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0-08-09 18:03:29

宁波大学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来自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学校
学校
编辑分类

宁波大学(Ningbo University),简称宁大,坐落于宁波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重点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创办于1986年,由包玉刚捐资创立,邓小平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主校区位于高教园区北区,另有梅山、植物园等多个校区,占地3037亩(不含独立学院),建筑面积123.57万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270万册、电子图书230万册;设有25个学院,62个本科招生专业;有教职工2890名,全职院士8名;全日制本科生16856名,各类研究生8300余名,来华留学生2497名(其中学历生1907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0132名。截至2020年7月,有3个直属附属医院。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宁波大学

  • 所属地区

    中国浙江宁波

  • 外文名称

    Ningbo University

  • 主要院系

    信息学院、商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海洋学院、医学院、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等

  • 简称

    宁大

  • 校训

    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 硕士点

    137个

  • 创办时间

    1986年

  • 博士点

    14个

  • 类别

    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

    综合型大学

  • 主要奖项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 主要奖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项

  •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截至2014年12月,上同)

  •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 主管部门

    浙江省人民政府

  • 学校属性

    省部共建大学、省重点建设大学

  • 现任校长

    沈满洪

  • 知名校友

    庞升东、胡岚、王瑶法等

  • 院校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 博士后流动站

    3个

  • 招生电话

    0574-87600233、 传真电话 0574—87609301

  • 电子邮箱

    zsbjw@nbu.edu.cn

  • 男女比例

    1.07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邓小平题词粉见宣口矿磁检威物邓小平题词

1984年12月,包玉刚决定捐资相当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外汇创办宁波大学。

1985年1月,浙江省政府批文同意宁波市政府关于筹烟志氧采振额械愿建宁波大学的报告。强军批复指出:"同意筹建宁波大学,校址在宁波市。

1985年9月,邓小平期怕发支货他数命为宁波大学题写校名。

1985年女力亮满钟体管常茶10月,宁波市政府举行宁波大学奠基典礼,万里代甚非什格故南微总理和包玉刚等出席典礼

1986年4月,原国家教委决定,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和杭川因每州大学对口支持宁波大学建设和审府染破教学。

1990年移牛孙资让资团走7月,宁波大学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首届本科生毕业,并被授予学士学位。

1992年5月,江泽书记为宁波大学包玉刚图飞终书馆题词"爱国爱乡,乎源确织肥造福桑梓"。

1992年列为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

1995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首批通过了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

1996年3月,浙江省政府决定,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 伤己血王村越宁波分院联合办学,组建新的宁波大学。实行三校合并,省市共建。

1998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宁波大学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际贸易、工程力学、水产养殖3个学位点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专业点。

1998年6月,由香港著名科学家、医学家、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汤士命功困若时祖阿员价翰博士发起并捐资助建的宁波大学医学院成立。

宁波大学宁波大学1999够达团探年4月,省内首家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成立。

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附强且使欢省齐劳周视否学。

2000年4月,18个二愿支级学院成立,先后聘任6位院士为学院院长。

2000年5月,占环宗胞头既要原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学校、林业部宁波林业学校并入宁波大学。

2000年6月,李岚清副总理来校视察,提针岁社感走出"希望宁波大学成为中国未来高校的一颗新星"。

2000年6月,原宁波师范学校、宁波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并入宁波大学。

2001年7月,宁波师范学校、宁波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分院。

2001年3月,宁波卫生学校并入宁波门胡所结条松大学,成立宁波大学止殖状研怀同般类领菜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2月,宁波大学被省政府列为浙江省8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2003年3月,根省政府同意以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基础,建立独立设置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由宁波市领导和管理。

2003年12月,宁波大学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振你减雷金著皇超换制

2004年7月,省政府同意原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改制为独立设置的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由宁波市领导和管理

2004年11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

2005年1月,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分院更名为基础教育学院,实心世质性并入宁波大学,整体搬迁至北校区办学。

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07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宁波大学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宁目乎电波大学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水产养殖等3个学科亚歌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

2012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宁波大学

2012年12月,宁波儿唱斤川校晚责应大学当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师资管理研究分会第七届常务理事单位,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所高校一起当选为常务理事单位。

2013年1月,宁波大学王礼立教授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5年4月,宁波大学同中国美术兴息兰具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五所高校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根编2]

