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目的
职能分解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1、将各项职能具体化,使之能够执行和落实。
2、为业务活动归类和部门设计以及后续的其他组织设计工作提供前提条件。
折叠 编辑本段 方法
组织设计人员在熟悉特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与经验基础上,运用组织理论的基本知识,采取逐级分解的方法,即可完成职能分解的任务。
所谓"逐级分解",一般可分为三级。职能分析工作所列出的具体职能为一级职能;为完成一级职能而必须开展的几个方面的管理为二级职能;将二级职能分解,就可具体化为业务活动。
下面以一家绣品厂的生产管理为例来阐述逐级分解法:
一级职能 | 二级职能 | 业务活动 |
生产管理 | 1、生产计划工作 | 1、编制年度生产计划,确定各产品的全年生产任务和各季、各月的生产任务指标; 2、编制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明确各车间的月度生产任务,以及各种货号、规格产品的投入期(量)和产出期(量); 3、制定各产品的生产周期,在制品定额、生产批量等期量标准。 |
2、日常生产指挥 | 1、生产调度; 2、生产作业统计,按时提出旬报、月报和年报,为生产计划、生产调度提供准确数据; 3、订货合同分类台帐与履约率的分析。 | |
3、生产控制工作 | 1、按月度组织在制品盘点,清除过量储备和损坏丢失现象,减少资金占用; 2、检查操作工人执行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的情况,防止发生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 |
4、工源管理 | 1、按年度进行工源调查与预测,提出巩固和发展工源的建议方案; 2、选择和建立新的加工点,开发新工源; 3、整顿和调整现有加工点。 |
折叠 编辑本段 基本要求
作为职能分解,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业务活动的独立性
由某一项职能分解出来的各项业务活动,都应该是性质单一的活动,也就是不能把性质不同的业务活动混合为一项活动。
2、业务活动的可操作性
由某一职能分解出来的各项业务活动,都应该是可操作的具体活动。不然,职能无法落实,达不到职能分解的目的。
3、避免重复和脱节
在职能分解过程中,既要注意避免同一管理业务在各项职能中重复列入,又要注意防止有的管理业务无人负责执行。
折叠 编辑本段 职能分解表
职能分解工作是通过编制一张"职能分解表"来完成的。
(1) 职能调查与职能识别
为了能够顺利地进行职能分解工作,首先将企业的各项业务和管理作业进行排列,编制成一个"职能、职责调查表",然后对这些作业进行识别,确认其工作内容由哪个部门或哪个职位去承担做合适。
(2) 职能分解与组合
编制好了"职能、职责调查表",并将其进行汇总和有序排列,然后对这些作业项目进行分解与组合,形成若干项职能。对于内容相近的作业项目,可以组合一个大的作业项目,这些作业项目就演化成一个职能。对于一个大的作业项目,可能要分解成若干个小的作业项目,这些小的作业项目就形成下一级的职能。
(3) 编制职能分解表
在进行作业项目的分解与组合后,即着手编制职能分解表。职能分解表中将职能分为"一级职能"、"二级职能"、"三级职能"。
所谓"一级职能"是表述本部门的主要业务和管理职能。通常只用一句话来表示。例如,人力资源部的"一级职能"就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二级职能"是在"一级职能"之下分解的若干项职能。例如,人力资源部的"二级职能"就是人力资源规划编制、员工日常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培训管理、员工考核管理等,一共五项。
"三级职能"是"二级职能"作业项目的分解。例如,人力资源部的"二级职能"中的"员工日常管理"被分解的三级职能为员工招聘、员工录用、员工调转、员工晋升、员工考勤等多项作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