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12-14 15:27:16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山西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 展开

山西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省级行政区

所属类别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编辑分类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

山西行政区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下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总人口3610.8万(2012年)。辖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山西省

  • 面积

    15.67万平方千米

  • 外文名

    ShanxiProvince

  • 人口

    3729.22万(2019年常住人口)

  • 别名

    三晋

  • 方言

    晋语、中原官话

  • 行政区类别

  • 所属地区

    中国华北

  • 著名景点

    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皇城相府、乔家大院、壶口瀑布等

  • 下辖地区

    太原、大同、临汾等11个地级市

  • 机场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运城关公机场、长治王村机场、大同云冈机场等

  • 政府驻地

    太原市杏花岭区府东街101号

  • 火车站

    太原站、太原南站、大同站等

  • 电话区号

    0349-0359

  • 车牌代码

    晋A-晋M

  • 邮政区码

    030000-048000

  • 地理位置

    太行山以西,吕梁山以东;黄河中游东岸

  • 行政代码

    140000

  • 大学

    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

  • 地区生产总值

    17026.68亿元(2019年)

  • 省会

    太原

  • 省委书记

    林武

  • 省长

    蓝佛安

  • 省花

    榆树梅

  • 省树

    国槐

  • 简称

折叠 编辑本段 建制沿革

山西地图山西地图女娲补天”的传说发生在山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西侯度文化来自丁村文化遗址表明,在旧石器时代山西已有了人类繁衍生息。

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建立在晋南

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统治区。周代,晋国由山西境内崛兴。晋文公曾为春秋五霸之一。

时期,山西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360百科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山西是北朝统治的中心地带,北魏曾以容也劳绿(今大同)为都,东魏北齐晋阳(今太原)为“别都”、“陪都”。

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教鸡境精名供只款认为是“龙兴”之地,封太原年派但冷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

宋朝时期,山西是中国北方的主要发达地区。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

山西老陈醋山西老陈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山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山西作为革命老区,在1921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高君宇在太原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展革命活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率领红军主力渡河东征上放,在晋西、晋中、晋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种。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山西,创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八年抗战中,山西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山西地方党组织培养了15万名共产党员,根据地向八路军输送了60万热血青年。

解放战争期间,山西成为支援全国解放的战略基地,广大民众积极支援前线,大批地由厚己方干部南下或东进、西进,奔赴新区。

1949年4月,山西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1]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

行政区

面积

人口

京家小力底条巴

编码

政府

驻地

下辖行政区

太原宜界验太跳非土阶

6988

4298900

030000

迎泽区

迎泽区

松表究架并载导按井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小店区
晋源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
大同市141763391947037000城区城区矿区南郊区荣区左云县
大同县天镇县浑源县广灵县灵丘县
阳高县

阳泉市

4451

1392674

能误天京句打谈继汽味面045000

城区

城区

矿区郊区盂县平定县
长治市138643404434046000城区城区郊区长治县襄垣县留县
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坚草范市汽富祖硫事
沁县沁源县潞城市
晋城市94902308946048000城区城区泽州县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
高平市
朔州市1066217539430适怀货送36000朔城区缩护取益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怀仁县
右玉县
晋中市16408北只局仅杨字修阿画3320308030600榆次区榆次区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
寿阳县太谷县平遥县灵石县
介休市
运城市141065252258044000盐湖区盐湖区临猗县芮城县荣县新绛县
稷山县闻喜县夏县绛县平陆县
垣曲县河津市永济市

忻州市

25180

3128460

034000

忻府区

忻府区

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
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
偏关县河曲县保德县原平市
临汾市2058944145960410比凯哪引笔评搞今指权00尧都区尧都区曲沃县翼城县困九战适汾县洪洞县
古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蒲县
大宁县永和县汾西县隰县安泽县
侯马市霍州市

吕梁

21143

3813133

033000

离石区

离石区

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
柳林县岚县石楼县口县方山县
中阳县孝义市汾阳市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山西地势图山西地势图山西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省境四周山环水绕,与邻省(区)的自然境界分明。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粒益意船突是缩省区为界。全境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硫很担好米检技混氧易供总面积的1.6%。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间距较长,纵长约682千米:最南端在芮城县南张村南,北纬34°3示起岁算互般止4′;最北端在天镇县远头村油任回北,北纬40°44及也立护技称步′。东西间距较短,宽约385千米:最东端在广灵县南坑村东,东经114°33′;最西端在永济市长旺村西,东经110°14′。

折叠 地形地貌

山西是粒胶领夫围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叶斗峰,海拔30南防行处达61.1米,为华北最高峰,有万突率兰结周上贵位“华北屋脊”之称;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高啊养品核李或坏设买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方简殖罪度纸假汉的19.9%。山西吸将船财操坐境内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山恒山五台山中条山太岳山等。山西境内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运城、长治、晋城、阳泉、寿阳、襄垣、黎城等盆地。

