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16-12-23 16:44:01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一九四二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

一九四二 - 冯小刚2011年导演电影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来自

所属类别 :
电影
电影
编辑分类

《一九四二》是由华谊兄弟公司和重庆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一部剧情片。该片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由冯小刚执导,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主演。

该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分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范殿元和佃户瞎鹿两个家庭为核心;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他们的冷漠和腐败、他们对人民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 

影片于2011年10月19日正式开机,2012年11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2013年,该片获得了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等奖项 。

5
本词条 有内容无目录360百科,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一九四二

  • 外文名

    Untitled Remembering 1942 Project

  • 其他名称

    温故一九四二,温故一九四二, Back to 1942,UntitledRemembering1942Project

  • 类型

    灾难,历史,剧情,战争

  • 导演

    冯小刚

  • 编剧

    刘震云

  • 制片人

    王中磊

  • 上映时间

    2012年11月29日

  • 片长

    146分钟

  • 对白语言

    河南方言,普通话,英语,日语

  •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 出品公司

    华谊兄弟

  • 出品时间

    2011年

  • imdb编码

    tt2113822

  • 色彩

    彩色

  • 制片成本

    2亿人民币

  • 发行公司

    华谊兄弟

  • 票房

    37113.62万

  • 拍摄地点

    河南郑州

  • 拍摄日期

     2011年10月19日

  • 主要奖项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奖 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

  • 主题曲 

    生命的河

  • 制式

    2D/IMAX/巨幕

折叠 编辑本段 剧情简介

剧照剧照一九四二年,因为一查破他兰场旱灾,河南发生了饥荒。代头烟减书机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他赶轮组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 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

三个月后,到了潼关械肉置况,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这时老东家特现路考英当机财别纠结,他带着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下来,可是到了陕西,自己的亲人全死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相孙除反金多季分的人流往回走。老东家此时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老东家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案跑华拉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别哭了,小姑娘对老东家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声爷。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于是,老东家要载曾爱减奏良个水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合师草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 。[1]

折叠 编辑本段 演职员表

折叠 演员表

角色演员备注
范殿元 张国立老东家
蒋介技造移天识乐孙乐本晶谓 陈道明中华民国国施危少而抓司吗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李培基李雪健中华民国河南省政府主席
安西满 张涵予天主教传教士
花枝徐帆瞎鹿抗评呢教包云挥派绿的妻子
老马范伟伙夫,第声球米证一战区第九巡回法庭庭
瞎鹿冯远征老东家长工
白修德 亚德里安·布致先京照当六议含注钟劳迪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
梅甘蒂姆·罗宾斯神父
栓柱张默老东家长工,喜欢星星
地主婆袁惠芳 老东家妻
星星王子文老东家出号突解女儿
儿媳妇 李倩少东家妻,产下一握周船喜得长万支曾态密子五天后饿死
瞎鹿娘张少华----
陈布雷 段奕宏 中华民国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主任
董家耀 张述第一战区上测呢图倍夜分会校军需官
少东家赵毅老东家儿子
张厉生 张晨光中华民国行政院秘书
刺猬李小舟抢粮头目
董英斌张国强第一战区参谋长
宋子文苏有朋中华民国外交部部长
县长老岳林永健 ----
蒋鼎文 么守于震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张钫张志坚中华民国军事参议院副议长,风气映非发己万力安课效实业家
张钫母吕中----
书记小韩乔振宇----
宋美龄 柯蓝中华民国委员长特使、夫人,航空委员会秘书长
宋庆龄 罗洋孙中山夫人,以改划袁保卫中国同盟主席,中华民国国母
线福从章器日军联队长木幡龙 ----
机要秘书 刘钧蒋介石机要秘书,片中多次出现
教育厅长于根艺 ----
济变海振希日军骑兵队长张涛日军骑兵连队长

折叠 职员表

出品人:王中军
职委胶阿数永环制作人:王中磊
监制:陈国富
原著:刘震云
导演:冯小刚
副导演(助理):常君张继峰、左懿、洪雪
编剧:刘震云
摄影:吕乐
配乐:赵季平
剪辑:胡晓峰
美术设计:石海鹰活美永知更果顶讨低孙立
动作指导:朴柱天
宽从造型设计:叶锦添
服装设计:叶锦添
视觉特效:常洪松
灯光:亢晓天
录音:吴江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2])

折叠 编辑本段 角色介绍

范殿元范殿元

范殿元严传向速片 | 张国立

他原本是河南延津的一个地主,家境殷实、儿女双全。因为灾民"吃大户",他的万贯家财付之一炬,儿子也被杀跳脸般即妈教迅。从此他带着老婆、女儿、儿媳妇以及长工栓柱离乡背井。一开始他以为只是短暂的躲灾,路上还不忘救济其他人。但随着逃荒日久,妻死子离的现实让他万念俱灰,最终他孤身一人逆着逃荒人群,向家的方向走去。[4]

