明清 | 东北街 | |
明清 | 留园路 | |
明清 | 景德路 | |
明清(重建) | 澹台湖东 | |
清 | 小新桥巷 | |
清 | 阔家头巷 | |
清 | 中张家巷 | |
清 | 马医科 | |
清 | 吴江区 | |
彩衣堂 | 清 | 常熟市 |
清 | 吴江区 | |
太平天国忠王府 | 1860-63 | 东北街 |
民国 | 东山镇 | |
柳亚子故居 | 近代 | 吴江区 |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之苏州宋锦 | ||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之苏州缂丝 | 端午节之苏州端午习俗 |
-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 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苏州因此素有“人间天堂 ”的美誉。
苏州现有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网师园、退思园等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城区另有怡园、五峰园、惠荫园等73处园林遗存。
- 红色旅游
苏州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一区占地1000多亩,已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和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等一批景点。瞻仰广场占地1.33万平方米。
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冲山村北山,主体工程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纪念馆分三个篇章,展现了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支队初建、重建、扩建时期的曲折历程。馆内不仅陈列了新四军战士用过的生活用品、作战工具、信件等,还再现了抗战时期的芦苇沟、通信船以及联络站,让人身临其境。
折叠 特产
名称 | 相关简介 |
---|---|
苏绣 | 苏绣的历史可追溯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苏绣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并为四大名绣之首.。苏绣的题材以人物、山水、花鸟、动物为主,有绣片、册面、屏条、屏风等。新中国成立后,苏州艺人成功地创造了双面绣,其代表作是“双面猫”。 |
丝绸 | 苏州是丝绸的故乡,太湖流域留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园区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吴兴钱山漾出土了四千七百年前的丝织品实物;吴江梅堰又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大批纺轮和骨针 ,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这都说明了苏州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 |
桃花坞木板年画 | 桃花坞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桃花坞位于江苏苏州阊门内北城下)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 |
宋锦 | “锦”是一种高级丝织品,苏州出产的宋锦与南京的云锦、四川的蜀锦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锦”。其织造工艺考究,经丝有面经和底经两重,故又称“重锦”。 |
碧螺春 |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 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据记载,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有千余历史。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是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
苏州婚纱 | 苏州虎丘婚纱位于苏州城北,是苏州专业从事婚纱制造、批发的生产基地,为中国二大婚纱大型生产基地之一。 |
- 美食
简介 | |
---|---|
太湖梅鲚 | 梅鲚,又名湖鲚,俗称毛叶鱼、刀鲚,宋代苏东坡称为“银刀”,又名湖鲚其他地区也有称为凤尾鱼或烤子鱼。鲚鱼,体侧扁,腹稍润、尾细长,银白色;体形略扁薄,头尖小而口大,两眼着生于头的前上端,腹部稍阔,尾则细狭,鳞细色白,整体呈窄长的毛竹叶状。 |