2016年3月7日,由宁波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共建的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在宁波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2017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1月,宁波大学东海研究诉肉官化神院揭牌仪式暨海洋争端司法解决高端研讨会举行。  宁波大学进入国家重点大学行列。

2018年3月,国练调没草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古那苏艺伯知》(学位﹝2018﹞9号)。宁波大学新增力学、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交通运溶笑术站货布率题祖静跳输工程、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11个一盐渐按成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金融、汉语国际教育、应精西弦月米精识华用心理、新闻与传播、会计、艺术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院系设置

宁波大学校园标志宁波大学校园标志截止2018年6月,学校设有25个教学学院,75个本科专业。其中海洋学院、海运学院、食品与药学学院位于宁波大学梅山校区。音乐学院、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位于宁波大学西校区。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中欧旅游文化学院位于宁波大学植物园校区。其余学院问许源合危神均位于宁波大学本部校问势区。宁波大学北区为现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使用,2019年9月宁大科技学院均整体搬迁至宁胞达附对真律绝丝波大学慈溪校区办学,现北区将由本部校区部分学院占用。[3]

学院名称院系专业
宁波大学其缩父配作的顶经持马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破耐非如慢件思已草切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宁波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学系、会计系、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宁波大学法学院法学系、公共管理系、政治学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教研征修练乐能修船己看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研究生教学部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教育技术学系、教育鸡率元学系、心理学系、基础教育系、学前教育系、公共理论部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宁波大学音乐学

运动训练系、体育教育系

音乐学系、音乐教育系、音乐表演系

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问集规扬练浓

中文系、历史系、旅游系、传播系、广告系

旅游系、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服装与服饰设计系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日语系、德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

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系、仍未许故渐研收表输航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数学系、金融工程系

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宁波大学古陶瓷艺术学大核打院(筹建中)

建筑学系、艺术设计系、美育教学部、音乐系美术系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军准程学院教学由学院管理、只设研究所、不设系(部)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治球机械工程系、工程力学与材料学系、工业工程系、工业设计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土木工程系、城市科学系、环境工程系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航海系、轮机系、物流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

水产养殖系、资源与环境系、生物工程系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法商学院、理工学院、生命医学学院
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汉语言(对外)本科专业、全英文工商管理本科(BBA)专业和全英文工商管理硕士(MBA)
宁波大学阳明学院经济与管理类、国际工商管理类、法政文史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生物与化学类、建筑规划类、外语类、医学类、艺术类

宁波大学医学院

宁波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教学由学院管理,只设研究所,不设系(部)
截止2019年5月,资料来源于校官网

折叠 师资力量

截止2019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2826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843余名。现有正高职称人员401名,副高职称人员783名,博士学位人员1158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加拿大两院院士1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名,特聘(讲座)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6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3名,省特级专家1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

  • 国家级教学团队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高效海水养殖与灾害响应机制”研究团队

  •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用户端软件科技创新团队、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海水养殖科技创新团队、压电频率电子元器件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

折叠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水产、通信工程、力学三个一级学科组成的世界一流学科群。截至2019年4月,宁波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动植物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47个一级学科(领域)硕士点,17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含领域);学校有世界一流学科1个、浙江省重点学科18个(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省属高校人文社学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重点学科A类6个,省重点学科B类6个),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1个。[3]

  • 学科评估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宁波大学参评学科得分与排名位次如下:[6]

序号学校代码学校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估结果位次百分位
111646宁波大学0502外国语言文学B20%~30%
211646宁波大学0908水产B20%~30%
311646宁波大学0403体育学B-30%~40%
411646宁波大学0701数学B-30%~40%
511646宁波大学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B-30%~40%
611646宁波大学0202应用经济学C+40%~50%
711646宁波大学0301法学C+40%~50%
811646宁波大学0401教育学C+40%~50%
911646宁波大学0702物理学C50%~60%
1011646宁波大学0801力学C50%~60%
1111646宁波大学0814土木工程C50%~60%
1211646宁波大学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C50%~60%
1311646宁波大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C-60%~70%
1411646宁波大学0703化学C-60%~70%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水产