折叠 气候

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14°C之间。气销跑坏突口鲁施晶并排殖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北部和中部山地,年平均气温在次备认济天雷船起雨段5℃-7℃之间;五台山最低,仅-4℃。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之间。山西无课立被副型察不客贵环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次读子树圆烧行逐地短。大同盆地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们衣海它构处周促周失色天,忻州盆地以北顶回买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手且引血械长苗点也停盆地则长达200~220天。牛局难沙儿倍乐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田须祖感县拉行布厂最。全省降水受地形影响很大,山区较多,盆地较少。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杂致优房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雨限似含历础雪稀少;夏季短而炎热多雨,盛行东南风,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80%;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而干旱,蒸发量较大;加住烈院秋季短暂,气候温和晴朗。[5]

折叠 水文

山西共有大小河流1000余条,主要特点是河流较多,以季节性河流为主,水量变化的季节性差异大。山西河流源于东西曲列定及例高原山地,向西向南流元故盟过长的属黄河水系,向东流的属海河水系黄河流域在山西境内的面积有9713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2%;海河流域在山西的流域面积5913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8%。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流域面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50条;属于黄河水系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丹河等142条,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2%;属于海河水系的有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81条,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8%。黄河沿山西境界流程968公里,汾河是山西境内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94公里。

折叠 的补斗苏打染临龙也即既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矿产资源

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120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70种,保有资源储量居全中国前十位的有36种。具有资源优势的矿产有煤层气铝土矿铁矿铜矿、金红石、白云岩耐火粘土灰岩芒硝石膏、硫铁矿等13种,其中,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767.85亿吨,煤层气保有资源储量1825.16亿立方米,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14.16亿吨。此外,石墨膨润土、高岭岩、石英岩(优质硅石)、含钾岩石、花岗岩沸石等10种矿产资源储量也较丰富。[2]

折叠 动物资源

山西野生动物以陆栖类为主,已知的有439种(含历史记录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17种:褐马鸡金雕朱鹮白鹳黑鹳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丹顶鹤大鸨、胡兀鹫、遗鸥、金钱豹梅花鹿原麝林麝。二级保护动物有54种,包括鸟类42种,两栖类1种,兽类11种。属于省级重点保护的有苍鹭星头啄木鸟等27种。属于有益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315种。

折叠 植物资源

山西植物资源丰富,已知的维管植物有27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有463种。山西南部和东南部是以落叶阔叶林和次生落叶灌丛为主的夏绿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区;中部是以针叶林及中生的落叶灌丛为主、夏绿阔叶林为次分布区,是森林分布面积较大的地区;北部和西北部是温带灌草丛和半干旱草原分布区,森林植被较少,优势植物是长芒草、旱生蒿类和柠条沙棘等。山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连香树翅果油树水曲柳核桃楸紫椴等。野生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广泛分布在丘陵山地,比较著名的有党参黄芪甘草连翘等。

折叠 水资源

山西是全国水资源贫乏省份之一,主要水资源量由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组成,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当地降水。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及水文下垫面条件的差异,在地域上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1956—2000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3.8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为86.77亿立方米,地下天然水资源量(即降水入渗补给量)84.04亿立方米,河川基流量(重复量)为47.01亿立方米。山西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3.8亿立方米,为全国的67.7%,且多分布于盆地边缘及省境四周,人均占有量为全国的17%,亩均占有水量只有全国的11%。以径流量和开发条件比较,清漳河、沁河、滹沱河、浊漳河的条件较为优越,水能蕴藏量占到全省的80%—90%。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折叠 人口

山西王家大院山西王家大院2014年,山西省常住人口为3647.9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2‰;人口死亡率为5.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9‰。共有家庭户1166.40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580.8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8.16%,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07人。

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872.9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34%;女性为1774.9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66%,性别比为105.52。

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71.5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67%;15—64岁人口为2759.9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5.65%,其中:15-59岁人口为2573.1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0.53%;60岁及以上人口为503.3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80%,其中: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为316.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8%。

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62.3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3.7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85.6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21%。

折叠 民族

山西省是少数民族散居省份,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2万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35%。我省少数民族有5个特点:全省共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仅缺塔塔尔族)。少数民族人口在万人以上的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全省11市118个县(市、区)有少数民族。有44个少数民族聚居村,50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和100多个相对聚居的居民社区。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

折叠 综述

2014年,山西省公路线路里程14.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11.1公里。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429.8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5.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372.3万辆,轿车保有量255.0万辆,其中私人轿车234.8万辆。

折叠 铁路

山西各市铁路和高速线路图山西各市铁路和高速线路图山西省是华北重要交通枢纽,为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焦、神黄等重要干线交会处。2012年,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到3773.7公里,全省铁路货运量7.14亿吨,比上年增长3.2%;铁路客运量6208.1万人次,下降0.2%。山西省主要客运火车站:太原站太原南站大同站朔州站忻州站、原平站、阳泉北站阳泉站阳泉东站榆次站介休站、吕梁站、临汾站侯马站、长治站、晋城站、运城站等。

折叠 公路

山西山西山西省公路密度87公里/百平方公里,“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108个县(市、区)通了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明显提升,96.3%的国道、85.5%的省道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交通“两通一硬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通水泥(油)路、通客车和街巷硬化“全覆盖”;13%的乡镇政府所在地、6%的行政村通了公交。城市公交、出租车分别完成客运量13.2亿人次和10.7亿人次。太原市被列为首批国家“公交都市”试点示范城市。2012年,全省公路货运量7.32亿吨,比上年增长12.2%;客运量3.37亿人次,增长2.4%。 2013年,太原、大同两市被确定为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折叠 航空

