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08-02 12:12:23

从孙 万分末构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来自、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称谓
称谓
编辑分类

1.从孙本义,指的是自己的亲兄弟的孙子,是儿子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儿子,即自己的侄子(即兄子/弟子)的儿子,即儿子的堂侄(即从子),是孙子的从兄弟(从祖兄弟)。

2.从孙裹义,指的是父亲的亲兄弟的曾孙,即伯叔父的曾孙,即父亲的侄曾孙(即族曾孙),是自己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是儿子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即自己的堂侄(即从子)的儿子,即儿子的从侄(即族子),是孙子的族兄弟。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从孙

  • 拼音

    zònɡ sūn

  • 外文名称

    brother's grandson

  • 注音

    ㄗㄨㄥˋ ㄙㄨㄣ

  • 简称

    从孙

  • 现今称谓

    侄孙

  • 上古称谓

    兄(之)孙/弟(之)孙、从孙

  • 中古称谓

    侄孙

  • 相关称谓

    从孙妇

  • 同类称谓

    外从孙

  • 对称称谓

    从祖祖父、从祖祖母

  • 定义

    自己的亲兄弟的孙子

折叠 编辑本段 从孙含义

从孙本义,指的是自己的亲兄弟的孙子,是儿子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儿子,即自己的子(即兄子/弟子)的儿子,即儿子的堂侄(即从子),是孙展烧王常经协教林子的从兄弟(从祖兄易久买孔许刑境)。

男子的亲兄弟江太卫川化笑减计句增的孙子,上古汉语称为(之)孙/弟(之)孙、从孙;

女子的亲兄弟的孙子,上古汉载华议选九领布曲语称为归孙;

自己的亲兄弟的分入赶粒种非成孙子,晋代称为侄孙;

自己的亲兄弟的孙子,称为侄孙。

孙子的祖父(即自己)和本做湖义从孙的祖父(即自己的亲兄弟)是同父亲的兄弟关系(即亲兄弟),孙子和本义从孙的盾北曾祖父都是父亲。

属关系在五服之内,本义从孙死后的丧服小功

折叠 编辑本段 从孙示例

测庆服好起就胡《国语·周语下》:"共之从孙,四岳佐之。"三国·东吴·韦昭《国语注》:"共,共工。从孙(从孙本义),昆季也。"今注:"昆季,兄弟。"

春秋·鲁国·左丘明析作顺会支委么认妒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其弟期,大叔疾之从孙甥也。"唐·孔颖达五经正义》:"男子谓兄弟之孙为从孙(从孙本义),故谓姊妹之孙为从孙甥,按今人省略从孙甥,直曰孙甥矣,谓归孙此切及守缩愿领者。"

唐·李延寿·列传第十一·四述威利察接愿离传[子锡、锡弟僧达、曾孙融、弘弟子微、微得逐速听使眼单岁远、远子僧佑、僧佑子籍、弘从孙(从孙本义)瞻、玄孙冲、 冲子瑜]》:"王系立瞻,字思范,弘【王弘】从孙(从孙本义)也。祖王柳,字休季,位光禄大夫、东亭侯东晶探王猷,字世伦,位侍中、光禄大夫。"

唐·李延寿《南史·列传第十四·王镇之传[弟弘之、弘晏、晏从弟(从父弟)思远]》:"王镇之,字伯重,晋司州刺史胡之【王胡之】之参十镇侵纸手每从孙(从孙本义)、而裕之【王裕之】从祖弟也。并迅木代攻植点地端众祖耆之【王耆之】,位中书郎架陆父随之【王随之】,上虞(县)。"

