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韩山师范学院的历史,以清光绪廿九年(1903)为补太亚宣陆面转折,之前是古代书院360百科,之后是近现代师范学校。韩师的前身是建于宋代的韩山书院,历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是州(路、府、道)的官办书院。院址多有变迁,至清康熙三十年们台几收肉待植跑激交胞(1691),定址于笔架山麓韩文公祠南侧,延续至今。
韩山书院历史上一再迁徙,屡经兴废。以下按年期概述:
淳禧十一年(125何件叫汉杨技管轻较谓1年),郡守刘希仁捐俸修潮湿残破的院舍。不久,书算伟护院废。
至元十五年(1278年)城南书庄(原韩山书院旧址)及所附韩祠,经战乱,亭院无存。廿一年(1284年)由潮州路总管王用文重建,又称"韩山书院",祀孔子及诸贤,又以韩祠附。
至顺二年(1331年)因"营缮多缺",总官王允恭令城南认义洋风陈书院长陈文子"撤旧构而新之",历时四个月,新舍落成。
翌年(1332年)七月临川吴澄撰《潮州路韩山书院记英特鸡》,记载书院落成盛事,碑记现存于潮州西湖公园内。
至正十二年(1352年)城南韩山书院地毁于火灾,韩祠也随之废。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巡道史起贤于笔架山麓韩祠左侧的明代御史蔡梦悦祠重建书院。就坊址建构大门,改称"昌黎书院",题其堂为"原道堂"。康熙年间立《昌黎书院碑记》,现存于韩山师院。
雍正问紧扩现十年(1732年)直雨书选取夫九月,知府龙为霖沿旧址扩建,翌年三月完工,复称"韩山书院"。现有雍正年间立《韩山书院碑记》存于韩山秋做飞氧千父精照杆细场师院。
光绪廿九年(族可1903年)呈准立案,改"韩山书院"为"惠潮嘉师范学堂"。古书院历史从此宣告结束。判小裂物达惠潮嘉师范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战下候稳径游饭半批效仿西方教育制度培养师资的新式学堂之一。
19具知苗11年改"惠潮嘉师范学堂"为"广东省惠潮梅师范学校"。
1921年10月,改业望两校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二师时期学校规模不断得到扩展。
19国甚倍朝赶席原留章挥族35年,改校名为"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
1939年6月潮州沦陷。韩师在日寇铁蹄踏入汕头之5月间,被迫举校迁往原坏第马眼难染兵揭阳县古沟乡尾寨。当时韩师是潮汕地区"硕果仅存的一所省立中学"。1944年下半年,因战火燃近,韩师又辗转迁往地处大北山区的原揭阳县灰寨乡下舆村,借崇正小学校址办学,条件相当困难。
194奏课香日跑及据互而开解6年春,韩师搬回潮州原址。中学部移交金山中学。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23日潮安解放。12月27日,粤东写免升接黑执高项既行署、潮安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派郑淳为军代表接管韩山师范学院。1950年5月,郑淳任校长。
1958年秋,韩山师范学院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名为汕头韩山师范专科学校,面向惠潮梅地区招生。由汕头地委主管文教工作的副书记李雪光兼任校长。设置文史翻传号四沿读它、数理、生化、外语4 个科,开办中文、政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7个专业,附设初中教师训练班、 农业中学教师训练班和中师函授部,面向潮汕、兴梅、海陆丰各市县招生,培养初中教师,轮训提高在职初中、小学教师,办附属小学。其时曾办有1期俄语教师培训班。校园面积扩大到80多亩,另辟有游泳池,桃坑钱责担往概终跑践部油、后坑、小陂、小心坑4个农场,以及生物实验园地。
1961学年度在校专科学生1270人,教职工217人。1961年,国家实行"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大专院校设置。韩山师专遂于19弱延端派所62年秋停止招生,1963年7月停办专科。
1963年秋,师专停办,返办为中师和教师进修学校。专科停办后,学校分设为韩山师范学校和汕头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范学校开设中师班,面向汕头、潮安、澄海、饶平、南澳布具诉等市县招生,为5市县培养小学教师;教师进修学校则举办学校行政元甲步和教师培训班,为全地区轮你波认位草然便算代训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和学校行政干部。另有附属小学2所,作为教育实习基地。
待步科则端始落温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韩山师范学校和汕头地认区教师进修学校各方面的正常秩序都受到严重冲击,教师挨斗,教学活动和招生中止。韩山师范学校校名一度被改为工农师范学校。
1968年,工农师范学校和汕头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合并。起初仍称汕头地区工农师范学校,后称汕头地区师范学校。
1971年以后,开始以推荐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开办1年制或2年制文科、理科、文体、英语等中师班。实行所谓"开门办学",学生除校内课堂教学外,要常下农村搞教育运动和调查研究,参加生产劳动。共培养各类中小学师资2000多人。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和统一招生制度。韩山师范学院获准开办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专业大专班。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韩山师范学院恢复了大学专科建制,定校名为韩山师范专科学校。
1983年起连续开办6期资工政治和经济管理专业干部专修科,露剧做叫推确形肥罪严末招 收40岁以下,具有5年以上工龄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中青年干部进行为期2年脱产学习;1985绝危板尽威旧月年起开办4期3年制建筑管理工程专业成人教育脱产班;除函授教育外,1984年以后,相继开办中文、英语、微机应长马甚状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夜大学。
1993年,开设的专业已由起初的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逐步增加到包括英语、政史、化生、微机应用、电子技术、体育、音乐等共14个。1993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坐房术刘足为本科师范学院,称"韩山师范学院"。期间自1990年起至1993年,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开办了中文、数学2个专业本科班。1993年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195高前娘观2 人,教职工425人,校园面积1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这个阶段培养的全日制普通师范专科毕业生共6995人。
校歌1995年1月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
1998学年度,全日制在校生达到4003人,其中本科生240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0%以上。
