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形象
殷郊,殷商大太子,纣王长子,殷洪之兄,姜王后所生,受妲己迫害,为广成子所救并拜师,阐教三代弟子之一,在九仙山桃源洞修行多年,练就一身本领。此人在《武王伐纣平话》等诸多封神故事里,原本是砍死亲父纣王的关键复仇人物,为道教正神、太岁转世。在《封神演义》中则叛出师门,助纣为虐,身死封神,曾以阴魂托梦纣王劝之修政顺民。
具真龙之气,幼时曾以顶上红气阻女娲之驾,乃天道赋予殷商之最后生机。然而时运不济,因妲己入宫夺取纣王的欢心,唆使纣王杀妻诛子。为人根性出色、武艺高强,且道术超凡,个性坚毅、英雄气概。经其师传授,赐有镇洞之宝番天印,额外赠落魂钟、方天戟、雌雄剑等武器,更是服食七豆,习得三眼三头六臂之法身,却无法变回原貌;为广成子发下犁锄毒誓,誓死不叛玉虚,殊不知此乃师门为绝殷商后路之计。下山后被申公豹以国仇家恨挑动,念及兄弟情分,改投纣王,对阵西岐,败退周营数将。后遭人阐神佛四教圣宝(四方神旗:杏黄旗、焰光旗、宝色旗、云界旗)压制气运,番天印失去用处,逃亡途中,被燃灯道人以法术封入山间,被武吉用犁锄杀死,三头断开,身首异处,死后封神为太岁神。番天印被其师广成子收回。
在《封神演义》小说原文之中,殷郊是拥有三头六臂的五个人物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罗宣、吕岳、慈航道人、普贤真人;而哪吒是三头八臂)。
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经历
假妲己(原形为九尾狐狸精)为谋取王后之位,用计害死了姜王后,让其被剜目烙手冤死,殷郊愤怒之下欲杀妲己,惹怒了其父纣王。纣王命晁田、晁雷持龙凤剑诛杀殷郊兄弟二人,被方弼方相与武成王黄飞虎所救。在逃亡途中,殷郊和殷洪二兄弟和方弼方相分别,但最终还是被纣王追兵捉住。
纣王命将殷郊兄弟在午门外斩首,结果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二名阐教仙人恰巧云游经过朝歌,顺手将他们救下。殷郊遂拜广成子为师,留在九仙山学艺。二弟殷洪则随赤精子为弟子,各自分离清修。
后来殷郊艺成出师,奉命下山,协助武王伐纣。临行之前,殷郊在山中吃了七粒豆子,永生化为三头六臂的模样,被改造成面如蓝靛,发似朱砂,上下獠牙,多生一目,煞是吓人,且无法再变回原样。并得广成子传授方天画戟、番天印、落魂钟、雌雄剑等数样法宝。还发下毒誓,言若昔日后助纣,愿受犁锄而亡。
殷郊下山后,收伏白龙山的土匪温良、马善二人为将,后遇上申公豹,申公豹以哄骗殷洪的旧话来游说,说不动殷郊。申公豹只得又说出其弟死讯,殷郊仍然怀疑,后来又在张山、姜子牙处得到确认。得知其弟殷洪死讯后策反,决意为弟报仇。殷郊告知师父广成子,要杀了姜子牙为弟报仇,之后再去伐纣,否则宁愿应下自己誓言,绝不独自偷生。于是殷郊违背誓言,帮助张山攻打西岐;和多名阐教同门及周兵相斗,对抗黄飞虎、黄天禄、黄天爵、黄天祥、哪吒、杨戬、雷震子、邓九公等诸将围攻。殷郊凭借三头六臂法身,施展六件武器对抗西周,其中番天印的威力之强,落魂钟可散人魂魄,在阵前生擒黄飞虎、黄天化,把风火轮上的哪吒击落,结果被杨戬看破来历。后来殷郊得知自己抓的敌将竟是儿时放过自己的救命恩人黄飞虎,后下令将黄飞虎父子放走,以报旧情。
