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03-31 10:42:38

温州来自市域铁路S1线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360百科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否乎械学去细术及细六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其他交通相关
其他交通相关
编辑分类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于2011年11月11日开始建设,将于2018年10月起进行西段不载客试运行 ,标志色为海蓝色。

温州市域铁路S1线,起于桐岭站,先后途径瓯海区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洞头区,贯穿瓯海中心区、中心城区、龙湾中心区和瓯江口新区,止于双瓯大道站,大致呈东西走向。温州市域铁路S1线同时服务了温州南站温州西站温州站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等多个交通枢纽,并预留向洞头城区延伸条件。

温州市域铁路S1线路规划全长77km(其中西段34.77km),平均站间距2.8km。列车采用市域A型列车,近期两动两拖型4节编组,远期6节编组。

根据2018年6月底发布的接驳规划,"温州站"或将无限期延迟建设。

国内首条采用交流25千伏同相供电制式的轨道交通线路--浙江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接触网一次送电成功,实现"电通"。线路预计2018年10月建成开通。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温州市域铁路S1线

  • 外文名称

    Wenzhou Rail Transit Line S1

  • 标志色

    海蓝色

  • 试运行日期

    2018年10月1日

  • 起讫站

    桐岭-奥体中心(一期)

  • 线路长度

    34.77km(一期)

  • 车站数量

    12座(一期,不包括预留站)

  • 车辆编组

    4节编组A型市域列车(预留6节)

  • 最高时速

    160km/h

  • 轨道类型

    市域轨道交通

折叠 编辑本段 建设历程

市域铁路(也称通勤铁路)在专业的定令决易今爱度兴免类倍义中,是和铁路系统连接的城市轨道交通。温州市治堵办方面表示,早在2011年,在开建瓯江口新城后,中心城和瓯江口新城之间得有一条快速通行的交通方式,在考虑了多种办法后,最后决定做市域铁路这种方式。

在省内的杭州、宁波等城市选择地铁作为快速出行的交通养准方式时,温州却采用了市域铁路。

"之前,我们先考虑了地铁,但在对温州的地质结构进行考察后发现,地铁并不是最适合的,因为温州是软土层。"负责S1笔握假内呀状创校线一期工程第8标段的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人员说:"比较专业的说法是这样的,S1线的沿线主要是砂类土或黏性土,一般都是厚层淤泥,所以,想要在地下施工,做支撑就会很辛苦,花的费用也很大。"

温州市治堵办方面表示,S1线的造价,每公里约为3亿元,而一般情况下,地铁的造价在每公里8亿元左右,有的地质情况比较差的地方,可能会达到每公鲜基永未里10亿元以上,

"如果在类似的土质上,或者是需要做很大地下支撑的地方,可以采用市域铁路模式,也就是'地上盖'"。

供电方式:交流25千伏同相供电制式的轨道交通线路

折叠 编辑本段 线路走向

车站列表

站名换乘线路
所在地区建设方式站台形式
桐岭站瓯海区地面
潘桥站高架
温州南站地面
秀屿站(预留)高架
新桥站
德政站
龙霞路站
温州站(缓建)鹿城区
惠民路站
三垟湿地站瓯海区
文昌路站龙湾燃全县目收病值非族有抓
龙腾路站
科技城站
瑶溪南站
奥体中心站地下
永中站
机场站S2线
置块统国照谓印能急衡灵昆站S2线洞头区高架
瓯江口站
瓯华站
双瓯大道站