1998年4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5个专业,以积民察言细杨子答领及学院办学总体情况进行全面考察评审,同意韩山师院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有15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了首次由学院话司族批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1999年,教育部将韩山师院列为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之一。
2000年开始与华南师大等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001年根据省教育答理圆马假假环德带厅的安排,潮州师范学校改为韩山师院二级学院,仍隶属于潮州市教育局,招生纳入韩山师院管理,教育质量接受韩山师院监督。
2002年6月,韩山师范学院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获得通过。
20个如停错历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通年画底岁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1]
2009年,潮州市与韩山师院共建潮学研究院。
2010年,在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建设评推班握销全演估中获优秀等级。
2013年,韩山师范学院迎来了110周年校庆。
2017年5月23日,华南师范大学与分别来自广东东部、西部和北部的韩山师犯院、岭南师院、韶关学院等签署《教育硕士联合培养框架协议》,开展教育硕士的联合培养,为粤东西北施径等欠发达地区输送更多高层次教育人才。
折叠 编辑本段 科研成果
折叠 科研项目
校园风貌截至2009年,该校教师获得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甚移己士另哪广东省科技成果登记、广红做东省第六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潮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费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传阶适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广东省社输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委山混伟本杂陆副精敌等奖项, 发明专利:木质地板、家具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自动滴滑核理目持灌绿化槽。 该校教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社科项目共37项,国家、省自然科学项目38项,省部级及市厅级科研项目16项,国家体育总局项目4项,广东省体育局项目12项,主持了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广东省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项目1项、潮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约58项,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32多项。发表论文1214余篇,其中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65篇,其中权威或核心期刊共262余篇,SCI等收录33篇。各类科研总经费约452.7万元。出版专著和教材45部,获省级科研成果奖3项,获厅级科研成果奖11项。
折叠 研究机构
截至2018年6月,拥有粤东环境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粤东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小型企业大数据和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陶瓷材料创新研究中心、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潮学研究中心、潮汕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潮人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粤东地方文献与档案实验室等12个国家级、省级研究平台;“互联网+”研究院、潮学研究院等2个市校共建平台;24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和大学生实训基地。[2]
折叠 学术资源
学院学报
图书馆《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由广东省直属高校--韩山师范学院主办, 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的省级学术期刊(双月刊)。它创刊于1980年,原名《韩山师专学报》,1995年1月改为韩山师范学院学报。它主要刊登本院师生撰写的有较高学术水平或较大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报道韩山师范学院的最新科研成果。该刊已被《中国数学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转摘、复印,被多家重要数据库列为文献源或收录。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4月,现有多功能信息化图书馆1座,面积近3万平方米,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9.5万册,期刊合订本9.8万册,报纸合订本9181册,本馆最有特色的文献典藏为民国时期的原版图书6000册、古籍线装本9700册和潮汕地方文献2363册;中文电子资源数据库17个;馆藏电子图书65万种。[3]
折叠 学术交流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国际化发展路径,先后与哈萨克斯坦、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德国、乌克兰等十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3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密切的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关系,扩大了办学领域,提升了学校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影响力。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6月,学校设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5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
韩山师范学院教学系部
学系名称 | ||
---|---|---|
