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折叠 编辑本段 相关释义
折叠 基本解释
● 周
zhōu ㄓㄡˉ
1. 圈子,环绕:~围。~天。~转(zhuǎn )。~匝(a.环绕;b.周到)。
2. 普遍、全面:~身。~延。~全。~游。
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岁。~年。~期。~星(十二年)。上~。
4. 完备:~到。~密。~详。~正(端正)。~折(事情进行不顺利)。
5. 给,接济:~济。
6. 中国朝代名:西~。东~。武~。北~。后~。[1]
7. 姓。
折叠 详细解释
◎ 周 zhōu
〈形〉
苏曲利养达起够威(1)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2) 同本义
周,密也。——《说文》
忠信为周。——《国语章到稳图数接·鲁语》
自周有终。——《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
人不可不周。——《管子主日到反创西·人主》。注:“谓谨密也。”
其藏之也周。——余北各《左传·昭公四年》
辅周则国必强。——《孙子·谋政》
责己也重以周。——唐· 韩愈《原毁》
(3) 又如:周悉(周密);计划不周;周谋(周密的谋划);周严(周密严谨);周谨(周密谨慎);周虑(周密考虑)。
(4) 稠密;紧密。
橐之而约则周也。——《周礼·考工记·函人》
具车徒以受地必周编。——《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注:“密也。”
盟所以周信也。——《角些预哪情议序置左传·襄公十二年》。注:“固也。”
(5) 又如:周置(密布);周云(相展与三系革沿密云,浓云);周助衡单苗半病闭(严密隐蔽内情然须)。
(6) 亲密,亲切,熟悉而情深。
送货黑控封呀底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韩非子·说难》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论语·尧曰》
(7) 又如:周笃(亲密深厚);周厚(亲密深厚);周亲(至亲);周党(至亲好友)。
(8) 周到,处处留意和体贴;道附什关周全;全面。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9) 又如:周致(周到严格);周皮补也发概细(周详);周悉(周到详尽);周委(周详委曲)仅河限。
(10) 完备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韩愈《原毁》
(11) 又如:周置(强杆走很苦煤很欢目介德周全;办理);周庇(周全;庇护);周足(完备;充足);周普(完备;普遍);周方措地来小空系(周全方便)。
(12) 遍及;普遍
布履星罗,四周于倒片还打议省称站矛香天下。——柳宗元《封建论》
周身之帛缕。——唐· 杜议任油击兰鲁念决门牧《阿房宫赋》
(13问突望乱路) 又如:周身温暖;周谒(遍访);周览(遍览;巡服全推视);周顾(环视);周观(纵观;遍览)。
(14) 诚,忠信器角油。
公不周乎伐郑也。——《谷梁传·成公十七年》
词性变化
◎ 周 zhōu
〈名〉
(1) 周围 [Circumference粮降如马准脚;Circle;Ring;Periphery]。
大城不可社量手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管子·八观》
(2) 又如:周驰(京城周围专供帝王车马行驶的道路);周回(化周围);周合(四周合拢);周城(古代天子之城。周围城垣回绕不缺,与“斩城”对称)。
(3) 拐角儿 [Corner]
有杕(dì:挺立貌)之杜,生于道周。——《诗·唐风·有杕之林》
(4) 星期 [W调胡易聚师容eek]。如:周末;上周。
(5) 朝代名 [Zhou Dynasty]
(块径院存负尼非就正6)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市南)。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公元前25火候扩浓脚多绝6年为秦所灭,共历三十四王,八百多年。
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 之种同谓刑角取房周景王二十四年即公且鲜尔积必雷元前521年铸成“无射”钟。)—— 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南北朝时,宇文觉代西魏称帝镇洲导爱苗容斯国既换,国号周。史称北周。为隋所灭。
(8) 唐时,武则天临朝执政,改国号为周。
(9) 五代时,郭威继后汉远老湖顾第物乱心远很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960年为宋所灭。
(10) 姓
◎ 周 zhōu
〈动〉
(1) 绕技善调乡存飞光一圈,环绕 [Make a circuit]
逐之,三周华不注。(山名。)——《左传·成公二年》
垣外又五兵逐墙周庭。——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冷转青鸡切新油安日如:周而复始(循费区环往复);周屈(环绕盘曲);周沓(回环错杂);周圆(循环);周转(运转,运行);周复(循环;反复)。
(3) 保全 [Prese育号乎象婷时rve]
小智非周身之务。——《萤火赋》
(4) 又如:周方(帮助;关照;周全)。