山西航线图山西航线图山西省有太原武宿国际机场、运城关公机场长治王村机场大同云冈机场吕梁大武机场等5个民用机场。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级,航线110条,通航城市60个;运城关公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D级,航线25条;长治王村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航线13条;大同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航线9条;吕梁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航线3条。

2013年山西省民用机场共保障运输起降9.64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973.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97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0.7%、14.2%、2.5%,旅客吞吐量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其中,太原机场完成运输起降7.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7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4万吨,分别增长12.4%、14.5%、4.1%;运城机场完成运输起降12069架次,旅客吞吐量10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818吨,分别增长25.18%、9.34%、15.68%;长治机场完成运输起降7230架次,旅客吞吐量57.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19.5吨,分别增长11.94%、14.38%、-43.14%;大同机场完成运输起降架次4736架次,旅客吞吐量35.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965.1吨,分别增长10.29%、27.07%、-7.89%。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

折叠 综述

​2014年,山西省生产总值12759.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8.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6.2%;第二产业增加值6343.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9.7%;第三产业增加值5628.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064元,按2014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708美元。[3]

2014年,山西省公共财政收入1820.1亿元。税收收入1133.8亿元,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924.4亿元。公共财政支出3096.3亿元。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2583.1亿元,民生支出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83.4%。

折叠 第一产业

2014年,山西省农作物种植面积3840.5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286.4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9.7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8.7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676.5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673.9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330.8万吨。其中,夏粮260.3万吨;秋粮1070.5万吨。

2014年,山西省完成造林307.9千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03.5千公顷。全年木材产量15.6万立方米。

2014年,山西省猪牛羊肉总产量76.7万吨。其中,猪肉产量64.2万吨;牛肉产量5.8万吨;羊肉产量6.7万吨。生猪存栏514.7万头,生猪出栏837.3万头。牛奶产量96.2万吨;禽蛋产量83.7万吨;水产品产量5.1万吨。

2014年,山西省农业机械总动力3286.2万千瓦。机械耕地面积2683.1千公顷;机械播种面积2622.3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810.7千公顷。全省农机化经营总收入131.1亿元。

折叠 第二产业

2014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焦炭产量8722.3万吨;钢材产量4701.0万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19.9亿元。其中,装备制造和医药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2.1亿元和158.9亿元;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化学、建材和食品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81.0亿元、1026.4亿元、3768.2亿元、1597.2亿元、844.9亿元、358.6亿元和701.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973.4亿元;实现利润210.6亿元。

2014年,山西省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25.7亿元。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90.2亿元。

折叠 第三产业

2014年,山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49.9亿元。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600.8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49.1亿元。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5036.7亿元;餐饮收入额513.2亿元。

2014年,山西省海关进出口总额162.5亿美元。其中,进口额73.1亿美元;出口额89.4亿美元。全年出口煤炭45.0万吨;出口焦炭98.9万吨;出口镁及其制品8.8万吨;出口钢材144.2万吨,其中不锈钢61.5万吨。出口机电产品51.1亿美元;出口高新技术产品37.6亿美元。全年进口铁矿砂1616万吨,进口金额15.5亿美元;进口机电产品28.6亿美元。全年全省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0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9.5亿美元。全年对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额3.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4亿美元。

2014年,山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942.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559.4亿元。全省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3367.6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5268.2亿元。全省共有上市公司35家,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20465.5亿元。其中股票成交额14037.0亿元;基金成交额730.0亿元;债券成交额5698.5亿元;投资者资金账户累计开户数179.5万户。全省保费收入465.4亿元。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71.9亿元;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28.7亿元;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8.7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56.0亿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82.5亿元。

折叠 编辑本段 政治

折叠 现任领导

山西省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一览(截至2016年11月)
班子职位领导
省委书记骆惠宁(【中央委员】)
副书记楼阳生(政府代省长)、黄晓薇(【中央纪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常委

高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孙绍骋(政府党组成员)、王伟中(太原市委书记)、盛茂林(组织部长)、

任建华(纪委书记)、罗清宇(省委秘书长、政府副省长)、张吉福(大同市委书记)、

王清宪(宣传部长)、廉毅敏(统战部长)

人大主任王儒林(【中央委员】)
副主任牛仁亮周然张茂才田喜荣张建欣高卫东
秘书长李仁和
政府省长楼阳生(省委副书记)
副省长

高建民(常务,省委常委)、罗清宇(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郭迎光王一新张复明刘杰(公安厅长)

秘书长王纯
政协主席薛延忠
副主席朱先奇卫小春刘滇生王宁李悦娥张友君张璞姜新文
秘书长阎根生
备注:表格信息来源于中国经济网[6]

