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城西去15公里有女娲山,来自古称中皇山。据传上古时代的三皇之一的女娲氏,发祥于此,故名。
女娲氏的故事,散见于《山海经》、《冲虚真经》、《春秋世谱》、《世本姓氏篇》、《史记补三皇本纪360百科》、《太平御览》、《淮南鸿烈》、《舆地纪胜》等多种典籍。这些典籍说女娲氏是抟土作人的人类始祖;说她是远古时代一位以至德治天下的女皇;说她是炼石补天,杀水怪,认及主收装括苏显素林止洪水的英雄;说她开创圣业的治所就在平利。
人民敬仰女娲,很早的时候就在中皇山修建了庙宇,供奉香火,顶礼膜拜。五代蜀杜光庭《录异记》载:"房州上庸界(西晋时,平利属上庸郡),有伏羲女娲庙,云是抟土为人民之所,古迹在焉。"女娲庙后来多有破损,至清朝乾隆元年,平利知县古沣主持重修,扩大其规模,乃有禅房百楹,僧人数十,长松巨柏与雕梁画栋气宇轩昂的建筑群相映成趣。女娲庙一时香火鼎沸,盛况空前。
遗憾的是,历经战乱和风雨剥蚀,今日只能见到女娲庙的遗迹 。