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1985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软件研究室成立。
1995年,原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计算机应用部分并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2003年1月,软件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整建制划归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管理。
2007年9月,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验收。
2012年7月,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划归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贵阳分部、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在贵阳成立。
折叠 编辑本段 科研条件
折叠 人员编制
截至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有正式职工520人,其中院士3名,研究员58名,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0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8人。
姓名 | 入选时间 |
---|---|
1993年 | |
1993年 | |
1999年 | |
资料来源: |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姓名 | 入选时间 |
---|---|
2000年 | |
资料来源: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序号 | 姓名 | 获得时间 |
---|---|---|
1 | 2000 | |
2 | 张健 | 2001 |
3 | 李昂生 | 2003 |
4 | 詹乃军 | 2016 |
资料来源: |
折叠 科研部门
截至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有软件基础研究部、软件高技术研究部、软件应用研究部和软件发展研究部等4个研究部以及总体部,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基础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折叠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信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40多个国家与地区建立密切的学术联系及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关系,平均每年邀请和接待国外学术界、企业界人士数百人次。图灵奖获得者Amir Pnueli、Tony Hoare、姚期智等国际著名科学家都曾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访问讲学,周巢尘院士于1997至2002年担任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与国际学术团体合作,主办了多种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如,面向对象语言与系统技术国际会议、国际信息与通信安全国际会议、首届亚太区万维网技术与应用国际会议、亚洲逻辑和软件工程国际会议、亚洲逻辑会议、APCHI亚太人机界面会议等,与一些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名称 | 合作机构 |
---|---|
ISCAS/USC-CSE软件工程联合实验室 | 南加州大学 |
ISCAS/UMass-LASER软件工程联合实验室 | 麻省大学 |
ISCAS/Altair高性能计算与网格计算软件联合研究中心 | ---- |
ISCAS/UQITEE数据与软件工程联合研究实验室 | 昆士兰大学 |
NFS-China/Sun操作系统技术联合实验室 | SUN公司 |
Mozilla中国中心 | Mozilla Foundation |
微软高技术培训中心 | 微软公司 |
资料来源: |
- 院地合作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信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联合承担科研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建立非独立法人研究机构 、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及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在青岛、哈尔滨等地设立了分部。
名称 | 合作机构 |
---|---|
北京市软件生产和质量保证技术联合实验室 | 北京科委 |
工业管理与设计工程研究中心 | 雅戈尔集团 |
中国科学院宁波软件开发中心 | 宁波市科委 |
江苏中科软件工程技术中心 | 江苏软件园 |
资料来源: |
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无锡分部 | 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重庆分部 |
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哈尔滨分部 | 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广州分部 |
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青岛分部 | 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青岛分部 |
资料来源: |
折叠 设施资源
- 馆藏资源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信息,中科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图书馆是软件专业特色图书馆,有馆藏中西文计算机科学与软件技术专业文献2万余种,园区IP可访问国家科学图书馆和自行购买的近百种数据资源库。
- 仪器设备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信息,中科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构建了多个科学平台,通过中科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通用仪器设备实现了公用共享,主要仪器设备如下表所示:
类别 | 仪器设备 |
---|---|
服务器 | HP ML370 G5、IBM System p5 51A、IBM System p5 52A、 IBM x366、IBM x3650、IBM x3755、IBM P720 刀片式服务器:IBM BladeCenter JS21、IBM HS21、IBM HS22、IBM LS21 机架式服务器:Dawning(曙光)天阔 620r-F、Dawning(曙光)天阔 840、Dawning(曙光)天阔 I950 cpu并行运算服务器 |
千亿次刀片机群系统 | 曙光天阔服务器 S4800A1 、IBM BladeCenter H刀片中心 |
工作站 | DELL 490、DELL 670、DELL Precision T7500 |
存储设备 | BM DS4300磁盘阵列、IBM 3581磁带自动加载机 |
网络设备 | 思科 PIX-525-UR-GE-BUN防火墙主机、思科 WS-C4506交换机 |
专业设备 | Optech ILRIS-36D三维测量仪、VIVID 910三维数据化仪 |
资料来源: |
折叠 编辑本段 科研成就
折叠 科研成果
- 获奖概况
截至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领域获院、省部级以上成果奖34项(全部为第一完成单位),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
时间 | 获奖成果名称 | 等级 | 主要完成人 |
---|---|---|---|
1987年 | 分布式程序设计理论 | 二等 | 周巢尘 |
1987年 | 有限自动机的可逆性理论 | 三等 | 陶仁骥、陈世华 |
1989年 | 基于时序逻辑的软件工程环境的理论与设计 | 一等 | 唐稚松 |
1999年 | 并发进程的代数理论及验证工具 | 二等 | 林惠民 |
资料来源: |