折叠 历任领导

山西省历任省委书记、省长一览
省委书记姓名省委书记任期省长姓名省长任期
程子华1949.08-1950.09程子华1949.07-1951.02
赖若愚1950.09-1952.01赖若愚1951.02-1952.05
解学恭1951.07-1952.07,代书记裴丽生1952.05-1956.04
高克林1952.07-1953.04王世英1956.04-1958.12
陶鲁笳1953.04-1965.08卫恒1958.12-1965.12
卫恒1965.08-文革初王谦1965.12-文革初
谢振华1971.04-1975.05刘格平1967.03-1971.04
王谦1975.05-1980.10谢振华1971.04-1975.05
霍士廉1980.10-1983.03王谦1975.05-1979.12
李立功1983.03-1991.03罗贵波1979.12-1983.04
王茂林1991.03-1993.09王森浩1983.04-1992.08
胡富国1993.09-1999.06胡富国1992.08-1993.01,代省长;1993.01-1993.09
田成平1999.06-2005.07孙文盛1993.09-1994.03,代省长;1994.03-1999.07
张宝顺2005.07-2010.05刘振华1999.07-2000.01,代省长;2000.01-2004.01
袁纯清2010.05-2014.09张宝顺2004.01-2004.02,代省长;2004.02-2005.07
王儒林2014.09至今于幼军2005.07-2006.01,代省长;2006.01-2007.9.1


孟学农2007.9.3-2008.01,代省长;2008.01-2008.09


王君2008.09-2009.01,代省长;2009.01-2012.12


李小鹏2012.12-2013.01,代省长;2013.01-2016.08


楼阳生
2016.08-2016.11,代省长;2016.11至今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民生

府内,城墙上府内,城墙上2014年,山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38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69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63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992元。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487元;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2719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26.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9.4%。

2014年,山西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92.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537.4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100.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07.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563.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54.2万人。全年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72.6万人,共发放城市最低保障资金26.3亿元。16万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全省城镇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227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529个,各类收养性单位床位数72110张,收养人数4.1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8.2万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40.9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1.9亿元,接受社会捐赠款0.1亿元。

折叠 设施

2012年,山西省推进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大通道等铁路项目建设,在建里程达到1900公里;加快推进吕梁、临汾、五台山机场项目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完成1000公里建设任务,总里程超过5000公里。大力推进大水网建设,东山供水、中部引黄、小浪底调水等骨干工程加快建设。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发电量2535.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1%;晋东南至湖北荆门世界首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投入使用。协调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率超过51%,完成第二轮“五个全覆盖”任务。

折叠 科技

2014年,山西省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5684件和837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6107件和1559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8家。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累计高新技术企业520家。

2014年,山西省共有省、市、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计量检定技术机构220个,国家检测中心5个;气象台站121个,全省开展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121个,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16个;天气预报服务Intel网站4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5个;专业综合地震台站10个,省级地震台网中心1个,省级数字测震地震台网1个。

折叠 教育

2014年,山西省共有幼儿园6183所;小学6885所;普通初中1919所;普通高中499所;中等职业学校526所;普通高等学校71所;成人高等学校12所。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6.0%,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0%,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7.0%。

军事院校
院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
武警太原指挥学院中央军委太原
本科院校
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层次类型
山西大学山西省太原本科综合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太原、晋中本科医科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晋中本科农林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省阳泉本科理工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临汾本科师范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省太原、晋中本科医科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太原本科财经
山西大同大学山西省大同本科综合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省太原、晋中本科艺术
太原工业学院山西省太原本科理工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太原、晋中本科理工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省太原本科理工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省太原、晋中本科师范
太原学院山西省太原本科综合
长治医学院山西省长治本科医科
长治学院山西省长治本科综合
忻州师范学院山西省忻州本科师范
吕梁学院山西省吕梁本科综合
中北大学山西省太原本科理工
运城学院山西省运城本科综合
晋中学院山西省晋中本科综合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本科(民办)综合
山西工商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本科(民办)财经
独立院校
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层次类型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本科财经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本科理工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省教育厅晋中本科农林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山西省教育厅临汾本科师范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本科理工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本科理工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本科医科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本科财经
专科院校
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层次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省朔州专科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省运城专科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教育厅运城专科(民办)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长治专科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北岳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大同专科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阳泉专科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临汾专科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忻州专科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教育厅临汾专科(民办)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长治专科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山西省临汾专科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晋城专科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长治专科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运城专科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太原专科(民办)
山西同文外语职业学院山西省教育厅介休专科(民办)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山西省教育厅榆次专科(民办)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晋中专科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运城专科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朔州专科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省晋中专科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省阳泉专科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山西省太原专科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山西省运城专科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省运城专科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离石专科
备注:表格信息来源

