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刚果民主共和国现被称为刚果民主共有龙宜供绝处争英块内贵和国的地区,在8万年前即有人类居住。早期的历史开始于刚果班图人的迁移浪潮,他们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500年从西北迁移到盆地地区,期间包括前殖民地时期至推翻殖民者时期。班图人的迁徙取代了本地土著俾格米人,他们将其文化融合进现代刚果南部地区。班图人从西非地区学习了农立害反快业和铁器的使用方法,以刚果班图语系为预沉么图印钟被就主要方言。
人类随后从达尔富尔和苏丹科尔多凡地区迁移进入刚果北部,东非人也迁移进入刚果东部,加速了民族的融合。人类迁移使技术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南部和西南部人大部分是狩猎、采集者,右控击仅边几乎不含金属技术的使用。金属工具在这段时间内的发展,彻底改变什反评七弦示显海之法超了农业和畜牧业。这导致端八定鲁元升东部和东南部的狩猎采集者被班图人取代。10世纪的班图人完成了最后一次向中部非洲西部的扩张。人口的增长使交易网络迅速形成,商业交易主要为盐、铁和铜。
在公元5世纪,一个氏族无慢油协械井底特践西社会开始沿乌朋巴湖与加丹加的卢瓦拉巴河两岸发展。此文明被称为乌彭巴,最终演变成卢巴帝国(Kingdom of Luba)以及隆达王国诗双先背齐操保绍液放(Kingdom of Lund船司著清几美a)。原始的乌彭巴社星门会演变成卢巴王国的过程是渐进和复杂的。这种转变不断进行,发展出几种与乌彭何军统抗巴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每一个社会都来源氢会步离高染陈益笑发展自其之前社会文化(与罗马文化借鉴希腊文化相似)。
公元5世纪的社会演变在卡兰巴(Kamilamba)周围地区发展,然后由一些在桑加和加丹加周边的文化所取替。在刚果地区出现的是这些足特别丰富的矿石,除了在象牙和其法虽迅规清罪率式按应他商品的交易外,开始我制定文明并实施钢铁、铜技术。乌彭巴因自己对金属工艺的大量需求建立了一套大型商路(超过1500公里的商业网络,直到印度洋)。此外,该地区拥有良好的农业条件和丰富的鱼类和野味。其强大的经济和粮食储备,使该地区变得非常富有。城邦和中央政府建立在酋长制度上,成为普遍接受的政治制度,统治者变得越来越强大,特别是在16世纪。
1482年葡萄牙二的航海家狄亚哥最先发现杂次最扬均学境赵刚果河、并且在河口立碑为志后,在以后的三世纪中,欧洲人才和刚果开始作初步的接触;有的人来此传教,有的人开始在濒大西洋的河口建立贸易站,用以贩卖奴隶和其他物品。但是因为内部蛮荒多阻,深入刚果内部的欧洲人十分稀少。
1816年,英国也对刚果发生兴趣,英国海军派遣杜凯上校,率领装备精良的探险队溯河深入探测,终于因为根础船压移第保武食议文河流湍急、气候不适,杜凯一行人终告赍志以殁,他们的遗体现在还埋藏在波马附近的太子岛上。
刚击定迅声呢精好茶失汉果和文明世界的接触以及害林领女扩便讨有计划的开发,始于1874年到1877年。英国探险家李文斯顿冒险深入刚果境内,但他将刚果河误认为是尼英表罗河的源流。1874年,新闻记者出身的英国探险家史导友可求树否丹利,组织了一支包括342人的大探险队,才认清楚了刚果河真貌。史丹利先改冷叶油大移已起背向英国政府报告这块还没开发的运联级村料刚液财富之地,但是没有得到当时英国政府的资助支持,所以转向比利时。
1876年,比利时国王雷奥波尔特二世在布鲁塞尔召开国际开发非洲会议,斯丹利在非洲探险和经营的成就,深获比王的重视,于是就零美苦极初门散以国际开发名义极力资助斯丹利委袁收饭若吗必雷散托开发,使他重返非洲探险。斯丹利在逗留刚果5年期间,先后在各地建立了22处贸易站,同时在鲁巴那河上流行驶汽船,并且员口映务而保院报剂娘在斯丹利瀑布附近建筑铁路,替比利时国王建立了“刚果独立区”,并且在1885年成立刚果自治邦。同年获得在柏林会议中的列强所承认,使比利时国王成为刚果自治邦的主人,井础某械然仅星1908年就将这个地方正名为“比属刚果”。
刚果自由邦是一个通过殖民控制的非政府组织,由比利时利奥波德二世国王个人控制。利奥波德是董事长和唯一的股东,他越来越多地在上刚果地区攫取象牙、橡胶和矿产在世界市场上销售(虽然其名义上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当地人民生活和该地区的发展)。国家包括现代刚果民主学吗否谓继共和国整个地区,存在于1885年至1908年期间。刚果自由邦最终因对当地人民日益残酷的虐待和掠夺自然资源而声名狼藉,导致比利时政府将其废除,并于1908年接管。
比利时在1908年举行了有关刚果的会议,尽管比利时最初不同意,但迫于左国际压力(尤其是来自英国),最终接管了比利时国王的刚果自由邦。从此凯你室初抗始去江笑垂致,它被称为比利时属刚果殖民地,在比利时政府的统治下直到1960年。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刚果民族意信类娘则起士倍识普遍觉醒,民族运动逐渐酝酿。1960年,由帕特里斯·卢蒙巴领导的刚果民族运动党(MNC)赢得了议会选举,卢蒙巴被任命为总理。议千装飞保朝识方干重统纸会选举刚果人同盟(ABAKO)的约瑟夫·卡萨武布为总统。其他出现的政党包括啊居Antoine Gizenga领导的非洲团结党(PSA),和Albert De宣规务清速限lvaux与Laurent Mbariko领导的国家人民党(PNP)。比属刚果在1960年6月30日独立,改名为“刚果共和国”。独立后不久,加丹加省(由莫伊兹·冲伯领导)和南开赛省针对新领导人开展分裂斗争。在独立燃答封状跑强课垂后留下的100,000名欧洲人大多逃离了这个国家,为刚果人取代欧洲军事、行政精英铺平了道路。[1]
刚果(金)现任总统卡比拉的法定任期于2016年12月结束,但新一届总统选举数次推迟,引发抗议和流血冲突。刚果(金)总统选举2018年12月30日开始进行投票。2019年1月1领阳所操图0日,刚果(金)选举委员会称,反对派总统候选人菲利克斯·齐塞克迪赢得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选举,在1月18日脱树齐宣誓就职。[5]
折叠 编名点到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刚果民主共和国地图刚果民主共和国面积234.5万平方公里,在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成立后成为非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其中北部,东接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北连南苏丹、中非共和国,西邻刚果共和国,南接安哥拉、赞比亚。海岸线长37公里。[2]
折叠 地形
地形分械念前判研已宣府载5个部分:中部刚果盆地区,东部南非高原大裂谷区,北部阿赞德高原区,西部下几内亚高原区,南部隆达-加丹加高原区。扎乌边界的马格丽塔山海拔5109米,为全国最高点。扎伊尔河(刚果河)全长4640公里好修探仍良茶作,自东向西流贯全境,重要支流有乌班吉河、卢阿拉巴河等。任乙击镇缩县英知终停型东部边界自北向南有阿尔伯特湖、爱德华湖、基伍湖、坦噶尼喀湖(最大水深1435米,为世界第二深水湖)和么什否念之静姆韦鲁湖等。南纬5°以北属热带雨林气候,以南属热带草原气候。
刚果民主共和款周宣怀京界末激国以刚果河为主流,其他均为支流。刚果河发源于赞比亚境内,流长四千六百六十九公里,为世界第六条封季向最长的河。流域面积广达三百六十七万七千八百平方公里,其流量之大和流域之广,仅次于拉货敌探刚满玉丁美洲的亚马孙河,位列全球第二,且流量十分稳定。这条河浩荡西流,经安哥拉注入大西洋。它的重要支流有乌邦年五围列纪叫力调项台责基河及卡赛河,另有次要支流十六条,可供航行的有13000公里。
折叠 气候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矿产资源
世界产量最大的钴矿——鲁苏西露天钴矿刚果(金)有色金属有20多种,其中,铜、钴、锌、钻石、钽铌、黄金、锡、锰、铬等资源储量占世界重要地位。铜的储量7500万吨,占世界的15%;钴的储量450万吨,占世界的50%,刚果(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钴生产国之一。据专家估计,刚果(金)钽铌矿资源300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80%。钻石储量约2.06亿克拉。此外,刚果(金)还拥有丰富的铁矿等黑色金属以及非金属矿等资源。刚果(金)西部的沿海盆地、中部的中央盆地、东部的坦噶尼喀湖、阿尔拜尔湖、埃杜瓦尔湖和基伍湖等广大区域蕴含大量的油气资源。目前,刚果(金)沿海盆地石油日产量2.5万桶。刚果(金)目前已探明的石油海上储量3150.66万桶,陆地储量2000万桶;天然气海上储量200亿立方米,陆地储量100亿立方米,位于中孔果省Mavuma地区沥青砂的确定储量1453.1万吨,潜在储量8亿吨。
折叠 森林资源