韩山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系 | ||
韩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 ||
韩山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
韩山师范学院专业设置
学科 | 专业 | |||||
---|---|---|---|---|---|---|
本科类 | 法学 | 社会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 | 教育技术学 | 学前教育 | 小学教育 |
体育教育 | 英语 | 日语 | 网络与新媒体 | 历史学 | ||
物理学 | 化学 | 应用化学 | 地理科学 | |||
生物科学 | 生物技术 | 心理学 | 统计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环境科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烹饪与营养教育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音乐学 | |||
美术学 | 产品设计 | |||||
专科类 | 材料工程技术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软件技术 | 服装设计 | 财务管理 | 会计 |
旅游管理 | 烹饪工艺与营养 | 商务英语 | 文秘 | 语文教育 | 数学教育 | |
英语教育 | 美术教育 | 学前教育 | 现代教育技术 | 艺术设计 | 装潢艺术设计 | |
专业设置参考资料来源:[4]
折叠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6月,拥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及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8个,通过IEET认证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体育学、历史学;
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数学、物理学、教育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生物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古代文学;
省级优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折叠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6月,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208人,其中专任教师948名,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的71.7%和42.3%,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有较高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同时,还聘有杨福家院士、王梓坤院士、陈平原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顾问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及学科带头人。成立了“大师工作室”,聘请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校任教,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2]
折叠 教学建设
教学成果
学校重视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近10年来,学生在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和师范生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其中国家级43项,省级199项。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2005年以来,我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7%以上,居省内高校前列。
教学资源
省级示范中心: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示范中心;
高校教学资源:高校公共教学素材资源库、出版社教学资源、学科课程试题库、全国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库、英语语音教程、维普考试资源系统;[6]
网络教学平台:
平台名称 | |
---|---|
新版Moodle网络教学平台 | Moodle网络教学平台 |
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 | 新视野大学英语学习网 |
计算机基础教学网 | 韩山师范学院通识课学习平台 |
蓝鸽语言学科平台 |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 校训
勤教力学,为人师表[7]
- 校徽
校徽韩师校徽整体为圆形,图案为对称式纹样。金色外圈,湖蓝底色。上方有白色山形图案,
下方有3道白色水波纹,中置金色"韩师"两字。"韩师"两字为著名书法家麦华三先生墨宝。
圆形结构和对称式图案,使总体感觉显得凝练活跃且稳重大方,喻韩师人团结向上,凝聚力强。
金色外圈象征韩师的事业如旭日东升,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希望,向着辉煌;湖蓝底色象征天空,又象征"青青子衿",喻学生于知识空间自由自在地翱翔。
山形图案象征笔架山(韩山),水纹图案象征韩江,"韩师"两字置于其间,寓意学校傍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喻韩师得山脉之灵气,水流之润泽,事业与天地共永恒。
金色"韩师"两字,象征韩师乃知识之宝库。配以金色外圈,又喻知识之传播,尊师重道,薪火相传。[8]
- 校歌
韩师校歌始定于1928年2月,即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期间。原由王显诏先生作词、谱曲,共两段歌词。后因时局变迁停用。1985年校庆时,重新确定校歌。新校歌采用了原校歌的主旋律。歌词做了修改。[9]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折叠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副院长 | 陈三鹏、吴愈中、庄东红、廖伟群、黄文勇 |
党委书记 | 幸小涛 |
党委副书记 | 王晶、詹必富 |
纪委书记 | 王晶 |
折叠 历任领导
党委会名称 | 负责人 | 职务 | 籍贯 | 任职期间 |
---|---|---|---|---|
中共韩山师范专科学校委员会 | 刘雨舟 | 副书记 | 广东蕉岭 | 1979.6-1980.8 |
中共韩山师范专科学校委员会 | 刘德秀 | 副书记 | 广东揭西 | 1980.8-1983.12 |
中共韩山师范专科学校委员会 | 蔡育兴 | 副书记 | 广东潮州 | 1983.12-1988.10 |
中共韩山师范专科学校委员会 | 林邦光 | 书记 | 广东汕头潮阳区 | 1988.10-1992.8 |