时间 | 获奖成果名称 | 等级 |
---|---|---|
1985年 | UNIX系统的研究分析推广应用和开发 | 三等 |
1992年 | 支持可理解性和可复用性的软件设计系统URS-1 | 二等 |
1999年 | 保险业务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 三等 |
2000年 | 计算机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 二等 |
2000年 | 高性能分布式并行数值代数软件研究与开发 | 二等 |
2002年 | 网络分布软件支撑平台及石化应用示范工程 | 二等 |
2005年 | 软件过程服务技术及集成管理系统 | 二等 |
2005年 |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技术研究与应用 | 二等 |
2011年 | 网络软件基础架构平台(网驰ONCE)技术和系统 | 二等 |
资料来源: |
- 项目承担
截至2013年7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核高基"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课题100多项 ;基础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各类重大/重点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中华字库工程"、"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源操作系统内核分析和安全性评估"、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项等30余项 ;互联网软件技术实验室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需求演化建模";国家863计划30余项,完成了10余项中科院、教育部、北京科委等支持的知识创新工程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
- 论文发表
截至2013年7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国内外重要期刊与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 ;基础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每年在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人机交互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在国内外主流会议和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0余篇 ;互联网软件技术实验室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250余篇 ;
- 专利及其他
截至2013年7月,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已授权18项),软件著作权100多项 ;基础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专利79项, 软件著作权288项 ;互联网软件技术实验室申请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170多项 ;
折叠 学术期刊
- 《软件学报》
《软件学报》是一本刊登计算机软件各领域原创性研究成果的期刊,《软件学报》主要面向全球华人计算机软件学者,致力于创办与世界计算机科学和软件技术发展同步的以中文为主的中文国际软件学术期刊,为全球华人同行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软件学报》创刊于1990年,由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为月刊,每期176面,每月6号出版。《软件学报》注重刊登反映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软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以及学科发展趋势的文章,主要涉及理论计算机科学、算法设计与分析、系统软件与软件工程、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其他相关的内容。
- 《中文信息学报》
《中文信息学报》(双月刊)于1986年创刊,是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会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它及时反映中国中文信息处理的学术水平,重点刊登中国中文信息处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的综述、研究成果、技术报告、书刊评论、专题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
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与英文版)收录期刊。
- 《计算机系统应用》
《计算机系统应用》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应用性强的科技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
此外,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还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ftware and Informatics》等。
折叠 编辑本段 人才培养
折叠 学科建设
- 学科概况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信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是首批开展招生培养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的试点单位之一,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
- 学科方向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信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以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为重点学科领域,学科方向如下: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理论,探索适合网络软件的形式化方法和算法理论,建立实时、并发系统的语义模型以及分析和验证方法,为国产基础软件平台技术体系和互联网信息处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基础软件技术与系统,初步形成低成本、高可信、网络化与自主开放的国产基础软件平台技术体系,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关键的软件基础设施。
互联网信息处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实现人性化的信息交互和处理界面,开发智能搜索引擎,解决互联网信息的高效、精确、友好获取和使用问题。
综合信息系统技术,以中国未来发展和建设的需求为背景,以探索和解决大型复杂综合信息系统技术中的基础性、关键性技术难题。
折叠 教学建设
根据2016年1月件研究所官网信息,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有在学研究生455人,其中硕士生265人,博士生190人;在站博士后14人。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折叠 形象标识
释义: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英文缩写字母"ISCAS"为设计元素,经艺术组合处理,在字母中划出一道强劲的弧线,构成地球的轮廓,以体现我们的软件事业要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条弧线又像一条宽广的道路,一直伸向远方,象征着我们的软件事业要向更高、更远、更深的境界发展。橙与灰的色彩搭配,给人以生机勃发、积极向上的视觉冲击力。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雄厚的实力、坚实的地位和不断发展的趋势。
折叠 精神
创新求实,永竞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