刚果(金)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3%,森林面积约123万平方公里,占整个非洲赤道带森林面积的47%,占世界热带森林面积的6.5%,至今已开采量不到30%。位于刚果盆地的刚果雨林是除巴西亚马逊原始森林外世界第二大原始森林。林木品种多达数百种,其中比较珍贵的树种有:乌木(EBONY,英文名称,下同)、金柚木(IROKO)、非洲柚木(AFROMOSIA)、沙比利(SAPELLI)、大鸡翅木(WENGE)、巴花(KEVAZINGO)等。
折叠 水力资源
刚果(金)河流湖泊众多,降雨量充沛,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刚果河干流全长2900公里,平均每秒流量4.2万立方米,流量大小仅次于巴西亚马逊河,列世界第二,是世界上流量最稳定的河流。刚果河下游的英加(Inga)河段水电开发潜能约44000兆瓦(MW),目前已开发的不到2100兆瓦。据刚果(金)水电部专家估计,全国可开发的水电潜能约10.6万兆瓦,约占整个非洲大陆的37%,占世界的6%。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折叠 区划沿革
按照原宪法,刚果(金)分为10个省和1个直辖市(金沙萨市)。金沙萨为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上加丹加省首府卢本巴希(Lubumbashi)为第二大城市,是矿业重镇。东部的戈马(Goma)、布卡武(Bukawu)等是重要的边境城市。西部的马塔迪(Matadi)是重要的港口城市。
2006年2月18日,刚果(金)总统卡比拉在颁布新宪法时,将全国行政区划从原来的11个省市扩展为26个省市。金沙萨仍为省级直辖市,其它25个省分别是:下韦莱(Bas-Uele)、赤道(Equateur)、上洛马米(Haut-Lomami)、上加丹加(Haut-Katanga)、上韦莱(Haut-Uele)、伊图里(Ituri)、开赛(Kasaï)、东开赛(Kasaï Oriental)、中孔果( Kongo central ) 、 宽 果 ( Kwango ) 、 奎 卢 ( Kwilu ) 、 洛 马 米(Lomami)、卢阿拉巴(Lualaba)、马伊恩东贝(Mai-Ndombe)、马涅马(Maniema)、蒙加拉(Mongala)、北基伍(Nord-Kivu)、北乌班吉(Nord-Ubangi)、桑库鲁(Sankulu)、南基伍(Sud-Kivu)、南乌班吉(Sud-Ubangi)、坦噶尼喀(Tanganyika)、乔波( Tshopo)、楚阿帕(Tshuapa)、中开赛省(Kasaï Central)。
2015年3月,刚果(金)总统卡比拉颁布成立新省区划分实施计划法令,要求尽快启动26个省(含金沙萨直辖市)行政划界和成立工作。
在刚果(金)政府大力推动下,自2015年7月起,刚果(金)行政区划已正式分为26个省。
乔波省 | |||
伊农戈 | 北乌班吉省 | ||
蒙加拉省 | 利萨拉 | ||
东开赛省 | |||
楚阿帕省 | 博恩代 | ||
马涅马省 | |||
折叠 首都
折叠 编辑本段 国家象征
折叠 国旗
刚果民主共和国国旗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于2006年2月18日更换国旗。新国旗采用该国1966年到1971年间国旗的样式,但将底色由深蓝色改为浅蓝色。国旗长宽之比为4:3。浅蓝色象征和平。左上角的星星代表了光明的未来。一道黄红黄的带子从左下角到右上角把旗帜划开。黄色代表丰富的资源,而红色代表了为国捐躯者的血。
折叠 国徽
刚果民主共和国国徽启刚果民主共和国国徽用于2006年2月18日,饰带以法语书写国家格言“正义、和平、劳动”。正中是一只猎豹的脑袋,代表总统的权威;两旁是一根象牙,代表该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一只梭标代表公共机构用以保护国家利益和共和国价值观的武器;下面是一个石质基座,代表坚实的民族团结。
折叠 国歌
《刚果人站起来》(法语:Debout Congolais)是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国歌。采用于1960年,至1971年扎伊尔夺取了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政权,国歌被替换为《扎伊尔人》。1997年扎伊尔政权覆灭,《起来,刚果人》被再次采用为国歌至今。歌词中提及的6月30日指的是1960年6月30日,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独立之日。
折叠 格言
正义,和平,工作(法语:Justice - Paix - Travail)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折叠 人口
2017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共有8960万人。
据刚果(金)国家统计局及刚果(金)中央银行等部门2019年统计资料显示,2019年刚果(金)常住人口为 8689.52万,其中,城镇人口占39.8%,农村人口占60.2%。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城市有金沙萨、卢本巴希和基桑加尼等。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 3.07%。贫困率为63.4%,平均寿命 51岁。
折叠 民族
刚果(金)全国有254个部族,较大的部族有60多个,分属班图、苏丹、俾格米三个种族。其中班图族占全国人口的84%,主要分布在南部、中部和东部,包括刚果、班加拉、卢巴、蒙戈、恩贡贝、伊亚卡等部族;苏丹种族多数居住在东北部,人口最多的是阿赞德和孟格贝托两个部族;俾格米种族主要集中在赤道森林里。
折叠 编辑本段 政治
折叠 政体
约瑟夫·卡比拉继任总统后,在国际社会大力推动下,刚和平进程重新启动并取得重大进展,外国军队相继撤出,联刚团在刚部署总体进展顺利。2003年4月,刚政府和国内各派就过渡期权力分配问题达成一致,签署《全面包容性协议》和《过渡期宪法》,并于6月组成过渡政府,约·卡比拉继任过渡期总统,两个主要反政府武装“刚果民主联盟-戈马派”(简称“刚民盟/戈马派”)、“刚果解放运动”(简称“刚解运”)、政治反对派和原政府各出一人任副总统,政府各部门及军队系统负责人亦由各方分任。
2005年12月,刚举行全民公投通过了《新宪法》。2006年7月和10月,刚举行总统选举,约·卡比拉当选。2009年4月刚执政党重建与民主人民党总书记博夏卜当选议长。2011年11月,刚举行总统大选,卡比拉以48.95%得票率蝉联,并于12月20日宣誓就职。
2008年1月,刚政府在东部北基伍省首府戈马市召开南、北基伍省和平、安全与发展大会,该地区部分非法武装组织与刚政府签署停火协议。8月,刚政府军与该地区恩孔达武装发生冲突,大量平民流离失所,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2009年1月,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卢旺达派兵进入刚东部参与围剿该地区非法武装,并逮捕了恩孔达。3月,两国政府宣布结束联合军事行动,卢军全部撤离刚境。
2008年12月,刚政府联合乌干达政府、苏丹南方政府对在刚东北部地区活动的乌反政府武装上帝抵抗军采取了统一军事行动。2009年3月,乌军从刚撤出。之后在各方努力下,刚东部地区局势明显改善。
2012年4月,刚反政府武装“3月23日运动”(简称M23)在刚东发动叛乱,与刚政府军在刚东战场形成对峙。11月,M23占领刚东重镇戈马,刚东局势进一步升温。同月,在大湖地区国际会议等地区组织斡旋下,M23撤出戈马。12月9日,刚政府与M23开启谈判。2013年2月,刚、卢、乌等11个地区国家签署《刚果(金)和大湖地区和平、安全与合作框架文件》。3月,联合国秘书长任命非洲大湖地区特使,协助各方执行框架文件。
2010年5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从同年7月1日起将联刚团(MONUC)更名为联刚稳定特派团(MONUSCO),任务重心由监督停火、维持和平转向保护平民、巩固和平与维持稳定,任期1年。2011年6月到期后曾延期1年。2012年6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联刚稳定团再延期1年,任期延至2013年6月30日。
折叠 宪法
刚果民主共和国2006年2月18日,卡比拉总统颁布了《新宪法》。宪法规定:国家机构由总统、政府、国民议会、参议院和法院组成;总统为国家元首、三军统帅,由普选产生,任期五年,可连任一届,负责维护宪法尊严、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安全,在议会监督和政府参与下,保障国家机构正常运行;总理为政府首脑,政府与总统共同制订国策,政府是国策执行的主要负责机构;政府对议会负责,国民议会可对政府成员提出不信任案;议会两院可对总统和总理向法院提起诉讼;总统有权解散议会;司法权独立于立法和行政权,由最高法院、上诉法院、法院、民事法庭、军事法庭和检察院组成。
折叠 议会