折叠 文化

2014年,山西省共有群众艺术馆12个,文化馆119个, 文化站1407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1196个),农村文化活动场所2.8万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63个。公共图书馆126个。出版报纸60种(不含高校校报)20.5亿份,各类杂志198种、3215.8万册,各类图书5306种、11908.5万册。广播电视台114座,电视台2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15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19座,一百瓦以上电视转播发射台14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04%,电视人口覆盖率98.95%,有线电视用户514.8万户。山西影视集团拍摄的电影《黄河喜事》荣获第14届韩国光州国际电影节“最受观众喜欢影片奖”;电视剧《幸福生活万年长》荣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山西省国家级公共图书馆一览
级别公共图书馆名称
一级山西省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长治市图书馆清徐县图书馆长治县图书馆
沁源县图书馆灵石县图书馆万荣县图书馆晋中市榆次区图书馆祁县图书馆
曲沃县图书馆古县图书馆孝义市图书馆汾阳市图书馆-
二级阳泉市图书馆大同市城区图书馆大同市南郊区图书馆左云县图书馆襄垣县图书馆
长子县图书馆黎城县图书馆武乡县图书馆朔州市朔城区图书馆山阴县图书馆
代县图书馆襄汾县图书馆洪洞县图书馆安泽县图书馆侯马市图书馆
柳林县图书馆----
三级朔州市图书馆太原市尖草坪区图书馆太原市万柏林区图书馆娄烦县图书馆大同市新荣区图书馆
大同县图书馆阳泉市城区图书馆平定县图书馆盂县图书馆长治市郊区图书馆
平顺县图书馆屯留县图书馆壶关县图书馆沁县图书馆潞城市图书馆
晋城市城区图书馆沁水县赵树理图书馆陵川县图书馆高平市图书馆左权县图书馆
和顺县图书馆运城市盐湖区图书馆新绛县图书馆绛县图书馆垣曲县图书馆
夏县图书馆平陆县图书馆永济市图书馆河津市图书馆忻州市忻府区图书馆
定襄县图书馆五台县图书馆繁峙县图书馆宁武县图书馆静乐县图书馆
神池县图书馆五寨县图书馆岢岚县图书馆河曲县图书馆保德县图书馆
偏关县图书馆原平市图书馆太谷县图书馆临汾市尧都区图书馆翼城县图书馆
吉县图书馆大宁县图书馆隰县图书馆蒲县图书馆汾西县图书馆
文水县图书馆交城县图书馆中阳县图书馆临县图书馆-
山西省国家级文化馆一览
级别文化馆名称
一级山西省群众艺术馆清徐县文化馆长治县文化馆襄垣县文化馆屯留县文化馆
武乡县文化馆沁水县文化馆晋中市榆次区文化馆寿阳县文化馆垣曲县文化馆
古县文化馆孝义市文化馆---
二级太原市群众艺术馆太原市迎泽区文化馆太原市尖草坪区文化馆平顺县文化馆黎城县文化馆
长子县文化馆朔州市朔城区文化馆右玉县文化馆运城市盐湖区文化馆原平市文化馆
曲沃县文化馆侯马市文化馆柳林县文化馆中阳县文化馆汾阳市文化馆
三级太原市小店区文化馆太原市杏花岭区文化馆大同市群众艺术馆大同市城区文化馆灵丘县文化馆
浑源县文化馆平定县文化馆盂县文化馆沁源县文化馆晋城市群众艺术馆
阳城县文化馆陵川县文化馆泽州县文化馆左权县文化馆和顺县文化馆
太谷县文化馆运城市群众艺术馆临猗县文化馆万荣县文化馆闻喜县文化馆
新绛县文化馆绛县文化馆平陆县文化馆临汾市群众艺术馆临汾市尧都区文化馆
洪洞县文化馆安泽县文化馆隰县文化馆文水县文化馆交城县文化馆

折叠 体育

截至2014年,山西省共有体育场99个,体育馆87个。2014年山西省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75枚、62枚和46枚(包括非奥运项目比赛)。全省销售中国体育彩票19.0亿元。

折叠 卫生

截至2014年,山西省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40744个,床位18.1万张。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3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33个。全省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1.0万人;卫生院卫生技术员2.3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技术人员1.1万人,其中农村乡镇卫生院2.0万人;防疫、防治卫生技术员0.4万人,妇幼保健(所、站)卫生技术人员0.6万人。全省115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2191.2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折叠 环保

2014年,山西省森林面积28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0%。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评价,太原市环境空气达标天数197天;其余10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达标天数范围在96—300天之间。黄河、海河流域山西段共监测96个断面,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的断面占47.9%,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24.0%,达到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3.1%,有25.0%的断面超过Ⅴ类水质标准。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折叠 综述

山西平遥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山西的八大文化品牌:“华夏之根、黄河之魂、佛教圣地、晋商家园、边塞风情、关圣故里、古建瑰宝、太行神韵”。山西的民间文化代表:山西民间社火、跑旱船踩高跷放烟火放烟火跑竹马小车舞狮子舞挑椅舞龙舞倒悬花鼓中黄高台龙舟舞太原铁棍背棍渔翁戏海蚌沈老爷坐轿山西民间锣鼓山西民间木版画炕围画山西民间刺绣太原曲艺绛州鼓乐山西民间剪纸等。

折叠 方言

山西大部地区使用晋语晋南大部地区使用中原官话,广灵县使用冀鲁官话

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晋语别于官话的最大特点就是保留入声。多数晋语有五个声调。晋语的声调有极复杂的连续变调现象。晋语古浊音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字平声不送气。晋语保留诸多古汉语特征。

折叠 戏曲

  • 演变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戏曲摇篮”。汉代时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北宋年间,山西各地活跃多种土戏——这些土戏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元代时山西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都在山西(晋南);至明代时,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演变出了“蒲州梆子”戏;蒲州梆子后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相结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清朝中叶,中国戏曲开始了“花部”(即梆子戏)和“雅部”(即昆曲)之争,山西民间赛戏之风也盛行开来,大村镇往往同时邀两个戏班演出,唱“对台戏”。1980年普查显示,山西地方剧种达54个,占300多个剧种的六分之一。

