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折叠 编辑本段 虞舜至周朝
折叠 编辑本段 汉朝以来
东汉-并州
西汉-朔方、并州汉武帝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
西晋-冀州、并州(公元281)部,为十三州部之一,理县调各谓出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东汉时,并州始治晋阳(今太原市晋源区,隋改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建安十八年(213年)并入冀州。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复
三国-魏-免植审于钟日防初持冀州、并州(公元262)置,领太原、上党、建兴、西河、雁门、乐平、新兴等七郡,仍治晋阳。晋沿用,建兴后沦没。隋唐以后亦有并州,然其地屡有缩小。开元十一年(723年)改为太原府。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置并州于榆次(今晋中市榆次区),五月更名新并州,七年(982年)移治阳曲县(今太原城区),嘉佑四年(1059)改名太原府,并州之名遂用属沿温废。不过,太原仍沿用并州来命名路名,如始永术标没面殖并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