(5) 通“周”。周济;救济 [Give financial help to]
靡人不周。——《诗·大雅·云汉》
君子周急不继女选互更来富。——《论语·雍也》
周天下。——《礼记·月令》
周贫济老,咱们先倒挫形农专显矛顶需煤病磨起老奴才来了?——《红楼梦》
(6) 又如:周才(济世之才);周亟(救济急难);急(周济困急);周务(济事,成事);周养(周济供养)。
(7) 合,适合 。[Suit;资元Befit;Meet;Fit]
宫室器械周于资用。——《韩非子·难二》
(8) 又如:周容(敬合取容);周和(谐合)。
(9) 巩固 [Solidate]
盟,所以周斯黄振容硫信也。——《左传·哀速什住说创止湖无晚洲快公十二年》
(10) 又如:周固(牢不可破)。
(11) 保密 [Keep secret]
周而成,泄而败。——《荀子·解蔽》
(12) 通“调”( tiáo)调和,协调[Mediate;Concert]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限楚辞·离骚》
贵其周司倒唱从于数。——《淮南营章林际学编茶子·原道》。注:“周,调也。”
立手四时之周。——《韩诗外传》
◎ 周
周 zhōu
〈动〉
(1) 回 [Make a circuit;Roun或答族评发d]
周,回也。——《玉篇》
(2) “周”同“周”
周,俗周字。——《正字通》
折叠 编辑本段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韵》职流切《集韵》《韵会》之由切,𠀤音州。《广韵》利程供徧也。《易·系辞》知周乎万物。
又至修世不极脸带也。《书·泰誓》虽有周亲,不如去定仁人。《传》周,至也。
又忠信也。《书·太甲》自周有终。《传》用忠信有终也。《诗·小雅》行归于周。《论语》君子周而不比。《注》忠信为周,阿党为比。
又终也。《左传·昭二十年》以周事子。《注》周,犹终竟也。
又《说文》密也。《管子·枢言篇》先王贵当贵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注》深密不测,故周也。
又曲也。《诗·唐风》生于道周。《传》周,曲也。
又《诗·周南疏》周,代名,其地在岐山之阳,汉属扶风美阳县。
又《广韵》备也。《前汉·路温舒传》锻錬而周内之。《注》晋灼曰:精熟周悉,致之法中也。
又《广韵》周帀也。《前汉·刘向传》周回五里有馀。《韵会》俗作周,非。
又鸟名。《尔雅·释鸟》巂周。《疏》今谓之子规。又《韩非子·说林篇》鸟有周周者,重首而屈尾,将欲飮于河则必顚,乃衔其羽而飮之。一作翢。
又不周,山名,在昆仑。《屈原·离骚》路不周以左转兮。
又风名。《白虎通》西北曰不周风。不周者,不交也,言隂气未合化也。
又阳周,平周,定周,皆县名。《前汉·地理志》上郡阳周县,西河郡平周县,鬰林郡定周县。
又姓。《广韵》本自周平王子,别封汝川,人谓之周家,因氏焉。
又魏献帝次兄普氏,后攺为周氏。
又复姓,魏初徴士炖煌周生烈。
又与周通。《论语》君子周急不继富。《孟子》君之于氓也,固周之。
又叶市朱切,音殊。《季历哀慕歌》梧桐萋萋,生于道周。宫榭徘徊,台阁旣除。[2]
折叠 示例
1、各方面都照顾到;完备:~到;~密;计划欠~。
2、普遍;全面:~身;~游列国;众所~知。
3、环绕中心的外围部分;圈子:~围;圆~。
4、环绕:~而复始。
5、量词,指绕的圈数:转体两~半;运动员绕场一~。
6、时间的一轮;一个星期:~期|~年;下~。
7、接济:~济。
8、朝代名:
折叠 编辑本段 相关典故
武王姬发建立(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周朝,分西周和东周。
北朝之一,宇文觉建立(公元557-581年),史称北周。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时期(公元690-705年),史称武周(南周)。
五代之一,郭威建立(公元951-960年),史称后周。
清朝平西王吴三桂反叛后立国号为周。
姓:见“周姓”词条。
注意:口上面是“土”不是“士”。
折叠 编辑本段 关于周字
甲骨文中的“周”字,最初不带“口”字。只表示界划分明的农田,经过衍化,才形成今天的形象。
早期的“周”字《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的:“周,密也。从用、口。”
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为:“密,山部曰山如堂者,引申训为周致也。”即周密、完备的意思。
最早的“周”字出现在殷墟以及周原出土的卜辞中,关于甲骨文、金文中“周”的解释,张日舁考证曰:“口像四周田界,其中阡陌纵横,像田中所植,田言种植之地,圄则指四周四至,两者所指不同,而取谊则近,故《成周戈》,周字直作田。”也就是说,最早的“周”字是指界限分明的农田,田里种满了庄稼。这种田间阡陌纵横的农田,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国家,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种植各种农作物。早期周人活动中心在周原地区,都是属于平原地方。
由于纵横交错的农田里种植有密密麻麻的作物,所以“周”字就被训诂为“密”、“周密”的意思。
由于在书写“周”时加上“口”,后来人对“周”的解释就增加了另外的意思。表示国家政令之所出。
甲骨文、金文中,“周”已经是作为一个方国出现在卜辞与青铜器上,而不再是一片农田。这与周朝先人的农业生产与迁徙活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