  • 大戏

山西地方剧种中的“大戏”即人称“山西四大梆子”的蒲剧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其中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同根异枝。梆子戏曲体结构是首创的“两句式”“板腔体”剧种。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因起源于蒲州(今永济)而得名,形成于明末,盛行于清代,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中最古老的剧种,剧目多达1000余个;蒲州梆子传到晋中,与当地的秧歌说唱艺术融合,形成了中路梆子,清同治以后,随着晋中地区经济的繁荣,中路梆子名气愈益响亮,以“晋剧”称名于世;明朝末年,二次大规模移民使大量晋南人迁居晋北,移民喜闻乡音,使蒲剧在晋北渐渐传播开来,受到蒲剧传播的影响,晋北产生了声腔激越的北路梆子;上党梆子起源于古上党郡泽、潞二州,由明清时期外地传来的罗罗戏、卷戏和地方小戏俗曲,融汇从晋南、晋中流入的梆子戏而成。

  • 小戏

上党落子晋南眉户是小剧种中的大剧。受宗教文化影响,山西有晋北道情、洪洞道情、临县道情戏永济道情戏等道情戏;山西各地的秧歌戏有16种;“碗碗腔”剧种代表为“曲沃碗碗腔”、“孝义碗碗腔”;其他小戏有二人台、小花戏、繁峙蹦蹦、耍孩儿凤台小戏、蛤蟆翁、拉活戏、跳戏、河东线腔、上党皮簧等。

折叠 节令

山西是岁时节日民俗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夏历,而夏历是历史上夏王朝使用的历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区是夏代的发祥地之一,北部地区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胡汉杂居,形成了地方特色节令民俗。

添仓节

添仓就是预祝农家粮仓里添满粮食。添仓节在每年农历正月的二十五日,实际含意是要往粮仓里添东西,指望当年增产增收。到了添仓节,山西的讲究是喜进厌出: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上了年纪的居民习惯在添仓日购米买面,以兆全年丰衣足食。

六月六节

六月初六日,晋南地区称为“回娘家节”。六月六日前后,小麦已经收打完毕,正处在一个农闲阶段,是探亲的绝佳时期,民间遂有“六月六,走罢麦”的俗语。六月初六日,在山西许多地方演化成了庙会。

折叠 庙会

山西人通过庙会上的商贸交易,将多余的农产品出售,换回自己不能生产的物品如农器之类,同时也参与锣鼓、秧歌、车船轿、阁跷、灯火等各种民间社火文艺表演。山西民间古庙会代表:太原动物园庙会;晋祠古庙会;乡宁县四月初八“油糕会”;洪洞广胜三月十八古庙会;芮城县三月三古庙会。

折叠 艺术

入口处,模仿康熙皇帝来时的欢迎场景入口处,模仿康熙皇帝来时的欢迎场景山西锣鼓

山西的鼓品种达数十种,其中代表为山西威风锣鼓。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特色是“威风”:从锣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队的组织、表演、着装,都在展示威风。公元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击鼓迎战,鸣锣收兵,取得胜利,于是流传下威风锣鼓。

剪纸

“广灵窗花”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著称。原料是一种单一的雪白宣纸,工具是几把刀刃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先用刀刻出剪纸成品,再点染着色。

民间巧匠非常讲究刀工刻法和着色技艺,采取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办法制出成品。着色时用上好白酒调色,调配较深的颜色可加少量白矾。

面塑

山西民间面塑主要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生活理想的体现。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

旺火

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除夕和元宵节,

山西民间面塑

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炕围画

炕围画的形式构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以上下两组边道,按照一定的规格布置而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以各种画空。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又具简繁对比的表现内涵。炕上部分是其主体,锅台画、灶头画、看墙画是其外延部分。

折叠 宗教

山西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信教群众160万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9%。其中,佛教72万余人,道教近5万人,伊斯兰教8万余人,天主教22万余人,基督教52万余人。山西省现有省级宗教团体7个:省佛教协会,省道教协会,省伊斯兰教协会,省天主教爱国会和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省基督教协会。全省有宗教教职人员8000多人,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300余处。全省 119个县(市、区)基本上都有信教群众,其中信教群众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县(市、区)有46个。

  • 佛教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山西境内。南北朝时期山西佛教盛行,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太武帝讨灭北凉后,将信奉佛教的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3万户迁徙到平城(今大同),由于鲜卑人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亟需安抚汉人,所以具有麻痹作用的佛教在北魏境内兴盛起来。唐朝是山西佛教发展的极盛时期,佛教的各个宗派如纷纷来到山西建立基地,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山西佛教社会地位越来越高。

  • 道教

东汉时期,道教在山西基本形成,少数地方修建了道教庙观。《清凉山志》记载: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境即有道士,道教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南北朝是山西道教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北魏王朝统治下的山西是北天师道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山西道教进入了第一个历史高峰期。唐朝统治者欲借用老子李聃巩固统治地位,山西道教进入又一个历史兴盛时期。清朝尊佛抑道,道教各派均有所停滞。