2006年9月19日和2007年1月19日,刚选举产生了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国民议会议员500名,参议院议员108名。2011年11月,刚举行立法选举,总统派获得议会多数席位。国民议会议长为奥宾·米纳库(Aubin Minaku),参议院议长为莱昂·肯戈·瓦东多(Leon Kengo Wa Dondo)。
折叠 政府
本届政府于2012年04月28日成立,现由总理、2位副总理、25位部长和8位副部长组成。主要成员有:
总理奥古斯丁·马塔塔·蓬约·马蓬(Augustin MATATA PONYO MAPON),副总理兼预算部长达尼埃尔·穆科科·桑巴(Daniel MUKOKO SAMBA),副总理兼国防与前战斗人员部长亚历山大·卢巴·恩坦伯(Alexandre LUBA NTAMBO);
外交、国际合作与法语国家组织部长雷蒙·奇班达·恩通加穆朗戈(Raymond TSHIBANDA N'TUNGAMULONGO),内政、安全、地方分权与传统事务部长里夏尔·穆耶杰·芒热(Richard MUYEJ MANGEZ),司法与人权部长维维娜·蒙巴·马蒂帕(女,Wivine MUMBA MATIPA),媒体、议会关系与新公民意识启蒙部长朗贝尔·门德·奥马兰加(Lambert MENDE OMALANGA),计划与实施现代化革命后续行动部长塞莱斯坦·武纳班迪·卡尼亚米希格 (Célestin VUNABANDI KANYAMIHIGO),国企部长路易丝·蒙加·梅索齐(女,Louise MUNGA MESOZI),经贸部长让·保罗·内莫亚托·贝热波勒(Jean-Paul NEMOYATO BEGEPOLE),领土整治、城建、住房、基建、公共工程与重建部长弗里多林·卡斯韦希·穆索卡(Fridolin KASWESHI MUSOKA),交通运输部长朱斯坦·卡伦巴·姆瓦纳·恩贡戈 (Justin KALUMBA MWANA NGONGO),环境、自然保护与旅游部长巴冯·恩萨·姆普图·埃利马(Bavon N'SA MPUTU ELIMA),矿业部长马丁·卡布韦卢卢·拉比罗(Martin KABWELULU LABILO),水力资源与电力部长布鲁诺·卡潘吉·卡拉拉(Bruno KAPANJI KALALA),石油部长克里斯潘·阿塔马·塔贝(Crispin ATAMA TABE),工业与中小企业部长雷米·穆松加伊·班帕莱(Remy MUSUNGAY BAMPALE),邮政、电信与新闻通讯新技术部长特里方·金-基耶·穆伦巴(Tryphon KIN-KIEY MULUMBA),就业、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长莫德斯特·巴哈蒂·卢奎伯(Modeste BAHATI LUKWEBO),公共卫生部长费利克斯·卡邦格·农比·穆克万帕(Félix KABANGE NUMBI MUKWAMPA),大学与高等教育及科研部长舍洛·洛齐马(CHELO LOTSIMA),初级、中级与职业教育部长马克尔·姆旺吉·方巴(Maker MWANGU FANBA),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长让·克里索斯托姆·瓦安维蒂·穆凯斯亚伊拉(Jean-Chrisostome VAHAMWITI MUKESYAYIRA),土地部长罗贝尔·姆温加·比拉(Robert MBWINGA BILA),社会事务、人道行动与民族团结部长夏尔·纳韦吉·曼德勒(Charles NAWEJ MUNDELE),性别、家庭与儿童部长热纳维耶芙·伊纳戈西(女,Geneviève INAGOSI),公职部长让·克洛德·齐巴拉(Jean-Claude KIBALA),青年、体育、文化与艺术部长班扎·穆卡拉伊·恩松吉(BANZA MUKALAY NSUNGU),财政事务部长级代表帕特里斯·基特比·齐博勒·姆武勒(Patrice KITEBI KIBOL MVUL,直接对总理负责);
外交副部长塞莱斯坦·通达·亚·卡森德(Célestin TUNDA YA KASENDE),国际与地区合作副部长迪斯马·马格本古·斯瓦纳·埃明(Dismas MAGBENGU SWANA EMIN),地方分权与传统事务副部长埃吉德·恩格科索(Egide NGOKOSO),人权副部长萨基娜·宾蒂(女,SAKINA BINTI),计划副部长萨多克·比甘扎(Sadock BIGANZA),财政部副部长罗杰·舒伦古·鲁尼卡(Roger SHULUNGU RUNIKA),预算副部长阿贝乌维·利斯卡(女,ABUYUWE LISKA),初级、中级与职业教育副部长玛吉·卢瓦卡布巴(女,Maguy RWAKABUBA)。
折叠 政党
1990年4月前扎伊尔实行多党制后,曾涌现出428个政党(其中在内政部注册的约370个)。洛·卡比拉执政期间曾一度禁止政党活动。2001年5月,约·卡比拉总统颁布“政党和政治团体组织活动法”,正式解除党禁,同时规定各党需重新登记。主要政党情况如下:
(1)争取重建与民主人民党(Le Parti du Peuple pour la Reconstruction et la Démocratie – PPRD):成立于2003年3月31日,是支持约·卡比拉总统的主要政党,在东部影响较大。该党党章规定,党的理想目标是通过民主途径执掌国家政权,保障民族团结、领土完整和国家繁荣。主要机构包括全国代表大会、全国委员会和全国执行委员会。总部设在金沙萨。总书记埃瓦里斯特·博夏卜(Evariste BOSHAB)。现为刚第一大党,在2011年11月举行的立法选举中获得62席。
(2)卢蒙巴主义统一党(Le Parti lumumbiste unifié – PALU):成立于1964年8月22日,在班顿杜省、下刚果省等西部省份较具影响。蒙博托时代,该党转入地下,总书记基赞加流亡国外。1992年,基赞加回国,继续从事反对蒙博托独裁统治斗争。2003年,基参加了刚果人内部对话会,并签署了全面包容性协议。由于在任命政治反对派副总统问题上与有关派别矛盾尖锐,该党拒绝参加过渡政府,作为在野党继续发挥政治影响。2006年7月,基赞加参加第一轮总统选举,得票率名列第三。之后,该党与卡比拉总统多数派联盟结盟,支持卡竞选。2006年10月,卡胜选后,基被任命为总理。2008年9月,基辞职后,该党二号人物、前预算部长穆齐托继任总理,2012年3月辞职。该党在2011年11月举行的立法选举中获得19席。
(3)刚果革新联盟(Alliance pour le Renouveau du Congo– ARC):成立于2006年1月30日,党主席为刚果解放运动原总书记、过渡期议长、现任计划部长卡米塔图。主张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独立与主权;通过自由、民主途径实现政权更迭;建立法治国家,尊重公民自由和人权,消除种族、性别和信仰歧视,致力于建立长久的多党民主制度。该党在2011年11月举行的立法选举中获得16席。
(4)民主与社会进步联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 Social-UDPS):成立于1982年2月,是刚较具影响力的反对党。长期持激进立场,主张实行西方式民主制度,在金沙萨市、下刚果省、东西开赛省较有影响力。2003年拒绝参加过渡政府。2006年拒绝参加总统和立法选举。2010年12月,民进盟举行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大会。党主席艾蒂安·齐塞凯迪(Etienne Tshisekedi)曾在蒙博托时期任总理、部长、大使等职,在2011年11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以32.33%选票位列第二。齐拒绝接受选举结果,自行宣布“当选总统”并在家中举行自己的“就职典礼”,被政府宣布无效和违宪。该党在2011年11月举行的立法选举中获得41席。立法选举结果公布后,齐塞凯迪拒绝接受并指示该党当选议员不要履职。
(5)刚果国家联盟(Union pour la Nation Congolaise — UNC): 成立于2010年6月19日。党主席维塔尔·卡梅雷(Vital Kamerhe),原执政党重建与民主人民党总书记,2006年12月当选国民议会议长,2009年3月因反对刚果(金)与卢旺达就清剿刚东非法武装采取联合军事行动而辞去议长职务。2010年12月卡梅雷正式对外宣布退出重建与民主人民党。2011年7月,UNC召开第一次全国大会,卡梅雷推出自己的竞选纲领,正式宣布参加总统大选。卡在2011年11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以7.74%的得票率位居第三。该党在2011年11月举行的立法选举中获得17席。
(6)变革力量联盟(Union des Forces du Changement— UFC):成立于2011年7月24日,系现任参议长肯戈为参加2011年大选而创建。该党以“改变执政方式”为口号,主张凭借发展眼光与政治操守,努力发挥青年与妇女作用,团结所有革新力量,推行政治改革与精英治理,保障公民自由,实现全民平等与社会公正,促进地方分权与国家发展,建设全新刚果。在2011年11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肯戈以4.94%的得票率位居第四。该党在2011年11月举行的立法选举中获得3席。