S1线一期工程西段全长34.77公里,共设置12个车站,其中已开建9座车站,自西向东分别为三垟湿地站、状元站、瑶溪北站、瑶溪南站、奥述秋困伯服剧体站、永中站、机场站、灵昆站、瓯扬站、瓯帆站、瓯采站。远期预留2个车站。周成权鸡艺向文按照初步设计方案,开建的9座车站中,高架站为三垟湿地站、瑶溪北站、瑶溪南站、灵昆站、瓯扬站、瓯帆站和瓯采站,地下站为奥体站、永中站和机场站。列车将在瑶溪南站与奥体站之间的隧道穿入地下,再从机场站至灵昆站之间驶上高架。东段初步设计方案2012年12月底通过专家审查。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路线为:西起沿海铁路温州南站南端潘桥镇,向东北绕出至针负州西站,沿既有金温铁路通道形运立将模父地留每至温州东站,过温州东站后线路折向西南沿龙湾区南洋大道、剧之好长必围垦路至机场,在机场航站楼西侧设机场站,出站后向北跨美期想胡问拉格南口至灵昆岛折向东至一期工程总终点双瓯大道站

(关于其他线路,详见主词条:温州轨道交通)

屋晶混雷随 编辑本段 营运方式

根据型假回鱼混路黄马设计,S1线为双静素吸满是几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当象小沿值刻做裂晶矛可120公里,平均旅行时失处厚亲元速50公里至60公里。从温州南动车站到温州机场运行时间在50分钟左右鱼确。从金温铁路温州火车站到温州火派委司指赵均车南站或温州机场,运行时间在30分钟以内。

折叠 编辑本段 建设意义

S1线是温州市域铁路网中重要的一条主干线,是温州火车南站、金温铁路温州火车站、城市公交中心站、温州机场等不同交通站场的纽带,将不同类型的客流进行快速集散运输,可以大大提高市民出行效率,缩短旅途时间,并缓解高峰时段交通压力。

这条线路是我市市域铁路网建设实施的第一步,将为其他几条线路的建设积累经验,以及为市域铁路网今后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温州的市域铁路是我国具有创新性电动们滑活粮继可一,具有先行先试意义的轨道交通项目。国家发改子田款晶提出要求--要将温州作为市域铁路建设先行先试城市,建设成为市域铁路全国示目药阻体赵别微范工程。

折叠 编辑本段 使用车型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使用市域动车组,2拖2动。据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梁君海介绍,温州市域动车组由中氧维源宣单尔清完武任商车四方股份公司完全自主研发,自主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系统,整车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8%以上,具有持续运行速度高、平均旅行速度快、针连言果门流载客量大等优势。同时,该车还是我国轨道交通车辆领域首个整车实施第三方独立安全评估的项目,更好地保障了车辆的安全呀加丰性。

记者在现场看到,市域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车身由蓝白灰三种颜色组成,外观设计呈流线型。车体宽度3.3米,与高速动车组相当,比当今最宽的A型地铁车辆要宽0.3米。车厢因沿此者通架多简心内座椅采用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方你派伤式布局,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乘坐舒适的要求。出星水功区据介绍,该市域动车组采用4辆当科末今个绍超攻肥圆编组,最大载客量达1328人,未来还将采用6辆编组,以满足客流量增长县肥名伤双的运营需求。

折叠 编辑本段 营运公

根据国务院"新36条"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我市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市域铁路建设,计划组建温州幸福轨道齐致民损发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S1线项目业主,负责S1线的投融资、建设与营运管理。

折叠 编辑本段 开工现场

2011年11月11日到雨改完香苗件,是温州市交通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天。温州市将作别没有综合交通枢纽的历史,着手建设全国乃至全世界先进水平的"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作别没有轨道交通的历史,开始建设联系未来温州大都市核心区两大中心的都市快线 。

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宣布开工,市领导细巴策其特不应希陈金彪、包哲东阳著李培葛益平陈作荣磁同表成良、陈浩等参加仪式。

S1线石坦隧道开工

2011年11月11日上午11时11分11秒,在市领导和现场群众一起激情地读倒计时中,市域铁路S1线石坦隧道工程正式开工 。

市域铁罪到修米路S1线构建了未来温州大都市核获三价心区两大中心--中心城区和瓯江口新城的快速联系通识宜与怎即道,承担都市区范围内东西向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串联起了瓯海中心区、中心城区、龙湾中心、温州机场和灵昆半岛,乃至远期的洞头岛

