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坐标位于东经98°17′,北纬39°47′。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肃州区,距省会兰州776公里;西连石油城酒泉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北枕黑山,与酒泉市金塔县相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折叠 气候
嘉峪关市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均气温在6.7℃-7.7℃之间,年日照3000.2小时。自然降水量年平均85.3毫米,蒸发量2149毫米。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水资源
讨赖河横穿嘉峪关市境内,年均径 嘉峪关市风光流量6.58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净储量7.32亿立方米,年补给量1.64亿立方米,常年允许开采量为1.11亿立方米,实际年开采量仅为0.46亿立方米,还有库容6400万立方米的大草滩水库作为工业用水的调节。截至2010年,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44.6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尚富余25.2万立方米/日。日处理污水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已投入使用。[4]
折叠 矿产资源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人口
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39万人,比上年增加0.26万人,增长1.08%。其中:0—14岁人口为3.31万人,占13.56%;15—64岁人口为19.13万人,占78.45%;65岁及以上人口1.95万人,占7.99%。人口出生率为10.15‰,人口死亡率为4.41‰,自然增长率为5.74‰。城镇人口22.79万人,城镇化率为93.42%。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14元,比上年增长10.1%;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21443.07元,增长10.61%;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3.4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71元,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879.01元,增长9.26%;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1.76%。[6]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经济
折叠 概况
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235.54亿元,可比价增长1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192.98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39.46亿元,增长12.2%,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加值9.95亿元,增长12.3%,金融保险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14.5%,房地产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80.2:18.5调整为1.3:81.9:16.8,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1.7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持平和下降1.7个百分点。[7]
折叠 第一产业
嘉峪关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城市大、农村小, 属城郊型农业,是城市重要的副食品基地。嘉峪关市农业人口为3.28万人。 2002年,嘉峪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14元。 农村现有耕地2840公倾,全部为水浇地,村、田、路、渠、电、通信等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实现了农田水利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是甘肃省农业先进地区。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6平方米,77.3%的农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康房。
2011年,粮食总产量7415.44吨,增产4.78%。其中,夏粮产量2731.87吨,增产2.37%。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29万亩,比上年减少0.01万亩;小麦种植面积0.6万亩,比上年减少0.0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0.41万亩,减少0.12万亩;薯类种植面积0.12万亩,增加0.0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51万亩,增加0.19万亩。年末大牲畜存栏0.58万头(匹),比上年末增长1.95%;牛、羊存栏分别为0.53万头和4.8万只,分别比上年末增长8.16%和25.65%。牛、羊出栏分别为0.08万头和2.54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4.29%和27.0%。猪存栏为2.16万头,比上年下降12.9%,猪出栏2.8万头,比上年增长7.69%。全年肉类总产量2537.43吨,比上年增长10.75%,其中牛肉、羊肉分别增长14.29%和27.0%。绵羊毛产量68.85吨,增长15.71%。全年水产品产量158吨,比上年增长37.39%。
折叠 第二产业
嘉峪关市已形成以冶金工业为主体,化工、电力、建材、机械、轻纺、食品为辅的工业体系。
机械工业主要有各类钢铁加工,如钢筋、钢丝、罗纹钢、标准紧固件,钢门窗等企业。此外,还有棉纺、服装、针织手套、皮鞋、食品、粮油加工、饮料等厂家。
201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市属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4.76亿元,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1%,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8.36亿元,增长39.3%。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0.0亿元,增长19.3%;实现利润26.84亿元,增长50.36%。
折叠 第三产业
由于地理区位优越,70年代国家在嘉峪关设立的三个二级批发站,货物供应整个河西地区,后来辐射到青海的北部矿区、新疆的哈密地区和内蒙的额济纳旗。通过坚定不移地实行名品名店经销、连锁超市经销和有规模有特色专业批发经销策略,已基本构筑起以批发市场为主体,大型商场为骨干,点多面广的集贸市场、连销超市、名品名店为网络的市场体系。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亿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52亿元,增长23.7%;餐饮业1.15亿元,增长16.3%;其他行业1.38亿元,下降19.7%。嘉峪关市集市贸易成交额4.6亿元,比上年下降6.4%。
201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59%。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为9432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0%。年末嘉峪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18.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69%。
2011年,实现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12.14亿元,增长59.36%。全社会旅游人数220.37万人次,增长32.18%。主要旅游企业及景区景点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增长37.91%;主要旅游企业及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195.34万人次,增长41.59%,其中,海外游客19625人次,增长23.46%。游客平均滞留天数为1.49天,比上年增加0.19天;客房出租率为52%,下降3个百分点。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件
折叠 教育事业
嘉峪关市嘉峪关市嘉峪关市普通中学12所,在校学生15340人。其中高中学生6828人,初中学生8512人,专任教师877人。初中入学率达99.8%,与上年持平。小学学校24所,在校学生1531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专任教师811人。幼儿园51所,在园幼儿5584人,专任教师28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人。中等职业教育力度加大,职工技术培训学校1所,在校学生2421 人,专任教师218人。体育运动学校1所,招生数60人,在校学生180人。
截至2011年,嘉峪关市高等职业教育招生1187人,增长32.63 %,在校学生2926人,增长9.88%;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247人,增长23.74%;普通高中招生1960人,下降8.5%;初中学校招生2846人,增长35.59%;普通小学招生2745人,增长2.5%;特殊教育在校1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433人,下降23.66%。
折叠 科技事业
2011年,科技三项费800万元,安排科技项目54个,专利申请受理72件,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4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1个。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911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85人。
折叠 通信事业
嘉峪关是甘肃省第一个开通了国际,国内长途直拨电话的地区。2002年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055万元,比上年增长38.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399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656万元。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41.22部/百人。其中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44.51部/百人,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18.86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4.67万户; 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3736户;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网络在嘉峪关市实现了无缝隙覆盖,移动电话系统综合通信能力达到9万门,联通网络已成为整个河西网络的控制中心;政府信息网、企业上网和远程教育工程已全面启动,数据与多媒体宽带城域网投入运行。
2011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7亿元,增长11.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7952.67万元,增长5.1%;邮政业务总量1909.9万元,下降4.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0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47%。其中:城市6.59万户,农村0.3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6.08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5.4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6.58%。
折叠 传媒事业
截至2011年末,甘肃省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其中,藏书12万册。1千万以上的电视发射塔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6.3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4.92%。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5万户,比上年增长46.1%。
折叠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嘉峪关市共有卫生机构123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4个。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1464张、卫生技术人员2616人。嘉峪关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39人。乡镇卫生院3个,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52张、卫生技术人员70人。
折叠 体育事业
2011年,举办嘉峪关市性体育竞赛活动16次,参加比赛人数12192人;参加省级比赛1次。获得各类奖牌19枚,其中金牌5枚,银牌8枚,铜牌6枚。
折叠 文化事业
嘉峪关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名录》,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