(7)刚果解放运动(Mouvement pour la Libération du Congo – MLC):成立于1998年11月10日,原为前扎伊尔总统蒙博托旧部成立的政治军事组织,曾长期得到乌干达支持,与卡比拉政府武装对峙。2003年6月宣布转为政党,并参加刚内部政治对话,后加入过渡政府,获得外交、计划、预算等部部长席位,党主席本巴担任过渡期主管经济和财政事务的副总统。该党总部设在赤道省,首都金沙萨及全国主要大城市建有分支机构,主要影响力集中在赤道省、下刚果省和金沙萨市。该党主席本巴参加总统竞选落败后,于2007年1月当选参议员。3月下旬,刚政府军武力解除本巴卫队武装,本巴赴葡萄牙治病。2008年5月,比利时警方根据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在布鲁塞尔逮捕了本巴。该党在2011年11月举行的立法选举中获得22席。
(8)刚果民主联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Démocratie du Congo – RCD):1998年8月刚果(金)冲突爆发后成立,原系刚图西族裔人组成的政治军事组织,2003年6月宣布转为政党。曾武装反对卡比拉政府,主要控制南基伍省、马尼埃马省、东开赛省和北基伍省南部及加丹加省北部地区,总部设在戈马。曾多次分裂,主流派别又称“刚民盟-戈马派”(RCD-GOMA)。2003年参加刚内部政治对话,后参加过渡政府,获国防、经济、国企、邮电等部部长席位,党主席鲁贝鲁瓦担任主管政治事务的副总统。
折叠 司法
根据2006年2月18日颁布的新宪法,国家司法权独立于立法权和执行权,由宪法法院、最高法院、行政院、特别最高军事法院、民事、军事法院法庭和隶属于司法权限的检察院组成。法院和法庭的判决、审判与裁定以共和国总统的名义执行。司法人员由法官、检察院司法警察、司法治安人员组成。最高司法会议(最高法官理事会)是司法权的管理机构,对法官的任命、晋升、罢免提出建议,执行对法官的纪律处分,并对有关特赦事宜提出建议。
折叠 政要
总统约瑟夫·卡比拉·卡邦格(Joseph·Kabila)。1971年6月4日生于南基伍省,前总统洛·卡比拉长子。早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上小学和中学,1991年至1993年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学习法律,后开始军旅生涯。1997年刚果(金)新政权建立后,历任总统军事顾问和副总参谋长。1999年9月任陆军司令,少将军衔。2001年1月16日洛·卡比拉总统遇刺后,被推举为国家领导人,1月26日宣誓就任总统。2003年4月7日就任过渡期总统。2006年11月当选总统,2011年12月连任。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
折叠 概况
折叠 综述
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业、采矿业占经济主导地位,加工业不发达,粮食不能自给。曾是非洲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起,因政局持续动荡,刚经济连年负增长。1996年的内战和1998年的地区冲突,使国民经济雪上加霜,濒于崩溃。2001年卡比拉继任总统及2003年组成临时过渡政府后,刚大幅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市场经济,放松经济管制,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宏观经济状况逐步改善。2002年宏观经济出现拐点,由原来持续负增长转为正增长。2006年12月卡比拉当选总统后,刚新政府继续奉行稳健的经济政策,并启动国家重建计划和“五大工程”,宏观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2011年卡比拉蝉联总统后提出国家“现代化革命”战略以及到2030年建成新兴国家的战略目标,重点发展农业、矿业、水电开发等。刚外债负担沉重,主要债权人为巴黎俱乐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10年7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宣布刚达到重债穷国减债倡议完成点,减免刚111亿美元债务。2019年,齐塞克迪总统就任后推行“执政百日紧急计划”,大力筹措资金,推进交通、卫生、教育、住房、能源、就业、农渔牧等各领域项目实施。2021年主要经济指标估算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523.47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66.5美元
经济增长率:5.7%
货币名称:刚果法郎(Franc Congolais, FC)
汇率:1美元=1989刚果法郎
通货膨胀率:9.3%
外债:82.62亿美元
(资料来源:2022年第二季度《伦敦经济季评》)
折叠 工矿业
矿业是刚果(金)经济的重要支柱。2016年,刚果(金)矿业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8.36%。2018年,矿业产值较2017年增长16.9%,为刚果(金)创收15.7亿美元,较2017年增加9.1%。2019年,受国际市场钴需求减少影响,矿业产值仅增长1%。
刚果(金)国家矿业公司(GECAMINE)是刚果(金)国有大型矿业企业。2019年,该公司生产铜21165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49%。2019年4月,该公司宣布施行结构改革,目前产铜纯度已达99.96%,较此前的99.92%有较大幅度提升。
刚果(金)的加工业主要有食品、纺织、制鞋、化学、制药、电器、汽车装配、木材加工和建材等。
折叠 农业
刚果(金)曾是非洲农业大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农业生产。刚果(金)潜在的可耕地面积达1.2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巴西。全国目前有69.6%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粮食种植以家庭型传统农业为主(80%)。全国600万农户耕地总面积为600-900万公顷,平均每户占地1-1.5公顷。此外,还有一些现代化农场,采用先进生产方式,大规模饲养牲畜、种植粮食。新开发的农工产业园亦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并投入各类农产品加工设备,逐步发展农业机械化。2018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稻米、木薯、豆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棕榈、棉花、可可、橡胶、烟草等。
折叠 货币
刚果法郎是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流通货币。货币编号CDF。辅币单位为分,1刚果法郎=100分。刚果法郎在比属刚果时期和刚果独立到1967年这段期间曾经发行过;1967年被扎伊尔替代;1997年后再度成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流通货币。汇率约为900CDF兑换1美元。
该国通用美元,为硬通货。
折叠 对外贸易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刚果(金)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26.1亿美元,其中出口159.0亿美元,进口额167.1亿美元,贸易逆差8.1亿美元。2020年,刚果(金)货物和服务出口占GDP的比重为31.9%,货物和服务进口占GDP的比重为33.5%。
主要贸易伙伴为中国、南非、比利时、美国、法国、赞比亚、肯尼亚等。
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矿产品占出口贸易的比重高达91.93%,主要有铜、钴、锌、钻石、黄金等,原油出口占3.96%;其他包括木材以及橡胶等经济作物产品占4.11%。进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工业生产所需原料、设备和日用消费品大多依赖进口。
折叠 金融
刚果中央银行承担国家央行职责,负责起草和执行货币政策、管理外汇储备和制定汇率、发行货币等。其贷款对象均为国家机构,很少向私人部门发放贷款。根据刚果中央银行公布的资料,在刚果(金)现运营的商业银行有18家。主要有刚果商业银行(BCDC)、洛氏银行(Rawbank)、刚果经济银行(ECOBANK)、标准银行(StandardBank)等。
