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早年经历
1954施苏际阳技振钟赵远别年,李安生于台湾屏东县,两岁时举家迁往花莲,十岁时定居台南。初中时,李安就读延平中学。[1]
1969年,进入台南一中。1972年,李安从台南一中毕业,大学联考落第,补习一年标专送断法笑什物只规风重考。
1973年,通过专科考试进入台湾国立艺专(2001年改名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影剧科。
1974年,演出舞台剧,获得话剧金鼎奖大专组最佳演员易门烈究乎例出另奖。
1976年,国立艺专毕语预统食环装厚里胡阳业,同年入伍服兵役。
1978年,进入伊利诺伊大学戏剧导演专业,两年后取得学士学位。
1981年,进入纽约大学能款接既毛担底杂伯电影制作研究所(蒂施艺术学院)。[2]
1982年,拍摄的《荫凉湖畔》(Shadesof端调适节纪thelake),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及台湾政府主办的独立制片电影竞赛奖金穗最佳短故事片奖屋到露获技害基功护显。
1984年,李安以毕业作《分界线》(Fine Line火时丰报)从纽约大学结业,并取得硕士学位。该片曾布获纽约大学沃瑟曼奖最佳导演奖及最佳影片奖,后来也曾在公共电学注助钱事取诗只视网及亚美电影节上放映。
1钱984年起,在家赋闲6年期间,李安阅读、看片、写剧本,包揽了所有家务,家庭开支则靠仍在攻读伊利诺大学生物学博士的妻子林惠嘉。[3]
1985年,李安与美国三大经纪公司之一的威廉‧ 莫瑞斯(WilliamMorries Agency)签约,取消回台发展,留在美国。
折叠 编辑本段 导演经历
199妈文0年,李安完成《推手》的剧本,候婷还注画哥决击言获台湾政府优秀剧作奖。该剧本不仅为李安赢得了40万元奖金,而且使他获得了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4]
1992年,李飞安执导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这部反映一家在纽约的台湾人生活中存在的文化代沟和差异的喜剧片在台湾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等8个日亲官准本稳续奖项的提名,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导演评审团特别奖。此外,该片还获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5]
里府延样跟鲜支法斤光目1993年,李安推出他的第二部电影的《喜宴》。这部关于传统伦理观念的通俗剧,是一部完全以好莱坞模操做排哪试政林黑攻式制作的中国电影。该著去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在西雅图电影节上晚旧语地吗客低出月列呀获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此外,该片还获得了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导演饭鲜试兵团宜常制、编剧奖以及观众投票最优秀作品奖。[6]
1994年,李安拍摄的《饮食男女》,是他第三依攻语践己部电影作品,主要诠释了家庭问题和新旧冲突的主题。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提名,第三十九届亚太电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辑奖,第七十七届大卫格里菲斯奖最佳外语片奖,并获独立制作奖和第七届台北电影奖优秀作货友茶早形品奖,位列1994年台湾十佳华语片第一名。[7]
199至前径才5年,李安凭借他的第一部英语片、本片的女主角艾玛·汤普森改编自简·奥斯找案换门吸端就区额磁让汀的同名小说的《理智与情感》结个板雷决检民染上火号,成功进入好莱坞主流电影制作行当。该片获妒检终进入茶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七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并摘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密础握感定营台民剧本”和柏林影展矿分察功它事印“金熊奖”及多项英国学院奖。李安还被全国影评协会和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评选为最佳导演总调地电。[8]
1997年,李安执导电影《冰风暴》,该片改编自里克·穆迪的同名小说,由凯文·克莱恩、西格妮·韦弗、琼·艾伦和克里斯蒂纳·里奇等主演,这部影片赢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5]
1999年,李安拍摄的反映美国内战的影片《与魔鬼共骑》美没牛座相国上映,后成为英国伦敦影展开幕影片,并在在杜维尔影展中获美国导演特老独攻照很顶父乙改步错别成就奖。
2000年,李安接受纵横国际影视公司的老板徐立功的邀请,推出由犹太裔编剧詹姆斯·沙穆斯改编自王度庐小说的武侠电影《卧虎藏龙》,这是继《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之后,李安与徐立功的第四次合作[9],也是继《视抓赶样见星喜轮神饮食男女》和《冰风暴》后,李安与编剧詹姆斯·沙穆斯的第三次搭档。
2001年,凭借《卧虎藏龙》,李安获得美提生交重叫营于微国导演协会奖,并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4项奖,第54届英国电影学院将最佳外语片等4项奖,第3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范本杆早结劳神为绿佳剧情片等6项大卷露甚电须却目加副奖和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等各举技含法9项大奖。[10]
2003年,李安执导的斥资1.3亿美元的漫威超级英雄电影《绿巨人浩且克》上映,但因拍摄该片而遭受的疲惫与困答氢跟电不前式附扰,一度让他有息影灯永重的念头。
2005年,李安拍摄的《断背山》,描述的是1963坏织连精年至1981年的析师生盟尽美国西部,两个男人之间情赶财与性的复杂关系。该片在威尼脱谓修轴多山乱美粒世早斯影展夺得金狮奖,并获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金球奖、美国制片人协会、影评人票选奖与独立精神奖等团体及影展授予的最胞煤代个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并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最八项提名,最终获得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与最佳电影配乐三项大奖。[11]
