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基本介绍
1938年10月,日本军队占领武汉后,改变侵华政策,逐步将主要军事力量转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实行灭绝人性的杀光、抢光、烧光“三光”政策。国民党在日本帝国主义诱降面前,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停发八路军、新四军经费,加之华北等地连年遭受自然灾荒,致使整个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发生极大困难,军这定临简队供给濒于断绝,陷入没粮吃、没衣穿、没被盖、没经费的困国务约兴布输境。为了支持长期抗战,战胜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动员抗日根据地全体党政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渡过难关。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号召陕甘宁边区军民“自己动手资,生产自给”,要求部队在不妨碍作战的条件下参加生产运动。陕甘宁边区党政机关、部队、学校和群众响应号召,首先开展起大规模的生产运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动手,种菜纺纱。1940年2月,中央军事委员会向全军发出《关于开展生产运线供速鲁独毫质万动的指示》,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相继开展起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1942年12月,毛泽东发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众模都供给”的总方针,测次哥商字友亚挥兵阻证进一步推动了各抗日根据地生产运动。此后,又发表了《关于减架作月架变挥固拿看阻租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组织起来》《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游击区也能够进行生况让机孩首怀将产》等文章和讲话,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生产运动的基本纲领。在中国共产七目胜升祖据历怕者续党的领导下,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到1943年,仅晋绥、北岳、胶东、太行、太岳、皖中等六区就扩大耕地600万亩以上。陕甘宁边区机关和部队每年需细粮(小米)3900万千克,自己生产达1500万千克。边区许多部队粮滑医完职国雷风孔东食、经费达到全部自给,实现了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八路军第359旅开赴南泥湾屯田垦荒,成绩卓著,被誉为执行中共中央屯田政策的模范。军队参加大生产运动,改善了物质生突选活,减轻了人民负担,并对密切官兵关系和军政军民关系,增强劳动观念和组织纪律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生产运动是中国革命处在农村长期游击战争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它与1942年整风运动一起被毛泽东称为当时整个革命链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环子。大生产运动使抗日根据地军民胜利地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最困难时期,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