折叠 文化村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山西部分)
名称所属地区批次
静升镇灵石县第一批
碛口镇临县第二批
汾城镇襄汾县第三批
娘子关镇平定县第三批
僧念镇汾西县第四批
新平堡镇天镇县第五批
润城镇阳城县第五批
备注:表格信息来源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西部分)
名称所属地区批次
西湾村临县碛口镇第一批
皇城村阳城县北留镇第一批
张壁村介休市龙凤镇第二批
西文兴村沁水县土沃乡第二批
梁村平遥县岳壁乡第三批
良户村高平市原村乡第三批
郭峪村阳城县北留镇第三批
小河村阳泉市郊区义井镇第三批
师家沟村汾西县僧念镇第四批
李家山村临县碛口镇第四批
夏门村灵石县夏门镇第四批
窦庄村沁水县嘉峰镇第四批
上庄村阳城县润城镇第四批
店头村太原市晋源区第五批
大阳泉村阳泉市第五批
西黄石村泽州县第五批
苏庄村高平市第五批
湘峪村沁水县第五批
王化沟村宁武县第五批
北洸村太谷县第五批
冷泉村灵石县第五批
闫景村万荣县第五批
光村新绛县第五批

折叠 特产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沁州黄小米沁州黄小米“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是对山西旅游资源的概括。山西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境内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占全国的70%以上。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关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的人文景观。至2013年底,山西省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忻州五台山为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大同云冈石窟是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晋中平遥古城是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运城解州关帝庙是规模最大的武庙。皇城相府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常家庄园、申家大院、孟门古镇孔祥熙故居等为山西的民居代表。

2014年,山西省商业住宿设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6.5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3.0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8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829.3亿元,旅游总收入2846.5亿元。

山西省主要旅游景区/景点
等级/类别名单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
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杏花村汾酒作坊、应县木塔、关圣文化建筑群丁村民居
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云冈石窟皇城相府介休绵山乔家大院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庞泉沟、芦芽山蟒河五鹿山太行山大峡谷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台山恒山壶口瀑布北武当山五老峰碛口云冈石窟悬空寺、绵山、永乐宫珏山丹河龙门景区山里泉九女仙湖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棋子山王莽岭青莲寺柳氏民居丹朱岭炎帝陵海会寺凤凰欢乐谷舜王坪
国家地质公园黄河壶口瀑布、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宁武万年冰洞五台山、陵川王莽岭大同火山群、平顺天脊山、永和黄河蛇曲、榆社古生物化石
国家湿地公园古城国家湿地公园(垣曲县)、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祁县)、双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襄汾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文水县)、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介休市)、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沁县)、神溪国家湿地公园(浑源县)、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恒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岗国家森林公园龙泉国家森林公园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黄崖洞国家森林公园、棋子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色景区八路军总部旧址黄崖洞刘胡兰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左权将军烈士陵园抗日军政大学总校蟠龙旧址煤峪口万人坑
关隘天井关、娘子关孟门关雁门关杀虎口金锁关风陵渡平型关

折叠 编辑本段 著名人物

折叠 古代

山西省古代著名人物
时期人物
史前蒲伊(尧师)、
先秦箕子傅说、叔虞、晋武公荀息、重耳(晋文公)、狐偃介子推祁奚赵盾董狐程婴韩厥魏绛魏庄子)、师旷羊舌肸、董安于、尹铎赵鞅、智伯、豫让、赵毋恤、猗顿尸佼蔺相如荀况荀子)、赵雍李冰
汉魏郅都卫青霍去病霍光班婕妤温序郭泰郭大卫觊王烈关羽张辽贾逵乐详王昶王沈裴秀貂蝉徐晃
两晋十六国贾充孙楚王浑王济裴頠贾南风郭璞邓攸温峤鲁胜卫铄卫夫人)、孙盛孙绰郭澄之慧远法显刘渊刘聪刘曜石勒石虎慕容永卫玠
南北朝周续之裴松之王玄谟、裴骃、柳恽裴子野王僧辩拓跋珪拓跋焘拓跋宏王慧龙王遵业尔朱荣贺拔岳昙鸾高欢高洋、斛律光、王峻裴让之唐邕独孤信
隋唐薛道衡王通薛世雄薛举裴蕴裴寂刘武周王劭裴矩温大雅王珪裴世清武士彟王绩尉迟恭王方翼王勃窥基裴行俭薛仁贵裴炎武承嗣狄仁杰武则天武三思宋之问薛稷薛曜薛讷张守珪王之涣裴耀卿王翰王鉷封常清王维王昌龄薛嵩王缙卢纶吕温柳宗元白居易白行简王播王涯裴度张彦远吕洞宾柳冕温庭筠唐彦谦司空图张果老,杨玉环
五代李克用、朱全忠、郭威李存孝荆浩郭崇韬李存勖安重诲李嗣源史匡翰石敬瑭武漳刘知远、刘崇、刘承钧李筠
宋辽司马光王全斌党进王溥刑抱朴杨业刘继元呼延赞毕士安文彦博郭若虚杨延昭杨文广高克明狄青孙复刘羲叟司马池司马康王居正王诜王彦马远萧照赵鼎、杨存中
金元胥持国郝天挺胥鼎高汝砺杨云翼陈规雷渊孙威宋德芳刘祁刘郁元好问段克己段成己麻革李俊民张德辉陈赓郝经薛景石许国祯许扆关汉卿姚天福孙拱白朴溥光高克恭察罕同恕刘致乔吉贾鲁吕思诚、萨都刺
明朝高巍侯琎罗贯中薛瑄常伦陈卿乔宇王琼李瀚周鈇任环杨博孔天胤王崇古张四维王国光褚鈇王家屏张养蒙麻贵张铨曹于汴张凤翼孙传庭韩爌鲍承先张慎言
清朝白胤谦贾汉复程康庄朱之俊傅山于成龙于准戴廷栻阎若璩吴雯吴琠、张泰交、范鄗鼎陈廷敬田从典李毓秀裴幰度刘璋任举、孙嘉淦、宋廷魁徐昆张佩芳康基田祁韵士李銮宣张敦仁曹顺栗毓美祁贡仝卜年张穆祁世长杨尚文徐继畲乔松年范守义