琅邪郡王氏世系表

王融

王览

王裁

王导

王悦

王琨①⊕

王嘏

王偃

王懋

王莹

王实

王诞

王诩

不详

王恬

王浩

不详

王琨①⊕

王洽

王珣

王弘

王锡

王僧衍

间五茂璋

王冲

王僧达

王道琰

王融

不详

王虞

王深

王僧聪

不详

王柳

王猷

王瞻

王长玄

不详

王孺

王远

王僧佑

染角乙半员弱干析品叶凯王籍

王碧

王微

无子

王僧谦

不详

王昙首

王僧绰

王俭

王骞

王规

王瑓

王承

王稚

王僧虔

王慈

王泰

王廓

王志

王缉

王确

王休

不详

王珉

王练

王钊

不详

王协

王谧⊕

王球

无子

王奂⊕

王肃

下伤发善程王划

王劭

王穆

王简

不详

王智

王彧⊕

王隽

王克

王僧朗

王粹

王奂⊕

王伷

掌治不详

王份

王琳

王铨

王佥

王彧⊕

王默

王惠

不详

王谧⊕

王荟

王廞

王华

王嗣

王长

不详

不详

王怿

王琨②

不详

王鸿

不详

王正

王旷

王羲之

王玄之

王蕴之⊕

无子

王凝之

王蕴之⊕

王平之

无子

王徽之

王桢之

翼之

王法兴

不详

王静之

王献之

王静之

王悦之

不详

王廙

王胡之

王茂之

王裕之

王瓒之

王秀之

王峻

顾没滑快践婷责面值控王琮

王耆之

王随之

王镇之

王标之

刑找雨局认这氢同行

王弘之

王昙

不详

王普曜

王晏

王德元

不详

王诩

不详

王罗云

王思玄

不详

王思征

不详

王思远

不详

王彬

件育时息王彪之

王临之

王讷之

王准之

王进之

王清

王瑰穿跑尔杆之阻政比刻取

王逡之

不详

不详

王圭之

王灏

不详

王翘之

王望之

王泰之

三府发元弘

王素

不详

王谊

王雄

王浑

王戎

王绥

不详

王乂

王衍

王玄

不详

王诩

不详

王澄

王徽

不详

注:人名后加⊕,表示存在过继、收养等关系。

附:

1.友重报选以差老振木物王琨①,本名王混,生父是王恬,嗣父是王悦。

2.王僧朗,又名王超。

3.王佟,又名王终。

4.王琨②,本名王昆仑,父亲是王怿。

5.王静之控级易切语渐弱穿杀总斯又名王靖之,生父是王徽之,嗣父是王献之

6.王德元,府微本名王湛

7.王绥,又名王过航万。

8.王谧,生父是余让,嗣父是王协。

9.王奂,生父是王粹,亲生祖父是王僧朗,嗣祖父是王球。

10.王彧,生父是王僧朗,嗣父是王智

11.王蕴之,生父是王凝之,嗣父是王玄之。

·朱元璋等《皇明祖训》:"若从孙刑致落哥验鱼决阿从孙、三从孙,自称曰从孙某,封某,再从孙某,封某,三从孙某,封某;称皇帝曰伯祖皇帝陛下、叔祖皇帝陛下,称皇后曰伯祖母皇后殿下叔祖母皇后殿下。"

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兄弟为从孙。"

折叠 编辑本段 从孙裹义含义

从孙裹义,指的是父亲的亲兄弟的曾孙,即伯叔父的曾孙,即父亲的侄曾孙(即希热议期占族曾孙),是自己的况黑流此识年回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是儿子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即自己的堂侄(即从子)的儿子,即儿子的从侄(即族子),是孙子的族兄弟。

自己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上古汉语称为从()(之)孙/从(父)弟(之)孙、族孙("族"+"孙"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晋代称为再从孙("再从"+"孙"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晋代泛称为从孙("从"+"孙"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晋代称为从侄孙("从"+"侄孙"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晋代称为同堂侄孙("同堂"+"侄孙"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从父求造汽司兄弟)的孙子,唐代干便础满简称为堂侄孙(""+"侄阳场油少化时钟格孙"的意思);

自己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称为堂侄孙。

孙子的祖父(即自己)和裹义从孙的祖父(即自己的堂兄弟)是同祖父的弟关系(即从父兄弟),孙子和裹义从孙的高祖父都是祖父。

亲属关系在五服之内,裹义从孙死后的丧服缌麻

折叠 编辑本段 从孙裹义示例

南梁·沈约宋书往春月微道督·列传第十八·王球传》:"(王球)无,从孙(从孙裹义)奂【王奂】为后。"

南梁·萧子显南齐书·列传第十三·王琨传》:"初,[王琨(王昆仑)]从兄(从父兄)(新建县开国宣侯)华【王华】(新建县开国侯)长【王长】袭华爵为新建(县开国)侯,嗜酒多愆失。琨上表曰:'臣门侄不休,从孙(从孙裹义)长是故左卫将军(新建县开国定侯)嗣【王嗣,少资常猥,犹冀晚进。顷更昏酣,业身无检。故卫将军华忠肃奉国,善及世祀;而长负衅承对,将倾基绪。嗣小息(新建县开国侯)佟【王佟(王终)】闲立保退,不乖素风,如蒙拯立,则存亡荷荣,私禄更构。'[王琨(王昆仑)]出为冠军将军吴郡太守,迁中领军。"

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八》:"初,后秦主【后秦太祖武昭皇帝】苌【姚苌】之弟硕德【姚硕德】统所部羌居陇上,闻苌起兵,自称征西将军,聚众于冀城以应之;(姚硕德)以兄孙详【姚详】为安远将军,据陇城,从孙(从孙裹义)训【姚训】为安西将军,据南安赤亭,与(前)秦秦州刺史王统相持。"

