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2.太史公,【集解】韦昭曰:「说者以谈为太史公,失之矣。史记称迁为太史公者,是外孙杨恽所称。」【索隐】韦昭云:谈,司马迁之父也,说者以谈为太史公,失之矣。史记多称太史公,迁外孙杨恽称之也。姚察按:迁传亦以谈为太史公,非恽所加。又按:虞喜志林云「古者主天官皆上公,自周至汉,其职转卑,然朝会坐位犹居公上,尊天之道,其官属仍以旧名,尊而称公,公名当起於此」。故如淳云「太史公位在丞相上,天下郡国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其义是也。而桓谭新论以为太史公造书,书成示东方朔,朔为平定,因署其下。太史公者,皆朔所加之者也。
3.瘗(yì),音亦,埋也。
4.汾阴脽上。汾阴故城,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南荣河镇庙前村。脽音虽。【集解】徐广曰:「元鼎四年时也(公元前一一三年)。」骃案:苏林曰「脽音谁」。如淳曰「河之东岸特堆堀,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馀丈,汾阴县在脽之上,后土祠在县西。汾在脽之北,西流与河合也」。【索隐】脽,丘。音谁。汉旧仪作「葵丘」者盖河东人呼「谁」与「葵」同故耳。
5.荥阳。荥音型,在河南省。
6.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7.泰山,今山东省泰安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