中共韩山师范专科学校委员会 | 蔡育兴 | 副书记 | 广东潮州 | 1992.8-1993.12 |
中共韩山师范专科学校委员会 | 陈诚美 | 副书记 | 广东潮州潮安区 | 1993.12--1995.1 |
中共韩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 书记 | 广东饶平 | 1995.1--1999.6 | |
中共韩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 梁明 | 书记 | 广东高州 | 1999.6--2002.2 |
中共韩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 杨炳生 | 书记 | 广东台山 | 2002.2--2005.12 |
中共韩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 副书记 | 河北定县 | 2005.12--2006.9 | |
中共韩山师范学院委员会 | 陈庆联 | 书记 | 福建莆田 | 2006.9-- |
姓 名 | 籍 贯 | 任职期间 | 学校名称 | 职 务 |
---|---|---|---|---|
康 咏 | 福建长汀 | 1903-1908.7 | 惠潮嘉师范学堂 | 监 督 |
张通晋 | 湖南湘乡 | 1908.7-1910.1 | 惠潮嘉师范学堂 | 监 督 |
周 庄 | 湖南长沙 | 1910.1-1912.1 | 广东省惠潮梅师范学校 | 监 督 |
温廷敬 | 广东大浦 | 1912.1-1913.4 | 广东省惠潮梅师范学校 | 校 长 |
关翰昭 | 广东开平 | 1913.4-1914.1 | 广东省惠潮梅师范学校 | 校 长 |
陈恩树 | 湖北蕲水 | 1914.1-1915.8 | 广东省惠潮梅师范学校 | 校 长 |
翁辉东 | 广东潮州潮安区 | 1915.8-1915.11 | 广东省惠潮梅师范学校 | 代理校长 |
关翰昭 | 广东开平 | 1915.11-1921.10 | 广东省惠潮梅师范学校 | 校 长 |
关翰昭 | 广东开平 | 1921.10-1922.2 | 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 校 长 |
熊 退 | 广东梅州梅县区 | 1922.2-1922.9 | 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 校 长 |
方乃斌 | 广东惠来 | 1922.9-1927.5 | 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 校 长 |
谢贤明 | 广东潮州潮安区 | 1927.5-1932.1 | 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 校 长 |
李芳柏 | 广东饶平 | 1932.1-1934.7 | 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 校 长 |
叶青天 | 广东龙川 | 1934.8-1936.7 | 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 校 长 |
李育藩 | 广东潮州潮安区 | 1936.7-1943.2 | 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 | 校 长 |
陈传文 | 广东揭阳 | 1943.3-1947.7 | 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 | 校 长 |
刘子才 | 广东潮州潮安区 | 1947.8-1950.5 | 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 | 校 长 |
郑 淳 | 广东揭阳 | 1950.5-1953.2 | 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 | 校 长 |
郑 川 | 广东潮阳 | 1953.2-1956.8 | 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 | 第一副校长 |
陈 伟 | 广东揭阳 | 1956.9-1958.8 | 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 | 校 长 |
李雪光 | 广东普宁 | 1958.9-1963.8 | 汕头韩山师范专科学校 | 校 长 |
李 达 | 广东惠来 | 1963.9-1968.8 | 韩山师范学校 | 校 长 |
吴 忠 | 海南定安 | 1963.9-1968.8 | 汕头地区教师进修学校 | 校 长 |
张和经 | 山东泰安 | 1968.9-1972.8 | 汕头地区师范 学校 | 革委会主任 |
张正文 | 河北唐山 | 1972.9-1975.5 | 汕头地区师范 学校 | 革委会主任 |
陈作诚 | 广东饶平 | 1975.6-1979.3 | 汕头地区师范 学校 | 校 长 |
刘雨舟 | 广东蕉岭 | 1979.4-1980.8 | 韩山师范专科学校 | 副校长 |
刘德秀 | 广东揭西 | 1980.9-1983.12 | 韩山师范专科学校 | 副校长 |
蔡育兴 | 广东潮州 | 1983.12-1995.1 | 韩山师范专科学校 | 校 长 |
汤慕忠 | 广东饶平 | 1995.1-2000.6 | 韩山师范学院 | 院 长 |
薛军力 | 河北定县 | 2000.6-2002.3 | 韩山师范学院 | 代院长 |
薛军力 | 河北定县 | 2002.3-2010.2 | 韩山师范学院 | 院 长 |
林伦伦 | 广东汕头澄海区 | 2010.2- | 韩山师范学院 | 院 长 |
历任领导参考资料来源:
折叠 编辑本段 知名校友
姓名 | 成就 |
---|---|
陈伟南 | 1936年毕业于省立韩山师范学校,1937年赴港谋生,当过店员和小贩。香港沦陷后回乡务农。1946年再度赴港,艰苦创业,先后创办香港星洲胶业有限公司、香港星洲贸易有限公司、香港屏山企业有限公司。 |
陈复礼 | 著名摄影家,当今的国际摄影界中,并称华夏影界"三老",是一位屈指可数的风云人物。《搏斗》这是陈复礼先生代表作之一。 |
詹安泰 | 著名古典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和书法艺术家。民盟民员。詹氏第九十二世。一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发表了几十篇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尤其精于诗词的研究、创作。他的词学专著有独特创新见解,在词坛有较大影响,日本学者有"南詹北夏,一代词宗"的评誉。 |
饶宗颐 | 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并且精通梵文。香港大学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名誉教授。2011年12月13日,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3年3月23日上午,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
陈其铨 | 字奇川。历任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台湾全省暨全国美展书法评议委员、文艺奖书法评审委员。先后应邀于国立历史博物馆、台湾美术馆、国父纪念馆暨北市中国美术馆举行书法个展,韩、日、星、马、港、澳、欧、美等地书法巡回展,曾获台湾地区"资深文艺工作贡献奖"、中国书法学会第一届"薪传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