2007年,李安执导了改编自张爱玲《色戒》的同名电影,片中争议性的命书走叶日吸画面和剧情引发国人的不满,引发了一阵倒李安潮,在大陆也一直被称作禁片,女主角汤唯一度也因此受到封杀。
2009年,李安携喜剧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再度冲奥,该片讲述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创办历程。[12]
2012年,李安弱西核倍绝赶么花种的首部3D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片中充满的隐喻在国内引发的解读热潮,特效和3D效果也获得赏赞,该片获得国际3D公会奖3项大奖。[13]
2013年,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14]
2016年4月,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洛杉矶分部官方推特消息,李安在同年10月28日被授予“大不列颠奖”杰出导演奖,颁奖典礼届时会在比佛利山庄希尔顿酒店举办 。李安导演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正式宣布中国内地定档11月11日。
2017年11月,李安接棒金马奖执委会主席。李安表示,自己会尽力继续这个平顺、公正、开放的平台,给所有华语电影一个参与、鼓励和竞争的环境,他很荣幸能接下这个重担[18]。
2018年8月15日,李安获得美国导演工会终身成就奖。[19]2019年10月11日,执导的科幻动作惊悚片《双子杀手》上映,该片由威尔·史密斯领衔主演 。2020年8月25日,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导演大师班讲座,是主题为东⽅表达与数字技术的主讲人。 [20]
2021年4月6日,李安获颁第7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终身成就奖,颁奖礼于4月11日举行。[21]
![]() | ![]() | ![]() |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作品
折叠 参演电影
折叠 导演作品
时间 | 名称 | 主演 |
---|---|---|
2019年 | 《双子杀手》 | 威尔·史密斯 |
2016年 | 乔·阿尔文、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 |
2012年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苏拉·沙玛、伊尔凡·可汗 |
2009年 | 迪米特利·马丁、列维·施瑞博尔 | |
2007年 | 《色·戒》 | 梁朝伟、汤唯 |
2005年 | 《断背山》 | 希斯·莱杰、杰克·吉伦哈尔 |
2003年 | 《绿巨人浩克》 | 艾瑞克·巴纳、詹妮弗·康纳利 |
2001年 | 《圣子》(广告短片) | 克里夫·欧文、Mason Lee |
2000年 | 《卧虎藏龙》 | 周润发、杨紫琼 |
1999年 | 《与魔鬼共骑》 | 托比·马奎尔、斯基特·乌尔里奇 |
1997年 | 《冰风暴》 | 凯文·克莱恩、琼·艾伦 |
1995年 | 《理智与情感》 | 凯特·温丝莱特、休·格兰特 |
1994年 | 《饮食男女》 | 郎雄、杨贵媚 |
1993年 | 《喜宴》 | 赵文瑄、金素梅 |
1991年 | 《推手》 | 郎雄、王莱 |
折叠 制片作品
时间 | 名称 | 导演 |
---|---|---|
2016年 | 李安 | |
《暴君第三季》 | 格温妮丝·豪特尔-佩顿、麦克·勒曼、彼得·威勒 | |
2015年 | 《暴君第二季》 | 格温妮丝·豪特尔-佩顿 |
2014年 | 《暴君第一季》 | 大卫·叶茨 |
2012年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李安 |
2009年 | 李安 | |
2007年 | 《色·戒》 | 李安 |
2004年 | 《最后一骑》 | Tony Vitale |
2000年 | 《卧虎藏龙》 | 李安 |
1997年 | 《冰风暴》 | 李安 |
1995年 | 《少女小渔》 | 张艾嘉 |
1993年 | 《喜宴》 | 李安 |
1992年 | 《推手》 | 李安 |
折叠 编剧作品
折叠 剪辑作品
折叠 综艺节目
播出时间 | 节目名称 | 简介 |
---|---|---|
2016-11-22 | 腾讯视频《十三邀》第一季 | 第6期 |
2016-11-12 | 湖南卫视《一年级·毕业季》 | 第4期 |
2016-11-05 | 东南卫视《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 | 第11期 |
2008-11-29 |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 ---- |
2008-11-28 |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 ---- |
2008-01-03 | CCTV-3《艺术人生》 | ---- |
2007-10-06 | TVB生活台《志云饭局》 | 第50集 |
折叠 编辑本段 个人生活
折叠 编辑本段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21-4-11 | 第74届 | 英国电影学院奖终身成就奖 | | 获奖 |
2018 | 美国导演工会终身成就奖 | 获奖 | ||
2013 | 第85届 | 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特效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获奖 |
2013 | 第85届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提名 |
2013 | 第85届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获奖 |
2013 | 第66届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提名 |
2013 | 第66届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提名 |
2013 | ---- | 中华民国一等景星勋章 | ---- | 获奖 |
2013 | ---- | 堪萨斯市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获奖 |
2013 | 第65届 | 美国导演工会奖最佳电影导演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提名 |
2012 | ---- | 美国北卡罗来纳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获奖 |