蒋介石蒋介石

蒋介石 | 陈道明

抗战时期的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 、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他带领政府、军哥伟我队和整个中国在灾难深重急蛋线地树百菜报铁同免的1942年艰难前行。对双温同元短饭圆小向劳乡外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对内,他一方面评估豫北会战,不断调整策略,另一方面号召富商给河南大饥荒的灾民捐款。[3]

李培基李培基

李培基 | 李雪健

1942兵本措约比年1月,他临危受命成为中华民国河南省政府,面对受灾的河南人,他痛心疾首,面对官场的各种弊端,他快图地组转器料景山深感无力,甚至只酸含排免阳里染探补维能屈从于潜规则。[4]

安西满安西满

安西满 | 张涵予

他是一名传教牧师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他觉得时机到了,他希望能像当年的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那样帮助着灾民逃离苦难。他每天就骑着自行车游走在乡间,苦口婆心的为灾民灌输宗教信仰,牺牲甚为珍贵的粮食只为了能给死去的灾民做超度。[5]

老马老马

老马 | 范伟

老马是一个厨子,在逃荒路上他的命运转折很大 。这个与炉灶减规带之为伍的伙夫,经历了从伙夫到法庭庭长,再到与人贩勾结,再到成为日军俘虏的人生起落。

瞎鹿瞎鹿

瞎鹿 | 冯远征

他是范殿元的佃户。他木讷迟钝却又在生计上处处算计,为的是养活上有病娘、下有儿女的一大家人 。自幼喜爱木工活的他,拉得一手好胡琴,也正因为这音乐上的共同爱好,与传教士安西满结为了生死之交。[6]

花枝花枝

花枝 | 徐帆

花枝是瞎鹿的妻子,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坚强、现实,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凭借自己护犊的本能一路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价地坚持。

白修德白修德

白修德 | 阿德里安·布洛迪

他是美国《时代周引血影够离财刊》驻重庆的战地记者,来中国原本是为了采写独家新闻,但随着不断深入河南灾区腹地,所见所闻深受震撼,他决心要把真实情况告诉中种危革国政府,为此不惜以身犯险。[7]

折叠 编辑本段 音乐原声

倒能架轻久歌孔往切氧类型名称演唱者作词作曲
主题曲
《生命的河》姚贝娜小敏吕小敏[8]

折叠 辑本段 幕后花絮

一九四二一九四二

1. 在拍摄期间,张国立、张涵予、冯远征、徐帆、张默等演员等不仅要减肥以热映果满总赶满足角色的要求,还要苦练方言贴近人物原型 。

2. 拍摄过程中,有一次飞机不听遥控了,直接飞到农村一个住户那适的家里面 。

3. 在实际拍摄期间,整个剧组最多的时候有600多工作人员,最少也的时候也有三四百人。连主演左改觉张国立都感叹人太多了 。

4. 服候加张完不施起哪《一九四二》是一部特别的电影,这部电影的主演拍几个月,就得饿几个月。张国立饿极了接所可远场买黑的时候,发现根本就没有力气说话,他就建议编剧刘震云修改剧本,将稍显冗长落染的对话做尽可能的精简 。

5. 由于种种原因,该片在1994年、2000年及2002年三度筹备都未能顺利开机。直到2011年2月,该片才开机启动 。

6. 从1993年冯小刚看中该片剧本到付诸拍摄总共历时18年。该片也是冯小刚使用胶片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 。

7. 在筹备电影剧本之初,导演冯小刚、编剧刘震云等幕后主创就重走了逃荒路,辗转河南、山西、陕西、重庆、埃及开罗等多地,直击历史线索发源地 。

折叠 编辑本段 获奖记录

时间名称获奖/提名获奖方
2013年
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获奖《一九四二》
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获奖李雪健
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跨媒介改编剧本奖提名刘震云
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奖提名吕乐
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艺术指导提名石海鹰
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提名叶锦添
第29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获奖张国立
第29届金鸡奖最佳改编剧本获奖刘震云
第29届金鸡奖最佳摄影获奖吕乐
第29届金鸡奖最佳录音获奖吴江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获奖《一九四二》
第13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获奖《一九四二》

第13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

获奖刘震云
第13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提名李雪健
第13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提名《一九四二》

(获奖记录参考资料来源 [9])

折叠 编辑本段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剧照剧照

《一九四二》取材于1942年发生于河南的大饥荒,讲述的是中国人民的苦难。1993年,冯小刚经王朔推荐看了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后,就萌发了将其拍成电影的愿望。此后刘震云一直不断的修改《一九四二》的剧本,甚至推翻重写。刘震云表示就创作来讲,剧本中的这些人物好像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自己对他们产生了感情。在创作的时候,刘震云把剧本落实到人物身上。他表示《一九四二》的主题是人,是千千万万最广大的人民,他们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10]

拍摄过程

一九四二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的拍摄横跨7地,历时135天 [11]。从选景开始,制片主任胡晓峰就感觉到这个戏的难点了:电影 的外景地数量和跨度很大,外景地从山西、重庆一直到东北调兵山,其中在山西境内的拍摄时间最长;而冯小刚对另一外景地重庆的要求也极高,一切细节都要还原历史原貌,所有店铺、招牌都必须是原来有过的,不能是杜撰的。为此,剧组翻拍了10万张历史照片,街道两边店铺里的小摆设和1000多块牌匾全部根据历史图片设计。第三个主要外景地在东北,而选择在东北拍戏,寒冷就成了大问题。但是上千名演员在零下几度、十几度、甚至是零下二十几度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完成了拍摄工作 。[12]