折叠 近现代

山西省近现代著名人物
分类人物
革命家高君宇续范亭贺昌薄一波彭真傅作义华国锋李雪峰冀朝铸纪登奎姬鹏飞程子华柴泽民常芝青
开国将领元帅:徐向前;上将:赵尔陆董其武;中将:常乾坤;少将:王晓王展王兰麟王庆生车敏瞧牛明智史进前史景班白云吕义山刘苏刘忍刘静海许志奋李文一李懋之杨文安吴效闵谷景生张政张子珍张子明张中如张文舟张世珍张廷桢张英明张柱国张梓桢张献奎范富山胡尚礼胡荣贵茹夫一段士楷柴启琨高德西阎捷三梁中玉智生元薛克忠贺明冯梓
将领傅全有徐小岩张工张志坚裴怀亮邢永宁徐春阳王作义章沁生王继堂李买富王伟刘亚红王吉连霍玲张学义
政界任建新王岐山刘云山令计划李毅中胡富国李立功令狐安王君聂春玉刘京王云龙赵沁平高虎城焦焕成霍士廉支树平
社科范守善牛憨笨任之恭李静海马洪胡乃武李方桂
劳模李顺达郭凤莲陈永贵申纪兰陈步亮李双良宋立英车安奎
书画马泉李琦力群王朝瑞姚天沐程兆星
作家赵树理柴勇石评梅马烽西戎李健吾胡正赵瑜张平、赵冰玉、郑渊洁张行健韩石山唐朝李锐钟声扬曹乃谦公刘笛安王寒星陈鹏蒋韵
导演贾樟柯张继钢牛朝阳宁浩张勇手皮三王壹於水郝蕴
演员赵子岳张勇手邢佳栋成泰燊张艾嘉崔倓李冰冰聂鑫张延石爻贺刚贾雨萌周奇奇边潇潇赵涛、张晓阳、高梓淇汪芦云齐芳原珺赵文浩
音乐张亚东郭峰赵焱
歌唱郭兰英马玉涛关贵敏聂建华俞淑琴单秀荣阎维文谭晶、卢秀梅、牛宝林、陕军殷秀梅成方圆阿宝辛礼生高保利石占明王蓉赵焱张琳都智文王新平陶燕青崔倓
戏曲丁果仙牛桂英郭兰英王爱爱田桂兰郭凤英程玉英花艳君马玉楼张鸣琴宋转转郭彩萍张爱珍吴国华张保平郭明娥付永亮陈素琴张志明郭孝明杜玉梅李爱梅
体坛周晓兰江铸久宋力刚张劲松王涛郗恩庭袁晓超赵焱郗恩庭袁晓超
IT李彦宏张亚勤贾跃亭陈年史立荣黄治华刘文斌李月斌冯鑫刘兴亮
媒体柴静任志宏、李文静、月亮姐姐卫晨霞张蕾张腾岳 、李修平任宇翔
商界孙宏斌陈峰秦晓孙玉麟郝鸿峰
科学界阴和俊张杰谢克昌赵沁平关桥郭承基彭堃墀苗建明杨金龙李小英
其他孔祥熙阎锡山程志强景海鹏刘旺陈保国王福

折叠 编辑本段 荣誉

山西省各地主要荣誉
称号城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平遥、祁县、新绛、代县、太原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太原市、大同市、永济市、晋城市、长治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太原市、大同市、晋中市、忻州市、长治市、侯马市、永济市、晋城市、运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长治市、晋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太原市、侯马市、潞城市、晋城市、长治市、阳泉市、孝义市、介休市、大同市、朔州市
国家卫生城市长治市、晋城市、潞城市、孝义市、介休市、原平市、侯马市
全国文明城市长治市
国际花园城市晋城市
中国十大魅力城市运城市
中国魅力城市长治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太原市、大同市、晋中市、忻州市、运城市、长治市、临汾市、晋城市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4-2016)

太原尖草坪区西墕乡(太原锣鼓)、长治黎城县(黎侯虎)、长治长治县(潞安大鼓)、长治长子县(长子鼓书、长子八音会)、朔州怀仁县(旺火习俗)、忻州定襄县(定襄面塑)、忻州原平市(炕围画)、吕梁汾阳市(地秧歌)、吕梁中阳县(中阳剪纸)、晋中左权县(左权民歌、小花戏)、临汾汾西县(威风锣鼓)、临汾霍州市(威风锣鼓[4]
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区

泽州县、临猗县、平定县、运城市盐湖区、晋中市榆次区、孝义市、清徐县、阳城县、介休市、沁源县、太原市小店区、新绛县、襄垣县、汾阳市、长治县、屯留县、洪洞县、原平市、长子县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