太湖白虾 | 太湖白虾,亦称脊尾白虾。素有“太湖白虾甲天下”之说。太湖白虾形状与其它淡水虾别无二致, 白虾色白壳薄,通体透明。《湖州府志》载:白虾,出太湖,色白壳软,而味鲜。白虾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民间美食者喜用白虾制成醉虾,别有一番风味。 |
采芝斋糖果 | 苏式糖果享誉中华,有明货、炒货、软糖、特味4大类150多个品种,如松子糖、粽子糖、花生糖、三色松子软糖、脆松糖、松子南枣糖等,其中以采芝斋独家生产的粽子糖最为有名。 |
松鼠桂鱼 | 此鱼色泽酱红,外脆内嫩,甜酸适口,乾隆食后大为赞赏,松鼠鱼便传扬出名。 如今,松鼠鱼以桂鱼作原料。桂鱼肉质细嫩,骨疏刺少,经剞花、油炸后、头大口张,尾部翘起,内似翻毛,形似松鼠,浇上虾仁、笋干、番茄酱卤时还会发出嗤嗤如松鼠的叫声。 |
阳澄湖大闸蟹 | 阳澄湖大闸蟹,又名金爪蟹。产于阳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2011年9月起,阳澄湖大闸蟹带有防伪标志。章太炎夫人汤国梨有“不知阳澄湖蟹好,今生何必在苏州”。 |
叫化鸡 | 叫化鸡是江苏常熟名菜,又称黄泥煨鸡。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化子,沿途讨饭流落到常熟县的一个村庄。一日,他偶然得来一只鸡,欲宰杀煮食,可既无炊具,又没调料。他来到虞山脚下,将鸡杀死后去掉内脏,带毛涂上黄泥、柴草,把涂好的鸡置火中煨烤,待泥干鸡熟,剥去泥壳,鸡毛也随泥壳脱去,露出了的鸡肉。约100多年以前,常熟县城西北虞山胜地的“山景园”菜馆根据这个传说,去粗取精,精工效法创制此鸡。 |
折叠 编辑本段 著名人物
时代 | 著名人物 | ||
---|---|---|---|
时期 | 朝代 | 人物 | 相关简介 |
古代 | 春秋 | 泰伯 | 吴地始祖 |
阖闾 | 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 | ||
干将 | 铸剑大师 | ||
莫邪 | 铸剑大师 | ||
项羽 | 西楚霸王 | ||
汉代 | 薄姬 | 皇后 | |
赵飞燕 | 皇后 | ||
严忌 | 文学家 | ||
三国 | 陆逊 | 吴国大将 | |
陆抗 | 吴国大将 | ||
陆绩 | 天文学家 | ||
两晋 | 陆机 | 文学家 | |
南北朝 | 张僧繇 | 书画家 | |
陆探微 | 书画家 | ||
顾野王 | 文字训诂学家 | ||
唐代 | 陆龟蒙 | 诗人 | |
顾况 | 诗人、画家、鉴赏家 | ||
张旭、孙过庭 | “草圣” | ||
杨惠之 | 雕塑家 | ||
宋代 | 范成大 | 政治家、文学家 | |
许洞 | 军事家 | ||
北宋 | 范仲淹 | 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 | |
黄公望 | 元代大画家 | ||
元末 | 沈万三 | 巨富 | |
张士诚 | 起义首领 | ||
明代 | 沈周、唐伯虎 | 画家 | |
祝枝山、文征明 | 画家 | ||
徐祯卿、张宏、仇英 | 画家 | ||
姚广孝、况钟、申时行 | 政治家 | ||
王鏊、朱纨、顾鼎臣 | 政治家 | ||
冯梦龙、李玉 | 文学家 | ||
蒯祥 | 建筑家、明故宫设计者 | ||
杨基、张羽、徐贲、高启 | “吴中四杰” | ||
吴宽 | 书法家 | ||
魏良辅 | “曲圣” | ||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 思想家 | |
毛晋 | 出版家 | ||
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宛 | 传奇名妓 | ||
归有光 | 散文家 | ||
吴有性 | 医学家 | ||
陆子冈 | 玉雕大师 | ||
孙云球 | 科学家 | ||
清代 | 吴梅村、钱谦益 | 诗人 | |
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 娄东画派四王 | ||
毛宗岗,金圣叹,沈德潜 | 文学批评家 | ||
惠栋 | 经学家 | ||
叶桂、薛雪 | 医学家 | ||
吴大澄、赵古泥 | 书画家、金石学家、古文学学家 | ||
翁同和 | 清代帝师、政治家 | ||
洪钧、赛金花 | 外交家 | ||
王韬 | 中国资本主义改良代表人物。 | ||
近代 | 柳亚子 | 近代民主人士 | |
顾颉刚 | 史学家 | ||
叶圣陶、胡绳 | 现代文学家和教育家 | ||
沈寿 | 刺绣大师 | ||
贝聿铭 | 著名建筑大师。 | ||
现代 | 陆文夫、程小青、苏童 | 当代作家 | |
何建明、金曾豪、王一梅 | 当代作家 | ||
费孝通 | 社会学家 | ||
潘迎紫、刘嘉玲,韩雪,潘虹 | 影视明星 | ||
朱迅、沈冰 | 著名主持人 | ||
糜熙昭、顾长卫 | 著名独立电影导演 | ||
李政道,吴健雄,朱棣文 | 物理学家 | ||
何泽慧、何怡贞、胡淑琴 | 物理学家 | ||
王淑贞、沈骥英、顾乃勤 | 医学和妇产科专家 | ||
彭大恩、石四箴 | 医学和妇产科专家 | ||
颜文梁 | 美术教育家、油画家 | ||
朱屺瞻 | 国画大师 | ||
张青莲 | 化学家 | ||