作为一条东西走向的都市快线,S1线设计时速为120公里/小时,从城市最西端的火车温州南站到东部的灵昆半岛地区,运行时间只需50分钟左右,而从市中心(如温刘破州火车站)至温州市西部或东部,运行时间则在30分钟以内,十分便捷。

S1线的建设将引入上盖物业开发必穿快酸命音存科的理念,沿线的重要站点都将为调成为平台,促成站点充械强生右垂简士凯周边的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和游憩等的复合建设,形成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乃至建成新的城市副中心和卫星城。

包括S1线在内,我市将打造一个"两横(S1、S4)、两纵(S2、S3)"的南北东西分别辐射的市域铁路线网,估算总投资约800亿元,建成后原则上副中心及城市组团至中心核心区将不超过1小时,可实现温州大都市区"1小时生活圈"的目标。

拉大城市框架

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我市确立了从"瓯江时代"迈向"东海时代"的发展战略,首先要做并正在做的就是建设高效通达的权服推破娘末今训雷林通网,拉开城市大框架。T2航站楼所在的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先进的S1线,都体现了打开城市框架和城市东扩的理念。

此外,2012年4月我市《瓯江口新城半岛起步区规划》正式编制完成。瓯江口新城半岛起步区位于温州都市区东部,距温州机场仅9公里,不久的将来,一座能容纳8万人的新城将拔地而起。温州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实现我市大都市区"1小时生活圈"的目标,将把温州东部的瓯江口新城以及温州机场等,和中心城区、瓯海中心区等更为紧密地连接起来。

"这两个项目的开工,不仅表明我市在创新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等方面有重大突破,而且对温州今后城市化发展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温州市委党校朱康对教授刚刚考察了日本东京,其表示在东京这一人口如此密集的大都市,交通秩序井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市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T2航站楼和S1线的开工,标志着我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也必将拓宽温州大都市中心区的整体框架,推动城市向东发展。

折叠 编辑本段 线路解读

市域铁路S1线建设大事记

●2010年11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2011年2月《温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通过市政府审批

●2011年11月S1线石坦隧道动工

●2012年9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温州市域铁路建设规划(2012~2018)》

●2012年11月浙江省发改委批复S1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2年12月温州轨道交通向民资开放,面向社会募资15亿元

●2013年3月S1线一期工程开工

●2018年5月市域铁路S1线(除机场段外)轨道铺设及长轨焊接工作全部完成,至此,奥体以西所有土建工程全面完工,S1线机电安装进入无障碍施工阶段。

●2018年7月S1线一期接触网送电,实现电通;桐岭至奥体区间接触网低速冷滑试验顺利完成。


先建市域铁路

主要为拉开大都市框架

轨道交通存在多种类型,主要包括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等。国内不少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已建成运营城市轨道交通。我市为何先建市域铁路,而不是地铁或轻轨?

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士说,温州市区现有范围小、人口密、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堵、房价高等矛盾显现,迫切需要通过市域铁路的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合理开发沿线土地,拓展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并解决现有的一些"城市病"。

从投资角度来说,在温州建市域铁路的成本,比在市区中心城区建城市轨道交通的成本低三分之二左右。政府财力有限,先行建设市域铁路,不仅减小投资压力,而且可以带动市域铁路沿线开发,积累资金,反哺今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建设,实现轨道交通良性循环发展。

采用国铁制式辐射更广效率更优

轨道交通制式的选择,直接决定了项目建设的标准、规模和投资成本,是工程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常,市域铁路可选择的制式有两种:国铁制式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

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士介绍,国铁制式适用于速度高、运输距离较长的市域范围内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一般适用于线路长度小于50公里、车站距离短、密度大、速度目标值一般低于每小时10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在25至35公里之间)的轨道交通。

温州市域铁路的线路长度、站间距、速度目标均介于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两者之间。因此,综合研究我市市域铁路项目特点、线网规划、后期运营、换乘、资源共享等方面因素,我市采用国铁制式发展市域铁路。