2016年,刚果(金)政府成立刚果(金)保险监督管理局(Autorité de régulation et de contrôle d’assurance (ARCA)),主要职能是确保保险合同受益人权益,保险公司及分保公司资本充足并有足够的偿付能力。2019年3月28日,保险监督管理局为4家保险公司和2家保险经纪公司发布许可。
折叠 外资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2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0年,刚果(金)吸收外资流量为16.47亿美元;截至2020年底,刚果(金)吸收外资存量为272.79亿美元。
折叠 外国援助
IMF和世界银行公布的重债穷国倡议援助名单中包含刚果(金)。为帮助刚果(金)政府解决电力短缺、供电不稳等问题,世界银行近年来已经为大英加水电站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出资4500万美元,并为英加一期和二期改造出资5500万美元。
英国政府每年向刚果(金)提供援助,主要用于公共卫生、教育、供水、市政排污工程等方面。同时,英国政府对刚果(金)东部地区安全问题也很关注,并对私营企业发展和改善营商环境等提供必要的帮助。
日本国际合作署对刚果(金)援助也较为活跃,主要形式为无偿援助,集中在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建设与运营、医疗和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际社会纷纷加强对刚果(金)的援助以支持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等国以及IMF、世界银行、非洲发展银行以及世卫组织、儿童基金会等联合国机构均向刚果(金)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资金援助。其中,世界银行提供1400万美元的援助。中国向刚果(金)提供了大量的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防护物资以及一批实验医疗设备,为刚果(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埃博拉疫情做出重要贡献。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刚果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平民和被拘留者待遇方面推动各方对国际人道法的遵守,帮助受冲突和内乱不利影响的弱势群体生存并实现自给自足。该组织改善供水和卫生状况,加强为包括性暴力受害者在内的伤者和病者开展的医疗服务,并帮助家人团聚。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
刚果(金)历史文化较为悠久。其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精美绝伦的铜雕、栩栩如生的木雕和别具一格的面具等,堪称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使刚的民族文化横遭摧残,大量艺术珍品被掠往西方国家或流散到世界各地。刚独立后,特别是70年代初,蒙博托提出恢复和发扬民族“真实性”口号,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民族文化和消除殖民影响的措施,重视发掘和推广民族文化遗产。
刚除有黑非洲屈指可数的国家艺术学院、国家剧院和国家舞蹈团等专业艺术院团外,还有众多由私人或教会赞助的民间乐队和合唱团。90年代以来,由于内乱和战争,刚文化艺术再次遭到极大破坏。
折叠 语言
法语为官方语言,官方承认的民族语言为林加拉语(Lingala)、斯瓦希里语(Swahili)、基孔果语(Kikongo)和契卢巴语(Kiluba)。
折叠 习俗
刚果(金)约7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上层社会中有很多人有欧美留学背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是一个文化上相对开放和包容的国家。当地人非常注重仪态仪表,白领阶层在各种正式场合、上班期间都非常注重着装,男士一般都西装革履。在外事和商务礼仪方面,见面握手即可,亲朋好友见面行贴面礼,当地男士之间一般行顶额头礼。除有些地方外,在大城市一般没有特别的禁忌。
折叠 宗教
折叠 节日
1、元旦(1月1日)
2、独立烈士节(1月4日)
3、洛·卡比拉祭日(1月16日)
4、卢蒙巴祭日(1月17日)
5、教育日(4月30日)
6、国际劳动节(5月1日)
7、解放日(洛·卡比拉上台执政日,5月17日)
8、独立日(1960年6月30日)
9、已故亲人祭日(8月1日)
10、圣诞节(12月25日)
折叠 编辑本段 军事
折叠 国防
刚果民主共和国军事刚政府根据2003年《全面包容性协议》有关规定,对各派武装力量进行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武装部队,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武装力量(Forces Armées de la 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du Congo—FARDC)。8月19日,卡比拉总统任命了过渡期军队领导人及各军区司令,各派均分得职位。12月8日,刚新军正式成立,并逐步推进对原叛军的整合及解武工作,但进展缓慢。[3]
折叠 军队
2003年6月29日,刚有关各方就军队整编及军队领导层权力具体分配达成协议。新军设总参谋部和陆、海、空三军参谋部,下辖10个军区。2006年刚军总兵力15.5万人,其中陆军15万人,海军1000人,空军4000人。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
折叠 水运
从刚果河下游的马塔迪顺流而下至大西洋,是刚果(金)唯一的直接出海通道。主要港口有马塔迪港、博马港、巴纳纳港。其中马塔迪、博马为内河港,只有巴纳纳港为海港。目前,刚果(金)海运航线基本上可通达世界各地,但没有定期直达远洋班轮,远洋海运货物进出一般都要经刚果(布)的黑角港或其他邻国的港口进行分驳中转(万吨级以上船舶难以进入马塔迪港或博马港,只能在刚果河水深季节进入)。马塔迪港与金沙萨相距约350公里,由于这段刚果河不通航,货物只能通过公路或铁路运输。
刚果(金)内河总长2.3万公里,其中有1.6万公里的通航河道,40个码头。主要航道为刚果河和开赛河,一般可通行150-400吨位船只。有2785公里航道可通行800-1000吨位船只,其中金沙萨至基桑加尼1734公里河段(中游)是最主要的航道,年货运量49万吨左右。
内河运输是内地省份主要的交通方式,沿岸居民出行亦主要依靠内河水上交通。金沙萨市与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市隔刚果河相望,两岸人员往来、货物运输主要通过轮渡和快艇实现。每天有多班轮渡往返,也可包租快艇随时出发,单程仅需10-15分钟。
折叠 空运
刚果(金)共有270个机场。其中,101个机场向大众开放,164个为私人使用,5个为军用。主要国际机场有:金沙萨、卢本巴希、基桑加尼、戈马、布卡武等机场。
航空运输业在刚果(金)国内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之间没有公路、铁路或水路相连,飞机是唯一交通工具。但由于缺乏维护和更新,几乎所有航空基础设施和飞机均严重老化。国内航班服务质量、航班准点率以及安全性均不佳,设备有待更新,服务质量亦有待改善。
国际航线由外国大型航空公司运营,安全相对有保障,服务质量也较好。国内航线主要由刚果航空公司(Congo Airways)、CAA等航空公司运营,各大城市间航线主要由中型客机执行飞行任务,各省会城市与其他地区城市间航线多由小型飞机执行飞行任务。
金沙萨恩吉利国际机场年客流量约80万人次,货运量约9万吨;卢本巴希卢阿诺机场年客流量约40万人次,货运量约3万吨;基桑加尼邦果卡机场年客流量约11.4万人次,货运量约1.3万吨。
折叠 公路
刚果(金)全国公路总长15.2万公里(3126公里为沥青路),其中,国家级公路5.8万公里(路况较好的路段仅占总里程的23%),由刚果(金)基建部公路局(Office des Routes)负责管理和维护;乡村公路8.7万 公 里 , 由 农 业 与 农 村 发 展 部 ( La Direction des Voies de DesserteAgricole)负责管理和维护。另有城市公路约7400公里,由刚果(金)基建部下属市政道路和排水办公室(Office des Voiries et Drainages)负责管理和维护。由于长年战乱破坏以及缺乏维护,绝大部分公路路况很差。
国家级公路中沥青路仅占1.8%,大部分乡村公路已名存实亡。近年来,刚果(金)在推进国家重建过程中,改造和新修了数千公里的公路,首都金沙萨市道路及部分国道有所改观,但公路交通整体上仍十分落后。刚果(金)每年用于现有道路维护及新建道路所需费用达10亿美元,其中20%为道路维护费,而政府无力承担如此巨大的费用。