  • 一级学科博士点

信息与通信工程、水产、数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

  • 一级学科硕士点
序号学科、专业名称批准时间
1信息与通信工程2006年
2水产2006年
3应用经济学2011年
4法学2011年
5马克思主义理论2011年
6教育学2011年
7心理学2011年
8体育学2011年
9中国语言文学2011年
10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
11中国史2011年
12物理学2011年
13力学2011年
14土木工程2011年
15船舶与海洋工程2011年
16食品科学与工程2011年
17临床医学2011年
1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年
19工商管理2011年
20数学2017年
21化学2017年
22地理学2017年
23生物学2017年
24机械工程2017年
25电子科学与技术2017年
2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7年
27交通运输工程2017年
28公共管理2017年
29音乐与舞蹈学2017年
30设计学2017年
31金融专硕2017年
3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017年
33应用心理硕士2017年
34新闻与传播硕士2017年
35会计硕士2017年
36艺术硕士2017年
37农业硕士2005年
38教育硕士2007年
39法律硕士2007年
40国际商务硕士2010年
41体育硕士2009 年
42工程硕士2009年
43翻译硕士2010年
44旅游管理硕士2010年
45临床医学硕士2010年
46公共管理硕士2007年
47工商管理硕士(MBA)2007年
  •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

力学(以力学为基础,选取水产、信息与通信工程,组建“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工程”学科群,聚焦“海洋力学与近海环境工程”、“海洋工程结构与装备”、“海洋生物资源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海洋信息通信”四大应用领域。)

  • 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

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海洋生物技术、近海冲击与安全工程、应用非线性科学与技术。

  • 省属高校人文社学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

外国语言文化、民商经济法学。

  • 省重点学科A类(6个)

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物理、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国际贸易学、材料学。

  • 省重点学科B类(6个)

民商法学、专门史、英语语言文学、基础数学、水产养殖、体育人文社会学。

  • 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1个)

卫生统计学

折叠 教学建设

截止2016年12月,学校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公开视频课、5门国家精品课程、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和3本“十二五”首批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了首批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5]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体育教育、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产养殖学。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0个):生物技术、小学教育、工程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体育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土木工程、行政管理、英语。

国家级精品课程公开视频课:经济生活中的法律

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经济法、体育经济学、人体解剖学、大学英语、运动生物力学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水产养殖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土木工程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商科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艺术设计实验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机电工程训练中心、海运与物流实验教学中心。

折叠 合作交流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截止2019年5月,已与70个国家18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开拓了中澳MBA、中法旅游管理本科及硕士、中美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中加汉伯项目、ACCA/CGA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设了国际工商管理全英文大类,建有12个本科和17个硕士和7个博士层次的国际化专业;与冰岛大学、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学校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公派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各类在校留学生2000余人,其中学历生1085人。

学校与港澳台交流日益频繁,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开展了校际学术以及学生交流与合作;与台湾辅仁大学、台湾海洋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19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1993年,首开两岸大学生交流互访先河,甬台两地大学生互访21次。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术科研

折叠 科研成果

校园风光校园风光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注重学术和科技创新,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由浙江省推荐给科技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牵头单位)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中心1个、“111计划”2个、浙江海洋高效健康养殖协同中心1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8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机构1个、浙江省重点专业智库1个、浙江省高水平创业团队1个、浙江“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省市级科研平台。截止2013年4月,学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共12项;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4]

2013年度宁波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名称负责人工作单位项目类别
《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评估与修订研究郑曙光法学院重点项目
我国城市社区直选模式的比较分析研究解红晖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般项目
中化民俗文化在琉球的传播与演变研究张正军外语学院一般项目
英国圣公会在华传教活动研究(1834-1949)谷雪梅人文与传媒学院一般项目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句法语义互动的历时对比研究罗思明科技学院一般项目
浙江沿海明清卫所驻地方言与周边方言的接触及其历史演变研究阮咏梅国际交流学院一般项目
应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英语教与学实证研究卢植外语学院一般项目
二语习得不对称现象的形意互动研究于善志外语学院一般项目
当代运动训练经典理论研究陈小平体育学院一般项目
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形成路径与对策研究熊伟清商学院一般项目
生命哲学视角下的施密茨新现象学的研究冯芳外语学院青年项目
社会管理创新地方样本的法治化研究何跃军法学院青年项目
金融犯罪高发地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路径探析李娜法学院青年项目