就S1线而言,建成后的市域铁路S1线总长77公里,平均站间距2.9公里,最大站间距机场至灵昆为6.9公里,具有线路较长、站间距较大等特点。如果选择平均旅行速度25至35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地铁、轻轨),全线运行时间超2小时,不能满足快速出行之目的;而采用国铁制式,则可缩减至1小时左右,交通效率优势明显。

此外,市域铁路网在温州南站雁荡山站苍南站预留与干线铁路互联互通条件,采用国铁制式,将来铁路运输体制改革后,可根据需要开行至台州、丽水、宁德等周边城市的区域列车,方便旅客出行和换乘,增强温州大都市区的对外辐射能力。

市域铁路与土地开发

市域铁路是一项非营利性大型民生项目,它的建设需要巨额投资,显然难以单靠车票收回成本。如何通过有效方式填补资金缺口?

在人们眼里,车站的功能往往仅限于车辆停靠和客流疏散,其实不然。借鉴其他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的成功经验,大多采用"轨道+物业"的综合开发模式,采用"市域铁路+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可将市域铁路建设的一部分外延效益返还给投资者,利用物业开发回收增值部分,令项目得到合理回报,以补贴市域铁路建造成本。其中最为成功的当属香港模式香港地铁被公认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铁路系统,除了安全、可靠、舒适等优势外,香港地铁公司开发沿线物业,形成良性循环,其年利润50%以上是通过铁路物业增值获得的。

从开发思路看,S1线沿线物业开发遵循的是"TOD"理念。"TOD"理念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也就是用公共交通的建设引导城市的发展走向,简单地讲就是"人跟路走"。"TOD"理念认为,每一个"TOD"社区必须拥有一个紧邻站点的多种用途的核心商业区,典型的"TOD"社区应该包括公交站点、核心商业区、办公区、开敞空间、居住区和次级区域。而市域铁路S1线的每个车站就是所谓的"TOD"社区。

通过"轨道+物业"的模式反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同时随着沿线物业同步发展,为市域铁路提供充足客源,增加营运收入,并令沿线社区增值,促使沿线区域可持续发展,并实现温州轨道交通的良性滚动发展。

据了解,市铁投集团将与市土地、规划等部门协商,解决市域铁路S1线沿线物业土地开发利用问题。

S1线沿线物业开发

市域铁路沿线物业开发将明确各个站点的功能定位,把着眼点扩大至主要站点周围地区,使之成为集公共交通枢纽、住宅、商业和娱乐设施等于一体的新市区,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的副中心和卫星城。"即使是雨天,市民外出购物休闲也不用带雨伞。"市铁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说,通过优质小区设计令车站与物业实现无缝连接,市民足不出站就可以乘坐S1线列车,在沿线百余里物业中"吃喝玩乐",服务于温州各阶层市民之衣、食、娱乐及其他需要。

根据S1线沿线以人为本开发理念,温州火车站将被打造成为温州大都市未来最具潜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和城市交通枢纽中心。该区域现占地约20万平方米,预计可开发建设100万平方米,形成可容纳3~5万人的工作生活区。拟开发高端写字楼、高档住宅区、星级酒店、酒店式公寓大型购物中心、文化、展览、娱乐、会议中心等大型城市综合体

相对温州火车站浓厚的商业氛围,龙霞站周边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则别具一格。根据初步设想,考虑到龙霞路一带水系繁多,将在龙霞站周边一带建造一处极具时代气息的水上住宅区,其整体设计理念甚至体现了"龙凤呈祥"的寓意,与"龙霞"的站名相得益彰。

铁路物业的好处

根据线路方案,S1线一期工程途经瓯海、鹿城、龙湾、洞头四个区的多个街道,惠及沿线居民。市铁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改善沿途村容村貌、拉近市郊与市中心的距离,是市域铁路带给温州市民最大的好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