沈骊英 | 农牧专家 | ||
顾添籁 | 建筑学家 | ||
何泽瑛 | 植物学家 | ||
严隽琪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
陈艳青、孙晋芳、蔡赟 | 奥运冠军 | ||
姚明(祖籍) | 前NBA球星 | ||
王淦昌 | 两弹元勋等。 |
折叠 编辑本段 友好城市
市或区 | 国家 | 城市 | 结好时间 |
---|---|---|---|
苏州市 | 意大利 | 威尼斯市 | 1980.03.24 |
加拿大 | 维多利亚市 | 1980.10.20 | |
日 本 | 池田市 | 1981.06.06 | |
日 本 | 金泽市 | 1981.06.13 | |
美 国 | 波特兰市 | 1988.06.07 | |
罗马尼亚 | 图尔恰县 | 1995.09.20 | |
韩 国 | 全州市 | 1996.03.21 | |
拉脱维亚 | 里加市 | 1997.09.22 | |
埃 及 | 依斯梅利亚市 | 1998.03.03 | |
法 国 | 格勒诺布尔市 | 1998.09.20 | |
荷 兰 | 柰梅亨市 | 1999.09.23 | |
丹 麦 | 埃斯比约市 | 2002.08.20 | |
巴西 | 阿雷格里港市 | 2004.06.22 | |
马达加斯加 | 塔那那利佛市 | 2005.11.29 | |
德国 | 康斯坦茨市 | 2007.10.18 | |
新西兰 | 陶波市 | 2008.02.07 | |
澳大利亚 | 洛根市 | 2009.11.09 | |
瑞典 | 南斯莫兰地区 | 2012.08.22 | |
相城区 | 韩 国 | 荣州市 | 1998.04.23 |
吴中区 | 德 国 | 里萨市 | 1999.08.16 |
新西兰 | 罗托鲁瓦市 | 2000.02.18 | |
姑苏区 | 马耳他 | 桑他露西亚市 | 2001.11.09 |
吴江区 | 法 国 | 布尔昆-雅里昂市 | 1993.10.07 |
澳大利亚 | 达博市 | 1995.06.07 | |
日 本 | 千叶市 | 1996.10.10 | |
韩 国 | 华城市 | 2000.09.27 | |
日 本 | 内滩町市 | 2006.10.08 | |
南 非 | 莫哈林市 | 2006.11.14 | |
美 国 | 马伯洛市 | 2011.12.09 | |
张家港市 | 澳大利亚 | 波特兰市 | 1995.08.08 |
日 本 | 丸龟市 | 1999.05.28 | |
俄罗斯 | 维亚基马市 | 2004.10.11 | |
美国 | 丽浪多 | 2007.05.21 | |
常熟市 | 日 本 | 绫部市 | 1989.05.12 |
日 本 | 萨摩川内市 | 1991.07.26 | |
澳大利亚 | 汤斯维尔市 | 1995.04.30 | |
美 国 | 惠蒂尔市 | 1995.05.12 | |
法 国 | 布莱斯特市 | 1996.07.16 | |
加拿大 | 本拿比市 | 2009.07.20 | |
昆山市 | 美 国 | 南艾尔蒙地市 | 1993.06.7 |
纳米比亚 | 赫鲁特方丹市 | 2003.07.21 | |
日本 | 馆林市 | 2006.05.16 | |
太仓市 | 意大利 | 罗索里纳市 | 2000.02.23 |
英国 | 威勒尔市 | 2013.12.18 |
折叠 编辑本段 城市荣誉
荣誉 | 荣获时间 |
---|---|
2015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示范奖 | 2015年[8] |
2015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 2015年 |
2015年度中国十大智慧城市 | 2015年 |
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 | 2015年 |
李光耀世界城市奖 | 2014年 |
中国服务外包最具投资环境城市 | 2013年 |
2012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城市 | 2012年 |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 2012年 |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 2012年 |
中国十大宜居城市 | 2009年、2011年、2012年 |
2009年 | |
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 2007年 |
2006年 | |
2004年 | |
2003年 | |
全球九大新兴高科技城市 | 2001年 |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 2000年 |
1998年 | |
1999年 | |
1997年、2000年、2004年、2007年、2012年 |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198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