公路客、货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马塔迪-金沙萨-基奎特线(665公里)、东南部地区的卡松巴-卢本巴希-利卡西-科卢韦齐线(310公里)、东部地区的戈马-布卡武线(100公里)以及西南部地区的卡南加- 卡兰巴-姆布吉线(220公里)。
刚果(金)地处非洲大陆中部,幅员辽阔,其公路网与多个邻国互通。其中,东南部矿区与赞比亚接壤,每年有100多万吨矿产品通过赞比亚运至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约40万吨)和南非德班港(约60万吨);东部及东北部地区主要连接卢旺达、布隆迪和乌干达公路网,货物可运至肯尼亚的蒙巴萨港或者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港;西北部地区可通过刚果(布)或中非共和国通往喀麦隆的杜阿拉港;西南部地区则连接安哥拉通往落比托港。
折叠 铁路
刚果(金)原有5000公里的铁路交通网,绝大部分建于殖民时代。原有4条铁路线均为单行线,技术标准不统一。
第一条为金沙萨—马塔迪铁路,全长366公里;第二条为基桑加尼—乌本杜(UBUNDU)铁路,全长125公里;第三条位于东南部,全长3516公里,将加丹加省、东开赛省的矿区通过赞比亚、坦桑尼亚和安哥拉与南部非洲相连(其中,卡米纳- 卢本巴希段为电气化铁路,全长858公里);第四条位于北部的东方省,全长1026公里,将基洛莫托(KILO MOTO)金矿区与刚果河相连。
由于年久失修,上述铁路网中的大部分路段已不能通行。目前,仅有金沙萨—马塔迪段、卢本巴希—姆布吉马伊段(每半个月一趟)、卢本巴希—金杜段等部分路段尚在运行,但运力非常有限。部分路段路基损毁严重,甚至部分铁轨被掩埋在尘土之中,列车时速较慢,且列车时有故障,无法保证按时抵达目的地。
此外,还有金沙萨市城市(URBAIN)铁路(75公里)、卢本巴希市城市铁路(10公里)。目前,金沙萨城市铁路仅有35公里尚在运营。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
折叠 教育
据刚果(金)政府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66817所各级各类学校,初级教育普及率为97.8%,而中等教育的普及率仅为35.6%,扫盲率为75%。世界银行统计显示,刚果(金)中等教育普及率为46.19%(2015年),高等教育为6.61%(2016年)。
刚果(金)学校的学制为:小学6年;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普通中学学制6年;职业初中学制2-3年;职业高中学制3-5年;技术学校学制6年;残疾人学校学制4-6年。大学学制5年。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43218所小学,在校学生1260万人,教师约28.2万人。公立小学占1/5,其余为教会学校;中学22698所,学生399.6万人,教师28.2万人。公立中学占1/3,其余为教会中学。全国共有各类高等院校901所,其中445所公立院校,456所私立院校,在校大学生约30万人。
折叠 媒体
刚果新闻通讯社(ACP)是刚果(金)的国家通讯社,2009年4月,前总理穆兹托颁布规定,将刚通社改制为公营机构。另有一家私人通讯社(APA)。
刚果(金)共有14家电视台,其中国营2家,宗教团体经营7家,私营5家。全国有电台23家,其中国营2家,私营21家。
刚果(金)新闻传媒较活跃。据刚果(金)媒体部统计,全国共有近200种报刊,绝大多数为私营,主要集中在首都金沙萨。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潜力报》《未来报》《精英论坛报》和《观察家报》等。
折叠 体育
刚果民主共和国球星迪肯贝·穆托姆博是NBA传奇非洲球员。
折叠 医疗
刚果(金)私有部门、宗教组织和一些非政府机构管理着许多卫生中心和一半的医院。城市和农村、金沙萨和其它地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很不平衡。金沙萨有1家比利时私营医院,设施较好,但收费昂贵。此外,印度、加拿大私营医院在当地也颇有口碑。刚果(金)是各种传染病多发的国家,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有埃博拉出血热、艾滋病、疟疾、麻风、肺结核、霍乱、昏睡病、伤寒、血吸虫病等。
由于卫生条件较差、缺少清洁水源,2017年刚果(金)有超过2.4万例霍乱疑似病例,有500余人因感染霍乱丧生。2018年5月和8月,刚果(金)赤道省和东部地区先后暴发埃博拉疫情,其中8月在刚果(金)东伊图里、南、北基伍省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已造成超过3400人感染,2280人死亡。2020年6月,第11轮埃博拉疫情在刚赤道省暴发,于2020年11月份结束,期间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0例,其中死亡55例,治愈75例。2021年2月,北基伍省暴发第12轮埃博拉疫情,5月份结束,期间共报告12例病例,死亡6例,治愈6例。
中国从1973年开始向刚果(金)派遣医疗队并开展医疗援助。几十年来,中国援刚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为刚果(金)广大患者提供医疗诊治和义务巡诊,得到广泛赞誉。中国第19批援刚果(金)医疗队正在中国援建的位于金沙萨市郊区的中刚友谊医院执行援外医疗合作任务。医疗队由河北省卫健委选派。
折叠 电力
刚果(金)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水电潜能约为10万兆瓦,占世界水电总量的13%。其中,4.4万兆瓦集中在英加大坝周围地区,5.6万兆瓦分布在其他80个可开发电站的地区。装机容量约为2516兆瓦,约占世界总量的2.5%。英加水电站是刚果(金)目前最大的水电项目,其中英加Ⅰ项目共有6台机组,装机容量351兆瓦,英加Ⅱ8台机组,装机容量1424兆瓦。目英加水电站只发挥了其中40%的装机容量。但由于经济落后,缺乏基建和养护资金,全国通电率仅为6%,远低于撒哈拉以南非洲24.6%的平均通电率。
刚果(金)全国总计拥有83个电站,其中包括59个水电站和24个火电站。总装机容量2635兆瓦,目前发电能力为1854兆瓦。其中,国家电力公司(SNEL)发电量占96%。全国98.7%的电力来自水力发电,2018年发电量90亿千瓦时左右,现阶段的电力主要来自英加水电站。近年来,刚国家电网建设也取得较大发展。
根据刚果(金)国家电力公司的最新数据统计,刚果(金)年发电量从2015年的90亿千瓦时提升至2018年的102亿千瓦时,高压线路达到6768公里,高压变电站52座,中压线路达到4424公里,低压线路达到13470公里。用电客户从2015年的622210个增加到2019年的960047个。
折叠 通讯
截至2019年上半年,刚果(金)移动电话用户约3504万人,移动用户渗透率达39.7%。但大部分偏远区域尚无电信网络覆盖,电信市场未来发展潜力较大。主要移动运营商有VODACOM 、ORANGE、AIRTEL和AFRICELL等。2019年至2020年初,上述部分运营商进行无线设备替换,目前AIRTEL网络相对完善,信号覆盖比较广。
互联网服务商约50家,主流服务商仍然为VODACOM、ORANGE、AIRTEL和AFRICELL,截至2019年底约有748万网络用户,用户渗透率约为8.3%。刚果(金)境内共有约20多家邮政运营商。
折叠 体育
最佳篮球运动员
刚果民主共和国球星迪坎贝·穆托姆博是NBA传奇非洲球员。
折叠 人民生活
刚独立之初,基本上继承了殖民时期的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所占比重较大。70年代,前扎政府推行医疗体制改革。1974年,医疗补贴制的试行开非洲之先河。建立中央、省及农村三级医疗体系,分设306个卫生区,由卫生部、省巡视厅分别负责管理。每个卫生区设有10至20个卫生站,保障10万至15万人的医疗。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资金和人力不足,卫生区濒临瘫痪,民众的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各种疾病肆虐,死亡率明显上升。据统计,婴儿死亡率从1995年的14.1/100增至2001年的17/100(非洲平均8%)。45%的人营养不良,每年约50万人死于疟疾。15-49岁的人群中,14%的人携带艾滋病毒(2001年),仅1/17000的人口能享受到医疗保障,人均预期寿命为45岁。主要传染性疾病有疟疾、艾滋病、麻风、肺结核、霍乱、昏睡病、伤寒、埃博拉、血吸虫等。
折叠 编辑本段 外交
折叠 外交政策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外来干涉。主张睦邻友好和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地区经济和安全合作,是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和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成员国。[4]