姜子牙展开杏黄旗,便有万道金光与千多白莲护体,把番天印悬在空中,使此宝不能砸下来。就算杨戬请出广成子亲自到场说劝,殷郊仍不从命,几乎打伤恩师。仗着番天印屡反阐教师门和同门,欺师灭祖。 最后为了对付他手中的番天印,燃灯道人借来玉虚杏黄旗、玄都离地焰光旗、西方青莲宝色旗、瑶池素色云界旗,打算将殷郊引入岐山困住,殷郊用殷商气运作为赌注,自言若番天印能砸开山路,定当代表自己命不该绝,且商汤气数未尽,若番天印砸不开山路,则说明自己命不久矣,商汤气数已尽,结果番天印真的砸开了一条山路,殷郊以为这样就能扭转天数,以此东山再起,来日方长,疏不知这是燃灯道人设下的应誓圈套,殷郊正飞上山顶,燃灯趁机施法将两半山体合并,紧紧夹住殷郊的身子,只露出了三个脑袋在顶缝之外,临死前后悔莫及,并被武吉用耕犁锄死。
在90版《封神榜》中和弟弟殷洪一起下山在下山前在师傅广成子面前发了违背师命便化作灰烬的毒誓后从广成子那里获得了阴阳镜。之后被纣王和申公豹策反而讨伐西岐先后用阴阳镜照死多员西岐将领。最后应誓而亡被太极图所杀。
殷郊死后,阴灵不灭,托梦于纣王,让其"修仁政……任用贤相,速拜元戎,以任内外大事"。可惜纣王被妲己所惑,未能醒悟。然后殷郊只能去了封神台。
武王灭商后,姜子牙得以归周封神,封殷郊为"值年岁君太岁之神"。敕令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殷郊,昔身为纣子,痛母后至触君父,几罹不测之殃;后证道名山,背师者有逆天意,酿成犁锄之祸。虽申公豹之唆使,亦尔自作愆尤。……特敕封尔殷郊为值年岁君太岁之神,坐守周年,管当年之休咎。……尔等宜恪修厥职,永钦新命!"
折叠 编辑本段 武器神通
三头六臂:殷郊的法身,服用师傅广成子洞中的七颗仙豆变化而成,额外长出两颗脑袋与四条手臂,每个头的面额上多生一只眼,面如蓝靛,发似朱砂,上下獠牙,模样凶恶,可用于手使多件兵器同时进攻多名敌人。但无法再恢复原样,就连鬼魂托梦纣王时也是一副怪物的样子。
番天印:原是广成子的镇洞之宝,传于殷郊伐纣护身而用,专门投掷打杀敌人,祭出攻敌,百发百中,暴击头部,可劈山碎石,杀伤威力巨大;广成子曾砸死截教的金光圣母、火灵圣母;吓跑闻仲太师和阐教众仙。殷郊则用来打败多名对手,并将广成子吓得化作纵地金光而逃,最后在岐山前轰出一条路,但没有击杀过任何人。殷郊死后,番天印被广成子收回,在碧游宫前将龟灵圣母打回真身原形,万仙大阵里打翻多宝道人。
落魂钟:广成子传授的法宝之一,形如摇铃,摇晃可使敌人魂不附体,失魂落魄,战栗不稳而倒下,曾摇昏了黄天化和黄飞虎。
雌雄双剑:广成子赠的两柄宝剑兵器,此双剑乃干将莫邪之流,分有雌雄,可斩将杀敌。
方天画戟:主武器,长柄兵刃,近战攻击,可防可守,手使一杆或两杆。
折叠 编辑本段 相关诗词
鼙鼓频催日已西,殷郊此日受犁锄;
番天有印皆沦落,离地无旗孰可栖。
空负肝肠空自费,浪留名节浪为题;
可怜二子俱如誓,气化清风魂伴泥。
折叠 编辑本段 原著语录
"将军可将我殷郊之首级回都城回旨。可怜我幼弟殷洪,入他逃往别处,倘他日长成,或得借兵报怨,得泄我母之沉冤,我殷郊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望将军可怜!"(谁说帝王之家无真情?小小年纪的殷郊,言语间已露英雄气概。)