为了拍摄该片,剧组上下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张国立、张涵予、冯远征、徐帆、张默等演员在拍摄危险镜头的时候都坚持亲身上阵。拍摄爆炸戏时,每次都有滚烫的碎石打在徐帆、冯远征的脸上和颈口;张默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中上演跳火车;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得主阿德里安·布罗迪更是在铁轨旁零距离亲踩爆点。不仅演员,该片的幕后主创为了影片的拍摄也都竭尽所能,摄影指导吕乐需要身吊绳索,才能在结冰的峭壁上选择最佳的拍摄机位。为此冯小刚导演把安全作为首要原则不断强调,确保剧组顺利完成了拍摄 。[11]

在拍摄重庆轰炸的爆炸戏时,因为要把一条街给炸掉,而街道上布置了大约有24个炸点,布置的这些炸点有的在房屋底层,有的在房屋顶层,所以整个剧组对于安全防范等等都做了非常周密的计划,而且用了一些以前没有用过的方法,比如用了像5D2这样的小型拍摄设备,然后做了一个特殊的摄影机安全保护盒子,再把它放在炸点上面,这样拍出来的镜头就会有视觉冲击效果。为了能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战争戏方面剧组还特意采用了不同与以往电影的拍摄方法,为的是能够给观众呈现出全景式的战争场面 。[12]

折叠 编辑本段 发行信息

上映日期国家/地区上映日期国家/地区
2012年11月29日中国2012年11月11日意大利
2013年4月26日中国台湾2012年11月30日美国
2012年12月6日中国香港2012年12月6日新加坡[13]

折叠 编辑本段 影片评价

折叠 正面评价

一九四二一九四二作为一部商业故事电影,《一九四二》的结构完整,情节饱满(《中国新闻周刊》评)[14]。电影的改编很好

地将故事性与纪实性合二为一,主次分明、有条不紊。在表现形式上,导演冯小刚有效地利用了过往电影的成功元素,如自然灾害后的人性重建和白热化的战争场面,以及少许冯式幽默渗透其中(影评人大奇特评) [15]

《一九四二》是一部温暖的电影,这部电影没有悲观,而是相信人性的温暖,给人往前行进的力量,哀而不伤(路海波评)[16]。冯小刚拍这部电影具有杜甫式对民生的悲天悯人,也有屈原式的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一九四二》是对人在生存底线之下对人性和文化还能保持多少的拷问,幸运的是,导演还是力图保持着一些人性的温暖和人的尊严(张卫评[16]

这部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人礼(饶曙光评)[16]。它体现了中国电影艺术的良心和道德感,超越了中华民族的普适情感(路海波评)[16]。这部电影的意义主要有四点:第一,它具有启蒙价值,是鲁迅精神的银幕传达。第二,它有这对个体感性生命生存权的尊重和悲悯,而文明的进程就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第三,它塑造了集体意识,打造了公共记忆。第四,它的题材具有超越性,不是简单的战争片、抗日题材等能概括的(陈旭光评) [16]

折叠 反面评价

一九四二一九四二《一九四二》是讲"人相食"的残酷故事,但是导演冯小刚却把一个复杂的故事给简单化。这部电影暴露了很大的空洞,像戛然而止的神父和信仰线索,多少有种无法继续探讨的负气感。在最基本的反应灾民面貌上,《一九四二》也不是太让人信服。至少在演员表演以及人物塑造上,冯小刚根本没有表现出准备18年的实力,也无法让人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情绪。这部电影罗列了一堆事情,却没能真正总结推论,而是草草而止(影评人木卫二评)[17]

在这部电影里,导演冯小刚端起了架子,仿佛说书先生一般,搞了个全景式的叙述,让观众恍若回到了茶馆 时代:国民政府如何如何、老百姓如何如何、日本人又如何如何。一连串的故事讲下来,不少观众都觉得灾民好苦,但究竟是如何苦到骨子里、苦到五脏六腑中,观众还是不能感同身受,只能从断肢残臂里或者卖儿鬻女中寻觅自己的泪点,这种强加用外力推动情感走向的故事处理方法是很低级的,远不及冯小刚同类题材的作品《集结号》[18](凤凰网评)

《一九四二》戏里戏外对逃荒饥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潜台词,都隐含着一种将精英与大众对立,让精英成为大众救星的文化立场;然而,这种意识形态既偏颇且危险。影片的另一重道德困境在于该片的主创者对于史料的选择性运用。有人参研史料,认为蒋介石远非影片塑造的那么清白无辜,而河南省长李培基与军事长官蒋鼎文在这一事件中的是非功过却与影片中的表现刚好相反,更有人举证所谓"河南民众靠日军放粮获救,进而协助日本人对抗中国军队"其实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谬论(《中国新闻周刊》评) [14]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