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形成和发展
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协调发展”与“创新发展”等一起被正式确定为“五大发展理念”。其相关表述包括“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等。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折叠 内涵
协调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从毛泽东的“弹钢琴”思想到邓小平的“两手”论,再到习近平的“全面”观,中国共产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方法论不仅得到良好继承,同时又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立足于世界大势和我国国情,是基于对当今世界发展实践的审视和思考,是对多种发展理论的合理借鉴、创新和超越,是最富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发展观。”
(作者: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