折叠 科研平台

截止2018年12月,该校共有各级重点实验室20余个;人文社科基地多个;工程技术中心数十个。[7]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宁波市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冲击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市重点实验室(13个):冲击与安全工程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工程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嵌入式系统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分离膜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宁波市重点实验室、新型数字电路与系统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光电子功能材料宁波市重点实验室、数字化制造技术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健康食品与海洋药物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固体材料化学宁波市重点实验室、纳米材料宁波市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宁波市重点实验室 、压电器件技术宁波市重点实验室、无线通信及数字音视频技术宁波市重点实验室。

人文社科基地(2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洋文化与经济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全国科技兴海技术转移宁波中心;多媒体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移动通信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医用光电仪器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科技部新型通信与信息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新型通信技术与系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宁波市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宁波市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库、宁波市医学分子诊断研究中心。

折叠 学术资源

  • 图书馆藏

宁波大学宁波大学截止2018年12月,图书馆为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有本部校区图书馆(主图书馆)、植物园校区图书馆、梅山校区分馆、慈溪校区图书馆。有藏书265万册(含各资料室),其中印刷型图书251万册,电子图书230万册,全文电子期刊2.1万种,CNKI、维普、Elsevier、Springer等全文数据库26个,EI、CSA、INSPEC等文摘数据库15个;图书馆还收藏有《申报》、《大公报》全套,《民国丛书》、《良友画报》等近现代资料;古籍收藏也较丰富,有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等。[8]

  • 学术期刊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是宁波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术期刊,创刊于1988年,刊登理、工 、农、林、医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设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应用与开发研究和综合评述等栏目,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该刊已入选国内外多家数据库;该刊曾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6),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6),理工版编辑团体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2008),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银奖(2010、2011),2011年进入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行列。[9]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创刊于1988年。主要栏目有:宁波帮研究、浙东文化研究、海洋文化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历史学研究、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法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文化学研究、服饰文化研究、艺术学研究等。

该刊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该刊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该刊加入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中国知网等。

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由宁波大学主办的教育科学类学术期刊,为双月刊;《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浙江省高校学报中唯一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有关教育科学各学科领域(含心理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文章,包括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成人教育学、德育与思政教育、基础教育、比较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和有关专题的综述及评论文章。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折叠 现任领导

薛维海党委书记
沈满洪校长、党委副书记
唐绍祥党委副书记
冯志敏党委委员、副校长
邵千钧副校长
余建森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徐铁峰副校长
徐   茵副校级巡视员
沈其君副校级领导
邹日强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胡   敏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机关党工委书记
张真柱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汪浩瀚党委委员[10]

