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名词解释
词目:杂记
拼音:zá jì
基本解释:
1、记载杂项的笔记;零碎的笔记;
2、写风景、琐事、感想等的一种文体。
折叠 编辑本段 杂记类型
折叠 混杂记录
1、《礼记·杂记》 陆德明 释文引 汉 郑玄 曰:"杂记者,以其杂记诸侯及士之丧事。"
2、孙希旦集解:"此篇所记,有与《小记》相似者,有与《大记》相似者,又有非丧事而亦记之者,以其所记者杂,故曰《杂记》。"
折叠 异闻逸事
1、指正史以外的史料,其中包括记载异闻逸事等笔记。《旧唐书·经籍志上》:"乙部为史,其类十有三……三曰杂史,以纪异体杂纪。"
2、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修志十议》:"凡事属琐屑,而不可或遗者……当于正传之后,用杂着体,零星纪录,或名外编,或名杂记,另成一体。"
3、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史传之外,别有托传,始东方朔;有行状,始胡翰。碑志杂记,皆其遗裔也。"
4、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四)》:"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
折叠 一种文体
1、题材多样,以记叙风景、琐事、感想为主。
2、薛凤昌 《文体论·杂记体》:"杂记一体,所包甚广。凡浚渠筑塘,以及祠宇亭台,登山涉水,游宴觞咏,金石书画古器物之考订,宦情隐德,遗闻轶事之叙述,皆记也。或施之刻石,则近于碑记;或侈为考据,又近于序跋;虽综名为记,其体不一,是诚杂也。"
折叠 编辑本段 杂记范例
折叠 事物杂记
折叠 笔记文
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如《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是这种文体。
折叠 举例
1.) 这周五又给了个英文talk,俺的英语还是没啥进步。老板叫我去选英语课。我发现给talk是读paper的一种好方式,它会逼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考虑任何一种变种,否则被问到就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