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0-09-25 10:04:11

革兰氏染色反应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词条暂来自无分类
编辑分类

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它是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革兰氏染色反应

  • 分类

    细菌

  • 时间

    1884年

  • 创立人

    Gram

兰氏染色反应简介

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它是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的。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此色镇阳片宣良载她需送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360百科,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氏伯当组统占再阴性菌(G-)。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阶正结烈染料如碱性蕃红等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蓝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

细菌对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色越超减降行宁轮她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