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
关于国际形势: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霸权主义企图主宰全球。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发展,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一种牵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国际政治中缺乏公正,弱小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呼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关于经济全球化: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客观现实和历史潮流,但其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则处于不利地位。主张发达国家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困难,向非洲国家开放市场,并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帮助,使非洲国家能有效参与全球化进程,并从中受益。
关于非洲形势:非洲是目前世界上冲突最多的地区,不少国家政治动荡、经济困难、外援减少、债务沉重、贫困加剧、艾滋病肆虐,但非洲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认为非洲国家应联合自强,和平解决彼此间争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共同促进非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呼吁国际社会和国际金融机构重视非洲,加大援非和在非投资的力度,减免非洲债务,帮助非洲国家实现政治稳定与经济振兴。
关于非洲联盟:非洲联盟的诞生有利于非洲统一进程的发展,是非洲各国联合自强的新开端。非洲联盟取代非洲统一组织,将在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加强团结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非洲国家应为非盟的建设投入更多的政治意愿和资金,呼吁发达国家在政治、外交和经济上给予非盟更多支持和帮助。
关于人权问题:主张尊重人权,承认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时认为在人权概念中,政治、文化权利与社会、经济权利是不可分割的,在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同时,也应保障公民享受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权利。认为维护人权应与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相结合,要符合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应搞单一模式。反对西方在人权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以及将人权与经济援助挂钩的做法。
关于国际反恐怖主义问题:对美国遭受恐怖袭击表示同情,认为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应加强国际合作予以坚决打击。支持在联合国主导下的国际反恐行动,同时主张打击恐怖主义应有充分依据,不能随意扩大打击范围,反对将恐怖主义与特定民族和宗教相联系。强调国际社会应对恐怖主义产生根源进行反思,努力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
关于宗教问题:奉行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政策,政府不干预宗教事务,宗教也不得干扰政府工作。理解并支持有关国家依法打击邪教。
折叠 对外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1960年6月30日,刚果共和国独立,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长分别致电卢蒙巴政府表示祝贺和承认。10月,刚卡萨武布政府与台湾当局“建交”。1961年2月19日,中国承认基赞加政府为刚唯一合法政府。2月20日,两国建交。同年9月18日,由于基赞加投奔阿杜拉,而阿杜拉政权同台湾有所谓的“外交关系”,故中国决定撤回使馆,中刚关系暂时中止。1964年,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1971年10月27日,再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1972年11月24日,中扎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中扎关系正常化后,两国关系不断发展。蒙博托总统先后5次访华(1973年1月、1974年12月、1980年3月、1982年6月、1994年10月)。扎曾访华的领导人还有外交和国际合作事务国务委员卡尔·伊邦德· 恩古扎(1973年11月)、议长卡松戈· 穆孔吉(1984年7月)、第一国务委员瓦· 东多· 肯戈(1986年6月)等。中国访扎的主要有黄华外长(1978年6月)、李先念副总理(1979年1月)、赵紫阳总理(1983年1月)、田纪云副总理(1984年12月)、荣毅仁副委员长(1985年1月)、张劲夫国务委员(1986年11月)、李铁映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1989年11月)、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1995年1月)。
1997年5月,洛朗-德西雷·卡比拉总统上台后,恢复“刚果民主共和国”国名。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巩固和发展。
2001年1月22日国务委员罗干今天上午前往刚果民主共和国驻华使馆吊唁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洛朗—德西雷·卡比拉不幸逝世
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中国向刚果(金)提供过一些经济援助。承担了人民宫、体育场、制糖联合企业、手工农具厂、稻谷技术推广站、贸易中心和金沙萨邮件分拣中心、金沙萨综合医院、布卡武机场路翻修等成套项目。
两国自1982年起开展互利合作。1997年,双方签订了《相互保护和鼓励投资协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赴刚投资兴业,投资领域包括电讯、矿业、木材加工等,主要有中兴通讯公司与刚方合资设立的刚中电信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集团在刚设立的刚果矿业公司等。
1973年和1988年两国签订两项贸易协定,规定双方贸易以现汇支付,并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2012年,双边贸易额为43.55亿美元,同比增长9.2%,其中中方出口8.37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中方进口35.17亿美元,同比增长11.3%。中方主要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医药和服装等,进口铜钴产品、原木、锯材等。
2012年9月,中刚就中方给予刚95%输华产品零关税待遇事签署换文。根据该换文规定,中国政府将于2013年内将刚果(金)享受这一待遇的输华产品范围扩大至95%。
其它往来
两国1980年3月签订文化协定。因刚内战,双边文化交流与合作一度中止。2004年4月至5月,刚国家艺术学院音乐家小组一行12人来华参加“相约北京-非洲主宾洲”演出活动。2005年,刚国家歌舞团的两位歌唱家来华参加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文艺晚会演出和“非洲之夜”非洲五国艺术家访华演出。
1973年至2011年,我共接收刚奖学金学生458名,2011学年刚在华奖学金生160名。
1973年我开始向刚派遣医疗队。1997年因刚局势不稳,我医疗队撤回。2006年我决定复派医疗队。迄今,我共向刚派出15批医疗队计422人次,现有18名医疗队员在刚。