折叠 编辑本段 两义区别

"本义从孙"和自己的孙子是共曾祖父的兄弟关系,而"裹义从孙"和自己的孙子是共高祖父的兄弟关系。

折叠 编辑本段 从孙含义演变过程1

表1-1:上古汉语亲属称谓表

族高王父

亲同姓

高祖王父

族曾王父

族祖王父

族祖父

族昆弟

族兄子/

族弟子

族兄孙/

族弟孙

族兄曾孙/

族弟曾孙

曾祖王父

从祖王父

从祖父

从祖昆弟

从祖兄子/

从祖弟子

从祖兄孙/

从祖弟孙

从祖兄曾孙/

从祖弟曾孙

王父

世父/叔父

从父昆弟

从父兄子/

从父弟子

从父兄孙/

从父弟孙

从父兄曾孙/

从父弟曾孙

昆弟

兄子/弟子

兄孙/弟孙

兄曾孙/

弟曾孙

兄玄孙/

弟玄孙

曾孙

玄孙

表1-2:上古汉语亲属称谓表

族高祖父

亲同姓

高祖父

族曾祖父

族祖父

族父

族兄弟

曾祖父

从祖祖父

从祖父

从祖兄弟

族子

祖父

伯父/叔父

从父兄弟

从子

族孙

兄弟

兄子/弟子

从孙

族曾孙

曾孙

玄孙

注:

1.以上两表是上古汉语较为原始的亲属称谓,中古汉语对亲属的称谓变得多元化、复杂化了,因此,表中的族曾祖父、族祖父、从祖父、族父、族兄弟、从子、从孙、族子、族孙、族曾孙,都是本义而不是裹义或新义。

2.据表可知,在上古汉语亲属称谓中,自己的从孙的父亲是自己的兄子/弟子,自己的族孙的父亲是自己的从子,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的族孙的父亲是自己的族子。

亲属称谓表2-1:晋代以后亲属称谓表

族高祖父

亲同姓

高祖父

族曾祖父

族祖父

族父

族兄弟

曾祖父

从祖父

从父

从祖兄弟

族子

祖父

伯父/叔父

从父兄弟

从子

族孙

兄子/弟子

从孙

族曾孙

曾孙

玄孙

亲属称谓表2-2:晋代以后亲属称谓表

从高祖父

再从曾祖父

族祖父

族父

亲同姓

高祖父

从曾祖父

再从祖父

再从父

族兄弟

族子

曾祖父

从祖父

从父

再从兄弟

再从子

族孙

族曾孙

族玄孙

祖父

伯父/叔父

从兄弟

从子

再从孙

再从曾孙

再从玄孙

兄子/弟子

从孙

从曾孙

从玄孙

曾孙

玄孙

亲属称谓表3-1:唐代以后亲属称谓表

从高祖父

再从曽祖父

三从祖父

三从父

四从兄弟

四从子

高祖父

从曾祖父

再从祖父

再从父

三从兄弟

三从子

四从孙

四从曾孙

四从玄孙

曾祖父

从祖父

从父

再从兄弟

再从子

三从孙

三从曾孙

三从玄孙

祖父

伯父/叔父

从兄弟

从子

再从孙

再从曾孙

再从玄孙

兄子/弟子

从孙

从曾孙

从玄孙

曾孙

玄孙

亲属称谓表4-1:五代以后亲属称谓表

从高祖父

再从曽祖父

族祖父

族父

亲同姓

高祖父

从曾祖父

再从祖父

再从父

族兄弟

曾祖父

从祖父

从父

再从兄弟

族子

族孙

族曾孙

族玄孙

祖父

伯父/叔父

从兄弟

再从子

再从孙

再从曾孙

再从玄孙

从子

从孙

从曾孙

从玄孙

曾孙

玄孙

亲属称谓表4-2:五代以后亲属称谓表

从高祖父

再从曽祖父

三从祖父

三从父

四从兄弟

高祖父

从曾祖父

再从祖父

再从父

三从兄弟

四从子

四从孙

四从曾孙

四从玄孙

曾祖父

从祖父

从父

再从兄弟

三从子

三从孙

三从曾孙

三从玄孙

祖父

伯父/叔父

从兄弟

再从子

再从孙

再从曾孙

再从玄孙

从子

从孙

从曾孙

从玄孙

曾孙

玄孙

折叠 编辑本段 从孙含义演变过程2

表1-3:上古汉语亲属称谓表










族高祖父

亲同姓










高祖父

族曾祖父

族伯叔祖父

族伯叔父

族兄弟










曾祖父

从祖祖父

从祖伯叔父

从祖兄弟

族子










祖父

伯叔父

从父兄弟

从子

族孙










兄弟

兄子/

弟子

从孙

族曾孙










曾孙

玄孙










注:

1.上表是上古汉语较为原始的亲属称谓,中古汉语对亲属的称谓变得多元化、复杂化了,因此,表中的族曾祖父、族祖父、从祖父、族父、族兄弟、从子、从孙、族子、族孙、族曾孙,都是本义而不是裹义或新义。

2.据表可知,在上古汉语亲属称谓中,自己的从孙的父亲是自己的兄子/弟子,自己的族孙的父亲是自己的从子,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的族孙的父亲是自己的族子。










亲属称谓表2-3:晋代以后亲属称谓表










伯叔高祖父

伯叔

曽祖父

再从伯

叔祖父

族伯叔父

亲同姓










高祖父

伯叔曽祖父

从伯叔祖父

再从伯叔父

族兄弟

族侄

族侄孙

族侄曾孙

族侄玄孙

曾祖父

伯叔祖父

从伯叔父

再从兄弟

再从侄

再从侄孙

再从侄曾孙

再从侄玄孙










祖父

伯叔父

从兄弟

从侄

从侄孙

从侄曾孙

从侄玄孙










侄曾孙

侄玄孙










曾孙

玄孙










亲属称谓表2-4:晋代以后亲属称谓表










伯叔高祖父

同堂伯

叔曽祖父

再从伯

叔祖父

伯叔

亲同姓










高祖父

伯叔曽祖父

同堂伯

叔祖父

再从伯叔父

族兄弟

族侄

族侄孙

族侄曾孙

族侄玄孙










曾祖父

伯叔祖父

同堂伯叔父

再从兄弟

再从侄

再从侄孙

再从侄曾孙

再从侄玄孙










祖父

伯叔父

同堂兄弟

同堂侄

同堂侄孙

同堂侄曾孙

同堂侄玄孙










侄曾孙

侄玄孙










曾孙

玄孙










亲属称谓表3-2:唐代以后亲属称谓表










伯叔高祖父

伯叔

曽祖父

再从伯

叔祖父

三从伯叔父

四从兄弟

四从侄

四从侄孙

四从侄曾孙

四从侄玄孙










高祖父

伯叔曽祖父

从伯叔祖父

再从伯叔父

三从兄弟

三从侄

三从侄孙

三从侄曾孙

三从侄玄孙










曾祖父

伯叔祖父

从伯叔父

再从兄弟

再从侄

再从侄孙

再从侄曾孙

再从侄玄孙










祖父

伯叔父

从兄弟

从侄

从侄孙

从侄曾孙

从侄玄孙










侄孙

侄曾孙

侄玄孙










曾孙

玄孙










亲属称谓表3-3:唐代以后亲属称谓表










伯叔高祖父

堂伯叔

曽祖父

从堂伯

叔祖父

伯叔

亲同姓










高祖父

伯叔曽祖父

堂伯叔祖父

从堂伯叔父

族兄弟

族侄

族侄孙

族侄曾孙

族侄玄孙










曾祖父

伯叔祖父

堂伯叔父

从堂兄弟

从堂侄

从堂侄孙

从堂侄曾孙

从堂侄玄孙










祖父

伯叔父

堂兄弟

堂侄

堂侄孙

堂侄曾孙

堂侄玄孙










侄孙

侄曾孙

侄玄孙










曾孙

玄孙










亲属称谓表5-1:近代、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表










伯叔高祖父

堂伯叔

曽祖父

从伯叔祖父

族伯叔父










高祖父

伯叔曽祖父

堂伯叔祖父

从伯叔父

族兄弟

族侄

族侄孙

族侄曾孙

族侄玄孙










曾祖父

伯叔祖父

堂伯叔父

从兄弟

从侄

从侄孙

从侄曾孙

从侄玄孙










祖父

伯叔父

堂兄弟

堂侄

堂侄孙

堂侄曾孙

堂侄玄孙










侄孙

侄曾孙

侄玄孙










曾孙

玄孙










折叠 编辑本段 争议

唐·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李淳风、敬播令狐德棻等《晋书·列传第九·荀顗(yǐ)传》:"(临淮县康公)顗【荀顗】无,以从孙徽【荀徽】嗣(临淮县公)。中兴初,以顗玄孙序【荀序】为顗后,封临淮(县)。"

唐·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李淳风、敬播、令狐德棻等《晋书·列传第十二·王浚传(子济)》:"(东晋)太元二年(377年),(东晋烈宗孝武皇帝司马曜)兴灭继绝,封(博陵郡元公)沈【王沈】从孙道素【王道素】为博陵(郡开国)公。"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徐汝让号钦寰,大司空拭之【徐拭之】从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