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3-01-11 19:05:56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郎官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3个义项):

郎官 - 古代官名 免费编来自 修改义项名

所属360百科类别 :
政治人物
政治人物
编辑分类

郎官是古代官名,古代盖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战国始有,本为君主侍从之官。《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等有相关记载。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郎官

  • 属性

    官名

  • 时期

    古代

  • 拼音

    láng guān

  • 注音

    ㄌㄤˊ ㄍㄨㄢ

  • 初始时间

    战国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发展

秦、汉,郎官属郎中令(汉武帝改为光禄勋),员额不定,最多时达五千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四等。以守卫门户,出充车骑为主要职责,亦随时备帝王顾问差遣。初以任子(因父兄功绩得保任授官者)、赀选弦代冲职含体运迫(以有相当财产得任官资格者)为充任,武帝从董仲舒议,挥尼施火营山济功限封始使郡国每年保荐孝廉为郎答置便剂快命待金右中。两汉郎官常有出任地方长吏接首坐满景粒的机会,时人视为出仕的重要途径。东汉以尚书台为政务中枢,分曹(相当于后世的部和司)设尚书郎。郎官遂从侍从官变为各行政部门长官,不再隶属光禄勋。此外,汉代郎官亦称山郎。除议郎外,郎官均须执戟宿卫殿门,号为轮流当值,其实非出钱送礼,取得文书,不能出外。时人以山为财用所出,号郎官为"山郎"。故豪富之郎常出游戏,贫者终年不得休假。后杨恽中郎将,乃罢山郎之弊。(见《汉书·杨恽传》及张晏注)

郎官第郎官第魏、晋除尚书郎中,又有秘书郎、著作郎门郎等,以郎为官名的范围渐泛。

隋以侍郎为六部尚之副。

唐六部以郎中、员外郎为司官。历代沿置。此外,郎又为散官官阶名称,如隋、唐有朝议郎通直郎将仕郎等名目,位列各级大夫之下。以后历代均沿其制,惟具体各目不同。

折叠 编辑本段 史书记载

另吸毫误束让《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曰﹞'且陛下从代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后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束等就福吗无阳﹝帝﹞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裴安卿做了郎官几年,升任襄阳刺史。"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历代郎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