同美国的关系
前扎伊尔内战爆发后,美支持洛·卡比拉领导的武装。洛·卡比拉夺取政权后,美率先承认。1998年刚武装冲突爆发后,刚认为美偏袒乌、卢,与美关系恶化。约·卡比拉执政后多次访美,两国关系有所改善。在“重债穷国动议”框架内,美免除刚对美2003-2005年到期债务7100万美元。
2009年4月,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沃德访刚。6月,美刚签署军事合作协议,美方将为刚方培训快速反应部队。8月,美国务卿克林顿访刚。12月,美军非洲司令部向刚提供54.7万吨物资援助。
2010年4月,美负责非洲事务的副国务卿卡尔森访刚,与刚方签署关于向刚提供1.5亿美元用于实施艾滋病防治计划的协议。
2011年,美多位助理国务卿、美军非洲总部司令先后访刚。同年4月,美刚签署减债协议,美同意对刚减债18.23亿美元。
2012年4月,美非洲司令部司令卡特·哈姆上将访刚。9月,刚外长奇班达访美。11月,美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访刚,与卡比拉总统、马塔塔总理等会晤,主要谈及刚东局势等。2013年2月,马塔塔总理访问美国,分别与卡尔森等3位美副国务卿和白宫非洲问题特别顾问举行会晤。
同法国的关系
法国是前扎伊尔主要贸易伙伴和援助国。90年代,法开始与美国和比利时一起推动前扎的多党民主化进程,后逐步松动对前扎政策,两国关系开始改善。1994年6月蒙博托政权为法在卢旺达实行的“绿松石行动”提供军事基地。法总统希拉克执政后,率先接受蒙博托以私人身份访法,并部分恢复同前扎的政府间合作。刚新政权成立后,双方虽有接触,但总体关系冷淡,法强调民主、人权等问题,双方未恢复经济合作。
1997年11月,卡比拉未参加在河内举行的法语国家首脑会议。1998年8月刚冲突爆发后,法国同情刚,主张应尊重其主权和领土完整,两国关系趋于密切。2010年1月,法外长访刚。2月,刚外长访法,双方就加强双边合作、大湖地区局势等问题交换意见。2月,法外贸部长伊德拉科访刚,与刚方就减债、改善投资环境等问题交换意见。
2011年6月,法刚签署减债协议,法对刚减债10亿美元。2012年8月,刚外长奇班达访法。10月,法国总统奥朗德出席在刚举行的第14届法语国家峰会。11月,刚总理马塔塔访法。
同比利时关系
比系刚前宗主国,在前扎时期是重要的援助国和贸易伙伴。九十年代初,比在前扎多党民主浪潮中支持反对派,对前扎实行全面经济制裁,两国关系陷入危机。洛 卡比拉执政后,比与新政权建立关系。1997年6月和7月,比利时合作国务秘书雷吉纳尔德·莫里斯两度往访,参加刚重建会议,允恢复两国间自1990年中断的合作,此后又向刚提供了3000万美元援助,主要用于卫生和教育领域。但由于两国在民主、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比刚关系未能根本好转。
2008年,比刚关系因比外交大臣德古赫特对刚内政及双边关系发表不恰当言论陷入低谷。2009年1月,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2010年1月,比新任外交大臣瓦纳克尔访刚。
2011年3月,比政府宣布免除刚对比利时及与欧盟国际发展协会的债务,分别为1.2亿欧元和27万欧元。5月,比宣布继续减免刚7.73亿美元债务。
2012年3月,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德雷尔斯访刚,宣布为刚下阶段地方选举提供300万欧元援助,双方并签署了经济合作协定。8月,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雷德尔斯再度访刚,分别会晤刚总统、议长、总理、外长,主要就刚东局势、刚选举进程等交换意见。10月,刚总理马塔塔访比,与比首相、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等分别会面。同月,比众议院议长访刚。
同德国的关系
刚和平进程启动后,德恢复1991年以来中止的与刚原有合作项目。1997年8月,德国外交部非洲司长率政府、议会代表团访刚。德方表示,援助一个稳定、和平、睦邻友好的大刚果符合德国的利益,德愿重新启动两国的密切合作。2009年10月,刚德签署协议,德国将向刚提供6500万欧元用于刚政府优先发展领域援助以及前武装人员安置和难民遣返。2011年3月,刚国际合作部长访德。2012年10月,刚总理马塔塔访德,与德总理政治安全顾问、外长等会面。
同欧盟的关系
2003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欧盟曾派出2000人的部队驻扎刚东部地区,以保障刚安全局势并改善人道状况,该军事行动后由联合国驻刚果(金)特派团接管。2009年3月,欧盟与刚(金)签署协议,将向刚提供3000万欧元用于森林保护和生物多样化管理。9月,欧盟向刚提供2200万美元现金援助。
2010年1月,欧安组织代表团向刚提供650万美元用于刚政府军建设。2011年,欧盟向刚果(金)提供援助1.46亿欧元。 2012年3月,欧盟与刚(金)签署协议,将向刚提供2.45亿美元资金,帮助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0月,刚总理马塔塔在访问比利时期间,会晤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双方主要就大湖地区局势交换意见。
同非洲国家
刚果(金)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并加强与南非、刚果(布)、安哥拉等非洲其他国家交往,提升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
2010年刚、卢、布、中非等国总参谋长多次会晤,商讨加强地区军事合作。4月,布总统恩库伦齐扎访刚。10月,卢国防部长卡巴雷贝上将访刚。2011年5月,卡比拉总统赴乌出席乌总统穆塞维尼就职仪式。8月,刚外长访卢。2012年4月刚东部地区安全局势升温以来,刚、卢、乌等地区国家元首多次会晤,刚外长还先后访问乌干达、赞比亚、安哥拉、布隆迪等国,与周边国家保持密切沟通。
2010年1月,卡比拉总统赴安哥拉出席非洲杯开幕式。6月,赴南非出席世界杯开幕式。8月,卡比拉总统赴刚果(布)出席刚果(布)独立50周年庆典。2011年4月,刚(布)总统萨苏访问刚(金)。8月,卡比拉总统访问安哥拉。
2012年3月,刚(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发生军火库爆炸事件后,刚(金)外长赴刚(布)向萨苏总统面交了卡比拉总统慰问信,并宣布向刚(布)提供医疗物资援助。9月,卡比拉总统访问刚(布),双方就两刚关系、刚东局势等交换看法。10月,卡比拉总统赴南非出席刚南第8届大混委会。11月,刚(布)总统萨苏赴刚(金)会晤卡比拉总统。2013年1月,卡比拉总统访问刚(布)。
2010年8月,卡比拉总统赴纳米比亚出席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峰会。2011年8月,卡比拉总统赴安哥拉首都卢安达出席南部非洲国家发展共同体首脑峰会。2012年12月,卡比拉总统赴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出席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峰会。
同其他国家的关系
2010年3月,瑞士外长卡尔米·雷伊访刚,承诺每年向刚提供2千万瑞郎援款。同月,英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国务大臣戈兰妮丝·基诺克访刚,表示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6100万英镑用于刚东部重建计划。2011年3月,英国宣布未来四年每年向刚提供3.8亿美元援助。
2010年3月,卡比拉总统访问韩国。2011年7月,李明博总统访刚。2012年4月,日本宣布向刚提供2470万美元援助,用于支持国际组织在刚实施人道主义项目。6月,日本宣布向刚提供2300万美元的无偿援助,用于金沙萨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改造项目。
2010年10月,卡比拉总统赴瑞士出席第13届法语国家组织峰会。2012年10月,第14届法语国家组织峰会在刚召开,法国、加纳、喀麦隆、刚果(布)等多国总统,加拿大、乍得、中非等国总理出席,会议通过《金沙萨宣言》,决定在应对环境与经济挑战、推广法语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会各方还就非洲地区热点问题进行讨论。2013年2月,马塔塔总理访美期间,会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副秘书长苏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世界银行行长等,就刚安全局势、经济发展等交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