2012 | ---- | 美国北卡罗来纳影评人协会最佳改编剧本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提名 |
2012 | 第10届 | 爱尔兰电影电视艺术学院最佳国际电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提名 |
2012 | ---- | 伦敦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获奖 |
2012 | ---- | 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 ---- | 获奖 |
2012 | ---- | 导演工会奖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提名 |
2012 | 第70届 |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影片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提名 |
2012 | 第70届 |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提名 |
2009 | ---- | 美国国家艺术会荣誉奖(该奖111年来首次授予华裔导演) | ---- | 获奖 |
2009 | 第62届 | 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制造伍德斯托克 | 提名 |
2008 | 第61届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 色戒 | 提名 |
2008 | 第65届 |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 色戒 | 提名 |
2007 | 第44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 | 色戒 | 获奖 |
2007 | 第44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 | 色戒 | 获奖 |
2007 | 第64届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 色·戒 | 获奖 |
2006 | 第78届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 断背山 | 提名 |
2006 | 第78届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 断背山 | 获奖 |
2006 | 第59届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 | 断臂山 | 获奖 |
2006 | 第59届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 | 断臂山 | 获奖 |
2006 | 第58届 | 美国导演工会奖最佳电影导演 | 断臂山 | 获奖 |
2006 | 第63届 |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影片 | 断臂山 | 获奖 |
2006 | 第63届 |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 | 断臂山 | 获奖 |
2006 | 第9届 | 上海国际电影节 华语电影海外贡献奖 | ---- | 获奖 |
2006 | ---- | 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 断臂山 | 断臂山 | 获奖 |
2006 | ---- | 美国电影协会十大佳片榜首 断背山 | 断臂山 | 获奖 |
2006 | ---- |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 断背山 | 断臂山 | 获奖 |
2006 | ---- |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 断背山 | 断臂山 | 获奖 |
2006 | ---- | 中华民国二等景星勋章 | ---- | 获奖 |
2005 | 第40届 | 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 断背山 | 断臂山 | 获奖 |
2005 | 第21届 | 独立精神制片奖最佳影片 | 断臂山 | 获奖 |
2005 | 第76届 |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最佳导演 | 断臂山 | 获奖 |
2005 | 第62届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 断背山 | 获奖 |
2001 | 第73届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 卧虎藏龙 | 提名 |
2001 | 第73届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 卧虎藏龙 | 提名 |
2001 | 第73届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1 | 第54届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1 | 第54届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1 | 第58届 |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1 | 第58届 |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1 | 第53届 | 美国导演工会奖最佳电影导演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1 | 第20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1 | 第20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1 | ---- | 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卧虎藏龙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0 | 第16届 | 独立精神制片奖最佳影片 卧虎藏龙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0 | ---- | 全美广播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卧虎藏龙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0 | ---- |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卧虎藏龙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0 | ---- | 美国电影协会年度风云导演 卧虎藏龙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0 | ---- | 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导演 卧虎藏龙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0 | ---- | 《时代》周刊最佳影片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0 | 第71届 |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最佳外语片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0 | 第71届 |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最佳影片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0 | 第37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 | 卧虎藏龙 | 获奖 |
2000 | 第37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 | 卧虎藏龙 | 提名 |
1997 | 第50届 | 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 | 冰风暴 | 提名 |
1996 | 第46届 | 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 理智与情感 | 获奖 |
1996 | 第68届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 理智与情感 | 提名 |
1996 | 第49届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 | 理智与情感 | 提名 |
1996 | 第49届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 | 理智与情感 | 获奖 |
1996 | ---- | 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 | 理智与情感 | 获奖 |
1996 | 第53届 |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影片(戏剧类) | 理智与情感 | 获奖 |
1996 | 第53届 |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 | 理智与情感 | 提名 |
1995 | 第30届 | 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饮食男女 | 饮食男女 | 获奖 |
1995 | 第48届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 饮食男女 | 提名 |
1995 | 第67届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 饮食男女 | 提名 |
1995 | 第66届 |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最佳导演 | 理智与情感 | 获奖 |
1995 | 第47届 | 美国导演工会奖最佳电影导演 | 理智与情感 | 提名 |
1994 | 第10届 | 独立精神奖最佳导演 饮食男女 | 饮食男女 | 获奖 |
1994 | 第39届 | 亚太影展最佳影片 | 饮食男女 | 获奖 |
1994 | 第65届 |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 佳外语片 | 饮食男女 | 获奖 |
1994 | 第31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 | 饮食男女 | 提名 |
1994 | 第51届 |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 饮食男女 | 提名 |
1994 | 第66届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喜宴 | 喜宴 | 提名 |
1993 | 第43届 | 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 喜宴 | 获奖 |
1993 | 第3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 | 喜宴 | 获奖 |
1993 | 第3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 喜宴 | 喜宴 | 获奖 |
1992 | 第37届 | 亚太影最佳影片 | 推手 | 获奖 |
1991 | 第28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特别奖 | 推手 | 获奖 |
1991 | 第28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推手 | 推手 | 提名 |
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评价
在华人导演中,李安无疑是一个标杆性的人物。两种不同文明的冲击造就了李安与众不同的视野和气质,兼具东方传统的温文尔雅和西式的洒脱不羁。李安有开发不同题材的创作勇气,并获得卓越的艺术成就。从《饮食男女》、《冰风暴》、《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拍摄了各种不同的电影题材,无论是伦理、武侠、喜剧甚至科幻,他都能从容驾驭,独特的经历让他能以世界舞台的高度,在东西方文化里游刃有余。[16](网易网评)
李安的电影手法质朴自然,对白风趣幽默,情节细腻别致,剧情圆融流畅。其导演的华语片致力于探讨传统与现代的伦理矛盾、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开拓了国人视野,传达出人性普世的价值,对当前台湾社会具有提醒与鼓舞作用,为台湾电影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李安执导英语片亦同样能结合东西方艺术与商业元素、准确地把握欧美文化心理,带来进取的精神与价值,是当代国际影坛声名最盛的华人导演。[17](时光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