"老师之言差矣!周武明德之君,吾父荒淫昏虐,岂得错认,有辜师训。弟子如改前言,当受犁锄之厄。"(话不可乱说,须知出口成誓,你弟弟就是你的前车之鉴)
"老师何苦为他人不顾自己天性,则老师所谓'天道、人道'俱是矫强。"(你怎么知道你师父这是不顾天性呢?玉虚门下,师命最大。)
"成汤天下还不能绝。"(用番天印将岐山砸出一条路大喜过望,不想已经死到临头。成汤天下倒还能喘两年,可太子您完蛋了。)
叹息:太子殿下,一路走好,到天上再跟你那不争气的兄弟相会吧。他斗部,你岁部,别找差门啊。
折叠 编辑本段 道教护法神
折叠 道教传说
殷郊,或作殷交,本名金哪吒,是道教著名的护法神之一。
"殷郊"斯名晚出,较早见于文献的是"殷元帅"一名,载宋代、元代之间成书的道教经书《太上三洞神咒》卷五的〈召殷元帅咒〉中。
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作序的彭元泰《天心地司大法》(收录于《道法会元》),在当中有"北极御前显灵体道助法馘精灭魔地司猛吏太岁大威力至德元帅殷郊"的全名称号,以及若干关于召请殷郊降临的咒法。由此可知,道教中以殷郊为太岁之神的说法,至迟在南宋以前已经出现。
元代秦子晋的作品《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中有一神人,唤作"太岁殷元帅",该传略长达六百五十余字,而大部分的故事与《封神演义》内容非常相近(且其早期设定与封神中的哪吒略同),可知殷郊的神话传说在宋代已经成形。
折叠 古籍记载
《三教搜神大全》卷五《太岁殷元帅篇》有这样一段收录:"帅者(殷郊),纣王之子也。母皇后姜氏,一日,后游宫园,见地巨人足迹。
后以足践之而孕,降生帅也。肉球包裹,其时生下,被王宠爱妃名妲己冒奏王曰:"正宫产怪。"王命弃之狭巷,牛马见而不敢践其体。王又命投之于郊,乌鸦蔽日,白鹿供乳。
适金鼎化身申真人经过,但见祥云霭霭,紫气腾腾,毫光四起,真人近而视之,乃一肉球,曰:"此仙胎也。"
将剑剖球,得一婴儿,即抱归水帘洞,求乳母贺仙姑哺而育之,法名金叮呶,正名唫哪吒,又缘其弃郊之故,而乳名殷郊。
年将七岁,同乳母后园游玩。母曰:"汝非吾子,乃纣王子,因听信偏妃妲己之言,将汝为妖,汝母坠楼而死。"帅感泣,竟见真人,具道欲报杀母之仇。真人曰:"吾儿年幼,不可去也。"
帅坚请去。真人曰:"汝果有此愿力报母,亦孝思也。但即往天妃八宝洞中取何宝物为使,方可前去。"帅往取黄钺金钟而见真人。曰:"取此何也?"答曰:"此物好诛妖昏。"
是时真人口中不语,脸带微笑,意许如此,只恐年幼不能奋力,令往取兵书,训:"汝先乘海马下山,收二强人为副。"帅领命,即收神、鸦将,带归见真人。
又命再往扫帚山,收得十二强人,方可征商。帅不知强伙乃十二丧门哭鬼骷髅神,帅即往,尽戮之,悬首挂颈胸而回。真人曰:"此骨非他也,能助阵,一敲鬼哭神惊,人头昏闷,手软,不战自退。"于是指帅助武王而伐纣,至牧野,率雷震等前锋显威,杀商士,前徒倒戈自戮,血流漂杵。
当先赶至摘星楼上,正值妲己,元是妖雉亡国,日迷主精,夜吃人血,后见纣败,欲显圣化去,被帅威吓敛形,擒见周王,命戮。妲己大挺妖容炫目,无忍杀者。
帅抱忠愤孝义,不荒于色,劈斧诛之,妖散光化道黑烟而没。玉帝闻有孝义之恩,又有斩妖之勇,遂召敕封地司九天游奕使、至德太岁、杀伐威权殷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