折叠 历任领导

姓 名

职 务

任职时间

朱兆祥

校长

1985年09月-1988年09月

徐 航

副校长

1985年09月-1988年09月

裘克安

副校长

1986年02月-1988年09月

王礼立

副校长

1986年02月-1992年12月

孔宪旦

副校长

1986年02月-1988年09月

张永祥

党委书记

1986年11月-1990年01月

贺建时

党委副书记

1987年10月-1995年04月

兼任纪委书记

1991年12月-1995年04月

党委书记

1995年04月-1996年03月

党委副书记

1996年03月-2003年07月

朱自强

校长

1988年09月-1992年12月

毛子洄

副校长

1988年09月-1992年09月

吴加楠

副校长

1988年09月-1991年08月

孙光锵

党委书记

1989年12月-1995年04月

王纪友

副校长

1990年10月-1991年05月

常务副校长

1991年05月-1995年04月

楼玉琦

副校长

1991年08月-1996年08月

党委副书记

2001年08月-2005年08月

张孙玮

副校长

1992年09月-1995年04月

吴心平

校长

1992年12月-1997年01月

张钧澄

副校长

1993年12月-1997年01月

校长

1997年01月-1999年10月

邢学亮

党委副书记

1995年04月-2009年03月

兼任纪委书记

1995年04月-2005年07月

李从军

宁波市委副书记兼校党委书记

1996年03月-1999年05月

黄士力

党委副书记

1996年03月-2000年02月

忻正大

副校长

1996年03月-2001年08月

裴鲁青

副校长

1996年03月-1998年08月

何心展

副校长

1996年03月-2004年05月

曹屯裕

副校长

1997年01月-2004年05月

王伯康

副校长

1998年03月-1999年08月

叶飞帆

副校长

1998年08月-2008年12月

徐福宁

宁波市委副书记兼校党委书记

1999年05月-2004年10月

严陆光

校长

1999年10月-2004年05月

刘剑虹

副校长

2001年08月-2005年07月

党委副书记

2005年07月-2011年11月

程 刚

党委书记

2005年07月-2013年12月

聂秋华

校长兼党委副书记

2005年07月-2014年6月[11]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折叠 校训

包玉书科学楼包玉书科学楼

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实事求是"一词出自班固 《汉书河间献王传》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内涵为办事求学要从实际出发,探求真理,把握规律,勇于创新。

"经世致用"是浙东学派黄宗羲提出的深刻的治学为世之道。宁波大学党委书记程刚认为, "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寓意深远,内涵丰富,体现了宁波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宁大的办学理念、办学传统。 "实事求是、经世致用"曾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于1988年为该校题写,已在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中产生较大影响。

折叠 学校精神

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12]

折叠 校歌

学校景观学校景观

宁波大学校歌

词:倪瑞林

曲:朴永豪

东海之滨,红霞万里,春潮滚滚,

巍巍学府,宏伟壮丽,屹立甬城。

为中华腾飞,家园昌盛,家园昌盛。

青年学子高举理想火炬,攀登攀登。

四明星火迸放光芒,创新开拓凯歌嘹亮。

迎着时代的召唤,加强知识的武装,

我们要在风雨中雕琢成玉,要在烈火中百炼成钢。

折叠 校徽

宁波大学校徽(图形文字混合版)宁波大学校徽(图形文字混合版)"宁波大学"字样为邓小平同志题写,徽标中的图形标记是宁大人引以为豪的校园南天门建筑物造型,代表着"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寓意宁波大学正朝着建设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13]

折叠 编辑本段 校区设置

1、东校区(又称本部,大部分学院在此校区)

2、西校区(原宁波师范学院,后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校区,现为教师教育学院和艺术学院、潘天寿建筑与艺术学院3方共用)。

3、北校区(原基础教育学院,现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校区)。

4、梅山校区:宁波大学梅山校区(梅山海洋科教园)项目总投资18亿元,占地607亩,下设海洋学院、海运学院、国际化教育基地。校区绿化植被多样、水系发达,北临梅山湾湿地。梅山校区2018年6月中旬将率先开展图书馆和实验室搬迁工作,9月份正式开学。宁波大学梅山校区将于2018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海洋学院、海运学院、食品与药学学院将整体迁入梅山校区办学,海洋学院、海运学院、食品与药学学院学生将全部到美丽的新校区学习。食品与药学学院是宁波大学2018年新组建的专业学院,现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药学2个本科专业,办学地点在宁波大学梅山校区(梅山海洋科教园)。学院突出国际化、高端化、海洋化特色,将建成国际化示范学院。

5、植物园校区: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依法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合作方为法国国立综合性大学-昂热大学,该校旅游类、地理类专业在法国享有盛誉。联合学院是宁波大学的直属学院,办学地点在宁波大学植物园校区。联合学院于2017年开始招生,2018年招生专业包括旅游管理(中法合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法合作)、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法合作)。

6、慈溪校区:2019年9月将投入使用,整体由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占用。现科技学院(北区)由宁波大学本部校区部分学院占用。[14]

特色专业

水产养殖学

水产养殖学专业算是宁波大学比较有特色的一个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模式较为完善,有相应的实习等。毕业生可以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按大类招生,第一年主要学习学院的基础课程。第二年按学生意愿与学习情况分配方向。毕业生可以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英语

宁波大学的英语专业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特色,毕业生素质好,适应性强,后劲足。长期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颇多赞誉。由于本专业学生培养较为全面,学生毕业后具有更宽阔的工作选择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在宁大算比较好的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适合在科研、企事业、教育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和教学,以及维护调试和管理等工作。

法学

宁波大学法学全国排名第64,省内仅次于浙江大学。本专业设有民商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刑事法等4个专业方向模块。毕业生主要面向各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方向择业。初次就业率一般为90—95%。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体育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可以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阅读全文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